声称“无门槛、活轻松、收入高”,网上“兼职群”坑了不少人,记者暗访体验——
“兼职”路上套路重重
“会议充场,4小时160元,可玩手机。”“到采摘园帮忙,300元一天,有人有空吗?”……面对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兼职信息,你心动了吗?当你兴冲冲加入兼职群,很可能会落入骗子精心布局的陷阱。
本想兼职,却背上4000元欠款
随后,客服人员开始为唐文介绍平台与副业设计师的“合作模式”——平台帮助“学习提升”,提供接单渠道,并对副业设计师接单做单进行全过程指导。“学习主要是保障你的水平可以达到业内的接单要求,后续也会有老师辅助你解决问题,帮你顺利拿到稿费,这个模式你可以理解吧?”客服人员“循循善诱”,告诉唐文只需要一到两周就能完成课程进入接单群,每个月可以有两三千元的兼职收入,并且交100元定金才能为她留“学习名额”,“后续的‘学费’从兼职收入里扣除即可,每月只有300多元”。
“我想100元定金也不是很多钱。”唐文扫了客服人员提供的二维码支付了“定金”,对方要求她提供身份信息,并让她在一份合同上远程签字。唐文没有认真阅读,仅仅扫了一眼就签了名字。客服人员发来了学习课程的视频链接,并告知“可随时退课”。
话术雷同,套路不难识破
在各网络平台,不少网友发帖“吐槽”,讲述自己进入兼职群后参与各类培训上当受骗的经历,以遭遇刷单、返利诈骗居多。
提高警惕,防范网络兼职骗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兼职群受骗者以在校大学生、年轻的自由职业者和宝妈为主,年龄集中在20岁至30岁之间,受骗金额多为3000元左右,最高的多达2万元。
据悉,由于此类兼职中双方不会签署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一旦出现纠纷,劳动者很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由此可知,给员工提供职业培训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其费用理应由用人单位支付,不能将培训费作为额外的费用要求员工自己承担。”北京植德(青岛)律师事务所律师雷婷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