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江湖25年,先导智能何以成为新能源装备全球霸主!ACT化学半导体汽车电力电子新能源材料储能物流控制工厂机器视觉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4年08月12日星期一

20多年前,日本人断定缺少专业设备的中国厂商造不了锂电池。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已占据全球73.7%的市场份额。

伴随着中国锂电产业的强势崛起,资本市场也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造富神话,原本一个个“小而美”的锂电细分领域诞生了众多千亿市值巨头,最巅峰期,中国锂电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至5.8万亿元人民币,千亿以上市值企业多达12家。

纵观整个中国锂电产业的发展史,中国锂电设备的自主化突破功不可没。

而一个从桃农家庭到掌舵百亿市值上市公司(巅峰期突破千亿市值),从三人小作坊到手下干将超近2万人,从草根创业到江苏无锡首富,从研发电容器设备起家到全球新能源装备霸主,王燕清及其执掌下的先导智能(300450.SZ)构建了一个全球化发展与突破的最佳研究样本。

今年是先导智能创业的第25个年头,是其上市的第8个年头,Wind数据显示,过去十三年间(2011年-2023年)先导智能营收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十三年间年营收规模增长了115.28倍,合计创收596亿元;这十三年间先导智能一直保持盈利,从未出现过亏损,十三年间合计盈利(归母净利润)91.13亿元。

如今先导智能已是诸多名誉傍身。比如多年来,先导智能在新能源装备市场,始终保持市占率第一,还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类一等奖”、“2023新经济企业TOP500”、“2022中国工业企业制造业专用设备第一名”、“福布斯2022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江苏省省长质量奖”、“中国机械500强”等荣誉。

拆解先导智能主营业务结构会发现,其最核心的4大主营业务分别是锂电池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2023年这4大主营收入分别为126.42亿元(同比增长27.12%)、14.31亿元(同比下降15.55%)、10.28亿元(同比增长121.85%)和6.98亿元(同比增长15.29%),收入占比分别为76.03%、8.61%、6.18%和4.20%。

伴随着全球能源大变革深入推进,锂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如烈火烹油,热闹非凡。而新能源行业越是内卷,产能与技术大战越是激烈,设备厂商就越幸福。“卖铲人遇到淘金热”,这就是先导智能们最底层的成长逻辑。

若是结合先导智能的发展历史会发现,在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强悍的技术突破力与娴熟的资本运作能力才是先导智能强劲崛起的真正核心要素。创业初期靠技术突围,打入松下、TDK、法拉电子的供应链,崭露头角;中期联合ATL、无锡尚德布局锂电、光伏设备;后期借助资本力量,通过IPO、并购整合,打通锂电设备全产业链,且向氢能等产业链深度推进,加速构建“平台化战略”,同时资本与产业深度战略捆绑全球锂电霸主宁德时代,最终成就全球新能源设备霸主。

截止8月9日收盘,先导智能市值为253.56亿元,年内降幅36.76%,较巅峰市值下降了81.44%。

在商业世界里,尤其是处于探索与实验期的产业江湖中,从没有一帆风顺,也没有轻而易举,更没有理所当然。

1999年,迫于生计的王燕清辞职创业,靠着借来的8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租了一间破旧仓库做工厂,雇了两个60多岁的退休老工,“那时我自己既当工程师,又当钳工、电工,所有的设计、装配、编程、调试都是我一个人完成。在这个破仓库里,我一住就是四年。经常是没日没夜地安装、调试。”据王燕清回忆,当时连个厂名都没有,到2000年,才给公司起名为“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

“企业家就像船长一样,掌握着企业的命运和方向,关键要看准方向,不能发生方向性的错误。”当王燕清刚选择做电力电容设备时,整个行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一批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靠模仿做低端产品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要做就做第一!”王燕清从创业一开始他就想做出行业的一流产品。王燕清表示: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只能靠便宜的价格赢得一些小订单,我瞄准的是国际知名的大客户,要做就做最高端!

但当时的产业背景是国内的高端电容器设备市场基本被美国和意大利垄断,国产设备无人问津。而还在初创阶段的先导智能一穷二白,“小作坊”要想成功,除了过硬的技术外,更需要一个关键机会,即被世界级客户认可。

2001年,一家意大利代理商曾不屑地对王燕青说:“如果你能把设备卖给法拉,人家要了,说明你就成功了。”

“咽不下这口气”的王燕清全力投入研发,试图在技术上追赶上进口设备水平。

直到2002年,先导智能终于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客户。当时为特斯拉生产电池的日本松下公司为弥补自身产能不足,在全球考察。当时松下向先导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求先导制造的圆柱卷绕机每分钟能生产30个锂电池裸电芯,而松下自己的设备在当时也只能做到每分钟生产20个左右。

尽管任务艰巨,但机会难得,王燕清夜以继日地投入研发,经过不断地调试改进,终于实现了每分钟30个的目标,这已是当时全球设备生产的最高水准。

就在这一年,先导顺利拿下了松下的电容器设备订单,公司的名声不胫而走。此后,又顺利供货给日本TDK、美国KEMET等跨国公司。先导智能开始了真正的国际化征程,其产品先后进入美国、日本、德国等海外市场,并通过了CE等权威认证。2002年,王燕清正式成立了无锡先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到2006年,先导智能的高压电容器缠绕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反超美国希尔顿,成为超80%的高压电容器厂的设备生产商。

选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更是如此,因为商机如同战机,稍纵即逝。

在电容器设备赛道称王后,先导智能并没有自满,毕竟这个细分领域天花板不高。2006年,王燕清观察到国外电容器设备友商们开始逐步转向锂电设备。无论是电容器制造还是锂电池制造,都需要用到卷绕机。在锂电池生产工艺的前段、中段、后段三个工序中,卷绕属于中段设备。可见电容器设备与锂电设备具有天然的相通性,海外已有厂商成功完成了电容器设备到锂电设备的切换。

凭借着在电容器领域的技术和客户积累,给先导智能切入锂电智能设备奠定了基础。于是在2008年,王燕清也带领先导智能进军锂电池装备行业,并在2009年又进军光伏电池设备行业。

不过在当时,国内锂电池厂商基本都要进口日韩设备,和半导体设备一样,锂电上游的卡脖子现象也非常严重。巨大机遇的背后往往也意味着艰苦的挑战。

数据也显示,先导智能攻入锂电设备领域没有那么容易。直到2011年,先导智能“锂电池设备”收入仅为94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6.60%,2012年又降至309万元,降幅达67.27%。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王燕清曾亲口说过:“在锂电设备上,是客户成就了我们。”但他口中的客户既不是松下,也不是索尼,而是TDK集团旗下的ATL(苹果电池供应商之一,全球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市占率50%)。

2012年,苹果向ATL提出了变更电池设计的需求。在当时国产化率最低的卷绕环节,ATL选择了为索尼提供过锂电设备的先导智能。两年后,先导智能向ATL旗下东莞新能源与宁德新能源交付锂电设备。这一年,ATL对先导智能的营收贡献超过了40%。

在营收之外,这笔交易对于先导智能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与ATL的供应关系,先导智能顺利进入了宁德时代的供货渠道。

这对整个锂电设备行业后续的发展格局,几乎是“一锤定音”。2018-2020年,来自宁德时代的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07%、38.65%和26.80%。2021年上半年,先导智能中标宁德时代45.47亿元订单,这相当于是2020年公司收入的77.6%。如今宁德时代还有一个身份——先导智能的第三大股东。

为什么ATL会选择先导智能作为卷绕机设备供应商?当时产业背景是松下、索尼、三星等外资锂电企业入华,ATL等本土成长起来的电池企业开始大力培养本土设备供应商。

在开发薄膜电容器卷绕设备期间,先导智能掌握了核心的张力控制、卷绕控制与自动纠偏等技术。因此,在2012年先导智能锂电池卷绕机面世的时候,其各项数据都大幅优于国内同行,堪称“卷王”。

期间,先导智能陆续打入松下、LG化学、大众、宝马、特斯拉等国际车企及锂电池企业的供应链。

在王燕清看来:产品是一家制造企业的核心,而研发则是生命线,丢弃研发的企业很快就会垮掉。回顾先导智能发展史发现,强力且持续的研发投入,确实是先导智能持续突破,且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因素之一。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先导智能年度研发投入已连续12年保持增长趋势,2011年-2024年一季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63.9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16%。

先导智能已成为目前业内唯一具备100%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整线方案服务商。据Frost&Sullivan统计,按2022年订单价值口径,先导智能在中国及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1%及17.5%,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及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装备提供商。

纵观先导智能发展史,其娴熟的资本运作手段也是其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装备制造属于重资产行业,资本实力对企业扩大规模,夯实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新能源装备则是一个兼具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2015年,先导智能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开启利用资本杠杆和技术双轮驱动的时代。

动用资本杠杆,通过并购整合,可以迅速弥补自身短板。上市两年后,公司便通过股份支付+定增融资的方式,以13.5亿元将泰坦新动力100%股权收入囊中。

锂电池生产工艺通常被切分为前、中、后段三个工序,设备厂商按照电池制造流程,亦划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设备,价值占比分别约为40%、30%、30%。

前段由于标准化程度较高,订单溢价较少,而中段和后段标准化程度偏低,客户会对定制化方案给予高溢价。

先导智能起家于中段的卷绕设备,在完成对前段分切、涂布等关键设备的覆盖后。通过收购泰坦新动力切入高毛利率的后段市场,完成了全线贯通。

到2021年,先导智能又发布了25亿元的定增募集计划,参与对象正是宁德时代,后者由此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目前持股7.14%。

拥有“宁王”作为第一大客户的支持,先导智能营收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到100.37亿元和139.32亿元,同比增长71.32%和38.82%;净利润15.85亿元和23.18亿,同比增长106.47%和46.28%。

2021年,先导智能市值一度突破13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装备第一股”。而且,除了资本联姻宁德时代外,公司也是极少数能同时供货比亚迪、亿纬锂能、众创新航、蜂巢能源等电池厂商的企业。

一年后,海外收购取得突破,先导智能全资收购了德国Ontec公司,并将其打造为公司位于欧洲的技术能力中心,成为第一家在欧洲本土建设技术中心的中国锂电装备企业。

以资本为翘板,合理借助资本力量,通过并购整合,以及定增吸引下游强势合作伙伴入股,先导智能进一步拉开和竞争对手的领先地位。

持续进击的先到智能还有更大的产业野心。

很多年前,王燕清就制定了“聚焦平台化战略”,目前,公司已覆盖了锂电、光伏、3C、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激光精密加工、机器视觉,形成了八大领域的平台化布局。王燕清计划在不同领域多维破壳生长。

相比单一型企业,先导智能平台化的布局,可以给此前公司积累的优势起到一个放大作用,且具有更强的扩展性。

谈及先导智能核心的平台化战略布局,王燕清明确表示,除锂电池智能装备和光伏智能装备业务外,公司近几年布局了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新业务。经过几年发展,这些业务目前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种平台化战略为先导在新能源行业竞争中建立诸多优势,有利于先导克服单一业务的周期性波动,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保障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事实上,先导智能确实在新能源领域多个前瞻性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已实现产业化布局。比如在固态电池领域,先导智能已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已获得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关键设备订单。

众所周知,当前,主流的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两种路线都已经触及能量密度的天花板。而固态电池则是用固态电解质取代隔膜和电解液,因而拥有更高的电池密度、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在过去十年从150Wh/kg提升到250Wh/kg,而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超过500Wh/kg。因此,“固态电池可能是未来锂电的终极形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国信证券预计,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含半固态电池)需求量为2.3GWh,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达到220GWh,2024年-2030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14%。

当前,各头部车企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都已深入布局。蔚来创始人李斌还在去年底,驾驶搭载150度半固态电池包的ET7完成了1044公里的续航挑战。

前瞻性的布局,让先导智能成为少数能提供固态电池生产整线解决方案的制造商之一,抢先占据赛道爆发前夕的有利位置。

此外,在光伏、氢能等智能装备制造领域也取得了创造性技术突破。

比如在光伏设备领域,公司率先实现了XBC电池的GW级工艺设备研发验证,在其全工序环节都实现了全新突破,已累计获得超过20亿以上的设备订单;同时,开发了业内首个GW级TOPCon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整线高于26.5%的高光电转化效率,引领行业,并与头部大客户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光伏组件方面,先导智能还发布了0BB无主栅串焊机,是业内首款量产的高功效无主栅串焊设备,自主研发的XBC组件和电池设备于2023年突破了行业极限,并为中国钙钛矿行业的首条GW级别生产线提供了国内首台激光划线设备。

在氢能领域,先导智能已成功交付了2000MW氢能电解槽堆叠整线给某世界500强客户。

提前抢占技术制高点,并能跟随市场,跟随产业,跟随客户,先导智能拥有了成为行业第一的底气。

根据东吴证券预计,先导智能2023年新签订单约225亿元(不含税),2024年公司目标增长30%左右。

24潮产业研究院统计发现,先导智能客户预收款(合同负债)已经连续4年刷新历史记录。2023年末增至125.73亿元,同比增长24.10%,到了2024年一季度末再次增至139.55亿元,同比增长34.38%,再次刷新同期历史最高记录。

手握丰厚订单,先导智能未来的续持续增长得到了强力支撑。

王燕清曾表示: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企业需要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才能发愤图强,一个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生生不息。

面对能源革命的星辰大海,王燕青期望通过多元布局和国际化,再造一个先导智能。

首先看产业发展大趋势,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865.2GWh,同比增长26.5%。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3368.8GWh,相比2023年仍有接3倍的增长空间。

再看光伏行业,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345.5GW,同比增长32.2%;国内光伏发电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在全球“双碳”战略的推进下,光伏行业空间仍然广阔。

这是先导智能生存发展的大语境。

目前,国内锂电和光伏陷入产能大战,供给过剩矛盾凸显。但对比国内无限内卷,海外市场扩张相对理性。事实上,为了突破国际贸易与政策壁垒,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全球化发展已经势在必行。而全球化竞争成败,或将对企业,甚至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此前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欣旺达等10家动力电池巨头都开始计划或者已在海外有深度的产业布局,其公开对外披露的/媒体公开报道的项目达33个,总投资预算超4000亿元。

随着中国锂电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先导智能布局海外可谓正当时也。

而先导智能也是国内装备企业中最早进行国际化布局的公司之一,目前已在美国、瑞典、德国、土耳其、法国、匈牙利、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设立分/子公司。目前,先导智能累计为全球客户提供了120余条整线,为全球超过2TWh的电池工厂提供了解决方案,累计4万台(套)设备在全球20多个国家运行。

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先导智能海外收入在过去十年间(2014-2023年)由417万元增长至22.42亿元,增长了536.65倍。

到2023年,先导智能海外收入占比不到14%,出海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3月18日,先导智能与美国电池制造商AmericanBatteryFactory公司(ABF)正式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先导智能将为ABF公司提供总目标为20GWh的锂电池智慧产线服务。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的最大锂电池设备订单。

ABF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制造的美国电池制造商,目标是打造美国第一个本土化的超级电池工厂网络,其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期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建设投产。ABF公司CEOJimmyGe表示,先导智能在为企业客户提高运营效率和成本竞争力方面有着良好的口碑,这是双方得以达成合作的重要基础。未来,双方将在首条产线成功合作的基础上,打造本土化电池产业供应链,并积极探索二期、三期项目合作的可能,驱动美国及北美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次合作先导智能实现了ABF超级工厂网络工程首条产线的设备独供,这不仅是美国本土首个LFP超级工厂网络,也代表着公司在高关税壁垒下仍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认可度,有助于持续开拓美国客户。随着公司整线服务优势凸显和海外业务持续开拓,叠加全球15家子公司布局及供应链本土化,公司有望获取更多海外订单。

东吴证券分析认为,相较于国内动力电池厂大幅扩产带来产能过剩问题,海外扩产较为理性,我们看好未来海外动力电池厂的扩产加速,

一是IRA法案刺激美国电动车产业链本土化,加速LG、SK等日韩电池厂赴美建厂,

二是大众、福特等整车厂逐渐向上游电池环节布局扩产,或自建电池厂或成立合资工厂,

三是ACC、Northvolt等欧洲电池玩家也在增多,利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设备商。相比于2022年先导智能海外订单占比15%,2023年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30%,我们预计2024年海外订单占比将逐步提升至30-35%,先导智能希望将来海外订单占比能达到50%以上。

产业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走过前期炸裂的红利期,在资本与产业野心的疯狂加持下,当前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均陷入供需失衡的危险局面。

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430GWh,但累计装车量仅203.3GWh,装车量占比不足1/2,供给远大于需求,仍在痛苦的去库存周期。

7月初,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公开坦言,当前锂电产业产能过剩,预计要消化到2026年。今年将是深度调整的元年,“动力电池企业到年底可能不会超过40家,且明后年仍将是加速淘汰的阶段。”

供大于求,电池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已经跌到0.3元/Wh的时代,部分企业已陷入亏损境地。

即便是宁王也难以独善其身,根据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中报,测算其二季度电池单价介于0.58元/wh-0.63元/wh之间,环比一季度0.76元/wh还下滑了16%-23%,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而且,由于单价下滑严重,导致存货计提减值从上季度的5亿上升到Q2的14亿元。

这还只是全球锂电大退潮的冰山一角,24潮产业研究院(TTIR)发现,2023年至今,可查的锂电制造领域终止锂电业务的事件已超30起,涉及锂电池、镍锂原材料、锂电池原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总投资规模超600亿元。(不包含上述宁德时代延期项目)

24潮团队分析发现,随着产业形势的严峻变化,锂电大退潮迹象还在进一步延伸、扩大。比如目前很多明星企业深陷停工、停产,或者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真实实力还能否支撑起百亿投资战略,存在疑问。

事实上,供需失衡的风险已经开始反噬产业链,首先看国内市场,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此前统计,2024年一季度,107家(注:港股上市公司未披露2024年一季报)锂电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2929.07亿元,同比下降了18%,归母净利润合计为169.07亿元,同比下降了50.16%。

目前(7月14日),32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业绩预告,这32家锂电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区间合计为“亏损5.80亿元-盈利28.2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1.88%-90.87%。

光伏产业更加惨烈,隆基绿能预计中报亏损48亿元至55亿元,同比暴跌159.93%至152.3%。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指出,光伏行业现在都成“卷心菜”了,“当前光伏产业正处于历史最强内卷期,供需严重错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跌破了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

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光伏装机量明显下滑。上半年投产、开工、规划项目数量同比下降超75%,20多个项目延宕或停止,各环节开工率仅有50%至60%。

下游扩张放缓,先导智能也出现增长停滞的现象,2023年营业收入增速为19.35%,较上一年下降了19.4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23.45%,增速较2022年下降了69.7个百分点,为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分季度来看,去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4.42亿元,同比下降了12.45%,亏损5.49亿元,同比下降了184.09%;第四季度毛利率为26.28%,同比下降了16.81个百分点,也是过去十年以来同期的历史最低值。

今年以来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24年第一季度先导智能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速近分别仅有1.14%和0.21%,营收增速创近十年来同期历史最低值,净利润增速则是近4年来最低值,增长近乎陷入停滞。

随着业绩放缓,其造血力与资本实力也在下降。2023年,先导智能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35%的情况下,其造血力(经营现金流净额)却下降了151.04%至-8.63亿元,创2011年以来历史最低值。今年一季度仅为-7.1亿元。公司解释称是受到销售回款减少等因素影响,可见在产业链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有所减弱。

回款萎缩,也导致其现金吃紧,截止2023年底,先导智能资金储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37.29亿元,同比下降了42.36%,到2024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储备进一步下降至29.82亿元,同比下降了37.19,环比下降了20.03%。而与此同时,应收账款上升到116.84亿元的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也是跃跃欲试。新能源设备子行业繁多,各个细分行业都有相对独特的技术门槛,因此会出现一些隐形冠军,比如,北交所的纳科诺尔是国内锂电辊压设备的行业第一;

横跨光伏、锂电和半导体的平台型设备公司奥特维,其光伏组件串焊机占据全球70%的份额,并向HJT、TOPCon加速渗透;以圆柱锂电池卷绕机起家的赢合科技,已成为锂电设备行业前中段的龙头,且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亦是直接获得海外客户订单的国内锂电设备公司,2023年境外销售额占比达到35%;杭可科技则以锂电后处理系统为特色,当前也在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如下表所示,2024年一季度,捷佳伟创、迈为股份、赢合科技、纳科诺尔等新能源设备厂商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归母净利润较先导智能实现了更快速的增长。

综上可见,目前先导智能的产业地位与营收规模等综合实力仍位列新能源设备领域第一位,但每个细分赛道都有实力不俗的竞争对手,且在国内内卷加剧的背景下,其竞争对手们也纷纷瞄向海外市场,如下表所示,2023年赢合科技、迈为股份、杭可科技等新能源设备厂商海外收入增速均要高于先导智能,其中赢合科技在海外收入规模上已超越先导智能,位列第一位。

综上所述,如今的全球新能源行业已是战火纷飞,作为全球霸主先导智能必须要适应且战胜这样的竞争态势,才能持续保持领先位置。

在去年11月中旬的一场新能源产业大会上,王燕清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下,产能过剩主要是低端产能过剩和无序的竞争造成的严重内卷。他呼吁光伏企业和新能源企业一定要以创新做为自己的竞争力。

“展望2024年,我充满信心和期待。”王燕清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新能源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我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为可持续能源转型作出更大的贡献。

THE END
1.余承东遥遥领先?华为两天超劳斯莱斯一年!宾利保时捷江淮汽车余承东遥遥领先,曾经像孙红雷戏精附体,但如今却从口号变成现实,因为问界M9大获成功,坐稳2024年50万级别车型销冠,抢了宝马X5和保时捷卡宴不少客户,让华为智驾彻底征服整车企业。 然而这并不是华为智驾极限,它和江淮汽车合作推出尊界S800,起售价达到150万,引来市场一波卖给谁质疑,却在短短48小时内,收到了2108台订单,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BJGHP40553TDSE.html
2.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免费阅读《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书友收藏: 公公与儿媳妇、教授,抑制剂要吗、邻家姐姐十八岁、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和死对头锁死后我成了首富、我真不是乱选的、Moba:奇怪的上单、LOL:超级电竞经理、诸天之百味人生、网游三国之天下诸侯、修仙归来在都市、一生何求沈浩秦菲雪、三国之超神作弊器、平平无奇四师弟、https://www.shaonianshuwu8.org/101131/
3.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壕无人性1,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最新章节【重磅推荐小说: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 【飞卢第一本汽车类型神豪文小说】 林枫穿越平行世界,却接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车企。 而且家里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可爱妹妹要养!压力山大…… 面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天朝至今都没有研究出自己的汽车发动机。 国产车企几乎沦为了代工厂,这是一种耻辱!面对这种情况,http://m.xitongliu.cn/24_24150/
4.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作者(壕无人性1)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简介: 【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飞卢第一本汽车类型神豪文小说】 林枫穿越平行世界,却接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车企。 而且家里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可爱妹妹要养!压力山大…… 面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天朝至今都没有研究出自己的汽车发动机。 国产车企几乎沦为了代工厂,这是一种耻辱!https://www.ops8.com/majia_188733/
5.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最新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章节列表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都市:从投资九叔开始、 从大矿主到世界首富、 抱歉我是收租大佬、 都市之最强狂兵陈六合、 我的美女上司、 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都市最豪女婿、 风流狂少、 娱乐:穿成流量的杀手之王、 全民模拟:我有无数天赋、 荒野求生:神级手艺人、 超级巨富聊天群、https://m.zuizaoxiaoshuo.com/ml/60877/
6.宁德时代最狠对手来了:开盘暴涨,市值一度7500亿为什么动力电池如此火爆?究其原因,一是双碳背景下,汽车产业转型的必然需求——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材料;二是储能行业的崛起,使得动力电池市场的直线上升。 正如市场流传着一种说法,谁能解决电池储能瓶颈,谁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世界首富。 就连硬科技投资人也在朋友圈感慨:“今天不布局新能源的核心环节(新材https://www.pencilnews.cn/d/40236.html
7.《我,工业大亨,从代工到世界霸主》最新章节【我,工业大亨,从代工到世界霸主】重生十五年前,老爸即将面临破产的危机,周天翼毅然挺身而出,解决了老爸的代工厂危机。 至此,周天翼的工业霸主之路就此开始。 从一个小小的代工厂做起,不知不觉间俨然已经成为工业界的杠把子。 “什么?国外车企嘲笑我们国内汽车行业落后?” “让我来,续航两千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了解https://zhongtianwen.cn/Wo_GongYeDaHeng_CongDaiGongDaoShiJieBaZhu39283412/
8.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壕无人性1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作者:壕无人性1动做:开始阅读,连载,直达底部最后更新:2024-10-15最新章节:第五十八章 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 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小说已由作者“壕无人性1”更新,爱看书吧提供最新章节在线免费阅读!相关书籍: 开局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 从汽车霸主到世界首富免费观看、 从汽车霸主到世界https://www.shuzw.com/217_217582/
9.无“卖出”;越南首富潘日旺:从方便面大王到造车狂人越南电动汽车品牌VinFast近期在全球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股旋风,本周累涨近350%,市值达到近16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企业。其背后越南首富潘日旺是如何实现“换道超车”的呢?“一周人物”带你走近从方便面大王到造车狂人的潘日旺。 本周,日本启动核污水排放,计划总排放耗时约30年。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8262826069166.html
10.重生:从卖水开始成为世界首富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看我一个学生,如何从卖水开始积累第一桶金!从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打造全球顶级商业帝国,引领华夏重返世界巅峰! 本书别名:《重生:从卖水开始成为世界首富》、《刚上大学,我不小心成了全球霸主》、《从卖水开始踏上世界之巅》 目录660章 第一卷:正文共660章 第1章 李闪闪的前世今生 第2章 龙山有矿https://fanqienovel.com/page/6931269327714782216
11.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后来比尔盖茨又当了5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后来比尔盖茨又当了5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共当了18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智商175,比尔盖茨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时代霸主比尔盖茨,还有谁,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从2021到2023连续3年蝉联世界首富的 特斯拉 汽车公司董事长埃https://xueqiu.com/8393318811/303221032
12.从乡镇企业到全球百强,探索国内零部件巨头三花汽零的崛起之路三花汽零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张道才家族的高瞻远瞩、坚持创新以及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在未来,他们将继续在新能源汽车及其他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张道才家族以其卓越的商业智慧和战略眼光,成功打造了三花这一全球知名品牌,不仅成为绍兴首富,更是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占据了重要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3283.html
13.从代工厂到科技霸主赵日天从只能组装老人机的小工厂。 到全球最大的代工厂。 再到碾压全球文明的科技公司。 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欢迎大家随我一起走进科技霸主叶辰的内心世界……阅读从代工厂到科技霸主最新章节请关注(未来小说网 https://www.yunxs.org/read/204/204063/)最新章节:第两千两百二十https://www.yunxs.org/read/204063.html
14.从代工厂到科技霸主最新章节V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一位华人世界首富 V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亿股份当礼物? V第一百二十七章 完美的星辰电脑系统 V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老首富的会面 V第一百V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汽车发布会 V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发布会现场 V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开始倒计时 V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特别车展 V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不http://www.wakuai.com/booklist/616419.html
15.重生之全球首富最新章节列表重生之全球首富全文阅读阅读:武动乾坤驻马太行侧遮天长生不死异界之风流一生官神官居一品重生之虚拟天帝极品暧昧校园超级霸主第2084章:世界首富 第2085章:注定追不上的人 第2086章:放出消息 第2087章:死亡规律发明人 第2088https://www.3dllc.com/html/98/98866/74482215.html
16.都市之我是世界首富最新章节目录第1206章 世界首富沦落到这个地步(4更 求订阅) 第1207章 万亿美金身家也不行(5更 求订阅) 第1208章 古玩界里的规矩(1更 求订阅) 第1209章 待宰的肥羊第1425章 未来的一个霸主诞生(5更 求订阅) 第1426章 被身边人出卖了?(1更 求订阅) 第1427章 错过了一个天大的机会(2更 求订阅) 第1428章 陷入疯狂https://www.miaoshuyuan.com/5491/dir.html
17.富豪榜掌控印度的顶级富豪(从12798复制)南方周末从那一天开始,穆克什·安巴尼在印度人茶余饭后又多了个头衔“准世界首富”。 家族传奇 “今天拥有的一切幸运最终应该归功于自己的父亲德鲁拜·安巴尼。”穆克什·安巴尼谈起自己的信实帝国时,从不忌讳自己的二世祖身份。 穆克什·安巴尼的父亲德鲁拜是印度家喻户晓的商业奇才。自上世纪70年代起,洞悉财富与权力真谛https://www.infzm.com/contents/13061
18.重生之全球首富全集阅读姜小白推荐阅读: 生而为皇 科学霸主 狄仁杰探案 快穿之总有男神想黑化 修罗武神全文阅读 苍龙令 让你演唱第2084章:世界首富 第2085章:注定追不上的人 第2086章:放出消息 第2087章:死亡规律发明人 第2088http://www.ahlock.org/lock/2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