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现状调查报告——以湖南省临湘市为例

临湘市位于湖南省东北端,素称“湘北门户”,市域面积1760平方公里,辖10个镇和4个街道,114个村和47个社区。辖区总人口54万,常住人口43万人,25岁至35岁人口7.7万人,其中未婚青年21971人,占28.5%。辖区内登记在册提供婚姻中介服务的机构16家。

通过调查,大龄青年婚姻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婚姻状况出现明显波动。结婚人数逐年减少。2019年至2021年(以下简称“近三年”)结婚登记数分别为2826对、2481对、2151对,2021年较2019年减少675对,下降23.8%。离婚申请高位运行。近三年离婚申请(向民政和法院递交申请)分别是1981对、1746对、1970对,离婚准予分别是1669对、1514对、1057对。从离婚结婚比值看,近三年分别为0.59、0.61、0.49,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和一个月冷静期政策干预,离婚值更大。男女初婚年龄上升。近三年初婚男青年平均年龄分别为28.2岁、28.2岁、28.7岁,女青年平均年龄分别为25.4岁、25.5岁、25.8岁,男女初婚年龄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2.男性婚恋处于弱势地位。在数量上,全市25岁至35岁单身男青年14626人、女青年7343人,男比女多7283人,男性选择空间小。在学历上,男性单身大龄青年学历(主要为高中、初中)一般低于农村单身女性(主要为大学),男性选择机会小。在再婚上,近三年男性再婚2026人、女性再婚2609人,男性少于女性,而且,再婚女找初婚男常见,如路南某村一个村民小组三位大龄初婚男青年都是和已生育(甚至已生二孩)的再婚女结婚,而再婚男找初婚女则少见。

二、原因分析

大龄青年婚姻现状不容乐观,情况复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深刻影响着大龄青年的婚姻走向。

2.经济基础不强。一是技术缺乏。部分青年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工作不稳定、工资水平不高。二是产业局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艰难,很难为农村青年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所调查的村大多数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此外,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很少在农村落户,使得本地年轻人很难实现规模性就近就业,更多人选择外出务工,而且各镇村青年人流出和流入存在明显剪刀差,例如某村流出是流入人数的8倍(流入44人,流出373人),某村大龄女青年全部外出务工。三是政策制约。受大农业政策、大环保政策影响,一些实体不得不缩小规模甚至关停。如受黄盖湖水域总磷超标影响大规模关闭牛蛙养殖场,某镇石蛙养殖一直无法取得合法手续。四是家底薄弱。贫穷家庭子女普遍单身率高、离婚率高,而且贫穷还会引起青年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主动与异性接触。

3.婚恋环境不优。一是舆论导向偏差。针对男性的“娘炮文化”“巨婴文化”和针对女性的“女权主义”“拜金主义”等非主流文化通过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在舆论阵地占有一席之地,潜移默化中侵蚀了青年人的思想,使一些男青年缺乏了拼搏奋斗精神、吃苦耐劳品格,使一些女青年唯我独尊、唯利是图。二是家庭教育薄弱。父母对子女人生观缺乏正确引导,对子女婚姻危机缺乏有效疏导,对子女逆商教育缺乏科学引导,过度呵护,娇生惯养,使一些青年贪图享受、得过且过、生活迷茫、不思进取、抗挫折和耐压力能力弱,导致结婚意愿不强和准备不足、维系婚姻意志不强和能力不足。三是婚姻矛盾影响。原生家庭不和谐以及较高的离婚率不利于未婚青年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婚恋观,导致部分青年恐婚,觉得一个人生活舒适,不需要处理复杂的婚内关系,更不用担心婚姻不和谐对子女造成伤害。四是基础条件滞后。水电路和通讯网络等基础建设落后的地方结婚难现象更为突出,某偏远村农电带不起空调、马路会不了汽车,基础条件落后,35岁至40岁未婚男19人、40岁以上16人,形势非常严峻。

三、对策与建议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突出表现为结婚难和离婚率高)是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反映出社会转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对个人、社会、国家都会带来危害。短期危害主要是滋生空虚懒惰思想、破坏他人家庭、增加偷摸盗窃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长期危害主要是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数量上升势必带来特困供养人员数量上升,势必加大国家和社会对这一人群养老的资金压力和照护压力。因此,农村大龄青年婚姻问题迫切需要妥善解决。

2.推动乡村振兴。优化产业发展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调整农业和环保政策并保持稳定性,均衡支持种养殖业产业发展,帮助种植养殖业规避风险。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做好农业、国土等部门政策高效衔接,避免“一刀切”“突击改”“关停禁”和政策“打架”,为乡村产业(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好的政策环境。坚持兼顾农村原则,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强化支农惠农力度,将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度安排在农村,确保一镇一企。着力特色品牌打造。政府在本地特色产业上要加强品牌推介力度,特别是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品牌要举全域之力,通过打造公共品牌吸引资金、吸引项目、吸引人才。助力外出青年回流。对于大学学历的农村青年发放返乡就业创业补助和返乡安家补助。鼓励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基础建设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完善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薄弱村政策,优先审批通过薄弱村的水电路和网络计划,特别要注重发挥乡贤在助力基础建设上的积极作用,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环境。

THE END
1.90后“相亲鄙视链”新鲜出炉!婚姻不婚80后70后法定婚龄近年来,90后的结婚率越来越低,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报告显示,中国90后结婚率不足20%,是有史以来结婚率最低的一代人。除此之外,“相亲鄙视链”在这一群体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 作为80后、70后、60后的“接班人”,90后并没有像他们那样以婚姻为重心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在90后看来,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https://www.163.com/dy/article/I68FQ036055636GW.html
2.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青年群体婚恋观的新趋势某社交平台联合上海大学社会学青年研究团队共同发布的《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面对情感困惑,相当一部分00后和90后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寻求倾诉和支持,且热衷于“轻相亲”等新型社交模式,这种模式让年轻人在轻松的环境中增进了解,促进情感的自然发展。“线上陌生人社交,因其弱目的性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195176568475177&wfr=spider&for=pc
3.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忠诚是幸福的基石新闻婚姻家庭是社会和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目前的婚姻家庭状况,中国妇联发起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通过全国10余个省区市地区的数万份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为婚姻家庭幸福寻找更多方法。 平均结婚年龄有下降趋势 婚前同居成常态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男性比女性高2.3岁,四分之http://m.news.cntv.cn/2015/11/19/ARTI1447917881598300.shtml
4.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为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会联合课题组2021年共同完成的第二次全国范围大规模女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共回收有效问卷2438份,样本覆盖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行业。报告以女企业家队伍的现状、行为特征与领导风格为主要内容,对比2016年的第一次全国女企业家调研结果http://www.cawe.org.cn/portal/article?catID=124&articleID=6942
5.重磅《“90后”教师现状调研报告》信息联播“90后”教师已经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生活状态、职业认同和专业素养不仅事关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教育的未来。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了解“90后”教师队伍的现状,《教育家》杂志与相关城市教科院于2020年6月—2020年9月开展了“90后”教师现状调查。https://jyj.gmw.cn/2020-10/30/content_34325520.htm
6.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doc免费全文阅读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 ? ? 百合网()独家发布 ?2016年1月5日 目录一、 调查背景 1 二、 调查对象 3 1. 性别构成 5 2. 年龄构成 6 3. 学历构成 7 4. 婚姻状况 8 三、 调查结果 9 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改变了单身人士的婚恋观 9 2. 90后择偶关键词:独立、享乐、现实 14 3. 中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610/45246930.shtm
7.调查报告:单身男女平均相亲5次能遇见爱情你看,儿子的婚事,让老母亲操碎了心。而这,只是2亿多单身青年中的一个。根据珍爱网最新发布的《2019第一季度单身人群调查报告》,剖析单身人群婚恋关键数字,洞察数字背后的最新婚恋趋势。 调查显示,单身男女首次相亲年龄不到23岁,近半数95后拥有相亲经验;平均相亲5次能遇见爱情。此外,数据还显示:这届90后,恋爱经验明http://news.hnr.cn/xwtx/article/1/13357845299479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