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到高中,家长们很少和孩子们说恋爱的事情。在家长的眼中,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全是学习的话题。恋爱这个话题,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唯恐躲不及。
到了大学,一到假期,家长就会侧面打听:你有没有交男(女)朋友啊?家长开始担心甚至鼓励孩子交朋友了。
恋爱的迷茫和盲目
到了考试的时候倒好,他和他媳妇都挂科了。他也无所谓,混个毕业证就行了,有个媳妇万事足。
现在大学里面也有结婚的学生。贾某和陈某就是在大二结婚的。他们高中的时候感情特别好,又相约考到了同一所学校。两边家长一考虑,岁数也到了,就让两个学生结婚了吧。
但是最近,这小两口一直在闹别扭,打算离婚呢。为啥呢?因为贾某男孩长得挺好,也爱打篮球,旁边一群迷妹们。总是有女孩约贾某一起吃饭或是出去。贾某觉得没啥,陈某不干了。
“不相信爱情了”,从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婚恋的负面消息,她自己的爱豆也出轨了,汪某担忧自己是否能够遇到合适的婚恋对象。
家庭对于学生较少的恋爱观教育
更多的家长觉得孩子自己就明白这个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不去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
有的家长到了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反而不管孩子了,放任孩子的学习和恋爱。
很多学生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他们会觉得在大学里有个对象是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碰到没有谈过恋爱的人,会很鄙夷:大学四年,你连谈个恋爱都没有?谁信啊。
学生更关心的是如何谈恋爱,如何找到好的对象,如何不被PUA。
学校和家庭要齐抓共管
爱情就像银行里存一笔钱,能欣赏对方的优点,就像补充收入;容忍对方缺点,这是节制支出。所谓永恒的爱,是从红颜爱到白发,从花开爱到花残。
对于一个人来说,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一个是选个好工作,另外一个是找了好家庭。让孩子学习好,是为了让孩子找到一个好工作。和孩子讲解恋爱的内容,则是为了让孩子找到好的家庭。
现在,很多高校开设了关于爱情的课堂。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亲密关系与自我成长》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婚姻与爱情》课程。就算没有开设爱情课程的学校基本都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里面也会有固定的章节去讲恋爱。
家长也要主动掌握话语权,和孩子谈对于恋爱的正确看法和认知。
黄某在大二的时候,碰到了自己喜欢的男孩子。男孩子也主动向她表白了。她不知道怎么去谈,要注意些什么?黄某在和自己妈妈说的时候,妈妈很高兴自己孩子和自己分析恋爱的事情,和黄某好好说了一下恋爱注意的事项。
大学毕业后,黄某和她的男朋友两个人都考上了研究生,最后在一个城市里就业,结婚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关于恋爱要说的
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但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
恋爱是个很神圣的事情,对人的一生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千万不要去随意对待它。有的女孩在大学谈了很多次恋爱,每次一谈恋爱就会同居,她觉得这个很正常。但是她每次都会被伤害,最后她说:我不再相信爱情了。
失恋后也要迅速调整情绪。认真地投入到每一次恋爱中,要相信,如果你是认真的,对方也会是认真的。物以类聚就是如此。
爱情不是唯一的东西。爱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要因为爱情,把其他的一切都抛弃。比如,你为了爱情,在校园里挂科;因为爱情,不惜放弃自己的发展机会。爱情是为了成就更好的对方,而不是一味地迁就。
暨南大学副教授苏炳添,“跑得最快的亚洲人”,3个要素助他成长
“我是为了你好”,父亲三次撕毁大学录取通知书,她40岁终圆梦
上大学新生需注意什么?记住3点打好人际交往牌,让你不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