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和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以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为着力点,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等工作上认真部署,统筹谋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工作亮点情况。
(一)积极推进“幸福社区”星级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幸福社区”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多样、高质的社区服务。经省民政厅审定,我县今年有5个社区被评为五星社区、5个社区被评为四星社区、2个社区被评为3星社区。另外,莲塘镇莲安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主任钟松梅被评为2023年江西省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四)积极打造社工站“六化”示范点。积极链接社会慈善力量,培养树立社工服务品牌项目,三江镇和南新乡社工站被评选为省级“六化”示范站点。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三)创优服务,提升社会事务保障水平。一是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落实补贴定期复核机制,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922.681万元。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强化部门联动,积极与公安、卫健等部门密切合作,对桥梁、涵洞、车站、菜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巡查,主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站内照料、心理疏导、寻亲、返乡等服务,对长期滞留,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人员按文件要求落户安置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确保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都能得到及时救助。目前已寻亲成功25人,现已护送返乡(联系家人接回)25人。二是创新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按照现代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工作思想,在原城纪打造集婚姻登记、颁证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婚姻文化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5A标准婚姻服务场所。同时按要求撤销乡镇婚姻登记处9个。推行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全面完成历史婚姻登记档案整理及档案数字化22.05万件。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截至目前共进行离婚调解211对,调解成功29对,暂缓离婚38对。
(六)兜牢底线,提升安全责任防范能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县财政投入资金对部分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实施了消防提升改造,同时每年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市监、住建等部门对我县养老机构常态化多批次开展联合监管执法检查,精细排查物品采购、食品卫生安全、消防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年进行安全隐患排查5次,共发现安全隐患15项,下发了督办函均已完成整改。
三、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落后观念影响,群众丧葬陈规陋习根深蒂固,殡葬占道现象时有发生。
(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宣传形式单一,覆盖面偏低,群众知晓率不高。
四、下一步打算
(一)聚力民生保障,兜牢社会救助底线。一是持续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困难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多项救助补助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作。二是加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救助经办人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我县社会救助水平。三是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从“被动申请”向“主动发现”转变。
(三)聚焦重点项目,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打造4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根据省、市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新标准、高要求着力打造4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聚焦提升服务管理水平,配齐配强护理人员团队,辐射周边体量小、管理跟不上的敬老院,在保障特困人员应收尽收的前提下,先向社会开放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进一步提升入住率。二是打造4个“一老一小”幸福院。根据老年人、儿童的需求,因地制宜设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设施、儿童游玩学习的场所。打造武阳镇朱坊村、塔城乡北洲村、莲塘镇莲安南路社区、银三角管委会银恒社区四个“一老一小”幸福院。
(四)助力乡风文明,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在宣传教育、村民自治等方面下功夫,把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作为“治风”主要抓手,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推行“厚养薄葬”理念,培育和推广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充分利用婚姻登记处、村(社区)等宣传平台,通过新人公开承诺、宣读结婚誓言、婚姻家庭辅导、婚俗改革成果展示等方式,引导新婚当事人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奢华婚礼,传递绿色文明婚俗理念。创新推进移风易俗规范化建设,积极打造特色亮点示范点,依托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
(六)突出问题整改,抓实巡察整改工作。严格对照巡察反馈意见,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跟踪问效,推动所有整改问题清零见底、抓实见效,着力在推动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努力以巡察整改的新成效推进我县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