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中介服务行业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由于单身人士数量逐年增多,且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已难通过自身交际圈实现婚恋,婚恋中介服务渐受热捧,因此引发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加,据广东省消委会2018年第三季度消费投诉报告数据显示,全省消委会共受理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6444件,同比增长近一倍,其中,网络情感咨询、婚姻介绍服务类投诉成为热点。相当一部分婚恋中介服务质量欠佳,消费体验不好。

一、婚恋中介服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体定位不清晰。由于涉外婚介乱象较多,我国国务院于1994年以通知的形式规定国内婚介机构划一归口民政部门管理,营业前需到民政部门办理许可,2002年政策放宽,营业性婚介机构无需到民政部门办理行政许可即可开业,目前,婚介机构除了可以作为商事主体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外,还可以在民政部门按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登记部门的多元性决定管理方式的多样化,这种管理体制必然造成管理上的脱节和管理中的漏洞,也不利于统一立法和统一执法。

(二)收费随意性较大。婚介收费市场化无可厚非,但就投诉个案来看,消费者花大钱也未必买到相应的服务,同一服务不同客户收费不一、不明码标价、服务项目不透明等问题比较突出,诚然,服务性行业评价维度较为主观,尤其是涉及情感服务,标准不容易量化,但并不代表可以任意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目前情况来看,这些问题在部分婚恋中介机构中比较突出。

(三)资料不真实。婚恋中介为了招徕顾客,往往自称拥有大量客户资源,且客户的条件优越,但事实上,随意拉人充当相亲对象、敷衍了事、虚构征婚者的信息吸引客户消费等不法情形时有发生,使消费者财产、精神权益受损。

(四)服务质量不佳。线上的婚介机构问题主要有:一是个人信息审核不严、造假;二是退款拖延,遇消费者要求退款并终止合同,多拖延对待,或者要求消费者走法律途径;线下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消极怠工,对多次介绍不满意者,商家便不再积极履行服务承诺;二是履职不符合约定,囿于资源不足,随意安排消费者约见不符的相亲对象;三是格式条款较多,侵害消费者权益;四是退款拖延。

二、问题成因

(一)婚恋观的物质化。近年来价值观日趋多元,部分人想通过婚姻实现社会地位的转变,婚介机构“资源多”,又不需要自己多跑路,更有专人帮忙撮合,消费者当然乐于给钱;婚介机构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不顾自身资源多寡,常作虚假承诺、夸大宣传、找婚托等,投诉纠纷也就因此而起。

(四)消费者保护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消费指引,尽管近年来婚恋诈骗乱象多见,但乱象的具体信息(具体到机构名称、具体违法行为)鲜有监督部门或媒体披露,消费者因此多次摔倒在同一个陷阱里;缺乏维权知识,消费者往往对价格标示、合同约定、录音录像取证等维权途径不太重视,后期一旦因此发生纠纷,则消费双方各执一词,消费者往往因缺乏有效的证据支撑而难以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严厉打击虚构个人信息、婚托等不诚实婚介行为。建议通过媒体、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政府网站公布婚恋机构的违法诈骗行为,信息包括违法企业名称、具体诈骗行为等细节;要求征婚者必须实名制注册,个人信息须有可靠证明予以证实,曝光造假者,禁止其进入各类婚介平台注册,该记录列入个人征信系统;督促婚介机构严格核对个人信息真实性,定期抽查,对因虚假信息审核不严导致消费者损失的机构予以处罚并公布;对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从业机构或个人,禁止涉足婚恋中介行业等等。只有将行业泡沫刺破的情况下,消费者才会发现婚恋中介所谓的“优质”资源并不多,希望通过婚恋中介实现社会地位转变的想法就会改变,有助婚恋观趋于理性。

(二)建立统一规范。市场化并非导致婚恋机构乱象的根源,故某些建议提及所有婚介机构划一进行民办非企业登记并不合理,因为民众有享受更好服务的权利,婚介也并非只有提供征婚信息一种业务,还有心理咨询、形象塑造、关系维系等周边产业有待开发,这些服务的提供、优化不可能免费,建议将婚介机构重新统一划归民政局主管,统一颁发婚介机构行政许可,取得许可后,营利性的机构需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非营利性的则按原民办非企业进行登记,处罚主管部门为民政局;建章立制,及时对婚恋中介服务行业中消费双方的权利义务、收费标准、服务质量、行业主管部门等予以明确,制定处罚措施,同时细化民政、市场监督、公安、网监等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为部门监管执法提供法律依据;《婚姻介绍服务国家标准》可以参考ISO体系认证方式,对符合标准的婚介机构,颁发认证证书,使行业以实现该标准为荣,督促婚介机构提升服务质量。

(四)利用婚介行业推动正确的婚恋观。当前社会风气浮躁,若能通过引导婚介行业传达正确的婚恋观,使婚恋不再单单以物质作为价值判断的维度,则功莫大焉,为此,可加强行政执法、行政指导,破除买卖婚姻、欺诈婚姻等不良风气;指导婚恋机构将正确的择偶观、婚恋观融入心理咨询、关系维护、礼仪教学等业务中,使择偶更纯粹,民风更淳朴,政府对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婚恋中介机构,可以广泛宣传其社会贡献,引导更多机构参与其中,推动婚恋理念转变。

THE END
1.破解“婚恋难”,不妨多搭平台婚姻红娘婚介中介婚托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市场上的婚介中介服务已经陷入信任危机,成为“骗子”“婚托”甚至“杀猪盘”的代名词。2023年,一项由京津冀3地消协联合组织的一项调查证实,背景信息审核不严、“红娘”资质有待规范、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退款难、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隐患等问题,在婚介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存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N5R6EJ055615RY.html
2.关于制定婚介行业规章和婚介专项法规的建议关于制定婚介行业规章和婚介专项法规的建议 【摘要】分析公办婚介活动不景气和民办婚介活动乱象丛生的深层次原因,有人们对婚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不明白,对婚介服务机构的职能不清楚,对婚介服务机构的工作规律不知道,对婚介服务合同的法律属性认识有错误、对婚姻媒介的认知评价和舆论宣传导向有错误等,这亟待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http://www.hssxqq.com/tc/news/view.asp?id=1045
3.2024机会与建议 15第六章行业政策环境 17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17二、行业标准与监管要求 17三、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8第七章行业竞争格局 19一、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9二、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20三、竞争策略与差异化优势 21第八章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22一、行业内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2二、行业发展机遇与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3215410.html
4.68888元红娘服务派“托儿”来相亲?婚恋社交平台顽疾难治“80后”步入而立之年的2010年,曾经带动互联网婚恋市场的暴发,火了世纪佳缘、百合网等一批互联网婚恋平台。但当2020年第一批“90后”步入三十而立门槛时,尽管互联网婚恋平台也大力推广视频相亲、直播相亲等功能,但婚恋社交市场依然显得有些冷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近年以来互联网婚恋社交市场乱象频生,常常被贴上“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7041542643195.html
5.在线调查,网络调查,市场调查,满意度调查,免费在线问卷调查网调研宝以合法调查而获取委托信息的商业性服务机构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寻人服务、婚姻调查、子女行为监护、债务追讨、行踪调查等服务的民事调查公司。http://www.diaoyanbao.com/
6.婚介征婚需要采用实名登记市场乱象有望缓解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11月8日讯(记者 葛楠) 到婚介征婚需采用实名登记,婚介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不得提供“包您找到满意为止”的服务。首部规范婚介服务的《婚姻介绍服务》国标将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无疑从一定程度上给目前混乱的婚介市场戴上“金箍”。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911/20091109/news_20091109_876708.shtml
7.关于‘’东莞简爱婚姻介绍服务有限公司‘’投诉处置不当事宜1;该婚介公司虚假宣传,没有诚信,承诺与事实不符合,折法部门没有深入调查,没有查合同的霸王条款,没有听群众的心声,走过场,潦草收场,没有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 2,在12315投诉公示中该公司半年多来的投诉高达18起之多,甚至更多受害者,高消费,金额大,消费与服务不平等,315曝光后,婚恋市场乱象是重灾区,市场部门 没http://wzzdg.sun0769.com/political/politics/index?id=71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