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虚构实习证明产业链:最低5元可购,有店铺月销量6000多单广州公章假章印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亮实习生樊雨晴

记者调查发现,“嗅觉灵敏”的商家发现这一商机,用可查验的实体公司公章、P图制作的假电子章等手法进行或真或假的盖章服务,帮助学生虚构实习证明,价格从几块到几百块不等,销量好的每月可售6000多单。

目前,多个平台都存在隐蔽交易的现象,制章盖章、提供证明、售后回访等一应俱全,已然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

虚构实习证明需求在暑期尤为旺盛

在某闲置交易平台上,记者看到,有不少求购实习证明的买家,他们发布了“蹲帮忙盖实习章”“蹲XX类型单位盖章,价格可议”等求购帖,有的标价30元,有的愿意花费1000元,不少人还以9999元“重金”吸引眼球。

广州某“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小曾则因备考公务员无暇实习,“暑假是黄金备考期,我想抓住上岸机会,就在社交平台花200块盖了个章,这家公司应该是真实存在的,没什么问题。学校只看有没有交报告,不会去查有没有真实习。”

最低5元可抠取意向单位电子章

记者在多家平台进行调查发现,出售实习证明的商家通常不会使用明显的字样招徕生意,而是披着“正规刻章”外衣,进行伪造公章的交易。某购物平台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文印、刻章店铺,有的店铺在首页显眼位置说明只进行个人签名设计、刻章的服务,并且明确拒绝了制作虚假实习证明。另一部分店铺则表示可“制作各类证明、各类合同需要的章”,这类店铺月销量少则几十单,多则上千单,价格根据买家的要求和刻章难度从几元到100元不等。

阿文介绍,目前该平台的实习证明作假主要采用三种制作假章的方式。第一种是买家向卖家发送意向单位的公章照片,卖家通过PS软件将公章图抠下,粘贴在买家的实习报告上,价格在5-15元不等;第二种是卖家根据买家提供的公章照片新仿制一个“电子章”,因作图难度提升,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第三种是刻实体章,价格是三者中最高的,100-200元包邮到付。“不管什么公司的章都能给你做,不会因为做大公司的章就多收钱,我们是按难度来算钱的。”面对记者提出的安全问题,阿文说,“我做这个很多年了,没听说有什么问题,也没人被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刻章并不仅限于实习证明使用。卖家阿飞的店铺首页写着“电子盖章,快速出图”,并强调做的是“合法生意”。记者称需要制作北京某公司的合同章,并给他发送了一张公章图片。阿飞知道该章用途后并未拒绝,要求先在平台下单,全新效果10元、做出老旧的效果15元。记者拍下三单(5元/单)后,阿飞只用约半小时便做出了该枚电子章,然而成品显得较为粗糙,与原章相比有肉眼可辨的区别。

100-200元可购买正规公司“全套服务”

记者添加了一位称“在各地区、各行业都有资源,60元就能按所学专业和其他需求提供盖章服务”的卖家Zero。Zero发来一份涵盖多个行业的“商业版图”,并表示自己在多地都有可以盖章的正规公司,还可以提供实习评价等一系列服务。“这些公司有几个是我名下的工作室,另几个是我家人、男朋友和朋友的,保证真实可查,不用担心。”

某生活方式平台也不乏实习证明的买卖现象。卖家和买家给发布的内容加上#大学生实践#、#大学生实习#等标签,很容易便能彼此匹配,私信谈好价格便可下单。卖家金子以200元的价格出售建筑公司盖章服务,因售价偏高,询单者寥寥无几。“没人买也没关系,我本来也不是靠这个赚钱的。”金子说。

内业:虚构证明有风险、易“露馅”

记者摸查发现,目前广东有部分高校要求实习证明需盖实体章,如实习单位无实体章可用电子章,部分高校则不作要求,实体章和电子章均可,对所盖公章的真伪一般都不作仔细查验。

花钱买实习证明并非“一劳永逸”,部分同学提交后仍提心吊胆。广州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小张告诉记者,自己是花钱刻的假章,很担心被学校和用人单位发现。某社交平台上,有同学称自己购买假证明被学校和工作单位发现,拿到手的offer被收回了。“考公的话还是不要作假了,政审环节会被发现,得不偿失。”一位用户发帖劝告说。

法律专家:伪造印章可处拘留,平台有责强化监管

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广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政府立法咨询专家林泰松律师接受采访时表示,买卖实习证明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公章的正常流转秩序,还侵害了国家对市场的正常管理以及市场交易秩序。买卖虚假实习证明中的私刻公章行为对被冒用公章的企业构成侵权。

如今,P图被用作伪造印章的手段,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伪造者涉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将面临拘留及罚款的处罚,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冒用公章的单位在知悉情况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若因此遭受损失可对侵权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赔偿。”林泰松说。

林泰松介绍,依据电子商务法第八十条的规定,网络平台未对入驻平台商家经营资质进行核验、登记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学生购买假实习证明是道德意义上的不诚信行为,如果因此被处分,将计入个人档案,影响今后的就业选择。此外,实习造假行为一旦被用人单位查证,学生将面临不予录用或录用后解除劳动关系的风险。”林泰松说。

目前,伪造印章手段多变、手法娴熟,用人单位识别实习证明造假具有一定难度。林泰松建议,用人单位可询问应聘人员实习内容、工作经验、收获感悟等,综合其现场表现对实习证明的真伪进行判断,并可要求劳动者在入职前一并提供实习成果等材料。

THE END
1.重点整治5类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网信部门要充分认识专项行动对于净化网络生态,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对同城版块的属地管理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方法,督导网站平台对照专项行动有关要求,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完善重点功能设置,优化同城信息内容推荐机制,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c0OTY3MA==&mid=2247497973&idx=3&sn=2a9ed0ec63cb4f4e62aac44d013f68a0&chksm=ea3383bcdd440aaae430a92ff047607c077790f6bb7d5b9d4153201d03637b73d28a4b0ea82b&scene=27
2.治理平台算法乱象专项行动开启“为何同款打车软件同样的路线,朋友跟我一起查询时价格会不同?”“只要一段时间常常浏览某个内容的短视频,平台就一直给我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平台滥用算法带来的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通知,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部署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35791
3.亟待多部门和行业合力,推进源头治理不少行业专家认为,要加强对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破解涉案资金追踪溯源难,严控话费充值、游戏点卡充值、虚拟货币交易等容易成为洗钱的行为;通信管理部门要不断更新升级全网拦截系统,斩断犯罪分子窃取客户信息的渠道,及时堵塞技术漏洞;网信部门要加大违法信息巡查处置力度,督促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落实监管http://dfjrjgj.hunan.gov.cn/dfjrjgj/tslm_71665/jrzx/201901/t20190116_5261249.html
4.“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赵占领指出,婚恋交友平台不仅仅涉及用户的基本身份信息,还涉及学历、车辆、房产、收入等,平台对此类信息的审核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应推动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如房产信息、车辆信息、学历信息、犯罪记录等,构建更全面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除此之外,市场监管、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作为,形成协同机制及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26/content_1359921.html
5.婚恋平台真爱难寻!“花钱买到的不是服务,是烦恼!”据了解,相亲中介机构作为经营实体,应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开展相亲婚介服务则需经民政部门审批。有专家认为,规范相亲中介市场,应由民政部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提醒:消费者在相亲平台选择服务时,一方面应加强防范,比如,消费前,应多方面了解相亲平台的资质与口碑;另一方面应增强维权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newsId=2247825
6.国家互联网+督查平台下载国家互联网+督查平台官方版是一款为了协助监管部门处理各种事务而开发的应用程序,同时提供物品采集和管理等服务。这个平台通过各种功能使监管人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在最新的版本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包括企业密切接触人员查询、企业牌照查询、监管记录查询和企业特征分析等。 https://www.fxxz.com/azsoft/698089.html
7.#多款婚恋交友APP均不用实名认证#,婚恋来自36氪【#多款婚恋交友APP均不用实名认证#,婚恋交友平台监管仍需加强】据北京日报报道,记者注意到,共青团中央、民政部等部门曾联合发文,推动婚恋交友平台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然而调查却发现,很多婚恋交友平台仅凭手机号和验证码即可注册使用,实名认证并非强制性要求,很多个人信息的真实性更无从https://weibo.com/1750070171/ODF3T2YCx
8.银行监管银监会监管革命:成立12年首次职能部门人员大调整同期,由创新部联合部分商业银行发起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也未能顺利开展业务。而银监会内部力推的信贷资产流转平台进展缓慢,有分析人士称这是因为各部门之间对资产定义看法并不一致。 当金融资产规模日益庞大,金融新业态不断涌现,银行业不良资产持续攀升,风险隐现之时,监管机构改革似乎已不可回避。 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3551072_1.html
9.《约瓣》软件为什么被封禁?《约瓣》作为一个交友平台,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该软件存在一些安全漏洞或管理不当的问题,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一旦用户信息被泄露或滥用,不仅会影响用户的个人隐私和安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对于涉及用户隐私和安全的社交软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监管措施,一旦发现违规https://www.sousou.com/wd/479465.html
10.2023年重大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盘点为促进数字藏品产业健康发展,切实防范相关风险,海南十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数字藏品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市县要高度重视,增强做好数字藏品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采取监管手段,切实净化数字藏品市场环境,推动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合规、有序发展。 https://www.eet-china.com/mp/a273064.html
11.阳光食堂监管平台官方下载阳光食堂监管平台appv1.0.9最新版供教育行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其他监管部门(如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使用,可以查看监管学校收入、支出等相关数据,跟踪处理家长反馈、投诉等相关数据。 阳光食堂监管平台app特点 1、食品留样不规范,有的用塑料袋装食材,部分学校留样柜内缺少温度计,有的留样食品和食谱不符,有的食品留样仅部分食材,有的留样数量不足200克https://www.qqtn.com/azsoft/870846.html
12.国家对婚恋交友平台政策(国家对婚恋交友平台政策的规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以监管婚恋交友平台的运营。要求平台进行实名认证、资质审核等。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权益,防止虚假信息以及违法行为的出现。有关部门还设立了网络举报平台,供用户举报不良婚恋平台。通过这些政策规定,国家希望在婚恋交友平台上建立一个诚实、安全、可信赖的环境。 http://www.aichao521.com/hunl/6832.html
1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1篇(全文)对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定期检测、评价和职业健康查体等长期反复性工作也认为是监管部门在年年找麻烦,而不将其作为“法”要求其必须履行的企业管理的义务和主体责任。 2、多数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职工流动性较大,企业管理承继性发展不易维持。从这些年的管理经验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怎么样,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2gq7p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