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93.8亿元   互联网社交方式... 

市场规模: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93.8亿元

用户调研:青年群体婚恋观念改变,倾向选择信任度高的方式或陌生人社交平台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四成以上消费者对婚恋平台表示担忧,超半数消费者对相亲呈积极态度,消费者倾向于通过亲友介绍(45.2%)、线上结识(42.1%)、发展老同学老朋友(41.8%)等方式找寻婚恋对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前年轻群体更看重感情和精神层面的契合,而非仅仅基于物质条件的考量,且往往会选择信任度高的方式或偏向社交的平台而非目的性更强的婚恋服务平台。

发展趋势: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将向规范化、多元化方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青年群体婚恋观念的改变,婚恋服务行业已逐渐由婚恋网站转向社交APP,其中陌生人社交因其弱目的性更受欢迎。行业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多元化社交网络可满足婚恋需取。未来,行业将拓宽服务渠道与服务方式,将逐步建立起行业规范与监管体系。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市场规模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93.8亿元。随着人们对精神满足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婚恋对象的要求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同时,还要有灵魂的契合,能够满足精神需求。人们对另一半要求的提高,为婚恋市场带来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未来,婚恋交友市场需求将长期存在,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婚恋观念改变(一)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婚恋观念改变(二)

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念相较于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自由选择,在选择伴侣时,他们更倾向于寻找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个性的人,而不是因为家庭压力或社会期望而结婚。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约七成被调查者认为必须要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才会选择结婚。青年一代更看重感情和精神层面的契合,而非仅仅基于物质条件的考量。目前,晚婚和不婚现象在当代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他们不再急于进入婚姻关系,而是更愿意耐心等待,找到能与自己共振的灵魂。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

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品牌图谱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市场格局:去中心化趋势呈现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当“95后”人群逐渐成为当下婚恋的主体对象,多元化婚恋及交友方式不断出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婚恋行业乱象逐渐显现,给消费者的婚恋体验带来了诸多困扰。针对这些问题,民政部及各地婚恋专家提出,主管部门须对婚恋服务机构把好审核关,保持投诉渠道畅通,加强对婚恋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整治。针对婚恋服务商,需要严格把好自身关,不能因短期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甚至损害消费者权益,只有共同重新建立起行业声誉才能保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消费者画像(一)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婚恋社交服务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较高,达64.9%;年龄段集中为25-35岁,占67.4%,与结婚登记年龄分布重合度较高;中高收入群体范围逐步扩大,月收入多集中在5001-10000元,占比43.3%,其次是10001-15000元、5000元及以下,分别占29.3%、15.1%。

亲友介绍成为主要方式,可信任度或成关键因素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通过亲友介绍(45.2%)、线上结识(42.1%)、发展老同学老朋友(41.8%)、线上婚恋社交平台(40.5%)等方式寻找结婚对象;陌生人社交APP和线下婚介所使用比例较小,分别为29.1%、23.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单身群体在寻找结婚对象时,更倾向于选择可信任度较高的方式,有少部分被调查者选择陌生人社交APP和线下婚介所。

交友类APP和婚恋类APP将成为行业重要板块

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较为乐观,利好行业发展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56.3%的用户愿意购买网络社交APP提供的付费服务,其中15.8%的用户消费意愿强烈;每月在网络社交APP上消费金额为50-300元的用户占61.1%,有14.0%的用户基本不在网络社交APP上消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在网络社交APP付费服务的消费意愿上表现相对良好,月消费金额不高,其原因可能在于该类APP提供的付费服务较少或性价比较低。

七成被调查者有过相亲经历,五成认为相亲能够有效脱单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0.4%的被调查者有过相亲经历,一年相亲1-6次的被调查者占多数(64.9%),超半数被调查者认为相亲是有效的脱单方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多半消费者认为相亲能够有效脱单,表明大多数单身群体对相亲、婚恋等态度比较积极,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信息虚假、营销套路、隐私泄露等深受消费者担忧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四成消费者对婚恋社交服务中的婚恋对象信息虚假(42.0%)、营销套路(41.6%)、隐私泄露(41.3%)等方面表示担忧;近半数人因“3·15”晚会曝光的婚介平台乱象而降低使用频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多数消费者对婚恋社交服务的可信度表示担忧,主要原因有部分婚介平台的营销套路乱象、部分社交APP电信诈骗泛滥以及个人信息泄露遭滥用等。

优化用户质量、严格审核机制成为改进重点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真实的用户评价(47.0%)、严格的信息审核机制(45.1%)成为消费者最希望婚恋社交平台提供的功能,严格管控用户质量、防低俗、诈骗(51.5%)以及婚恋对象信息真实可靠(50.9%)成为消费者认为婚恋社交平台最需要改进的方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质量、信息可靠度等是婚恋社交平台提供其他服务的基础,平台需要优化用户质量、严格审核机制以提高平台信誉和用户的信任度。

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详细趋势分析请查阅完整版报告)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2022年中国结婚率呈持续下降趋势,2022年结婚率仅4.8%,结婚年龄逐渐推迟。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分别从弘扬文明婚恋风尚、加强婚恋咨询与指导、普及性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培育公益性婚恋服务项目、拓展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促进婚恋市场规范发展、保障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权益等方面改善现状。未来,婚恋社交服务市场需求将持续存在。

THE END
1.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成可达40%新浪财经而据上游新闻了解,单身男女在婚恋交友平台寻找“真爱”的过程中,这样的套路还有不少。 央视曝光的一起特大交友诈骗案中,警方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婚恋交友平台与“女聊手”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浮出水面。 警方介绍,平台“金币”的兑换比例为1:10,即每投入1元钱可获得10个“金币”。这些资金一旦进入平台,便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5/doc-incyknpw9942956.shtml
2.专题电诉宝数字经济调查之婚恋交友平台此外,捆绑诱导付费、对象身份不实、霸王条款强制消费、提供虚假服务、会员服务与宣传不符、平台审核不严、情感诈骗、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服务态度差以及售后问题成为十大热点投诉问题。如您有婚恋交友平台乱象相关线索,请提供给我们。 调查行动http://www.100ec.cn/zt/2020hljydc/
3.婚恋平台乱象:部分私信含色情信息新闻频道婚恋网站为何不靠谱?参与网络问卷调查的网友认为,“私人信息泄露”“交友信息不实”是主要原因。 婚恋网站平台真如洪水猛兽吗? 交钱才是“硬道理” 在婚恋交友网站上,记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钱”。 记者以26岁女性的身份在某大型婚恋网站注册成功后,在连个人基本信息都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很短时间内就收到5封私信https://www.hnr.cn/news/xwrd/201705/t20170526_2968301.html
4.婚恋交友App里藏着多少“灰色地带”?由于婚恋交友服务高度同质化,许多平台失去资本支持,盈利模式趋于单一,并在疏于监管之下产生许多灰色地带。 记者注意到,婚恋交友平台乱象长期存在,大量网友在“黑猫投诉”等平台发起投诉,反映维权难。对此,专家建议加强监管治理,让规模高达数十亿元的网络“脱单生意”良性发展。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315/99f7cd3963c14ea295c7fe5e24270cbd/c.html
5.孔德淇婚恋网站虚假宣传要不得法治时评目前,盗用该照片的婚恋网已删除该文章,并表示该演员照片与推文中的征婚会员没有关系。不久前的央视“3·15”晚会刚刚曝光了珍爱网、世纪佳缘等多家线上婚恋平台的乱象。看来,被曝光的乱象不是个例,很可能长期、普遍存在于各种婚恋交友平台。 随着年轻人交友需求激增,“95后”人群逐渐成为婚恋主体,线上中介机构扮演http://www.mzyfz.com/html/1873/2024-04-12/content-1618342.html
6.陆洪磊黄宁婧:整治婚恋平台乱象是件大事对于平台而言,“预防”措施会导致准入门槛变高,可能会流失潜在用户。作为商业化产品,婚恋APP的准入往往并不高,而用户个人又缺乏甄别个人信息的渠道和能力,这就为虚假人设提供了可乘之机。要减少其中的乱象,相关部门的审查和整治不可或缺。 当前国家已发布了相关法律,采取了众多措施。2021年,国家反诈中心正式入驻国内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F3Gi6jwZXC
7.婚恋交友平台的信息安全,为何令人担心?——中国青年网更何况,不少婚恋交友平台根本不具备审核信息真实性的能力,鉴别用户提交信息的真实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少交友的“草台班子”并不具备这些资质,也为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 在婚恋交友平台越来越火爆的当下,一些渴望吸金的商家也趁机推出自己的平台,但混乱的市场与过低的准入门槛,也造成了上述乱象。要化解这些问题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1909/t20190919_12072774.htm
8.世纪佳缘珍爱网等因审核不严被点名,婚恋平台为何成诈骗原生地但在婚恋市场,“杀猪盘”等乱象屡禁不止,几乎每个假期都在重复上演。世纪佳缘、珍爱网等作为提供相关服务的婚恋平台,往往成了众矢之的。 今年国庆前夕,江苏消保委曝光了包括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主要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存在的信息审核不严、消费者退款遇阻等问题,再次引发人们对在线婚恋平台管理模式及制度的质疑。https://36kr.com/p/1439174574456454
9.婚恋交友节目(精选十篇)孩子看”;6月11日, 新华社也重磅推出了“新华视点”专栏文章, 细数《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八宗罪”》;6月14日, 央视《新闻联播》中也播出了否定相亲类节目的低俗化和其中宣扬的拜金主义的新闻;6月22日, 《人民日报》更是刊登了题为《收视率诱导逐利乱象相亲节目低俗化当止!》的文章, 痛批电视婚恋交友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uec879.html
10.专心专注于婚恋服务,广获赞誉随着国内单身体量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婚介机构把目光集中在了“快速交友”上,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层出不穷,单身交友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互联网固有的虚拟性问题也令婚恋交友乱象频频发生,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如今主打强婚恋服务模式的我主良缘成立13周年以来始终坚持“所网互补”的运营模式。据悉,“所网互补”https://www.7799520.com/news/83578.html
11.央视315晚会曝光婚恋平台乱象世纪佳缘珍爱网等被点名婚恋平台近期成为舆论焦点,央视315晚会揭露行业乱象,涉及世纪佳缘、百合网等平台。这些平台利用消费者焦虑心理,通过误导性手法获利。 据了解,婚恋平台红娘培训中强调策略性操作,包括创造虚构人物、筛选高收入客户、限制选择范围等,并利用年龄、生育焦虑等敏感话题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价会员服务。 https://www.chinaz.com/2024/0316/1603774.shtml
12.信息失实诈骗频发:网络婚恋平台如何更安全?新闻频道专家指出,婚恋交友平台不论线上线下,其核心主要是“信息真实”和“风险提示”。平台一定要对核心信息进行核验,这是最基本的规则。此外,风险提示要深入到各个环节,包括提示敏感词。 信息审核难:互联网婚恋平台隐患重重 目前,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线下违规操作频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等乱象频发https://news.cctv.com/2019/05/17/ARTIXeb3a5skNNtV9D3D8jML1905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