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我爷爷家的茶因为疫情卖不出去滞销了,心怀大爱举手有德,爷爷家的生态有机茶买一送二,好茶不求挣钱只求遇到有缘的善心人。”
茶友们,你还记得多年前活跃在社交平台上的淼淼、婷婷和静静吗?她们样貌姣好,声音动听,心怀梦想,努力上进,就为了实现爷爷的卖茶梦。
这不?前几天一网友小林刚从婚恋网上认识了茶艺师女友吴某,第一次见面就到茶店中喝茶,每泡茶700~1000元价格无限续杯,两次约会后小林就花了21万元……正当编辑想着这到底是哪个片区的哪款茶这么贵时,戏剧的事情来了!小林和吴某的闺蜜在酒店被拍下不雅视频,吴某以此要挟断交。最后经民警调查发现,涉案人不是什么茶艺师,而是一个以婚恋之名实施“茶托”的诈骗团伙。据了解,已经有40余名男子共被骗走400多万元。
开学之际,编辑和大家一起看看茶圈骗术又升了几级,破解招式请谨记。
01
常规网络套路
也许就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当你打开了每日必看的社交APP,忽然眼前一亮:一个头像靓丽、名字静好的妹子发来了好友申请,你按捺不住一点点期待,点击确认。于是在你来我往的闲谈中,一个自食其力、充满善心的人物形象渐渐饱满,你也一步一步进入“卖茶女”套路中。记住,常规套路有四:
第一点,貌美心善忙于事业的女主角是一切事情的开端;
第二点,贴心温柔的情感牌是推进剧情发展的必要手段;
第三点,低端茶被附上情感价值、高档说辞,以高价卖出;
第四点,男性客群是所有套路的最终指向。不要问为什么,因为女性总能第一直觉知悉什么是“绿茶”行为。
但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是多少年前,还是多少年后,卖茶小妹们也总是“与时俱进”,刷新套路辗转网络,如果不能分辨,那就保持“骗我感情可以,骗我钱,不行”的心态。
02
看不清的交易平台
8月31日,陆羽茶交中心在官微发布了一则《关于开通媒体联络新乡的通告》,表示已经对张家界永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区政府向法院提交行政起诉……
怎么回事?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陆羽茶交的愤怒。
原来,5月份时,陆羽茶交收到了一份来自张家界市永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其被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的金额共计约6.8亿元,这是陆羽茶交成立以来被罚款中最大的一笔,处罚原因是:违反《禁止传销条例》中的第二条、第七条所指组织策划传销的行为。
但恰恰是这个看起来后台强大、资质正规的公司,却被新闻报道当初通过入金上万元成为会员的经销商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在旗下产品“陆交所”的平台上提现,遭到了大批经销商们的实名举报。
对此,编辑只能摇头表示,传销及非法集资,通常采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当你听到“入金成为会员即赚”“拉人头发展下线会员”“坐等收益”等这样的词汇,就要提起800个心眼了,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开启传销风险的模式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终将跌入深渊!
03
层出不穷的“区块链+茶”
有趣的是,普银币不是单纯的虚拟币,它和实体普洱藏茶绑定在一起,1枚普银币对应价值1元人民币的藏茶,普银币上涨或者下跌都是由对等的茶叶资产价值决定的。从警方的通报来看,案件受害者就已经超过了3000人,涉案金额约3.07亿元!
试想想,每年春茶季普洱茶动则上万一公斤的新闻随处可见,常年以来就被冠以“越陈越香”的特性,流通价值极高、增值前景广阔,再加上涉案公司称筹备上市板上钉钉,并步实现打开日本、新加坡等新的平台,走向国际,手上有点闲钱的投资者们能不心动?
在这里要注意是,“区块链+茶”一般都有这样的特性:首先给虚拟币披上一件“区块链”的外衣;然后,前期疯狂宣传,吸引大量投资者入局;紧接着,通过人为拉涨虚拟币的价格,让人误以为相应的藏茶库存不断加大;最后,等长满了“韭菜”,就一茬一茬的收割了。
结束语:
没有无缘无故天上掉下的“林妹妹”,也没有天上掉下的“馅饼”,身在江湖,更多的是一不小心就会被砸到身上的锅。网上买茶无可厚非,但是茶友们最好还是选择信得过的熟人购买信得过的茶品,别轻易将钱花在不熟悉的人、没听说过的茶品上。
至于近些年新兴的金融茶、茶业虚拟币,投资者最先应考虑资金、平台的安全性,不要贪图任何形式的“小便宜”,放弃暴富幻想的投资方法,放弃涉足完全不熟悉的领域,才能避免突如其来的坑。买好茶,学茶科普,当然推荐大家来茶语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