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白乱了!南阳8090后不想生,谁催也木用!
生育本应该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但在南阳却多了很多张嘴。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如果你过了30还没有结婚,爸妈和同事一定比你还急。
如果别人都急你不急,你就会被怀疑一定有问题。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胎,亲友就开始催你要二胎。
如果你一胎是个男孩儿,长辈会建议你二胎无压力可以要个女孩儿。
如果你一胎是个女孩儿,长辈会建议你二胎赶紧要个男孩儿。
如果你两胎都是女孩儿,也许长辈还会逼你再生个男孩儿。
在南阳,亲友催你生孩子,就像问“吃了吗?”一样家常。
在许多上一代人的认识里,这是拉近关系的一种话题。然而对于80、90,甚至00后的一代独生子女一代,生育问题,远比他们的长辈想象的要复杂。
当“躺平”成为了一种集体调侃,大家追求的不是躺平,而是发泄一种时代的无奈。
这是那些从物质匮乏年代走出的上一代人,看不懂,理解不了,也很难体会的一种无奈。
90年代中期,大学生不再包分配。“天之骄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在计划经济年代,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毕业包分配,出来就是国家干部。
虽然包分配有种种不自由,但大学生在那个年代的含金量毋庸置疑——它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工作、户口、婚姻、住房等问题。
到了80、90后一代,教育产业化浪潮兴起,大学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大学生的光环褪去,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从80年代的每年几十万,一跃上升到如今一年800多万。
无论是你名校毕业,还是普通院校,毕业找工作都成为一种必须。然而,刚刚踏入社会的本科毕业生还会遭遇一种极其常见的尴尬:有些职位,要研究生学历。
有些职位,上不上大学都能做。
当社会普遍地讨论内卷,不是因为内卷是什么新兴事物,而是它已经变得无处不在。
就好像电动车取代了原来的自行车,如果你继续骑自行车上下班,就要比其其他同事起的更早,回去的更晚。
外卖员为了每天送更多的订单,奔跑、逆行、闯红灯已经司空见惯,如果他不选择更快,超时配送扣的钱比挣的钱要多。
当杭州街道办事处的招聘让清北的毕业生挤破头,当家政保姆也可以招到985说两种外语的研究生。
对于80、90后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门槛越来越高,行业越来越细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深的社会。
每个人都被限制在小小的格子里,机会眷顾别人,而没有眷顾你,可能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更早递交了简历,或者头发长了2厘米,如此而已。
吐槽社会阶层固化,机会越来越少也许不理性,不够“正能量”,但有一个现实无法回避:
十年后,南阳主城区的房价普遍10000+,一个大学生毕业生的月薪依然是3000多块,一年不吃不喝,却买不到4平米。
无论你是在北上广深,还是留在南阳的年轻人,继蚁族、房奴、蜗居之后,有了共同的新名字:“打工人”。
南阳的房价在过去二十年,涨了十倍。
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是,南阳城的孩子如果不参加培训,就被默认输在起跑线上。
体制内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收入见顶,充满苟且。
在南阳,想得到一份“在编”工作,往往先要报上几万元的辅导班,学会怎么考试。
即使你是研究生,想留在南阳发展,你会发现更高的职位有更多的研究生和你竞争。
当你好不容易挤进了体制内,才发现加班、额外劳动、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常态。
体制外的工作收入固然令人期待,但很容易同质化。
在工业路同一个路口,桃酥店都到十几家。
仿佛你能想到的职业和机会,都有人在做,而且比你做的更早。当你发现开奶茶店挣钱,其他人也会迅速进来,最后把利润挤压到很低很低。
作为南阳家长,当你把生活的焦虑转化为对孩子的期望,就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周末培训班。一年5000到10000的课外辅导费用,是家常便饭。如果你比南阳中产家长更焦虑,孩子的辅导费上不封顶。
看病难看病贵这些年,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80后一代,正在面临的父母年迈,生病难以照料,请护工照看价格不菲,自己的子女无人照顾的窘境。
孔夫子“三十而立”的话,对于如今的独生子女一代,变得更像是一句笑话。
如果不掏空六个钱包,南阳小伙婚前仅凭个人工资就想买房凑够彩礼钱,凤毛麟角。
买房、看病、教育,是压在独生子女一代头上的三座大山。
行业内卷和996,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周末只休息一天,是不成文的法律。劳动者被外包,被限制年龄,因怀孕或年老被辞退的现象,相当常见。
年轻人找不到归属,活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二胎、三胎,对于80、90后,是不小的压力。
如果说一胎是必须,二胎就像是奢望,三胎想都不敢想。
面对各种催生,独生子女一代对于生育早已有了不同的认知。
一、重男轻女的观念不复存在。
在上一代,上上一代人中普遍流行的传宗接代观念,在独生子女一代不再存在。生男好还是生女好,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二、生育的红利早已不存。
一胎压力已经很大,二胎生活成本陡增,如果没有人哄娃,夫妻工作繁忙,二胎和三胎基本不用考虑,对于许多双职工家庭,生二胎如临大敌,生三胎就像天方夜谭。
三、二胎三胎防范失独是个伪命题。
把多生孩子看作防范失独其实是养儿防老观念的演变。首先,意外对于父母和子女都是均等的,如果有一天,作为父母的你,意外身亡,留下几个孩子怎么办?
80、90后一代的养老,未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社会养老体系,如社区养老院、日间护理等。在丧失行动能力以后,金钱和财产可能比亲儿子还管用。
四、80、90后,婚姻观、生育观更多样
对待生育,独生子女一代已经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丁克家族,及时行乐的思想虽不是主流,但大有人在。甚至同性结合也不会被嘲笑。
相对于上一代人白头到老的传统观念,独生子女一代面临的是离婚率越来越高,平均初婚年龄居高不下的现状。如果你认为多胎带来某种安全感,同样伴随着一旦离婚,负担将更加沉重的问题。
政府从人口老龄化角度,鼓励年轻人多生孩子,这没错。
但是,对于不够伟大的普通人来说,生二胎和三胎,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生活质量,生存压力,而不是其他。
当传宗接代、防范失独的观念变得陈旧,当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边缘化,当多生孩子的红利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成为负担,年轻人对于催生就越加反感。
(杭州的一个统计,男女初婚年龄越来越晚)
然而,什么时候结婚,生几个娃,在南阳注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作为80后一代,三胎政策虽已放开,但生育是很个人的选择。二胎三胎不是责任,更不是义务,谁也管不到床上去。
奉劝那些还在为子女生二胎三胎操碎心的大爷大妈,大哥大姐,放过年轻人。
时代不同了,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生你们自己生。
上一篇:华地置业首进南阳,银河时代广场城中村改造项目破茧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