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上百万的房价、几十万的车钱、上万元的钻戒,一套婚纱照的价钱就显得毛毛雨了。正是因为这样,加之销售人员“一辈子就这一次”的炒作,女生往往很难经受得起诱惑,银子就是这么迅速消失的。身边做婚纱摄影的朋友,无论是单干还是打工,几乎都赚得盆满钵满,为何婚纱摄影一个发展近半个世纪的行业,依然可以维持如此强的生命力和暴利呢?笔者今天就和大家来谈谈关于婚纱摄影那点事。
·一直都是必需品,婚庆摄影的由来
要说婚纱照,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代后期,当时有大量日本人留洋海外,国内的女性为了攀得一份“海外亲”,只能通过信件把自己的照片寄给对方,女方会身着华丽的和服,戴上精美的头饰,尽一切方法让照片更加漂亮。而这种风气逐渐形成潮流,在历史上被称作“照片婚姻”,也就是婚纱摄影的雏形了。
·台湾影楼风向标,一举奠定婚纱照主旋律
1937年吴建屏闯荡上海滩时建立了中国照相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照相馆完成公私合营并在领导的重视下迁到北京,与此同时,阿东、昆湖等照相馆相继出现,也正是此时中国照相业朝着一条光明大道发展了起来。但那时婚纱摄影还没有成型,顶多算是结婚后的合影。
十九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一个平缓发展期,受限于人们的消费能力和理念,那会儿影楼业务并不是很火爆。而在上海,受西方留学文化影响,已经有部分人开始信奉基督教了,婚纱照已经习惯于女士身着婚纱,手捧鲜花,男士则身穿黑色礼服;相比之下,北方更多的是身穿工农服,以三分像、七分像为主,直至80年代白色婚纱才逐渐被北方所接受。
同时代,婚纱摄影在台湾发迹,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产业。台北的西门町出现了第一条婚纱街,随后第二条、第三条婚纱街相继诞生,在竞争与政府扶持下,台湾的婚纱摄影以让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快速发展着。
·水涨船高非富人专利,8元到8888元的转变
婚纱摄影的价格一路飙升,消费者只有跟进的份,从未质疑过。早在80年代初,人均月工资只有七、八十元,一张婚纱照需要8元,做点修饰的话要到12元,差不多是工资的十分之一。
直到今日,婚纱照的价格相比那会儿已经可以高出100多倍了。从某专业调研网站的调查报道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在拍摄婚纱照时花费了1000-3000元。虽然这个数字看上要比90年代高出很多,但随着物价和工资的上涨,这也就是大多数人半个月的工资,对于一辈子就一次的婚纱照,这些钱又算的了什么?
80年代那会儿一个月工资不到100元,攒几个月才能买一台电视。而现在婚纱照的价格虽然已经占到了我们一个月工资,但仍然没有超过电视机这种电子消费品,所以依然给了我们一种“廉价感”的错觉。一辈子可能会换好几台电视,但婚纱照只会拍一次。正是抱着这种“一生只一次”的划算心态,所以消费者往往不会太计较价格。即便是上万元一套,也有大量市场。婚纱照从来都是必需品,高端婚纱照也不是富人的专利,在很多人眼里,花几个月工资拍一组一辈子才拍一次的照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所以婚纱照的价格一直被卖价所掌控,消费者一直没有话语权。
·数码时代振兴行业,走流水席节约成本
早期的影楼曾经使用过一段理光KR-10,这是一款使用35mm胶片的相机,80年代中期的价格要1000多元,相当于7、8个月的工资。
而真正统治早期影楼的还是下面这台玛米亚RB67,这是一台120中画幅6×7规格的相机。那时镜头又大又沉重,还都是定焦,拍摄受到了很大限制,一般老百姓只能在棚内完成拍摄。虽然胶卷是一次性的,但总成本的大头也就是相机可以重复使用,所以各个照相馆都还能赚到钱。
80年代影棚的布局很简单,也就是白墙最多是块白布,反观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各种各样的闪灯已经成了标准配备,说句不好听的,就算用不上也要买过来充门面;室内的布局更是讲究,可以变换背景的幕布是要有的,欧式大壁炉是一定的,旋转阶梯是必须的。
·收费诸多不规范,相同服务差价近万元
笔者今年有参观过一次婚博会,规模确实很大,也很乱。每个影楼的展位都人满为患,展位里布满了圆桌,现场做销售。为了增加人气门口有专人“揽客”,只要你能进来坐坐就送你一个小礼物。笔者刚进去还不懂“规矩”,拿了礼物以为就可以走了,结果人家生生从我手中把礼物枪了回去。
在和销售人员的对话中得知,现场预定套系拍摄可以节省8000多元,这确实吓了我一跳,我第一反应是,这样就可以省8000元,那去婚纱店定的人岂不是亏死了。仔细一想,能给出这样的优惠说明原本定价的水很深,虽然现场定可以节省8000元,没准依然还是冤大头呢。
近几年新兴的微电影更是可怕,一部5分钟的片子万元起步,现场还问到要3万多一部的。看了很多部样片,大多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一个简单的花絮视频被称作微电影标价过万的不在少数。唯一找到一家有能拿得出手的视频,但从销售人员嘴中的搪塞看得出来,视频业务大多都是外包的。更夸张的是笔者走时,销售人员说现场预定可得5000元微电影代金券,我滴妈呀,您这定价是得有多虚?
回去查了查报价,发现除了几家大机构网站上有明确的服务价格,其他影楼都是通过网页和客服聊天的方式才能获取到价格。这样虽然可以避免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没有安全感的。相比之下,一些工作室新兴而起,他们的技术更好,想法更丰富,价格的水份也更小。选择婚纱照更像是运气活,市场上没有明确的价格风向标,只能参考几家有名的机构圈定一个范围。摄影师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可能我花了1万多元还没有人家几千元的效果好。
·巧立名目骗局多,增值消费平常事儿
随便在百度上搜索“婚纱照”骗局,近两百万的搜索结果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各种预防攻略应接不暇。被“骗”已经是正常的了,我们只能做到尽量被“骗”得少一点。
·某摄影机构拍摄项目表
1、免费赠送高档新娘套装礼盒价值498元(内含粉扑、唇刷、唇彩、眼影,送高档补水隔离定妆液2支)2、免费赠送拍摄当天专用美目睫毛一组3、水晶新娘独享专业美容美甲一次(请您提前两天预约,以便更好为您服务,周一公休)4、拍摄当天新郎绅士礼服6套,新郎整体形象设计6次(不含剪发)5、拍摄当天新娘精致彩妆一次,整体形象设计6次6、韩城水晶馆2套梦幻璀璨尊荣馆2套丘比特尊荣VIP馆2套
这里说的“骗”其实不是真骗,是忽悠。举个例子,上面是我从一个还算有名的摄影机构粘下来的服务项目,您能看出潜在风险吗?比如绅士礼服6套,他会大方的让你选6套,但这6套质量可能达不到你要求,这时选择更好的服装就要额外交钱了。比如化妆,他会建议你做个什么什么美白,拍摄效果会更好,不做吧,心里有疙瘩,做吧,对不起您,交钱。所以拍摄前别怕麻烦也别嫌丢人,能问到的多问问。
另外就是增值服务,拍摄的婚纱照一般会在婚礼现场用,这就涉及到打印大幅照片、开场视频等问题。一般套餐里会包含一些,但是远远不够,所以前期我们一定要考虑周全,所有可能增值的项目都要和影楼谈好价格,避免后期漫天要价。此外照片精修也是一个坑,前期一定和影楼说好,取走所有的原始RAW文件,真有特别喜欢的可以在外面单独照摄影师修。
90%拍摄婚纱照的用户都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对影楼来讲也不存在回头客的问题,所以这些用户就成了他们的摇钱树。而且对于人生大事,消费者也抱着“宁可多花钱也要最好”的心态,有点像卖相机的经销商,赚的不是相机的钱,而是配件。
·拍婚纱照该如何选择
笔者其实也没有拍过婚纱照,(还在等待未来那位拯救我的那天到来啦),所以也只是个门外汉。但早晚也会面临拍摄婚纱照的问题,所以提前做了些功课。说实话,虽然在这个行业有很多陷阱,但如今的婚纱摄影业已经正规很多了。面对最常见的影楼和工作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摄影机构和工作室其实也是各有各的好处,摄影机构服务更加成熟,从包车到服装的准备更加正规。而工作室技术更好,但我担心配套服务会不到位。例如你的婚纱照计划在三亚完成,如果是请工作室,那么往返食宿可能还需要自己出。而摄影机构在三亚都有常驻工作组,或者跨地区拍摄套装项目,因此,拍摄、车费、住宿一条龙服务,你只管被拍就好了。
相比于上百万的房价、几十万的车钱、上万元的钻戒,一套婚纱照的价钱就显得毛毛雨了。正是因为这样,加之销售人员“一辈子就这一次”的炒作,女生往往很难经受得起诱惑,银子就是这么迅速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