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已复工!疫情期间,这些骗术要警惕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虚假售卖防护物资、潜入班级群冒充老师收取学费、冒充公职人员骗财……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套路升级。小编为大家盘点了假借疫情之名实施的几种骗局,帮你识破套路,不交“智商税”。

1、虚假售卖口罩、消毒液等医疗防护用品

【套路】“有一批医用口罩、防护镜、消毒产品出售,货源紧张,欲购从速。”

【真相】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囤有口罩、测温枪等防疫物资,买家付款后,不法分子以各种理由拒不发货、谎称口罩在运输途中被截查、发送虚假快递单号或者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当买家与不法分子联系时,往往已被拉黑。

【案例一】1月下旬,山东淄博张某发现李某在朋友圈发布销售口罩的信息后,进行了咨询。李某在手中无货的情况下,谎称自己有某医药公司货源,并以单价5元的价格买进3000个口罩,再以单价1元的低价卖给张某骗取其信任。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将李某抓获,先期追回赃款111万元。

2、以慈善之名,行诈骗之实。

【套路】“您想为疫区贡献一份力量吗?所得款项将用于武汉抗疫。”

【真相】不法分子通过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线下募捐等方式,冒充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组织,谎称为防控新冠肺炎献爱心,利用群众积极表达爱心、希望参与捐赠活动的心理,骗取捐款。

当天18时至22时,共有109人扫码捐款,蔡某以此骗得人民币共计8833.03元,所得钱款被蔡某用于购买笔记本电脑等消费。

1月30日,蔡某被刑事拘留。经审理,广东揭阳市揭东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2020年2月28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孙某某、蒋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3、售卖虚假"抗新冠病毒特效药"、保健品

【套路】“这是我们机构新研制出的‘特效药’,可以防止新冠肺炎。”

【案例一】日前,网上出现一篇帖文,称一款“具有抑制新冠病毒功效”的消毒剂横空出世,这种消毒剂由所谓的“金砖国家生物医学组织”代理销售。

4、借疫情延迟开学,冒充老师欺骗家长

【套路】“各位家长,受疫情影响,学校要求线上收取学费,请尽快点击群收款交费。”

李某某还扮演负责此次校外教学的辅导机构老师,要求学生家长提供孩子班级和姓名,假意为其进行收款登记。

5、冒充“感染者”或“感染者亲属”行骗。

【套路】“我得了新冠肺炎,身上没钱,无法治疗,可以借我一笔钱吗?”

【真相】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或某公司工作人员,以孩子或某亲属突然高烧,已被隔离医治为由,要求亲属汇缴“住院费”,或谎称自己患上新冠肺炎,博同情,骗取钱财。

【案例一】苏州常熟市严某谎称自己是去武汉参加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并称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已经在武汉隔离,但因为自己身上没有钱,不能在医院进行很好的治疗。张女士通过游戏和严某成为网友,出于善心,且对他孤身前往武汉做志愿者很感动,便借钱给他看病,在三天内汇给他14488元。

拿到钱后,严某不再联系张女士,张女士觉察被骗后报案。2月4日下午,苏州常熟市公安局支塘派出所民警将严某抓获。

6、借疫情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

【套路】“公检法”人员来电:“你涉嫌违法贩卖防疫物资,为你转接到当地公安。”

【真相】目前为止,公安机关未与任何单位、部门实现话务直接转接通联。

这个骗局,首先,骗子会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致电,说受骗者涉嫌非法买卖口罩、酒精、囤积防疫物资等要配合调查,或者说受骗者到过某个疫情地,要配合调查,否则就会派人来抓去强制隔离。

其次,骗子会扮好人,耐心帮受骗者分析原因,骗取信任。

7、利用疫情期间交通不便行骗

“受疫情影响,您预定的航班已被取消,办理退改签补偿误机费300元。”

8、利用非接触式复工宣称招人在家“刷单”做兼职。

【套路】“招聘兼职刷单,疫情期间,在家也能月入过万”“足不出户,日入百元”

【真相】首先,刷单行为本身是违法行为,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这种虚假交易。其次,网络兼职刷单100%是诈骗。

不法人员利用疫情期间企业员工停工或在家办公的时机,以高额佣金吸引受骗者兼职刷单,骗取保证金、培训费。

前期平台客服会以练习业务流程为由,让受骗者购买小额商品,随后快速将本金和刷单佣金返还给受骗者,逐渐获取信任。然后以系统故障、转账延迟、账户冻结为幌子,诱骗受骗者不断投钱刷单,在积累到一定数额后,不法分子会将受骗者“拉黑”。

9、利用防疫物资紧缺,大家恐慌情绪实施诈骗

【套路】“师傅,我想请您运送一大批口罩。但我怕您拿着东西跑了,可以先给我一笔定金吗?”

【真相】不法分子利用近期急需运送防疫物资的时机,以预防司机逃单为由骗取网约货运司机定金。

10、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套路】“我是XX公安局的,疫情期间不能营业,扫二维码交罚款后马上离开!”

【真相】不法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抽查、督查等名义,以防控措施不到位进行威胁,要求缴纳逃避处罚费用、购买不必要物品等,从而骗取财物。。

【案例一】1月30日,四川广元一男子冒充公职人员进入一家茶馆,以疫情期间执法名义对该店进行罚款,大爷大妈将其堵在门口并报警。警方赶到后,该男子企图以伪造的工作证蒙混过关,被警方识破后,该男子承认了自己骗取财物的意图。

【案例二】2月15日,计某自称是“浙江省卫健委工作人员”,出示“红头文件”,“指示”企业生产40万只口罩,并称“将会把口罩全部公益捐赠,回馈社会”。期间,计某还主动联系媒体接受采访。截至案发,这家口罩生产企业共为计某打样和试制出半成品口罩五千余只,损失七千余元。3月11日,计谋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温璐、薛婷婷)

THE END
1.这五种电话千万小心,不要好奇接听,直接挂断手机骗子客服有一个阿姨就是接了一个这样的电话,说她的孩子在哪里出了一些事情被警察局带走了,如果想要孩子平安的话要先交一些保释金什么的,他们还会把自己的身份包装的让你确信无疑,来打消你的疑虑,那作为父母的肯定会信以为真,根本不会想到是骗钱打来的。结果白白让自己损失了不少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QSSFIL0553TFC0.html
2.电信诈骗套路深,这十大常见诈骗手段一定要知晓!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社保、医保”工作人员,用网络电话虚拟上述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或涉嫌洗钱、贩毒罪等”为名,要求受害人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诈骗,或让受害人登陆虚假的公、检、法网站查看通缉令,后再实施诈骗。 http://www.zpjcy.gov.cn/sitesources/sqxjcy/page_pc/yasf/article86ddc7a2be0145f6947b25ca7790269a.html
3.警方揭秘那些常见的信用卡手机骗术骗子先在ATM机上做手脚让你的卡取不出来,然后伪装成好心人在一旁提醒你重新输入密码。当你操作无效到银行营业厅询问时,"好心人"便会将卡取走。 拆招:信用卡被吞后,千万不要慌张,更不能当着陌生人的面输入密码。信用卡被吞后,可在原地及时拨打ATM屏幕上显示的银行服务电话,或直接拨打银行的客服中心电话进行咨询https://item.btime.com/06ftepj56bh1840i1sggr2oo7as?from=browser404
4.江湖骗术大全(让骗子无处可藏,一定要收藏并告诉家人朋友)骗术四:就是手机短消息了,说什么你中了。。。奖(比如笔记本电脑)云云,而你如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她们会叫你将钱寄到某个账号,说是奖品的邮寄费。而你真的相信了,寄出去的钱就如同石沉大海。 骗术五:路边的押注。几个碗倒盖地下,骗子凭借很快的手法,将一粒棋子放在某个碗下,让你去猜。如果你押50元,猜中了https://www.360doc.cn/mip/17197093.html
5.打诈骗电话成功率千分之一新骗术卡里没钱照样行得通骗子们每拨打1000次诈骗电话,就有一次至少是“接近成功”;使用同一个电话号码,平均约5.4天,能完成一次电话诈骗;而一个诈骗电话号码的平均生存周期约为57.6天,其中会有7.6天是处于连续活跃的状态。360公司日前发布《2016诈骗电话活动规律与行为特征分析报告》,从今年10月份的海量数据中总结出了诈骗电话成功率、活动周期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16/1030/1058701.shtml
6.迪乐尼童鞋防骗子—常见网络骗子骗术防御要点防蜃泳W迪乐尼童鞋防骗子—常见网络骗子骗术防御要点 提醒大家:随着网民参与互联网活动的日益频繁,网络上的诈骗案件数量也呈上升的趋势,并且花样繁多、防不胜防。欺诈者利用不存在的高额现金或丰厚奖品诱骗用户汇款;冒充腾讯公司举办虚假的“免费送Q币,送五位QQ靓号”活动骗取高额通信费…https://blog.csdn.net/cowcow640/article/details/3965331
7.事关电信诈骗!10种常见骗术,一定要当心凡是自称领导、熟人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的,可以先咨询亲属、朋友辨别真伪,可以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4 骗术4: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173905
8.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及防范方法四、“金字塔”诈骗 “只需四个星期,5 美元变成6 万美元”是最可能出现的“金字塔”或“Ponzi ”骗术的诱骗手段。参加者只能靠发展下线赚钱,建立一座“金字塔”。如果找不到新的“投资者”,这座金字塔就会倒塌。这种金字塔欺诈无论在网上还是线下都是违法的。 五、“电话”欺诈 同许多互联网欺诈一样,它只是已有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8465223/
9.当心骗子折了你的腰12大最常见电话短信诈骗术电话、短信诈骗到底有多猛?日前,据警方通报,仅2009年一季度,广东消费者就被电话、短信诈骗8000多万元。骗术层出不穷,尽管屡遭曝光但总有中招者。在形形色色处心积虑的手机诈骗面前,消费者该如何构筑自己的“防火墙”?6月20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东莞分公司(简称东莞移动)联合东莞市公安局,首次集中曝光12大最常见的https://m.beihai365.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211275
10.小心电话新骗术CCTV节目官网CCTV1骗子们利用人们占小便宜的特点进行诈骗,随着手机的普遍,骗子们开始寻求新的电话诈骗。本期节目邀请田军,一起为我们揭秘骗子的骗局,提高我们的警觉性,防止上当受骗。(今日说法 2009年 第114期)https://tv.cctv.com/2010/02/02/VIDEwAm8shWrLvihuXDYLD5d100202.shtml
11.骗术大曝光!湖北警方收缴200套电诈话术本仅“教培退费”多达40版近日,湖北孝感警方打掉了一个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引流的作案团伙,在现场收缴的作案工具中除了拨打电话的软件、电脑、客户资料,民警还查获了近200套电子版诈骗引流话术。 从破“冰”开始骗子比你想象中会聊天 长江云新闻记者在查阅这些话术资料时发现,其语言结构十分细致,从与交流对象“初识”到如何建立信任关系可谓http://healthnews.sohu.com/a/812050832_12197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