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春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
一、父母在软件上注册为子女相亲为何能够成功?
表哥家的儿子小勇本科毕业后在广东一地级市工作,工作比较固定,很难调动,所以小勇计划在广东定居。小勇老家的河南的,平时也不善言谈,但为人踏实勤奋,经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生了211大学,毕业后直接去广东的国有企业工作。在工作的两年中,也没有找过对象,因此表哥非常的焦急,最初开始在老家到处让熟人介绍,可由于工作地点不一致的原因,导致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后来表哥就听说手机上有各种软件可以注册帮孩子找对象,就开始摸索了起来。
二、婚姻匹配问题也是年轻人结婚难的关键原因
当下未婚青年结婚难不仅仅是人口性别比绝对失衡的问题,更难的是婚姻匹配的问题。特别是随着青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结婚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个体情感性体验的选择过程,要情投意合,要相互喜欢,要彼此对脾气。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很多大学毕业后的年轻人在异地工作,面临着熟人社会的消解和自身交友范围的有限,更难在自己所在的地方找到合适的人,从而被迫剩下。伴随年龄的增大,剩余匹配的婚姻圈群体也会速度缩小,更加增加了婚姻匹配的难度。
和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聊天过程中,几乎所有人认为自己单身的原因不是不想找对象,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在有限的社交网络中,一个人及时想找到合适的对象,也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你以为我不想找对象啊,我身边的圈子就那么大,基本上好多都结婚了,身边找不到合适的人”,一个32岁未婚女同学谈到。“我不是不想找对象,我发现好男人都结婚了,剩下的我都看不上,我总不能委屈自己吧”,硕士毕业的堂姐谈到。“我所在的公司大部分都是男孩子,异性太少了,也没机会认识更多的人”,在上海工作的同学谈到。因此,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是如果找的老家的熟人但是由于工作地方不一样,最后也很多没在一起;有的是在工作地找,但是身边的圈子就那么大。
年轻群体对婚恋软件的不信任并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加强对相亲平台监管与完善,通过设置更加实名制的透明信息、对欺骗信息进行惩罚、对APP的应用进行评价等手段,提高青年人对相亲类平台的信任度,这对于增加有意向人的择偶成功率,可能会是一个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