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话题突然上了热搜,90后的婚姻观。其实这个话题早就不是新鲜事,只不过再被提起时有一部分90后已经切换了身份。
原来对婚姻还是幻想的那批人有一些已经可以发表婚后感了,但90后这一代从刚登上时代主舞台时,就被贴上了“多变”的标签,这不免让旁观者替他们捏了把汗。
这群孩子,面对婚姻时到底会怎样?
//勇敢这个词在爱情里不是贬义
Leah年初刚办过婚礼,但其实领证已有一年,95年出生的她应该是周围姐妹中第一个结婚的人儿。
干嘛这么早结婚?
可我已经谈过四段恋爱了啊。
她的这四任男友有一个共同点,长得都还不错且身高在180+。这择偶标准太90后了,其实也不全然只有他们这样啊,谁不喜欢好看的人呢?只不过90后在理想和现实面前多了一丝任性,就是这个标准,少一分都不行。
四段感情中,Leah被劈腿两次,但她并没有因此畏惧爱情半分,反而越爱越勇。摩羯座的她最逃避的两个字就是“主动”,而她,第三任男朋友是自己追来的。
那天喝多了,看到路边有一群男生,其中一个帅到发光。Uber司机来了,车开到一半我让他掉头,下车径直走向他要了号码。
你看,爱的疯狂又任性,勇敢又潇洒。现在的老公,一个身高178,体重180斤的小胖子。
怎么就他了呢?
对我好啊,24年的人生除了我爸再没男人对我这么好过。
百分之百按照择偶标准找男友视为倔强的任性,颠覆标准回到现实又不失为一种勇敢的任性。身边的朋友第一次见她现任老公时,没一个说出“般配”二字的。但其实她自己最明白,面对婚姻时她需要的是什么。
我如果结婚了,那一定是找到了对方付出多于我100倍的人。
在疯狂中找理性,这更像是一部分90后面对感情时的自救经历。
//结婚不是因为爱情,那我愿意一个人面对死亡
关于“你会因为爱情还是合适而结婚”这个话题被讨论过太多次,各个年代代表几乎都发过言。关于立场,大家心里都有个数,90后嘛,当然是爱情至上原则,我说大多数。
也许你会说,我身边不少90后最后还是服从了父母的一切安排,结婚生子安稳过着下半辈子。但你若按下倒带键,信仰爱情的总是大多数。
阿一是90后的第一代,他自己时常觉得身份有些尴尬,因为总被人吐槽像个80后,以至于后来他更愿意把自己包装成一个80后。
怎么那么想当个80后?
我说是90后被吐槽装嫩啊。
这个“伪80后”有一个谈了五年的女朋友,这份长情还真有点年代感。明明是个巨蟹座,却总说自己有渣男潜质。
怎么个渣法?
我结婚一定是因为爱情,如果对对方没感觉了,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果然是巨蟹,渣的责任感分明,毕竟我见过不少稀里糊涂结婚,没多久开始自怨自艾婚姻生活的糟糕再离婚的人。
爱情不是刹那间的花火,它可以被创造。
阿一举了个例子来解释,他喜欢周杰伦,但女朋友是个根本不听歌的人,周董一年开那么多演唱会他该和谁看?他并不会因为这个点就给女友下“没有共同爱好”的分手判决书,她也喜欢漫威,她也爱潜水,她也会收藏世界各地的明信片……
有时用另一个角度看爱好这个东西,爱情是熠熠生辉的。
即使他高喊着爱情至上的口号,却自始至终诠释着长情,这二者一点也不矛盾。只不过是时下一部分人认为,闪念间的动情就是爱情,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出轨的丑闻。
一部分90后有坚实的爱情信仰,这种讲究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不将就。我身边太多90后在面对催婚时,淡定回应:没遇到想爱的人就不结。
但你要知道00后已经登场了,90后在衰老,他们早就没有太多叛逆的锋芒。只不过相亲桌上,他们更多会做着行尸走肉。
90后的婚姻观是什么?反正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恐怖,闪婚闪离不是他们的标签,充其量也只是这个社会的tag,而他们也是普通人。
但似乎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一丝意料之外的“理性”,大人们总担心这群孩子面对婚姻时会手足无措,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早已对婚姻有很清醒地认知。这群90后又太看重责任这个东西,有很大一部分人逃避着婚姻本身,就是怕自己在其中产生不负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