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导致诸多社会负外部性的现象,通过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体系进行解构,将其行为与引致的负外部性现象之间、现象与价值逻辑之间建立映射,分析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负外部性的价值归因,论证了平台企业开展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合意性,并提出了形成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机制。研究认为,平台企业通过实施企业家精神配置行为、资源整合和流程创新行为、平台参与主体管理行为,在“市场环境-企业家-平台企业”(宏观-微观-组织)交互情境和“平台企业-平台生态-微观个体”(组织-中观-微观)交互情境对社会各方形成影响,而这些行为造成负外部性影响可最终归因于平台企业追求非生产性垄断经济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逻辑扭曲。因此,以可持续价值为逻辑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是解决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负外部性的可行路径,具体可通过建设赢家通吃市场环境改造机制、可持续价值利基市场搜寻机制、自我行为约束机制、自我行为约束机制实现。
关键词:负外部性;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平台企业;可持续价值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选择研究”(20&ZD073);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企业管理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一、引言
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当前关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研究的不足,从商业模式的创新行为出发,通过对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机制进行理论刻画,对其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行为的社会负外部性影响进行价值逻辑归因分析,并基于可持续价值逻辑,提出平台企业开展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机制。
二、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范式
(一)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与跨层次主体的交互过程刻画
图1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主体跨层次互动行为过程图
(二)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体系解构
三、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负外部性的成因分析
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是通过三大类商业模式创新活动及组合实现的,但是由于不完全理性的存在,以及平台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动,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可能会产生对其他平台参与主体、社会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而产生负外部性。
(一)对平台企业行为负外部性的再认知
(二)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负外部性及成因
以下通过对我国新闻媒体上涉及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造成负外部性的事件和现象分析,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三大行为体系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1.赢家通吃的市场环境与企业家精神配置结构的异化。
作为具有双边属性的特殊形态企业,平台企业的竞争市场是一个赢家通吃(winnertakeall)的市场,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由于平台单边用户之间的直接网络效应和双边用户之间的间接网络效应(19)(20),先进入市场进行用户积累并较早达到网络效应临界点的企业,往往能够实现由此带来的价值倍增并获取市场垄断地位。这迫使平台企业往往会采用较为激进的“快速长大”战略,一旦发现利基市场,利用资本迅速进行用户积累并获得先入优势。
当政府对于赢家通吃的垄断行为不进行管控时,平台企业家感知市场环境变化后会倾向于组织资源进行快速用户掠夺,企业家精神的配置更加倾向于开展非生产性创新活动,这容易造成一系列的负外部性影响。通常,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财富积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productive)财富创造与积累,是通过将蛋糕做大的正和博弈;一种是非生产性(unproductive)财富积累,依靠抢夺既定蛋糕中更大的一块来获得价值,是一种零和博弈。在赢家通吃的市场下,企业家为了迅速实现快速长大的目标,企业家精神更多地配置于非生产性创新进行非生产性财富积累,造成了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手段不断升级,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和很多群体利益。典型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创新包括平台企业要求用户进行“二选一”的行为,以及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行为,如阿里菜鸟封杀顺丰、腾讯屏蔽抖音数据接口等。
2.资源整合行为与社会责任危机。
由于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一个多方主体进行价值共创的过程,平台企业提供交互界面,参与方提供资本、人力、技术、数据等资源在平台进行使用时,可能存在不恰当的资源利用行为,给社会带来负外部性影响,具体表现为不同形式的社会责任危机。
第一,耐心资本主导带来资本无序扩张。
第二,数据共创主体与劳动者利益损失。
一方面,人力资源成本最小化导致劳动者利益损失和平台企业责任缺失,难以长期维持。平台企业为了实现人力资源成本的最小化,将劳动力要素投入进行了缩减,由此发展起来的零工经济和众包经济虽然提升了社会的整体就业水平,但同时也提升了劳动者权益受损的风险。在平台-个体劳动者的合作框架下,个体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有限,面临着劳动价值不公平定价带来的压榨,从而出现了美团、饿了么“被困在算法里的骑手”现象,以及网约车司机被收取高额平台费等现象。另一方面,数据资产的低成本使用是以牺牲价值共创者权益为前提,由于缺乏明晰的确权规则,导致平台以外的其他共创主体权益被忽略。数据资产是由平台参与主体共同创造,但是通常由平台企业独自拥有平台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但不需要向共创主体支付使用报酬,甚至出现了平台算法侵犯用户隐私、数据垄断等现象。
3.平台生态监管缺失与合法性危机。
由于平台企业参与主体的规模性和多样性,使平台企业不再只是商业平台,而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平台,很多平台企业为了加强用户之间的互动以促成交易,开发了社交工具、建立了沟通评价机制,在促成商业交易的同时,也促进了人际关系沟通与交流,并且形成了诸多虚拟社区,将商业平台拓展成了虚拟社会。然而,绝大多数平台企业对于如何消除平台的社会负外部性方面缺乏行动,导致社会监管与治理的失效,容易引发社会乱象,在媒体的放大效应下,平台企业的社会合法性受到威胁。
(三)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负外部性的归因收敛
图2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负外部性及成因归因分析
四、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合意性分析
(一)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二)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超越
1.目标利基市场的内敛与外拓
图3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价值空间
2.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准则的超越
第一,企业家精神配置的结构性转变。
第二,要素投入的可选范围内敛与组合行为准则的自我约束。
五、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形成机制
图4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的四大机制及逻辑关系图
(一)赢家通吃市场环境改造机制:可持续价值偏好的社会性融入
要想推动平台企业开展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赢家通吃的自然垄断市场环境应当首先被打破,这需要政府通过制度规制等手段,对市场自然垄断这一市场失灵现象加以干预(28)。
一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制度、规制等组合手段打破赢家通吃市场的自然垄断与财富再分配激励机制。具体而言,可基于《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等法规条例基础上,继续完善反垄断政策法规制度,打破市场垄断,提升平台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乱序投资行为的成本;同时,培育社会大众对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行为的偏好,通过鼓励消费者可持续消费、扶持可持续产品市场等方式,为平台企业开展可持续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正向激励。
(二)可持续价值利基市场搜寻机制:可持续企业家精神培育
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投入,对于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作用。过去在弱管制环境下,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进行目标利基选择时更偏好于非生产性经济价值空间集合,因而容易出现破坏性的经济社会后果;在强管制环境下,企业家精神的配置原则也当首先发生改变,以确保向可持续价值目标利基市场进行市场拓展。
一是企业家精神配置原则的演变将推进平台企业利基寻获行为以可持续价值为目标。决定生产性企业家精神和非生产性企业家精神配置原则的关键决定因素在于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报酬结构。在强管制环境下,企业进行以非生产性财富获取为目的的商业模式创新激励机制会被大大削弱,从而非生产性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报酬结构将会发生改变,经济体对企业家的非生产性创新行为的奖励大大降低,这将正面促进平台企业进行生产性企业家精神的配置,从事能够带来创新价值增值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
(三)自我行为约束机制:社会责任融入
以可持续价值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将开展负责任要素的组合与投入,这也就意味着平台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确保商业模式创新的所有行为均是负责任的,不会带来社会责任危机。
第一,负责任的要素共创约束。
第二,负责任的要素组合管理规则。
传统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对要素的组合原则是基于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可能会出现平台企业为了最大化压缩价值创造过程的要素投入成本,产生采用非雇佣众包劳工以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行为,或免费窃取用户隐私并进行谋利等行为。负责任的要素组合管理规则下,平台企业会在遵守经济、社会、环境底线的基础上,再行考虑成本最小化的因素进行要素组合规则的制定。
(四)平台生态双元管理机制:社会平台生态赋能者角色的发挥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立足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实践中出现的社会负外部性问题及现象,通过对平台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时与宏观环境、微观主体的跨层次交互过程进行刻画,从平台企业、平台生态和竞争市场三个层面将主流商业模式创新的负外部性归因于非生产性经济价值逻辑,并论证了以可持续价值逻辑为核心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对主流商业模式创新范式进行改进的合意性,提出了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机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一)研究结论
第四,本文认为平台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也是实现“市场环境-企业家-平台企业”(宏观-微观-组织)交互情境、“平台企业-平台生态-微观个体”(组织-中观-微观)交互情境下四大交互机制建设的过程,分别为将可持续价值偏好融入社会,对赢家通吃市场环境的改造机制建设;培育可持续企业家精神,促进平台企业开展可持续价值利基市场搜寻机制建设;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模式各个阶段的自我约束机制建设;以及从社会平台生态赋能者角色出发对平台生态进行双元管理的机制建设。
(二)研究局限及展望
本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可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深化。一是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主要基于现实中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引致社会负外部性现象的归纳分析为依据,以逻辑推演为主要方法进行了理论构建和机制分析,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现实适用性还需要经过实证检验,未来可通过案例研究等实证方法为本文结论的适用性提供更多的佐证。二是本文对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负外部性影响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少量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失败事件研究的总结,如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社区团购、蛋壳公寓的租金贷、淘宝京东二选一不正当竞争事件等,样本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价值逻辑归因的准确性,未来可积累更多的事件样本开展定性或定量的实证研究。
注释
1GatautisR.,“TheRiseofthePlatforms:BusinessModelInnovationPerspectives”,EngineeringEconomics,2017,28(5),pp.585591.
2GawerA.,“BridgingDifferingPerspectivesonTechnologicalPlatforms:TowardanIntegrativeFramework”,ResearchPolicy,2014,43(7),pp.12391249.
3ParkerG.,VanAlstyneW.,“Two-SidedNetworkEffects:ATheoryofInformationProductDesign”,ManagementScience,2005,51(10),pp.14941504.
5邵鹏、胡平:《电子商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与演变的案例研究》,《科研管理》2016年第7期。
6田剑、徐佳斌:《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研究》,《科学学研究》2020年第5期。
7齐二石、陈果:《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分类与演化述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6期。
8罗兴武、项国鹏、宁鹏等:《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合法性及政策导向的作用》,《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7期。
9肖红军、阳镇:《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回顾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年第9期。
10阳镇、陈劲:《平台情境下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逻辑与实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年第2期。
11FossJ.,SaebiT.,“BusinessModelsandBusinessModelInnovation:BetweenWickedandParadigmaticProblems”,LongRangePlanning,2018,51(1),pp.921.
1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7785页。
13蔡晓月:《熊彼特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创新原域、连接与变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45页。
14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03110页。
15NenonenS.,StorbackaK.,“OntheMarketnessofMarketsandActorClout:Market-shapingRoles”,JournalofServiceManagementResearch,2020,4(2),pp.170184.
16TsvetkovaA.,GustafssonM.,“BusinessModelsforIndustrialEcosystems:AModularApproach”,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s,2012,29(5),pp.246254.
17WangR.D.,MillerC.D.,“Complementors'EngagementinanEcosystem:AStudyofPublishers'e-bookOfferingsonAmazonKindle”,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20,41(1),pp.326.
18StorbackaK.,BrodieJ.,BhmannT.,etal.,“ActorEngagementasaMicrofoundationforValueCo-creation”,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6,69(8),pp.30083017.
19PavieX.,EgalJ.,InnovationandResponsibility:AManagerialApproachtotheIntegrationofResponsibilityinaDisruptiveInnovationModel,Dordrecht:Springer,2014,pp.5366.
20DouG.,LinX.,XuX.,“Value-addedServiceInvestmentStrategyofaTwo-sidedPlatformwiththeNegativeIntra-groupNetworkExternality”,Kybernetes: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s&Cybernetics,2018,47(5),pp.937957.
21MeierM.,ManzerolleR.,“RisingTidesDataCapture,PlatformAccumulation,andNewMonopoliesintheDigitalMusicEconomy”,NewMedia&Society,2019,21(3),pp.543561.
22KurucuG.,“NegativeIntraGroupNetworkExternalitiesinaMonopolisticTwo-SidedMarket”,ReviewofNetworkEconomics,2018,17(2)pp.5173.
23CennamoC,SantaloJ.,“PlatformCompetition:StrategicTrade-offsinPlatformMarket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3,34(11),pp.13311350.
24InoueY.,“Winner-Takes-AllorCo-EvolutionamongPlatformEcosystems:ALookattheCompetitiveandSymbioticActionsofComplementors”,Sustainability,2019,11(3),p.726.
25RahmanS.,ThelenK.,“TheRiseofthePlatformBusinessModelandtheTransformationofTwenty-First-CenturyCapitalism”,Politics&Society,2019,47(2),pp.177204.
26KenneyM.,ZysmanJ.,“TheRiseofthePlatformEconomy”,IssuesinScienceandTechnology,2016,32(3),pp.6171.
27StubbsW.,CocklinC.,“Conceptualizinga‘SustainabilityBusinessModel’”,OrganizationandEnvironment,2008,21(2),pp.103127.
28YangM.,EvansS.,VladimirovaD.,etal.,“ValueUncapturedPerspectiveforSustainableBusinessModelInnovation”,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7,140,pp.17941804.
29Lüdeke-FreundF.,“TowardsaConceptualFrameworkof‘BusinessModelsforSustainability’”,KnowledgeCollaborationandLearningforSustainableInnovationConference,2010.
30Lüdeke-FreundF.,SarahC.,AlexandreJ.,etal.,“TheSustainableBusinessModelPatternTaxonomy—45PatternstoSupportSustainability-OrientedBusinessModelInnovation”,SustainableProductionandConsumption,2018,15,pp.145162.
31HagiuA.,“MerchantorTwo-SidedPlatform”,ReviewofNetworkEconomics,2007,6(2),pp.115133.
32约翰·卡西迪:《市场是怎么失败的》,刘晓峰、纪晓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6578页。
33JohnsonP.,SchalteggerS.,“TwoDecadesofSustainabilityManagementToolsforSMEs:HowFarHaveWeCome”,JournalofSmallBusinessManagement,2016,54(2),pp.481505.
34肖红军、阳镇:《共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合意性组织范式》,《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7期。
35DouG.,LinX.,XuX.,“Value-addedServiceInvestmentStrategyofaTwo-sidedPlatformwiththeNegativeIntra-groupNetworkExternality”,Kybernetes: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s&Cybernetics,2018,47(5),pp.937957.
36RahmanS.,ThelenK.,“TheRiseofthePlatformBusinessModelandtheTransformationofTwenty-First-CenturyCapitalism”,Politics&Society,2019,47(2),pp.177204.
张哲:(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高级经济师;
阳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肖红军,张哲,阳镇.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合意性与形成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62-75.DOI:10.19836/j.cnki.37-1100/c.2021.0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