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超市中的大多数保鲜膜标注了厂家、生产日期、规格、材质等基本信息,但很少标注耐热温度等注意事项。不少顾客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保鲜膜,如PVC保鲜膜在微波炉加热后或包装过热及油性大的食品,会析出有害物质氯化氢,对人体造成伤害。
【规定】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新国标规定,用于包装食品的保鲜膜应标示“食品用”字样,并标示出“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炉加热”、“不得高温使用”等警示性语言。
一次性餐具不能乱标“可降解”
【现象】全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达100多亿只,而真正的生物降解塑料原料产量1年只有3万吨,市场上标注的可降解餐具,很多并不是真正的环保产品。
【规定】《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规定,只有能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等物质的一次性餐饮具,才能标注“可降解餐具”。该标准还对一次性餐饮具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一次性餐饮具是指有预期用餐目的或类似用途的器具,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餐盒、盘、碟、刀、叉、勺、筷子、碗、杯、罐、壶、吸管等,但不包括无预期用餐目的或类似用途的食品包装物,如生鲜食品托盘、酸奶杯、果冻杯等。
婴儿奶粉生产将加强监测
【现象】三聚氰胺事件给诸多奶粉生产企业很大的教训和反思,如何加强奶粉食品加工中的管理监测水平,需要制度上给予保障。
运动饮料禁加兴奋剂
【现象】国内冠以“运动饮料”名称的产品不少,一些运动饮料含有咖啡因成分;一些运动饮料虽然只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但糖分偏高,还是充气饮料。
【规定】新修订的运动饮料国家标准,取消了原“国际奥委会禁用物质”的附录,规定运动饮料严禁添加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最新版规定的禁用物质。同时,首次在定义里强调了运动饮料“被机体迅速吸收”的特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