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促进我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第133263号)收悉,该提案对促进我市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经综合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搭建好生育政策的平台的建议
我们吸收采纳该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工作架构。目前我市已成立“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含市委办、市府办、市教体局、市公安局等33个单位。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二是不断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待遇享受门槛逐步降低,我市2022年3月15日起施行新的《中山市职工生育保险办法》(中府〔2022〕25号),取消参保职工享受待遇的等待期12个月,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参保范围,新生儿办理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不受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生育保险费用结算机制更趋完善,全国率先实施中医助产病种分值结算,全省率先调升产前检查结算额度,完善职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结算机制。生育保险经办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持续提升“互联网+医保”办事效能,简化生育保险待遇享受审批流程、材料,保证异地生育备案24小时内完成审核,延长待遇申报时限;完善失业人员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及生育津贴待遇流程,推进异地生育联网结算。
二、关于搭建好优生优育平台的建议
我们吸收采纳该建议。我市不断加强妇幼健康工作,促进优生优育。
一是完善妇幼健康管理架构,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以“市卫生健康局→市妇幼保健院(业务指导中心)→镇街卫生健康分局→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居委”为主要管理架构,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力量,主动随访督促孕产妇和儿童规范体检。
二是全面推进母婴安全行动,切实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对妊娠风险分级、专人专案管理、集中救治,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急救演练、竞赛,创新采用“真人”模型操作+理论笔试考核形式组织开展全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考核,严格把控专项技术的准入。将产科质量、孕产妇健康管理纳入市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等,推动产科质量和孕产妇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推进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消除项目的开展和落地,2023年12月成为全省第二批通过认证的地市,并助力广东省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消除认证的省份之一。
四是推动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市残联充分发挥中山市残疾儿童教养学校职能作用,为本市户籍0-6岁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脑瘫、孤独症等特殊儿童提供早期干预、康复训练和学前教育。持续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全市享受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约950人;在市博爱医院、市人民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及8家民办机构康复的残疾儿童约800人,康复最高补贴标准为3万元/年。
三、关于搭建好服务供给平台的建议
一是不断丰富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形式。我积极探索托育服务多元化方面,我市积极推动公立医院开办托育点试点建设,由公立医院引入具备资质、口碑好的托育机构并加强合作,为医院提供便利可及的普惠托育服务。市博爱医院利用生活区建筑进行改建,建成医院托育中心,提供“医育结合”服务;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坦洲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与邻近托育机构(幼儿园)协议合作,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问题。市卫健部门主动协调市教体部门,推进幼儿园办托班工作。我市发改等有关部门目前有计划推进有条件社区开展嵌入式托育服务。
三是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丰富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市妇儿工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局共同推动建设第三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的理念有机融入公共设施,推动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改造、运营进行适儿化改造。截至2023年12月,市妇儿工委推动建成235间母婴室,实现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上线公共场所母婴百度地图,母婴室可及性和便利性不断增强。2023年,市教育体育局持续加大优质教育体育资源供给,全年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所,收回民办小区配套幼儿园转设公办园8所,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所,累计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8490个;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9所,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9360个,建成全市第一所公办专门学校,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如期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全年新建或升级改造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小型多样的公共健身设施155个,购置更新补充65个体育场地体育器材315件。
四、关于搭建好宣传教育平台的建议
一是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2023年,市妇儿工委办联合市妇联、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局等8个成员单位,以“树文明新风建幸福家庭”——婚育服务进万家项目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活动,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和谐家”亲子团康活动宣传育儿知识。向全市新生儿家庭赠送1万份“科学育儿包”,内含由市妇联组写的科学育儿指导读本,传递科学育儿理念。
三是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婚育和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文化氛围。为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共同关心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市妇联打造“菁嘤·时光里”线上交友APP,超过5000名单身人士入驻平台。依托婚博会,设置户外寻缘墙,为1700名单身人士张贴寻缘资料,组建红娘志愿服务队,为单身人士精准牵线搭桥。2023年菁嘤平台共开展线下联谊活动44场,服务未婚人士2500多人次。2024年还增加对新婚夫妇开展生育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打造儿童友好基地,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市共青团发挥组织优势,联动各方资源,结合2.14、5.20、七夕节等节日,通过开展活动为青年搭建联谊交友平台,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以“山小青”“河小青”“青年周末有戏”“打卡美丽乡村”丰富多样形式,拓宽广大青年的“朋友圈”,促进青年解决婚恋交友的“急难愁盼”。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生育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关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