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两分的状况呢?一些人对Ayawawa深恶痛绝,斥其为毒鸡汤、可怕的邪教,另一些人则视其为人生导师、指路明灯,甚至说出“如果娃都不能信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的话。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仍是一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女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多地将婚姻、家庭视为首要任务,所以才导致如Ayawawa之类声称可帮助她们获得美满姻缘的情感咨询师盛行一时。
Ayawawa教会了女性什么
Ayawawa关于婚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呢?在其话语模式中我们看到有两个概念被反复提及,即伴侣价值(matevalue,简称MV)和亲子不确定性(paternityuncertainty,简称PU)。简单来说,伴侣价值指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而亲子不确定性则指男性对后代的不确定感。Ayawawa认为女性只有提升MV(伴侣价值)、降低PU(不忠诚度),才能让男人选其为长择对象,进而成功步入婚姻。
尽管Ayawawa把女性mv设为八项之多:年龄、长相、身高、罩杯、体重、学历、性格、家庭环境,但她主要谈的是外形(如长相、体重)和性格。她认为其他几项改变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改变起来不太难、提升后又对生活有积极影响的是降低体重、养成好性格和提高颜值,而这又跟她推销的商品一一对应,即减肥和护肤食品、化妆品、情感咨询等。
在性格养成方面,Ayawawa除了老生常谈的温柔体贴外,还有她一些独特的、在公众中充满争议的见解,比如她认为女性要多多撒娇和崇拜男性,这在婚姻中非常必要,一个女人如果不走心(诚心诚意)地崇拜丈夫,夫妻感情就不会好,她就有可能被离婚。那么,Ayawawa这一帮助女性获得美好婚姻的秘诀到底有没有效呢?不少娃粉声称它确实很有效。
“网友说:'突然明白了老公对女儿的爱,小姑娘天天叫着爸爸抱,家里什么东西坏了她都不怕,说有爸爸修,爸爸就是她的机器猫,如此受人崇拜,能不宠爱吗’。”
显然,让娃粉们满足、羡慕的并不是一种平等、独立的关系,其模仿对象更像是父女,大致内容包括:男方公开承认关系、提供生活资源、对女性的宠爱等。如果你认为这就是幸福,那么确实有一些人获得了她们想要的幸福,但这跟Ayawawa的训导有多大关联,却仍有存疑之处。显然,不是所有男人都喜欢崇拜自己的女性,有时性格强势的女性反而让他们更倾心,个体差异性总是存在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幸福的感受很可能是出于潜意识的诱导。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同意通过一种苛刻或不愉快的经历以达到某个目标的时候,这个目标就变得更有吸引力了。比如有研究显示,如果大学生志愿者在加入一个小组时经历过极度苛刻和不愉快,他们对这个小组会更加喜爱。其原因很简单,没有人希望自己付出的代价毫无意义。
此外,当有人对娃娃的方法提出质疑时,她的应对方式有些过于简单了,可谓是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你声称采用她的办法无效,她会说你曲解、误解了她的意思,是你自己运用不得当;而如果你声称采取相反的做法,男方态度反而好转时,她就提出这只是一种假像,结果会更糟糕,比如男方将从长择变短择,乃至抛弃女方。不过,将来的事情有谁能知道呢,这点其实是难以印证的。
情感模式之大国崛起
那么,Ayawawa所言的女性性别优势到底是什么呢?除了显而易见的女性生育功能外,其他提法似乎难以深究。比如她说女性的性别优势包括更容易短择男性,但另一方面她又认为女性应该放弃短择。既然这本来就是为幸福生活所必须放弃的,怎么又会成为一种优势呢?然而正是在这里,Ayawawa显露了她通过修辞手段来掩盖其论述中自相矛盾的能力,她是能够把白说成黑的,当你在心里更想看到黑色的时候。这样的话语陷阱在Ayawawa的论述中随处可见,读者一不小心就会被绕进去。
用类似的手法,Ayawawa将自己对性别平等的理解进行巧妙加工,变成更像是对一种客观事实的描述。比如她提到西方国家的法律对女性保护得更为周到,如果离婚男方就会损失惨重,然而这并不是在夸赞西方,因为接下来她就话锋一转,说所以西方男人不想结婚,如果你们在西方国家,根本结不了婚了。如此一来,那些仍将婚姻视为最大目标的女性,对西方国家不免从心里排斥起来,她们似乎想不到,如果在西方那种社会,自己也未必想要结婚了。
在话术方面,Ayawawa很有一些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类似于田忌赛马,“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她居然能把一个性别平等排名一直下滑的国家说得花好桃好,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本事。比如你讲日本好,对女性的保障更完备,可是日本女人很难出去工作啊!你说北欧好,性别更平等,可是北欧男人不结婚,什么都要跟你AA制......如此比较下来,确实只有中国最好,女人自己可以有事业,男人又愿意供养你,简直是两全其美。
焦虑式微商营销之盛行
客观而言,Ayawawa的情感模式在获得典型直男的认可上有一些效果,因为他们更愿意扮演传统的男性角色,同时对女性也有着类似的期待,当女性投其所好时,自然更能赢得他们的好感。但这么做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许多人提到过的自我物化、强化性别刻板印象、阻碍性别平等进程等。
不过,直男群体也在迅速分化中,整体是往中性风格在转变,由此暴露出Ayawawa话语模式的一个不足之处,即缺乏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这是有很大风险的。尽管Ayawawa声称那些改变只是过眼云烟,不必在意:“逆本能的风潮,不会持续太久,也就一二十年......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要中计,做了它们的牺牲品”,然而即使此话是真,谁又愿意将人生中宝贵的一二十年拿来冒险一搏呢?
为了促使女性丧失对社会变化的敏感度、对未来的独立判断力,变成一个迫切需要训导、引领的迷茫者,Ayawawa的主要做法是激发忧虑。她通过诱导性的描述不停地传达给她们一个信息,如果不按照她所说的去做,你的人生就不会有幸福,你的未来也没有保障。而只要购买我的商品,听话照做,你会拥有一个“笑点低、哭点高的幸福快乐的人生”。简而言之,这是一种通过引发恐惧、进而承诺可以缓解恐惧来推销商品、同时促进受众态度持久改变的营销方式。
在优弹素的官网上,我们看不到任何有关其微商代理制度的具体说明,不过通过与几位前代理的接触,我基本了解到了它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分级(三级)营销模式,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当消费者通过体验价(924元)拿到3盒产品、服用满一个月之后,那些有意继续服用的人大多变成了代理,而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那么,她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一旦起了赚钱的念头,代理们很快就会发现,要达到精英代理所晒的那种高收入,月入十几万、数十万,靠老老实实卖货是不行的,即使你一天到晚谈单、发货也做不到。更好的办法是拉下线、带团队,因为每加入一个新代理,对方就有一次大量提货,上家代理先赚到一笔可观的差价。如果这个代理肯继续做,升级到总代,其自身包括其链条下的所有总代所售出的每一笔货,上家都可以拿到相应的奖金,这被称为被动收入。据说做得好的总代,每月光被动收入就有数万元,真可谓躺着也能赚钱。
这种营销模式的问题在哪儿呢?尽管它确实有商品在流通,而公司并不公开的三级代理制度据说是通行模式,奖励与下线提成似乎也并不等价,但它看起来仍跟传销有些相似。比如它模糊了消费者和代理者的界限,单纯的消费者很少,多数消费者都成为了代理;其次,它需要入门费,只有一次性认购若干商品才能取得代理权,拥有卖货和发展代理的资格;最后,每加入一个新代理,所有这条线上的上家都会有收入,而做到总代之后,其团队中其他总代的销售业绩均可用于自己的计酬。
在这个新的时期,对Ayawawa的感恩叙述中,不再只是收获美满因缘这一条,而加入了不少新内容,如成为创业者,走上事业巅峰,实现财务自由.....显然,当你进入这套营销模式时,你对Ayawawa情感模式的忠诚度也会进一步提升,那些夹杂了经济利益的关系必然更稳固,类似于婚姻。你会不由自主地相信,你的未来与Ayawawa的成败是绑在一起的,所以你将别无选择地站在她的立场上,为了你们的共同利益而奋斗。
小结
一个成功的商人,对政治和经济社会的变化必然是敏感的。Ayawawa近年来的一些变化,说明她已经捕捉到了社会氛围的改变,她正试图通过调整自己的话语模式、经营模式,努力往更成功的路上飞奔。具体而言,一方面是通过快销商品(如优弹素等)的微商分销,迅速获得大额利润;另一方面也希图通过与政府有关机构加强联络,保障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她的心愿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呢?我们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