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纪录片《“炼”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
观众看完赞不绝口:
“轻盈又不停止思考,说的是相亲又不只是相亲”,
“道出了中国单身女性的秘密”。
影片的剪辑指导是娄烨和刁亦男御用的孔劲蕾,
顾问是纪录片大牛杜海滨,
导演董雪莹是一个80后女生,
她花半年在北京、上海、西安、山东、洛杉矶等地
她们中有明星,有高管,有音乐人,
有单亲妈妈,也有普通白领,
每个人都在爱情的路上备受挫折:
相亲被嫌弃年纪大,
被催婚到绝食,
甚至遇到过杀猪盘……
上影节开幕前,我们和导演聊了聊,
她说这部片子的关键词是“彼此理解”和“温柔”,
“如果说都市生活是冷漠的、坚硬的,
那我希望《炼爱》是一团火,
能够去融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当女性想要展开一段亲密关系,她首先面对的,竟然是一道算数题。
“肯定要面临生小孩问题。你就算现在结婚,立刻怀孕,也是高龄产妇了。”
“长得年轻没用,要看生理年龄。”
讨论婚后会不会出轨,红梅和约会对象产生分歧
李桃带女儿相亲
拍这个题材,董雪莹有自己的身份优势,同样是30岁以上的单身女性,她其实是这个影片隐藏的第六个主角。站在和主角们相似的处境里,几乎在开机的瞬间,她就打开了这些女性内心隐秘的部分。一定程度上,这弥补了群像式观察对人物纵深探入的缺失。
为了不激化性别矛盾,剪掉了很多男性的语言暴力,她删去了一些激烈的对峙场面。即便如此,面对观众之前,她仍然忧心忡忡。
上海电影节首映之前,我们在北京见到了董雪莹,采访的间歇聊的全是婚恋话题。她问我们是不是单身,单身的话,要不要进她所在的交友群。
她请求摄影师,把她拍得好看点,“指望”这条采访视频,帮她找个有缘人。
相亲角的叔叔阿姨,一张口肯定是问年龄:“姑娘多大了,姑娘?”我说了年龄之后基本就没有第二句了。“你这年龄不考虑。”他们会非常直接地说我年纪大。不过那时候我已经习惯了,因为我在婚恋网站已经被歧视过一轮了。
之前我觉得追我的人还是不少的,突然年龄受歧视了,特别匪夷所思。这是拍《“炼”爱》最初的冲动。
我带着双重身份开始纪录片的拍摄,一方面我是对婚恋有困惑的单身女性,一方面我作为导演,接触了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女性以及她们的家人,我发现困惑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只是一个家庭的。
红梅搭早高峰地铁
然而,北京户口带来“抢跑先机”,也抵不过生育年龄的“上限危机”。
她相过很多亲,一直没遇上心中会认定的那种人。在相亲局上,她坐那儿,一轮一轮见人,越来越垂头丧气,结束后她对我说:“我怎么把自己剩成这副样子了。”
Kitty就是我们身边都有的那种女孩,也许不那么独立,父母提供了生活的安全感,做家务生疏,吃饭要爸爸给剥虾,房间里堆满hellokitty,像个小公主一样被呵护着,对未来伴侣有浪漫的想象,拒绝将就。
医生告诉Maggie冻卵的风险
拍摄花絮
跟拍半年后,有一天,一个晴天,我们在Maggie家里听苏慧伦的《七岁的影子》,那是Maggie最喜欢的歌。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只兔子断掉了一个耳朵,刺和鳞片从伤口里长出来,把兔子包裹起来。
那是她第一次向我敞开心扉。那只兔子是她所相信的爱情。
断了耳朵,长出坚硬的壳,那是职场和情感经历塑造出来的部分,每个人都有。但珍贵的是,经历了那么多之后,我们还能有柔软的东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