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网站上的骗局婚恋网上的骗局骗术摄影

婚介所骗局揭秘,婚姻,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家庭,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国庞大的单身人口数量为我国婚恋交友行业奠定了市场基础。但凡是人,就一定有需求,婚介所骗局揭秘。

婚介所骗局揭秘1

一些婚介业的业内人士和经历过婚介骗局的亲历者向记者揭露了婚介业多种多样的骗人伎俩,包括婚介业存在的十大欺诈行为:

编造优秀会员:别看一些婚介把自己的会员吹得天花乱坠,其实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会员在册。可如果你想见这个人就得入会,入了会以后这个人就忙得没工夫见面了,不是出国就是出差,反正就是让你找不到。

乱点鸳鸯:婚介所会积极地给你提供见面对象,只是条件和你的要求相差很多,几十个人见过去,征婚者都觉得自己太挑剔了,这样不成功也就不是婚介的责任了。

利用会员充当“婚托”:有的婚介所把一些优秀的会员当成自己的“婚托”,让他们不断地与其他会员见面,之后再从中“作梗”。反正就是不让人家成为一对儿,这样,优秀的会员就会“自愿”地为婚介所继续服务下去了。

雇佣“婚托”专门行骗:这已经是一种特别普遍的骗术,很多婚介直接雇佣“婚托”目的只是为了骗取征婚者的钱财。

“红娘”常换骗人不变:很多征婚者遇到过一种情况,就是交了钱以后再也没有得到过婚介所的服务,一次次地找上门去,发现“红娘”换了一个又一个,都说:“我刚来,不了解情况,等我给您查一查。”这一查就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

热闹的联谊会有数量无质量:很多婚介所都举办大型的联谊会,可是,对参加联谊的人员只要求数量不讲质量,只要人来就好,不检查任何证件,这样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场所。

经营场所不翼而飞:也有一些婚介所玩的是”空城计“,当会员交过钱以后,再上门接受服务时早已找不到人了。

婚介所骗局揭秘2

“堵”,指的是“堵路”,通过询问单身原因,让会员觉得很难靠自己找到合适的人选;“戳”就是“戳痛处”,以此提高用户的婚恋迫切度;而“挖”,指的是初步挖掘会员的资产情况和择偶要求,判断其购买力,也为“上人选”做铺垫……近日,有媒体记者卧底知名婚恋网站,发现销售红娘存在利用后台“捞取”会员隐私信息等涉嫌违法行为;一些销售红娘为套取资源,注册成为其他婚恋平台会员或参加线下相亲活动,恶性竞争;而动辄数万元的相亲服务套餐,即使提供的是同样或相似的服务周期和内容,签单价格也是因人而异。

婚姻,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家庭,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同于单纯的恋爱,容貌、工作、财产、地位这些因素,都要在婚姻的匹配中加以详细考虑。单身男女们不仅希望通过婚姻找到携手人生路的伴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婚姻能够实现阶层的跃升,起码不至于下降。曾有专家调研发现,89.71%的年轻人在找男女朋友时,更注重对方的性格与人品,比“家庭状况”这个选项高出超过46个百分点;73.91%的年轻人认为,双方价值观、人生观契合就是“门当户对”,也比双方家庭社会地位相似的选项高出49个百分点。但如果真正面临谈婚论嫁,他们立刻变得现实起来,住房和户口成为衡量对方经济条件和家庭状况的重要维度。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我国庞大的单身人口数量为我国婚恋交友行业奠定了市场基础。婚恋的核心是人,但凡是人,就一定有需求,也一定会有长处短处。这种对婚恋以及依附在婚恋背后的需求,为婚介平台借此赚取差价创造了空间。单身男女们期望花一定费用,实现突破阶层壁垒或降低筛选成本,但这种美好的想法在现实中却不那么美好。

今年9月26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婚恋交友平台服务状况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该调研所涉及的世纪佳缘、珍爱网、我主良缘、百合网、网易花田等5个平台,普遍存在平台信息审核漏洞、虚假宣传、退费规则不明确,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等问题。

“普遍存在”,而不仅仅是“存在”,道出了婚介市场的现状——看准客户对婚姻的焦虑,利用信息不对称挣钱。但正如很多市场行为一样,婚恋市场往往也会出现逆向淘汰,一些条件好、“抢手”的未婚男女往往在了解这个市场的“黑幕”后,通过更可靠的途径去寻找伴侣,留下一些条件没有那么“完美”的未婚男女,留在这个市场中苦苦寻觅,免不了被前文中提到的婚恋中介“收割”。

很有意思的是,越是大龄,焦虑越深,也越容易相信婚介忽悠。实际上,这个现象也展露了矛盾:一些晚婚者,其实正是抵抗住了社会流俗的忽悠,最后反倒因为这个“晚”而陷入更深的套路。哪里有焦虑,哪里就有套路;哪里有套路,哪里就有骗子。骗子就是利用人们的焦虑心理来“种植”韭菜,然后一茬茬收割。择校焦虑、工作焦虑、财富焦虑、颜值焦虑等等,不一而足,但许多焦虑都是刻意制造出来的,都是“有心人”开垦出来的“韭菜地”。这也说明了部分社会成员间的不宽容,或沾沾自喜于自己的长处,或者耿耿于怀自己不完美。

当然,各种各样的焦虑,其实都可归结为机会焦虑,害怕自己抓不住这个机会,错失了那个机会。这除了说明机会获取的现实状态外,也说明社会心理与现实的互动不是等时发生的。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社会,人们本应该更加从容,更加宽容,更加放松,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就必须思考机会获取的方式、秩序和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公平。

婚介所骗局揭秘3

从业者自曝:行业乱象愈演愈烈

乱象一:收费"五花八门"

张宏告诉记者,按理说婚介行业经过20年的发展应该规范点了,实际情况却是"愈演愈乱",尤其是收费的问题,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太原市庆典婚介行业协会曾出台《婚介服务收费指导价》,其中更高一栏的收费也不超过6000元。而省城有的婚介机构把会员按交钱多少分为不同等级,设置了金卡、银卡和钻石卡等,人为地将入会的消费者分为三六九等,更高的收费竟达到数万元。

乱象二:利用婚托敛财

婚介本应是一个成人之美的行业,但现在却沦为了部分经营者的敛财工具,"张宏告诉记者,个别婚介机构常会利用"专业婚托"欺骗消费者,以实现经营利润的更大化。有一位中年离异的女士就在本市一家知名婚介遭遇了婚托。见面时对方自称是公安系统工作,结果经过消费者背后仔细了解,发现其所自报的工作单位根本没有他这个人。最终,经本市另外一家婚介机构负责人证实,与她相亲的男性正是在他们那里登记的婚托。张宏还透露,自己曾经在婚介机构内听到"红娘"如此露骨的***:"有个人等着要见面哩,能不能再过来一趟给大姐顶个数呢?"

乱象三:套你没商量

张宏表示,由于缺乏强力监管和引导,现在婚介机构的好坏全凭婚介机构自己一张嘴"吹嘘",有的婚介称自己经过"民政局批准"、"有资质",有的.则说是业内"指定品牌婚介"等等,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婚介机构宣传名不副实、夸大其词的现象比较普遍。

"圈钱成了部分婚介的核心利益,"张宏说,消费者头次登门,都会感觉到婚介机构的"老师"十分热情,说得是天花乱坠,一直要说到你心动交了钱为止。如果你只交一小部分的定金,之后就会不断接到老师打来的热心***,说有个完全符合你条件的对象在等你过去见面,等你去了,老师会让你先把剩余几千元的服务费交了,才能见面。此时,择偶心切的你哪还顾得上怀疑,只能是乖乖地跌入婚介机构精心设计的圈钱陷阱当中。"没交费看异性资料时哪个都合适你,等交了费真正要见面时,不是这个人回老家,就是那个人出差了,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是真是假。"张宏说,这样的婚介说白了就是想套你的钱。

记者追问:无人监管成乱象根源

张副会长告诉记者,在2004年之前本市婚介市场还比较有秩序,因为当时民政局有专门管理婚介行业的部门。但是随着国家2004年取消了民政部门对婚介行业的审批制度,婚介也步入了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目前太原市共有婚介机构五六十家,由于没有主管单位进行日常监管,行业内鱼龙混杂,进入行业也基本没有门槛。

没有具体的监管部门,婚介行业由此乱象丛生。张副会长表示,为了规范市场,市庆典婚介协会曾与省工商局联合制定了一份婚介合同,这份合同一方面规范婚介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使征婚者在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有了法律保障,但由于没有主管部门推广,这份合同只被极少数的几家婚介公司接纳。

张副会长说,虽然现在已经出台了《婚姻介绍服务》的国家标准,但由于没有主管部门推广,这项好的制度也是难以落实,消费者即使遇到了婚介问题,也是投诉无门。

典型案例:征婚者上当受骗

说起婚介行业乱象,太原市26岁征婚女士小霞(化名)的遭遇就颇能说明问题。2010年4月24日,在家人的鼓励下,小霞鼓起勇气走进了市中心一家知名婚介机构。接待小霞的老师十分热情,她说:"我们这里有很多条件好的男性,有医院的、银行的、当老板的,今天交钱,明天就能安排见面。"小霞明确告诉对方,自己要找本市户口的,得有自己的住房,身高在一米七以上。对方表示,他们的收费从更低600元到几万元,价格越高服务越好,介绍的档次也越高。于是,小霞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选择了2800元一档的服务,交钱办理了入会。

入会第二天,婚介所就安排了小霞的头次见面。充满期待的小霞兴冲冲地赶来,结果得知要见的是根本不符合自己所提条件的男性,小霞当时就明确表示不行,婚介所的人居然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先聊一会。当时小霞还一直在纳闷:为啥婚介所要给她介绍这样一个一看就成不了的男士呢?事后有知情者告诉小霞,这是婚介机构惯用的伎俩,专门介绍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对象,让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了回托。

在与别的会员接触中,小霞听到反映说部分婚介是"只管收钱,不管婚介"。起初小霞还不相信。结果,除了在入会第二天"见"了一面外,一直到5月2日,婚介所的人也没有主动联系过小霞。小霞提出要求见一个这家婚介所宣传中的男性对象,一位服务老师居然说:"真有条件那么好的人,还会相亲?"小霞后来发现,自己交了2800元入会后,好多服务都没有享受到。宣传中的"每星期六有见面会"、"入会一周后办会员卡"等等,连个影儿都没有。

小霞对婚介所的服务很不满意,5月8日提出退会要求。对方表示,可以退会,钱一分不退。气愤的小霞随即到婚介所当面理论,对方竟然理直气壮地说:"你签的合同上写着不退钱。"把不退费明确写入婚介合同中,对方显然是早有防备,而且这明显是不公平的霸王条款。此时,小霞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无奈之下,小霞只好拨打110报警,在驻地派出所的调解下,才要回了一部分费用。

事后,小霞上网查询发现,这家婚介所有许多违规的做法:合同是自制的,不是工商局和太原市庆典婚介行业协会的正规合同,而且只签一份;合同内容明显对消费者不公平;交钱后只给收据,没有发票;承诺的服务与实际落实情况严重不符。

回忆起当初这段让人气愤的经历,小霞至今依然心有余悸。"婚介机构抓住征婚者择偶心切的心理,人为地把金钱和所介绍对象的档次挂钩,引诱你不断地多交钱,肆无忌惮地揽财。我再也不相信婚介了。"小霞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消费者,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为了不再上当受骗,请谨慎选择婚介,并签订正规合同。

THE END
1.婚托骗子“杀猪盘”婚恋网站“实名认证”了啥?婚恋交友平台常有婚托、骗子出没,在“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中,骗子更是潜伏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下手目标。此前多部门曾联合发文,推动婚恋交友平台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婚恋交友平台仅凭手机号和验证码即可注册使用,实名认证并非强制性要求,很多个人信息的真实性更是无从https://www.hntv.tv/rdyyb/article/1/1850856431311745025
2.新城派出所近期案例在2019年4月4日,住在公园大地的江女士通过珍爱网平台上认识了一个贾姓男子(骗子)加了微信号码,取得江女士信任以后,贾姓男子(骗子)自称是在做软件博彩开发方面的、现在在国外出差,贾姓男子(骗子)告诉某女士赌博(www. 3306012. com),告诉江女士这博彩软件有漏洞,由于自身工作繁忙让江女士帮其赌博赢钱,并在贾性男https://www.meipian.cn/24bfcr04
3.武汉警方侦破一起婚恋交友平台诈骗案——中国青年网假扮“离异少妇”,利用婚恋平台交友。 近日,武汉铁路公安处对外公布:经过近1个月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利用某婚恋平台交友实施诈骗的案件。 警方透露,该团伙中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福建龙岩虚拟一“离异女子”身份,在7月初的5天内骗取一名在武汉某企业工作的未婚博士鲁某4.5万元现金。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1708/t20170811_10487949.htm
4.伤心又伤钱!女子被网恋男友骗走690万元这起跨境“杀猪盘”破案了第一步:通过婚恋平台、微信、QQ等交友软件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把目标锁定在有一定经济基础、大龄单身的群体,通过网上交友软件搜寻目标。 第二步:营造完美人设甜言蜜语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营造自己高富帅、白富美的完美人设,为受害者编好了量身定制的“爱情与金钱双丰收”剧本,利用目标对象精神的空虚和对爱情的向往,对诈骗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7272017328262.html
5.别信!婚恋交友平台“客服”主动来电,小心退款变骗款接到“客服”来电说能退款怎料退款不成反倒被骗款?这次,骗子们盯上了婚恋交友平台的会员 01、婚恋交友平台“客服”来电,“以基金升值方式进行退款” 近日,张先生(化名)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某婚恋交友平台的“客服”并告知张先生,其先前在平台充值的2万元会费可以办理退款。张先生想起自己确实在该平台充了钱但已http://www.tancheng.gov.cn/info/1665/255998.htm
6.始终无法成为社交主战场,在线婚恋平台如何打赢转型战?前不久来自“南都日报”的报道:“vip用户在珍爱网上遇见了骗子并被骗100多万。”针对此次事件,珍爱网表明只能审查用户,没有办法审查用户是否有前科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vip用户也避免不了被欺骗被伤害。 从婚恋交友平台来看,一方面婚恋交友核实会员信息真伪成本巨大且难度不小,目前国家民政单位尚未建立起开放平台,https://www.tmtpost.com/3339982.html
7.全国十佳婚恋平台排名无论选择哪个婚恋平台,都需要用户自身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在注册时,应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避免使用虚假资料。与对方交往时应保持冷静、理性,谨防虚假信息和骗子。相信缘分,不要放弃寻找真爱的机会。 无论是选择哪个婚恋平台,都需要多方考虑和比较。以上是全国十佳婚恋平台排名,希望对广大单身人士寻找真爱提供一些参考,愿每http://www.wedating.cn/post/1111.html
8.迪拜阿联酋诈骗团伙,靠着在各大婚恋平台,来自叫天天不应不想迪拜阿联酋诈骗团伙,靠着在各大婚恋平台,实体婚介所,老人为子女相亲网站找人选。其中大龄,离异单亲带孩子的是他们的首要人选,伪造他们是中国石油的员工,出差到迪拜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班。下个月回国就到受害者所在的城市定居,父母双亲肯定得有一个亡了的,前妻不是死了就是出轨了,自己带着一个小女孩。这些人靠着在https://weibo.com/2481959603/OeENvmz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