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搭讪诱导付费部分交友App正在“收割”中老年人凤凰网湖南

1.来遇、闲趣岛等部分App打着“交友对象严格审核、资料真实可靠”的旗号,实际只要输入手机号便可以注册,系统对身高、收入、年龄等信息均不作核实。

2.有用户反映,在来遇App注册账号后,会有很多“美女”主动过来聊天。但他想回复时,却被告知要收费:每条消息8金币。他还发现,很多聊天对象头像都标注了真人二字,交流之后会发现,她们说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让人不得不怀疑她们到底是不是真人。”

3.在中老年生活App上,想要和异性聊天需要先注册会员,会员费是一个月128元。该平台背后的公司回应凤凰网科技称,由于平台有相亲服务,客户想要主动聊天就需要充值会员,被动聊天则不需要。

4.有律师表示,如果主动找用户聊天的“美女”是真实存在的,则用户聊天需要先充值或者购买其他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并不违规。如果主动找用户聊天的“美女”并非真实存在的,则这种情况涉嫌欺诈消费者。

割惯了年轻韭菜的互联网玩家,将镰刀挥向了老年人。

像富大强这样被交友App诱导付钱的中老年人并不少。此前,鄞州法院审结一起社交App诈骗案,涉案公司通过社交App筛选50岁左右的单身男性为目标,将业务员包装成丧偶女性与他们聊天,再引诱这些男性到直播间充钱打赏,半年就诈骗了40多万元。

盯上中老年人的交友App有何套路?

相比于早就接触互联网的年轻一代,触网不深的银发一族,对于虚拟网络世界有着更深的兴趣,甚至有老年人沉迷其中。在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的背景下,部分互联网企业为了获取增量,开始打起了老年人的主意。

在流量和金钱的诱惑下,一些App开始围猎老年人。这其中,有专门为单身老年人准备的杀猪盘交友软件,有一些靠着低俗内容博人眼球的资讯社区,还以虚假信息诱导老年人投资理财的软件。

凤凰网科技发现,随便打开一个应用商店以“老年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就能出现闲趣岛、中老年生活、链老生活、老来、红松、偶爸、寸草心等十多个中老年社区平台,涉及类型资讯、交友、养老等。

图:应用商店以“老年人”为关键词的检索页面

这其中,中老年交友、婚恋App数量最多,有一部分App就存在着诱导付费、低俗信息等问题。

凤凰网科技体验后却发现,来遇、闲趣岛等部分App打着“交友对象严格审核、资料真实可靠”的旗号,实际只要输入手机号便可以注册,后续可以完善资料,系统对身高、收入、年龄等信息均不作核实。

除了审核不严外,来遇、闲趣岛等平台还被指存在诱导老年人付费的问题。

44岁的程序员王镇告诉凤凰网科技,自己以男性身份在来遇App注册账号后,即使没有上传头像、职业等信息,都会有很多“美女”主动找他聊天。

图:来遇APP聊天对话金币收费

起初,王镇以为只是这一位聊天对象进行了设置,但随后他发现,跟其他女性聊天同样要收费。

他向凤凰网科技表示,自己也能进行收费设置,不过无论女性发多少条信息给他,他都没有收到金币。“聊天是要充钱的,6元可以买42个金币,98可以买686个,聊不了两分钟就十几块了。”

闲趣岛、中老年生活App则存在聊天需充值会员费的问题。闲趣岛平台有一个相亲角,用户想和感兴趣的对象增加关系就得送花,而送花就得交会员费。不过,在这个相亲角聊天并不需要付费。

在中老年生活App上,想要和异性聊天需要先注册会员,会员费是一个月128元。对于这一情况,中老年生活背后公司杭州每次科技工作人员回应凤凰网科技表示,由于平台有相亲服务,客户想要主动聊天就需要充值会员,被动聊天则不需要。

图:中老年生活APP提示充值会员才能聊天

陪聊员多为已婚妇女一日收入几千元

这类号称“真实交友、快速脱单”的App,为众多丧偶、单身的中老年男性提供了多元的选择,但也有不少暗藏套路。很多平台上的女相亲对象、交友对象很可能是兼职的已婚妇女、或是陪聊员。

来遇App上注册过账号的程序员王镇就发现了端倪。“很多聊天对象头像都标注了真人二字,这有点刻意。交流之后会发现,她们说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让人不得不怀疑她们到底是不是真人。”

出于好奇,王镇还曾用女性身份注册过账号,注册完成后很少有男性主动聊天。他还意外发现,以女性身份注册账号的程序比男性身份更为严格。

王镇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此前就有网友爆料称,一些交友App招募兼职,并对业务员进行培训,包括话术引导、礼物解锁技巧等,培训内容包括“要主动与男性聊天,并引导加你好友,增加亲密度,亲密度越高礼物打赏越多。”

据悉,部分兼职人员只需要简单培训聊天话术、加上形象包装就可以收获不菲,有的陪聊员一天便可收入千元。

但这些并未轻松达到,需要男性聊天回复语音聊天1元、文字聊天0.0008元一条。在陪聊员的一步步引诱下,这些单身中老年男性不惜充值数万元。

更有甚者,部分平台的业务员还通过加好友方式,引导中老年人私下转账、购买彩票、投资理财,骗取大数额钱财。

此前,河南郑州公布过一起团伙利用婚恋app诈骗中老年女性的案件。

律师:平台有诱导嫌疑若聊天对象信息不真实则属于欺诈

凤凰网科技了解到,除了来遇、闲趣岛、中老年生活外,类似涉嫌诱导付费的还有同城单身、蜜月等App等。

北京一位研发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这类熟人推荐的App从开发设计开始,就是想着快速收割,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表示,如果主动找用户聊天的“美女”是真实存在的,包括身份是真实的和交友需求是真实的,用户聊天需要先充值购买金币或者购买其他增值服务,这种商业模式并不违规。虽然有诱导的嫌疑,但是只要营销方式合法,其目的也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并不违法。

“如果交友平台上这种主动找用户聊天的‘美女’并非真实存在的,那么这种情况涉嫌欺诈消费者。”赵占领说道。

天眼查信息显示,来遇注册公司为北京易城云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25日,法人代表为李乐,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文化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李乐为该公司执行董事、经理,名下五家公司中拥有另外一款交友App,以及主播直播服务公司。

闲趣岛社区由北京博学明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博学明辨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05月17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田范江,公司旗下有吧吧吗吗等家庭社交平台。

图:北京博学明辨科技有限公司股权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田范江为原百合网董事长,小两口婚博网CEO,旗下有8家公司;公司董事郝玮为云九资本合伙人,云九资本(Sky9Capital)是一家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曾投资过松鼠拼拼、找油网等项目。

THE END
1.婚恋平台6大套路,婚恋平台不靠谱主要是人不靠谱在这个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婚恋平台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毕竟,网上交友看起来方便又高效,似乎比相亲、聚会、朋友介绍都来得直接、快捷。可一旦真正踏入你会发现,婚恋平台上的“浪漫”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系列的套路、伎俩、甚至虚假的包装,让不少人产生了“婚恋平台不靠谱”的怀疑。究http://www.aichao521.com/hunl/27242.html
2.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 2023年12月,在广西南宁一家国企工作的韦萍(化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珍爱网注册了个人账号。很快,珍爱网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她,要给她介绍一名优质男性,邀她到南宁本地门店了解。 2023年12月23日,韦萍来到门店,一位红娘表示,珍爱网拥有丰富的会员资源,服务非常专业,可在短期内为她找到合适伴侣https://credit.jiuquan.gov.cn/341/122904.html
3.oelove交友系统:盘点网络婚恋交友中常见的几类骗术当下移动通讯5G时代已开启,网上婚恋交友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很多网友表示网络婚恋交友的套路太多了,反而没有像国内互联网刚开始发展时的最初聊天室、论坛中和游戏里的真心坦诚。对于80后90后而言,最初使用的基本是QQ,当80后90后们回忆最初使用QQ时,不管在天南还是地北只要加上好友就可以在里面聊得热火朝天,https://www.oelove.com/lndustrynews/706.html
4.“男扮女装”套路重重警惕网络交友中的“美丽陷阱”明明都是年轻男性,却在虚拟游戏中假装成女子,面对警方的质疑,犯罪嫌疑人很快供述,他们受雇于辽宁锦州一家游戏推广公司,采用与男性玩家处情侣、婚恋交友,以及谎称见面等方式,来诱骗玩家进行充值。 犯罪嫌疑人 王某:我们游戏有那个充值多少钱可以领时装,是情侣的,然后用这个情侣时装来绑架他,让他来充。这个时装我自己也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IMaJt8ewncyZcGWRDagn201207
5.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面对套路繁多的网络https://m.gmw.cn/2024-05/14/content_1303736397.htm
6.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泉州市公安机关共接到此类警情逾百起,其中有个别受害人深陷骗局不能自拔,被骗金额高达数十万元。本期封面纵深,早报记者经过暗访,揭秘一些混迹于交友平台和婚恋网站男女的套路,提醒市民朋友,网上交友需谨慎,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切勿与对方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本期执行 李菁 傅恒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