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女儿小琪一天天长大,直到29岁身边还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男人,在深圳工作的朱女士开始急了。朱女士一家人的老家在湖南,她偶然间刷到“完美亲家”婚恋平台的直播后,瞒着女儿花了1万多元成为平台会员,还购买了VIP服务。朱女士完全不会想到,等待她的可能是一场“温柔的陷阱”。
一直抗拒相亲的女儿为了应付母亲,在连续与两名小伙“聊天无果”后发现不对劲,这才得知真相。她还发现,合同中写道“只要让双方加上联系方式即视为完成任务”,“觉得这很离谱,就是在诱骗。”经向有关部门反映,朱女士在12月15日得到了1.5万元的退款。
经历这场风波后,相亲不再是母女间不可调和的话题,朱女士也说女儿也比之前懂事多了。
望女成婚心切,母亲瞒着女儿拿出1万多找相亲平台帮忙
和许多中国传统家长一样,朱女士在女儿小琪读高中时提醒她“不要找男朋友”。小琪读大学后,朱女士开始为女儿的人生大事考虑。她试着对女儿说:“你现在成年了,对异性多少有点了解了,很多孩子从大学期间就开始交往了,你也可以尝试找对象了。”
直到走出学校找了工作,小琪的大事还没有一点进展,朱女士开始急了。“我女儿条件算可以,好多人给她介绍,她都说‘不找’。她今年都29岁了,我也快60岁了,肯定着急。”在朱女士看来,小琪有些“高不成低不就”。“我妈觉得女孩子可能年纪到这儿了,就应该结婚了。”小琪说。
接下来,红娘私下添加了小琪。小琪赶紧问母亲,母亲告诉她“没有交钱”。“对方说她是男方那边的红娘,男方那边看到了我信息,想来联系我。”想着对方既然看得上自己,也为了应付一下母亲,小琪与对方推荐的小伙聊了起来。
得知真相后她“既心疼又理解”,投诉后得到1.5万元退款
直到这时,小琪才知道全部真相。她既十分心疼母亲,也很理解母亲。“当时我整个人快爆炸了。我母亲退休后去做了保洁这一行,每个月工资除去生活费,可能只能存下1000块钱。她相当于为这个事花了一年多的积蓄,还是瞒着我做的。我真的超级超级心疼她。觉得这个钱花得很不值。”小琪说。
小琪随后向南京建邺区12315热线进行了投诉举报。12月15日,朱女士收到了1.5万元的退款。“我们一家算是比较幸运的。”小琪说。朱女士也说,女儿比之前懂事了一些,婚姻大事在两人中也不再是不可调和的问题。
律师:该合同可能存在霸王条款嫌疑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易旭律师认为,霸王条款通常指的是合同中某一方明显占据有利地位,对另一方设置了不合理、苛刻的条款,从而损害了弱势一方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平台将服务对象明确为投诉人的母亲而非投诉人本人,可能存在霸王条款的嫌疑。
如何界定关键是判断合同是否合理、公平,以及是否对投诉人造成不当的利益损失。一般考虑以下几点:
1、是否存在不平等地位:检查合同中各方的地位是否平等,特别是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等,使得一方处于劣势。
2、合同条款的明示性:检查具体条款是否在合同中得到清晰说明,而且是否容易被理解。如果这一条款是在合同中不够明确或容易被解释歧义,可能会增加霸王条款的嫌疑。
3、是否损害弱势一方权益:判断合同中的条款是否导致了弱势一方的权益受损,特别是在前述描述的情况下,是否明显损害了女子的权益。
4、公平交易原则:考虑该霸王条款是否符合公平交易原则,即各方在合同中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