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砸钱!沪“找老公培训班”火爆学费2800元起
2013-05-3109:34
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恋爱能力,是这类培训班产生的原因之一。
上海刚刚落幕的一场万人相亲大会上,一家“找老公培训班”的摊位特别引人注目。这家号称“90天内找到梦寐以求好老公”的婚恋培训机构,目前已开班授课三年多。从推出之初饱受争议,到如今越办越火,不少外地“剩女”赶来跨省上课,最小学员甚至仅有17岁。
近两年,上海婚恋培训市场正在悄然兴起并成为“黄金产业”。从浅层次的“恋爱技巧”到更深层次的“婚商提升”,培训班的火爆背后折射出当今“剩女”寻找“转剩为胜”的自救心理。
相亲大会
创始人言传身教:90天找到精英老外
“找老公培训班”的创始人,也是雅骊婚商幸福学院创办人梁雅骊向记者介绍,找老公培训系统的所有授课内容没有沿用任何的理论教材或从国外“舶来”,均来自于她的亲身经历。
培训班上课现场
“当时已经35岁,离异,还带着一个13岁的女儿,后来又患上癌症。病愈后,下决心要在一年内找到爱情。”就在这一年中,凭借个人品牌策划,梁雅骊通过网络仅用90天就找到一个优秀的美国老公,真诚体贴且身价千万的一位跨国集团总经理,如今两人生活幸福。
好老公面相
不谈技巧先给自己定位
2009年,38个会员中24位当年就成功出嫁,这让梁雅骊更加坚信:幸福婚姻可以“定制”,市场接受度会慢慢提高。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更新课程内容,“选人、留人、迷人、嫁人”,梁雅骊发明了一套独创的“婚商智慧系统工程”。日前,记者走进“找老公培训班”,正在上的是一门名为感情基因图谱的“入门课”。作为每个学员必上的“第一课”,主要解决“定位”问题,解决“剩女”们的常见问题:“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我?”
好老公标准模板
记者发现,课堂上75名学员中几乎清一色女性,年龄从20多岁到40多岁,其中30岁出头的较多。“今年学员中还出现90后小姑娘,家长拉来的,希望尽早培养女儿的婚商。”梁雅骊说。
对于梁雅骊著名的“幸福可以定制”理论,她这样解释——每个人都有个开关:向上,是天使模式,向下,是魔鬼模式。如果不了解别人,可能随意就启动了对方的魔鬼模式;如果我想要拥抱幸福,就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要什么,拿什么和别人交换?老公就像鞋子:当你知道了自己的尺码,就不会随便换。你需要定制自己的鞋子。男人和女人是需要彼此滋养和彼此成就的。
“找老公先补脑,嫁得早不如嫁得好”,记者发现,和许多“支招型”的传统恋爱技能培训不同,“找老公培训”的确更像“补脑”。“先要把许多消极错误的婚恋观清空,将重心放在如何实现自己的‘增值’上。”每个月从杭州赶到上海来听课的女学员Coco这样总结。
好老公的八荣八耻
“在中国世俗的观念中,女人28岁打8折,35岁打5折,女人迅速贬值后,嫁得好这件事就越来越困难。如果离婚,女人更是多个层面被贬值,中国女性再婚率很低,据统计,离异后能够幸福再婚的女性不到5%,超过80%的离异男性却可轻易再婚。”梁雅骊提出,要找到好老公,前提就是增值,把自己从“毛坯房”升级到“精装房”,才能成为女人中的“奢侈品”,男人优先选择的结婚对象。
2013年最小的学员只有17岁
整个“找老公培训”中,最便宜的一项课程为期一天也要2800元。Coco告诉记者,开始读课程“恋爱智慧”花了4万元,觉得效果不错很有启发,于是再投了钱买了“正信念”课程,总共花了10万元,已经成为“终身制”会员,可以听取所有课程。
如此高昂的培训费,让许多中小白领无力承担,但随着焦虑感的加重,“剩女”们感到这样的投资值得一博,于是咬着牙为爱砸钱。
专家:恋爱不是求职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找老公培训“不靠谱”,他指出,恋爱不是求职,“找不到老公”不是知识型或者技术问题,不能通过培训来解决。
而类似培训之所以如此走俏,于海看来,是由于目前大龄女青年多、且“求异心切”,给婚恋培训提供市场空间。
“恋爱还是得听从内心召唤”,他说。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向记者分析,“找老公培训”应用成功学原理,可能对在婚恋上不够自信的一些人有点作用,但不能带来婚姻理念上的改变,因此她不太能相信这类培训机构。
她并认为,一些培训所推崇的“剩女变胜女”,嫁钻石王老五、异国配偶,只是迎合目前的一些婚恋文化,其界定“好老公”的标准不见得正确。
《新闻晚报》的调查问卷
“好老公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双方磨合出来的”,沈奕斐说,在她看来,幸福的婚姻并非经济或者条件论,而更关键在婚恋双方的是否谈得来,价值观、解决冲突模式是否一致等。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类似培训班有其存在的意义,上海婚介机构管理协会会长周珏珉认为,现在婚恋市场上有一些年轻人缺乏恋爱的能力,是这类培训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