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陆(SZ000997)$ eID向左,CTID向右,网络身份认证背后的隐形战争 在2017年11月,为了推动CTI... 

CTID背靠OIDAA联盟,以推广应用为引擎,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标准制订为抓手,打造网络身份认证生态圈,赋能于不同的场景,拓宽向政务、医疗、电信、金融等等行业。

eID倾向于硬件,CTID偏爱互联网

eID是公安三所主推的网络身份认证技术,采用SM2算法,由智能芯片生成私钥,确保无法被读取、复制、篡改或非法使用,从而保证芯片载体及其持有人一一对应。对智能芯片有所依赖,致使eID更加青睐于硬件,需要载体。

到后来,eID的运营机构与可穿戴设备厂商合作,eID的载体扩大到可穿戴智能硬件。

2018年,eID的载体再一次扩大,公安三所在江西共青城发布SIMeID贴膜卡,贴上厚度仅为0.19mm的贴膜卡,用户可以在不更换原有SIM卡的情况下便捷使用网络个人身份标识。这一次,eID希望依托于SIM,扩大推广效果。

8月8日,公安三所在黑龙江大庆发布首张加载eID的电子市民卡,技术上采用贴膜卡技术。

而今与华为合作,让借助手机内的SE安全元件,让手机也能拥有eID的功能,eID再次回归了硬件。

CTID:可信赋能共建生态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展台

“两岸家园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是本次展出的一大亮点,该平台将在福建平潭先行应用,台湾青年可以使用法定身份证件在平台通过认证,生成一个数字身份二维码,该二维码可以在政务办事、旅游住宿、交通出行等多场景使用,实现台湾同胞在大陆“一码通行”。

“两岸家园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二维码

CTID+移动业务,DIDP平台展示

如果问数字身份认证体系最贴近生活的应用是什么?我肯定会回答:门禁出入。本次展会,一款门锁和一款闸机吸引了安知讯的注意。

CTID身份认证闸机

该闸机使用的是由闪易科技推出的CTID一证光闪通行,利用了闪易科技特有的可见光交互技术和时下最火热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双重身份认证,确保实人、实名、实证。当然,使用CTID二维码一样可以快速通行。

CTID智能门锁

eID:国际领先·安全可靠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eID展台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CTID展台肩靠着肩,本次展会,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集中展示公安部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技术与服务的各类最新成果。

2018年8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携手华为全球首创,采用国密算法和国产芯片将eID植入手机安全智能芯片,实现了线上身份认证和线下身份核验的一体化、以及高安全和方便体验的统一。在展会现场,用户即可体验手机eID办理酒店入住登记、网约房开锁入住、过关口闸机等线下应用。

eID门禁闸机

用户在华为钱包开通eID之后,即可使用eID刷手机通过闸机,无论是联网还是断网,几乎一秒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智慧入住,eID也不落后,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门锁。同样是为了解决用户入住和管理问题,eID智能门锁使用了和CTID不一样的方法。

eID智能门锁

eID的智能门锁在使用时,采取了锁与证绑定的模式,在开锁时除了在手机上验证身份,还需要打开蓝牙确定用户所在位置,只有人、手机都在门锁范围内才可以打开门锁。

eID展厅

无论是eID还是CTID,都是为了解决网络身份认证难题而诞生。方式方法的不同,让公安一所和三所在产品理念上互有攻伐。随着产品的不断落地,理论的攻伐似乎正在演变成一场互筑高台的商业战争。

身份认证与数据争夺,一场隐形的战争

这是互联网巨头与硬件巨头首次在数据存留问题上爆发争议,而且将这一矛盾公诸于世。公安一所CTID的互联网化与公安三所eID的硬件化,正好陷入了这一数据争夺战的两级

eID现在拿下了华为,未来就可能拿下其他手机中内置了SE安全元件的手机品牌,基于身份认证体系,背后的数据之争或将扩大。因为身份认证太重要了,身份认证是一切服务的开始,在支付行业,大多数已经认可支付是基础能力,是引流方式,支付背后的金融服务、增值服务才是更加广阔的商业空间。而支付就包含了身份认证过程,只有对商户和消费者完成正确认证,交易才能进一步完成。

支付仅仅是身份认证的一个重要应用,如果说账户是获得网络服务的基础,那么现在无论是CTID还是eID,都是将网络服务延伸到线下的重要方式,在强实名的情况下,可以打开物联网的大门。以酒店场景为例,网络账户只能到订酒店这一环,仍然会出现账户被其他人使用的情况,毕竟互联网账户的法律效应较低。到达酒店之后,需要身份证实名登记,网络服务的延伸出现阻碍。但是当CTID或eID与网络账户结合,就可以在法律层面,完全的确认,这个账户使用者就是相应的人。

强实名下,在物联网的世界,当人操控一个机器进行任何操作,都有相应的法律得以制约,这才是网络身份认证的至高境界。而在物联网的世界,数据争夺的战争将更加激烈。eID与CTID是两种技术,但有着共同的网络身份认证目标,至于谁更胜一筹,就看普通大众认可谁了。

THE END
1.身份互联认证平台用户操作手册身份互联认证平台-用户-操作手册2024-12-06 信息化办公室(网络中心)请下载附件查看。附件【身份互联认证平台-用户-操作手册.docx】已下载4次 下一条:校园网速度测试服务 【关闭】河南中医药大学版权所有 ? 2021Henan University of TCM 邮编:450046 河南省 郑州市 郑东新区 金水东路156号 信息化24小时服务电话https://nic.hactcm.edu.cn/info/1028/4093.htm
2.“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平台)"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平台)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支持指导下,公安部领导下组织建设,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互联网+”重大工程基础 保障类项目,为各行业提供统一、权威、多级可信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 设计原则 CTID平台根据沈昌祥院士提出的“三据四不”的原则进行系统设计,坚持“安全可控https://easyctid.cn/newsView?id=23
3.CTID官方网站公安部一所国家“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平台)是为支撑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支持指导下,公安部领导下组织建设的“互联网+”重大工程基础保障类项目,为各行业提供安全、可信、便捷、权威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https://www.anicert.cn/platform.html
4.“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数据治理技术研究陈清辉 1.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当前每日认证请求达到千万级,累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cjs202003005
5.国家“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亮相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新网福州10月12日电 (记者 龙敏)于12日启幕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OIDAA)、北京中盾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社会各界展示国家“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在建设进程中的创新应用及实践成果,并联合福州市人民政府成功举办“新时代、新基建——国家‘互联网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0/10-12/9311085.shtml
6.在广州960家网吧上网,不用身份证,只要“刷脸”就行!南方plus今年以来,广州警方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公安厅“智慧新警务”“智慧新民生”的工作部署,以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建立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南沙示范基地为依托,研发“微警认证”、“网证CTID”等应用工具,创新示范应用带动效应,全力推动网络可信身份认证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为广东省、广州市各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11/15/c1663992.html
7.互联网身份认证扫描身份证 OCR 活体检测自拍照片/视频 活体识别 互联网访问 公安权威核验 姓名&身份证&有效期核验 人脸对比 核身结果 互联网身份认证·核心优势 文本 权威 接入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承建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覆盖全国20亿制证数据,数据种类包括身份证、电子护照等证件信息。 http://en.sdses.com/lists/70.html
8.互联网可信身份证认证火山引擎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云服务平台,将字节跳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增长方法、技术能力和应用工具开放给外部企业,提供云基础、视频与内容分发、数智平台VeDI、人工智能、开发与运维等服务,帮助企业在数字化升级中实现持续增长。本页核心内容:互联网可信身份证认证https://www.volcengine.com/theme/1000548-H-7-1
9.网络身份认证平台业务产品CFCA网络身份认证平台为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传统金融(银行、基金、信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行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多层次、适应多场景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 商品详情 CFCA网络身份认证平台,整合银行卡、公安、运营商、工商等优质数据资源,为互联网业务平台提供企业和个人的在线身份认证服务。 https://open.unionpay.com/cmweb/market/api/detail?apiSvcId=10000601
10.熵基科技—百傲慧识可信身份认证平台与CTID“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 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面部识别 通过提取分析面部特征点,计算两张面部的相似度,做 给出相似度分值,从而核验一个人的身份 指纹识别 指纹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利用 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作为生物识别的身份核验 https://zkbiowhois.com/
11.电子身份验证有漏洞身份信息在黑市上被明码标价“基于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数据基础,亚信安全之前就曾做过类似的平台构建。”陆光明说,随着国家互联网+政务战略部署的提出,亚信安全希望构建一个能够打通政务体系的、拥有法律效力的认证平台。 目前国家层面正在构建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基础设施,并加快与电子身份应用相关的技术和标准的研制推广工作,未来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mrxlZFoNBqgnO0FlsLx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