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陈彤同名小说的电影《我愿意》讲述了一段由李冰冰饰演的职场金领唐微微与隐形富豪杨年华(孙红雷饰)以及初恋旧情王洋(段奕宏饰)之间的爱情纠葛,《我愿意》中有富豪,有名牌,有跑车,有着上流阶层的高端时尚,而这些也是大多数都市爱情片中的基本配置。与此同时,影片中对于都市剩女群体爱情状态的深入刻画,以及对于初恋情感的描摹,同样也令很多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相较于时尚奢华的距离感,情感上的接地气似乎是都市爱情电影能够俘获人心的一大利器。
电影市场需要什么样的都市爱情片、它们又将凭借什么优势保持票房坚挺?在为观众打造一个都市时尚之梦的同时,这类型的影片又将如何“解梦”,如何避免陷入意淫的囹圄,如何用动人的爱情与感人的故事让观众感同身受?
责编/瓮欣文/宋骞
【壹】造梦:爱情与灵药二者皆不可抛
爱情自古以来都是文学家们探讨的永恒话题,深陷爱情之中的痴男怨女也化成了一个个经典的符号,被人传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双飞,成就了中国古典的爱情意象;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唏嘘中错过了彼此,让世界为之叹息。
爱情这个命题同时也让编剧导演穷尽心力,前赴后继地用胶片书写着对爱情的理解。近代工业造就的都市文化成了爱情片直抒胸臆之处,围城男女们需要爱情来重建对世界美好的憧憬,用以抵抗机器生产对人类的异化,而电影市场也需要爱情片这剂灵药让票房坚挺。
【人生苦短无梦难活】
经济危机、快节奏生活、物欲横流,联想起都市,除去外表的摩登,那袭“袍子”中似乎只剩下无尽的哀婉。但如同秀兰o邓波那张童真面庞让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暂时忘却烦恼一样,都市爱情片中完美的爱情童话,恰恰暗合了男女们所期待的一种美好。
回望华语电影,港产爱情片最早用职场男女搭建起观众对都市爱情片的印象,诸如《孤男寡女》、《瘦身男女》中那些轻松幽默让人会心一笑的桥段讨得观众十足欢心。而近年来随着内地的迅速发展和香港导演的渐次北上,都市爱情片在彼此的融合与借鉴中声势壮大,导演杜琪峰用《单身男女》讲述了一个内地女孩与两名香港男人的爱情拉锯战,同时内地迅速崛起的一批都市爱情片也宣告着本土造梦大潮的开始。
【用爱情做药引给票房一剂强心针】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且不论《失恋33天》用“失恋”做噱头,用“男闺蜜”做糖衣炮弹,在年终岁尾的票房大战中夺得3.5亿的高票房,实际上近几年的都市爱情片在市场上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童话。
《杜拉拉升职记》、《将爱》、《单身男女》、《非诚勿扰》都做到了口碑与票房齐飞,港台的爱情片同样获得了大丰收,《海角七号》凭借沧桑变迁的爱情大获成功,去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用“初恋”红遍台湾。这些影片将电影市场从大片风投的浪尖拽回到理性思考的轨道上。判断影片好坏的标准不再是投资规模的大小,能否撩拨观众的情感成了影片成败的关键。而以爱情为核心的都市爱情片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票房引擎。
反观正在热映的电影《我愿意》,这些撩拨人感情的关系设定也都随处可见:唐微微作为职场金领的高处不胜寒,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向物质寻求保障的渴望,她与杨年华和王洋之间模糊而纠缠不清的感情,同时也必须在靳小令的督促下完成一次次相亲时的失望与希望,更绝的是,唐微微尽管在《我愿意》中高呼着“我要的是男人”,但自己的日子依旧过得活色生香,也符合时下很多都市女性的爱情现状。
【贰】解梦:四大关键词拆解都市爱情片
但是另一方面,影片在展现时尚奢华都市感之余,也有接地气的一面。影片聚焦都市情感生态,既有唐微微的网络相亲,又有靳小令的贤妻良母,也不失时机地借丽莎这个人物调侃情场高手。
都市爱情片如何避免落入俗套,如何才能在接地气与玩时尚之间取得平衡,且看四大关键词“解梦”都市爱情片。
1、灰姑娘
【‘灰姑娘情节’不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几分传奇人生的味道。《我愿意》中的唐微微遇到的不是隐形富豪便是公司高层CEO,熟男追“盛女”,穷追不舍的情节填充了很多人的梦想。唐微微最终以爱情的名义突破了阶层的界限,最终用爱本身完成了银幕内外的连接。】
从格林童话的《灰姑娘》到好莱坞经典爱情片《蒂凡尼的早晨》,从内地的《失恋33天》到香港的《瘦身男女》,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荒原,凡是灰姑娘所及之处,均能引起那些还在等待爱情的女人们的认同。
当然,随着灰姑娘模式在爱情片中的大行其道,时至今日已经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灰姑娘不再是因为“自卑”而将自我隐藏,他们更多的是在思考“该如何选择”,“爱情与自由”等问题。导演孙周就表示如今都市的社会形态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别,对于生活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他更希望《我愿意》拍得通俗,让人易于接受。
《我愿意》中的唐微微尽管已经晋升为金领,贵为“盛女”,内心独立强大,生活极富品位,但是在面对两个男人的前后夹击之下,却玩起你追我藏的爱情游戏,本质上反映的就是唐微微内心那份对爱情的犹豫和对承诺的器重。
另一方面,“灰姑娘情节”也不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几分传奇人生的味道。唐微微遇到的不是隐形富豪便是公司高层CEO,熟男追“盛女”,穷追不舍的情节填充了很多人的梦想,尽管人们在最初把灰姑娘的故事看作是一个远离现实的童话,但《我愿意》当中那些光鲜陆离的装饰下仍阻挡不了人们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愿望,因为“灰姑娘”唐微微最终以爱情的名义突破了阶层的界限,最终用爱本身完成了银幕内外的连接。
2、玩时尚
【正在热映的电影《我愿意》作为当下最典型的都市爱情片,无疑也具备诸多时尚元素,但抛开这些,电影所叙述的爱情关系仍然在都市中随处可见……】
晒名牌、秀跑车、炫豪宅,当下都市爱情片仍在摸索中起步,用这些“时尚”的元素拼接起一桩桩藏匿于都市中的爱情故事。
需要承认的现状是社会发展的速度快过了本土电影工业自身的新陈代谢,我们来不及在电影中慢慢探索类型片的发展,只能在一片叫嚷和质疑声中“蹒跚”小跑,所有的电影在好莱坞的冲击下即顽强地抵抗着,同时也学习借鉴着,因此站在这个角度上看待都市爱情片中的跑车豪宅,尽管有时做作浮夸,但却不失为一条迅速走向成熟类型片的捷径。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当中的名牌琳琅满目,不计其数,但女主角仍能自信从容地踩着高跟鞋为了梦想中的生活对这些说不;《蒂凡尼的早餐》中派对轰趴夜夜笙歌,女主角甚至开场就留连在堆满珠宝的橱窗前,奥黛丽赫本连同那条小皮裙也永远摇曳在人们记忆之中,但最打动人的却是霍丽和保罗兜兜转转找到彼此的爱情,这部电影也成了1961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都市爱情片或许永远也绕不开时尚这个话题,但时尚用来包装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爱情。导演孙周在采访中提到:“抽象的说,时尚应该是对生活品味的要求,它和流行不同,都市的美感是很自然的孕育而成的,它自然接着地气,因此在这方面我只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没必要刻意。”
3、追热点
【小说《我愿意》首发时,曾被冠以“剩女小说”、“相亲指南”、“情场攻略”等称号,导演孙周也坦言希望《我愿意》这部影片承担着这样的社会价值,能够带给现实生活中的大龄单身女性一种从容自在的价值观。】
拿减肥开涮的《瘦身男女》、用失恋做噱头的《失恋33天》、打着剩男剩女旗号的《非诚勿扰》、当然少不了简简单单用热恋说事的《全城热恋》,就连戒烟这样看似不搭的线索都能成为《志明与春娇》当中二人的月老,社会的话题热点让这些都市爱情片找到了对接地气儿最好的方式。
都市爱情片成了都市话题的风向标,且看当下上映的都市爱情片便可一窥都市男女的现状。
《我愿意》敏锐捕捉到当下社会的剩女群体,但同时也发现了剩女自身的“衍变”,她们早已不是没人要的那批自怨自艾的女人,转而是当下的“盛女”。孙周在采访中便告诉记者他曾在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这类大城市里见过这群人,而如今在北京也看到了这群“盛女”的足迹。这个族群往往是一个大都会城市当中的中坚力量,她们成熟,富有进取精神,有着成熟的独立人格,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对个性的坚持,但同时这也令她们在选择配偶时变得比一般人困难。同时《我愿意》中不乏网络征婚,见面相亲这样在大都市中百谈不变的话题。
小说《我愿意》首发时,曾被冠以“剩女小说”、“相亲指南”、“情场攻略”等称号,导演孙周也坦言希望《我愿意》这部影片承担着这样的社会价值,能够带给现实生活中的大龄单身女性一种从容自在的价值观。
4、换视角
【女人是这部戏的主导,《我愿意》中“剩女”变“盛女”,让女人们尽情地在银幕上打响自己的爱情战役,而视角的转变实际上也代表了当代社会对女性观念的转变。】
爱情始终还是男女之间的故事,而如何看待这段关系则成了电影当中微妙所在。古有虞姬为项羽挥剑自刎,但那终究是男性霸权下的女人的命运,《时时刻刻》中沃尔夫则用一杆羽毛笔串起了三位跨越时空的独立女性,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电影内外的女人们也逐渐崭露头角,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讲述自己眼中的故事。
另一方面,据调查女性观众是都市爱情片主要受众群体,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年轻女性由于天然的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成了爱情片票房的主力,因此都市爱情片也要适时地调整视角,站在女性的立场描绘爱情。
欧美有诸如《穿普拉的女魔头》、《BJ单身日记》这样轻松诙谐的影片选择了透过女人的眼睛来叙述男女情感,就连《男人百分百》这样表面上是男性主导的影片也不得不利用一次意外让男主角开始倾听女人的心声,《和莎莫的500天》更上演了霉男追熟女的戏码。
孙周在评价陈彤小说时指出,陈彤的小说妙在非常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各类女性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戏中张俪扮演的丽莎在电梯间与唐微微有一番很直白的对话,且不论价值取向,但这番对话直接点出了电影《我愿意》是站在当下都市“盛女”们的角度上去审视都市爱情。
女人是这部戏的主导,《我愿意》中“剩女”变“盛女”,让女人们尽情地在银幕上打响自己的爱情战役,而视角的转变实际上也代表了当代社会对女性观念的转变。
“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青春,那种无拘无束的恋情,但是它们终会过去。影片中二人在蹦极的时候分手的设计,实际上是我献给每一个人的,因为我们都曾经拥有过”,孙周说,他也借着这部《我愿意》向那些奋斗在都市中的女性们献上了一封自己的情书。(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