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曾点名婚恋平台会员服务乱象。一些婚恋平台收取高额服务费,但实际服务达不到约定标准,有的对会员信息审核把关不严,甚至提供“婚托”虚构交友、结婚需求欺骗消费者。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更多的是对线下婚恋机构进行监管,线上主要靠行业自觉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平台方仍缺乏必要的监管体系。”
为进一步规范婚恋市场,2022年上半年,全国网信系统累计依法约谈网站平台3491家,其中网易花田、百合网、世纪佳缘、珍爱网、同城约会、一线姻缘、我主良缘、MarryU等8家婚恋平台存在低俗色情信息破坏网络生态的问题,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重庆市网信办分别对8家平台予以约谈,责令其全面清理排查违法违规信息,并分别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有平台针对安全性问题,设置了更高的门槛,要求用户进行信息认证,以提高真实度和可信度。如二狗、青藤之恋、脱单实验室Lab等。其中,二狗App在注册时要求进行真人认证、实名认证、工作认证和学历认证,并对认证的综合可信度进行梯度标注;脱单实验室Lab、珍爱网等平台有人脸识别的要求。
不过,这种大量获取用户个人资料的行为暗藏信息泄露风险。在黑猫投诉平台上,3月份的一则投诉显示,一位青藤之恋App的用户称注销账号竟然需要手持身份证照片。用户表示,《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第九条第四款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账号的服务。”强制获取用户信息属于违规行为。
企业如何讲好差异化故事?
近年来,“Z世代(95后)”正式成为国内婚恋交友行业的主力用户人群,向头部平台集中和向低线城市下沉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催生了不少新型社交平台,这些平台中也有已经上市成功的。但上市只是第一步,如何盈利成为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一度风光无限的“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蓝城兄弟,2020年7月份上市首日,涨幅一度超过100%,达到35.89美元/股,不久便跌至发行价之下。2020年公司总营收10.31亿元,净亏损却达到2.22亿元,同比扩大319.15%。2021年营收为10.77亿元,同比仅增加4.39%;净亏损却扩大至3.10亿元,同比增加39.56%。上市不到22个月,蓝城兄弟走上了私有化退市的道路。
线上社交细分赛道头部玩家的市场优势仍在,但公司的发展却已渐露疲态。从2022年业绩数据可以窥见,多数企业营销开支正不断缩减,以此来减少亏损,但后果是月活用户数量的加速萎缩。
张毅表示,线上交友平台本身在资本和营销的左右夹击之下,如何去平衡成本及资本投入,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本质上做陌生人社交,依靠会员产生收入,整个营销管理方面有很多不够扎实的地方。
同时,行业的竞争仍未减弱,互联网巨头也在不断加码下注。近年来,抖音集团布局多项在陌生人社交功能,如抖一抖、同城圈子、兴趣匹配等。小红书于近日更新了群聊功能,上线“群聊广场”,推出了一个名为“咻咻”的照片社交功能,强化密友社交。
随着婚恋交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双重导向之下,专业婚恋社交平台的商业模式优化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