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成功“约炮”,互联网大厂操碎了心科技频道

熟人世界里无处排遣的孤独感,无处安放的荷尔蒙,难以消解的压抑和好奇,滋生了陌生人社交这个千亿级别的市场。

作者:路老二

编辑:黄晓军

婚恋网站,相亲软件、交友平台等清新脱俗的陌生人交友平台,最终通向何处大家不明而喻。

这类平台类似于传统婚姻中介所与线下交友中心,充当对接信息撮合交易的角色,其企业“愿景”是推动“性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

陌生人社交本身是一个有些暧昧的行业,因此也被戏称为“陌生人色交”。尽管有监管出手政策出台,一定程度上可以监控人的行为,却不能监控人的欲望。

而一切做“人性欲望”的生意,总免不了在道德上打擦边球,假借微商、酒托、陪聊之名行色情交易、诈骗PUA、劫财劫色、仙人跳等违法犯罪活动。

你想玩别人,别人也想玩你,可以说为了让你成功交友,互联网大厂真是操碎了心。

01

论坛交友,婚恋网站的黄金岁月

1995年4月,美国约会交友网站Match.com上线。陌生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结交认知,甚至可以成为朋友、知己、恋人、夫妻。

这开创了陌生人交友的先河,改变了美国人寻找伴侣的方式。而当这样的陌生人交友传导中国时,囿于当时传统文化与社会风气的束缚,其一开始只是普通的“论坛交友”与专业的“婚恋相亲”。

普通的“论坛交友”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形成“社区”圈子,陌生人在上面寻找志同道合的网友,聊天、陪伴、约会,并不一定与婚姻有关。

在早期高校BBS论坛上,一般都有专门的“交友聊天室”。伴随着个人网站的普及以及PC端的崛起,中国的论坛交友才有了后来的发展。

1996年,第一个公众BBS“一网情深”上线;

1997年,猫扑上线;

1998年,西祀胡同上线;

1999年,天涯上线;

2003年,百度贴吧上线;

2005年,校内网、豆瓣上线;

2008年,开心网上线;

很多人比较怀念互联网早期的那种纯情氛围,网友们纯真纯情,交友目的也与肉体无关。用北岛的诗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专业的“婚恋相亲”交友平台,聚焦于促成现实婚姻,走的是婚姻介绍所的路线。

自此,中国在线婚恋的三个主要玩家集结完毕,一时如嫁我网、爱情公寓、绝对100、中国红娘网等玩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可惜都没能挤到第一阶队。

与创业者的热情相呼应,资本的入局彻底点燃了婚恋市场。仅2004-2007年,珍爱网、百合网、嫁我网、世纪佳缘等,就获得了超过5000万美元投资。

珍爱网、百合网、世纪佳缘先后成为了东方卫视《百里挑一》、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等火爆一时的相亲节目的独家冠名。

面对如潮水般涌入的海量用户,为了解决陌生人“匹配”的难题,三大婚恋网站不约而同推出了线下“红娘”模式。

然而高昂的营销费用与“重资产”模式的线下运营、平台巨额的会员费、备受争议的“红娘”两头吃差价等问题,慢慢压垮了三大婚恋网站,传奇悄然落幕。

2015年12月,世纪佳缘从美国退市,与百合网打包合并上市国内新三板;

2017年11月,珍爱网在借壳上市失败后,把自己贱卖给了太盟投资集团;

2018年8月,有缘网在排队两年之后,撤回了IPO申请。

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网络交友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一种“去红娘化”、专注的、定制化的陌生人交友产品,在用户的巨大需求之下呼之欲出。

02

“附近的人”出现,陌生人社交井喷

从论坛交友到婚恋网站约会,陌生人社交最大的天然障碍就是“匹配”的效率问题,而“附近的人”横空出世,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甚至让同城约会成为了现实。

“附近的人”是基于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

走心还是走肾,这是陌生人社交产品与生俱来的争议点。可能创始人唐岩会选择“走心”,但早期的陌陌无疑选择了“走肾”。

男孩和女孩异地恋,陌陌显示两人的距离永远是1648km,女孩受不了提出分手。当晚,她发现两人的距离变成了1.1km,再刷,变成了0.9km,最后变成了1m……她恍然大悟,流着热泪打开了大门……

产品激进+微博红利+独特的定位,让陌陌一路飙升:上线5个月,用户突破100万;1年迈入1000万大关;1年零4个月,陌陌用户突破2000万。

2012年4月,一个叫Mike隋(隋凯)的外国人一人分饰12个角色的搞笑视频在微博上疯狂传播。在视频中,陌陌被Mike隋推荐给想要“深入”认识中国女生的外国友人。

Mike隋的搞笑视频让陌陌背上了“约P神器”的标签,也成功点燃了陌生人赛道的“干柴烈火”。一时出现的陌生人社交APP五花八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陌生人社交+(交友、约会、兴趣、同城、匿名……)

总结下来,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靠直接靠刷脸社交的,通过左右划动来选择和匹配喜欢对象;

另一类是基于地理位置,匹配附近的人的;

最后一类是努力与看脸划清界限,通过性格、爱好等标签匹配不同人群。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9-2015年,陌生人社交类APP产品共上线153款,平均每年上线19款;2018年共诞生159款;2019年超过了200款。

也就是说这10年,超过500款陌生人社交APP诞生。只是,普通人叫得出名字的很难超过5款,99%的产品都成为了炮灰。

原因无他,“约P神器”的标签基本上等同于陌生人社交的代名词。不管哪个新的App杀进来,都在给陌陌带量,陌陌神奇般地“负负得正”,吃掉了整个陌生人社交赛道的一大半红利。

2018年2月23日,陌陌收购另一个陌生人社交APP探探。该起交易被称为2018年互联网第一大并购案,也被人认为是陌生人社交赛道的终局之战。

但就在这时,主打“灵魂社交”的Soul和Uki异军突起。二者不仅抛弃了陌陌们“颜值即巅峰”的肉体世俗,还引入了语音连麦、视频连线等新玩法。

陌生人社交本质上是荷尔蒙驱动。即便是Soul这样的不看对方照片,仅是通过声音完成一次“心灵上的交流”,背后也是荷尔蒙推动。

截至2019年底,Uki注册用户约2500万。2021年3月,Soul月活达到3320万,并准备6月在美国上市。

只是临门一脚之际,Soul踩下了IPO急刹车,后又被“友商”Uki告上了法庭。

原来,Uki因涉黄被下架长达三个月,后来Uki发现在自家平台上“搞黄色”的用户,居然是Soul的合伙人兼运营官。

一时陌生人社交陷入全民声讨集体谴责的被动局面,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意外延续了陌生人社交的战火。玩家们狭路相逢短兵相接,每条血管里都流淌着机会主义的血液。

纵观陌生人社交二十余年的发展史,不同玩家轮番登场亮相,群雄割据,资本热捧,它似乎一直处在旋涡之中,却又一直飞在风口之上。

03

社交难逃“色交”,荷尔蒙的生意经

陌生人社交本来就属于一种较为敏感与私人化的情感需求。在经历了极速的膨胀和野蛮增长后,整个行业不免会被挂上“约P”的标签。

监管一直是悬挂在陌生人社交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出现色情、诈骗等问题,将对平台造成毁灭性打击。

同年11月,YY前高管焦一创办的微聚,在广州推出“约跑不约炮”大型活动,大张旗鼓地宣布自己转型兴趣社交,直接被下架处理。

陌生人社交难逃“色交”,而说到荷尔蒙的生意经,不得不让人产生误会——陌生人社交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陌生人社交主流的商业模式(盈利变现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二种是吸引用户充值,提升身份特权和功能特权。本质上跟很多酒吧和夜店的“女士免单”是一样的道理,女士免费,美女多了,男性客户才会来。

第三种是直接促使用户购买虚拟礼物、打赏给对方,平台从中抽成。

正常人注册这一类软件的动机也不在乎三种:

第一种是来找正经男女朋友的,奔着“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而来;

把平台盈利方式与用户使用情况交叉对比你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结果——传统婚恋软件赚的是用户配对成功的钱,陌生人社交软件赚的是配对不成功的钱。

经济学里说,交易有两大天堑,分别是信息不对称、信用不传递,而平台的价值就在于跨越天堑,降低成本。

从古老的论坛时代文字交友算起,到婚恋网站时期的图片文字组合,再到移动互联网崛起后的文字、图片、短视频、直播全方位服务,陌生人交友赛道完整覆盖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在中国互联网商业史上,几乎每一个行业都能够出现一个巨头,但截至目前,唯有陌生人社交这条赛道,尚未出现一家巨头型公司。

道理说男性玩陌生人社交是想试着约会,女性则只是想验证自己的魅力,各获所需。可海王(后)每天都在APP上换男女友,毕竟有碍公序良俗,有违人伦道德。

互联网世界有一种自我工具化的倾向,也就是说努力成为一种现实工具。可放在道德的聚光灯之下,没有任何一款陌生人社交产品敢直言自己就是一款“高频、刚需、工具化”的纯“约P”软件。

就连一直污名化的陌陌,都在做着让人哭笑不得、费力不讨好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花大力气把自己正面化。

互联网商业模式问题,就这样变成了社会问题,有别于西方的“约会文化和付费习惯”,中国的陌生人社交的问题,最终变成了文化与道德的问题。

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共同疑问就是——陌生人除了荷尔蒙生意外,还能不能有社交?还需不需要深入灵魂的交流?这个问题值得反复论证。

最后你会发现,陌生人社交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这个无解的问题的答案上:

到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是不是耍流氓”?

04

结语

交流是人性本能,社交类产品都在试图解决用户的孤独感,满足用户渴望获得认可的需求,这个原始人性动力带动一个产业的爆发,也因此加速一款款产品的陨落。

可用户留存的难题以及商业模式的天然短板,为陌生人社交打了死结。陌生人社交软件上无数故事(事故)都有着类似的剧本:

通过陌陌、Soul等交友、恋爱、乃至求偶的人,他们从这里认识并“火热火燎”地聊一个个通宵,互生好感。但最后收尾的场景,确是其中一个人提出:

部分参考资料:

2.《全球陌生人社交编年史:孤独感,荷尔蒙,千亿市值的风口与旋涡》燕七

THE END
1.同城“交友”,人跑了钱也没了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同城“交友”,人跑了钱也没了 | 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 2024 年 11 月 25 日,徽县居民Y先生在浏览短视频时,刷到一网友的交友信息,便点击了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了一款同城交友的APP,注册登录后,接待员称需完成三次充值任务,即可和心仪的女士线下见面,并且充值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817408784738222220&wfr=spider&for=pc
2.附近约会是骗局吗让充钱的?附近约会是什么套路?附近约会是骗局吗让充钱的? 剧小编了解的话,目前市面上这样的聊天交友的APP都是需要充钱的,每次聊天的时候都会消耗一定的金币,所以只有充钱你才能和你喜欢的小姐姐聊天,当然当你问小姐姐要微信也是要不到的,因为他们也是靠这个聊天赚钱的。 附近约会是什么套路?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23625_1.html
3.当心!暑期,五大网络骗局正在“逼近”孩子“附近的人”引来不良人,女孩遭“隔空猥亵” 小雨是个10岁小女孩儿,某天她在上网时,突然收到一个好友申请,原来是邵某通过交友软件“附近的人”这一功能搜索到小雨,想加她好友。小雨也没多想就通过了好友申请。聊天中,邵某谎称自己是中学生,今年18岁。在一番说辞攻势下,邵某逐渐取得了小雨的信任。随后,邵某在https://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5396627346310144
4.深窥“交友APP“骗局内幕;解剖“链接分享”背后灰色圈钱产业5.不同交友APP中美女图片大量重复。 还有很多这类“交友APP”查看开发商,发现同一开发商有几款甚至十几款同类APP,这也证明这类APP都是流水线生产,还个界面颜色风格又是一款新的“交友”APP。 这种赚钱项目毕竟违法的,要想赚钱还是踏踏实实,脚踏实地找项目、找资源、找客户。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1499244_765370902.html
5.现在的附近交友软件有靠谱的吗?照片和真人的差距大,这让很多交友的小伙伴心里产生阴影。有没有比较真实靠谱的附近约会软件呢?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123322/answer/2650689843
6.微信附近的人里的骗局(2)近日小明在使用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时,遇到了一个打着交友旗号,实际上是骗取红包的骗子。小明今年29岁,仍旧单身,小明好可怜啊。家里人催得比较紧,让其抓紧时间找女朋友。小明平时会使用微信、qq、陌陌等软件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来认识一些陌生的女网友,最近他使用微信查看附近的人,看到了一位“美女”,对方头像上的照片看https://www.jianshu.com/p/d43bb2c7b1e7
7.“同城交友”暗藏“陷阱”,426名嫌疑人被抓获暧昧广告链接交友骗局 “附近小姐姐100元至300元出,自己谈。”2022年2月,鸡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网犯罪侦查分局专案一大队民警在对本地互联网信息例行巡查时发现,部分社交平台上有用户发布暧昧广告,并附有站外App下载链接。 “发现线索后,我们立即对该线索进行核查。经过分析研判,发现链接接入的是一款交友类App‘陌情’https://m.gmw.cn/2024-07/04/content_1303781493.htm
8.觅友app是真的吗觅友是骗局吗关于 觅友是真的还是假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了解 觅友有所帮助哦~ 觅友app是真的吗?觅友是骗局吗? 1、据小编所知目前有很多交友平台都是假的,内部存在聊天机器人; 2、觅友app可以约附近的人,想这种在平台上交友的人尽量不要相信,如果去约也要保障好自身的财产信息安全,以免上当https://www.liqucn.com/article/932028.shtml
9.“男扮女装”套路重重警惕网络交友中的“美丽陷阱”网络交友骗局多,让人防不胜防。江苏常州市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玩网络游戏交友的骗局,被害人连对方的面儿还没见上,就被骗得倾家荡产、甚至负债累累。 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分局南大街派出所副所长 蒋晋南:发现他们电脑上登录的QQ,还有微信上面的身份,都是女性身份,但是实际上使用这些QQ微信的人, 全都是这些二十岁左右、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IMaJt8ewncyZcGWRDagn201207
10.57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10.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犯罪分子先编造一个民族资产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后声称受国家委托对这些海外资产进行解冻,号召受害人缴纳手续费或资料费,称成功后每人可以拿到高额善款补助。除了 “民族资产解冻”,犯罪分子还会编造所谓“养老”、“扶贫”等噱头来吸引投资实施诈骗。 http://www.kmyz.edu.cn/sxy/info/1033/1202.htm
11.诈骗团伙设网恋购物骗局,7个月骗2100余人被公诉诈骗团伙设网恋购物骗局,7个月骗2100余人被公诉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和女网友一聊便觉得“相见恨晚”,火热的“她”不语音、不视频,却频频邀请“奔现”,见面后如同恋人一般,逛街、吃饭……到了店铺,当购买礼物送给暧昧的她之后,便以各种理由迅速离开,之后便找各种理由将你“拉黑”……近日,江苏省句容市检察http://zjjr.jsjc.gov.cn/zt/xwfb/202311/t20231117_1568549.shtml
12.“交友”诈骗专盯个体老板,“过生日”“卖酒”都是套路警方再次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网络交友骗局层出不穷,诈骗分子不仅是打着卖茶、卖酒的名号,还可能涉及烟、油画、保健品,甚至荐股、理财投资等方式。网络交友时一定要谨慎,如果对方提出借钱、购物、索要红包或推荐购买理财产品等涉及财物的要求时,更要擦亮双眼、多多提防。如果发现被骗,请及时报案。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7/15/c3771313.html
13.民警提醒:看似交友,实为引流,小心诈骗新套路您在开车时,是否在车窗等位置发现过涉黄小广告?这类小广告看似以交友为目的,背后却是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近期,我市警方就抓获多名制作张贴涉黄小广告的人员。 张贴小广告还录视频被民警逮个正着 8日4时前后,偃师公安分局伊洛派出所接到一起群众举报称,在伊洛大道与华夏路交叉口附近,有一名男子在路边车上张贴https://mobile.lyd.com.cn/news/system/2023/05/24/0324144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