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中心中华家教后独生子女时代核心家庭关系的变化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后独生子女时代核心家庭家庭关系家庭系统理论

作者简介:但菲/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申轶群/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继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和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颁布后,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明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方针并给予配套支持。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和后独生子女时代的开启。[1]三孩政策的落地推动社会加速迈进后独生子女时代。生育政策的调整从宏观层面上可以改善我国整体人口结构、继续保持人力资源的优势,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从微观层面上会影响到家庭,包括扩大家庭规模、改变家庭结构、影响家庭关系等。“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后独生子女时代的核心家庭从“2+1”模式越来越多地转变为“2+2”以及“2+3”模式。子女数量的增加扩大了家庭规模,使家庭的三角结构更为稳固,也使家庭关系更为多元。在家庭关系类型上,核心家庭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变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三者并存;在家庭关系数量上,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波沙特(Poussart)的家庭关系互动定律公式可以得出:三口之家的人际关系数为3,四口之家的人际关系数为6,五口之家的人际关系数为10,每增加一个人,家庭关系都会变得更复杂。[2]

一、家庭系统理论及其关系架构

(一)慢性焦虑

“慢性焦虑”指人对于想象中的威胁的一种反应,主要原因在于人所处的关系系统受到干扰。[6]比如,生活中的某一事件(退休、生育)的发生,引起家庭关系紧张,进而家庭成员就可能产生慢性焦虑。慢性焦虑往往是家庭关系发生问题的“导火索”,虽然其作用并不会非常明显,但会一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们,并影响家庭生活。

(二)自我分化

慢性焦虑与自我分化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自我分化”是个体的“象征物”,共包含两个层面的能力,自我层面指个体内部把理智与情感分开的能力,关系层面指个体与他人的情绪相分离的能力。[7]自我分化的高低可以用自我分化量尺表示,得分越高代表个体自我分化程度越高、越理智,在心智上和情感上更能够顺利独立成为成熟的个体[8],在与他人联结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情绪分离能力,反之则表示情绪性更强,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

(三)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指把焦虑扩大到第三个人,被焦虑环绕的这三个人所形成的关系。影响三角关系变化的是家庭中的焦虑水平,因此,三角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家庭关系发生问题时充当“放大镜”的功能。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相较于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扩大焦虑,形成三角关系。

(四)代际传递

三角关系形成后,会形成“代际传递”的“接力棒”效应。在家庭中,孩子个体的自我分化水平和焦虑水平受父母自我分化水平和焦虑水平的影响,是家长对孩子投射的结果。一代家庭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受上一代家庭父母自我分化水平的影响,又作用于子代的自我分化。家庭投射历程不论历经多少个世代都会持续运作,维系代际传递。[9]

二、后独生子女时代核心家庭关系的变化

(一)亲子关系:熟悉又陌生

随着二孩的出生,父母重新开始履行养育和照料子女的义务,形成一对新的亲子关系。父母前期有照顾大孩的基础,所以在对二孩的照顾上更为顺手,但往往因为更顺手会产生“完全复制”先前经验的错误想法。父母需要谨防这种惯性思维,因为尽管孩子的身心发展遵循顺序性、阶段性等规律,但仍需要清楚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应当尊重并了解孩子之间的差异,在熟悉感中看到区别并灵活处理,以便形成健康的亲子关系。

(二)手足关系:憧憬又迷茫

手足关系是后独生子女时代常见的家庭关系,它随着二孩的诞生而产生。手足关系的出现对大孩来说是一种新的改变,在全面二孩政策颁布之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大孩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不需要和弟弟妹妹相处,而突然到来的二孩会与大孩“争夺”包括父母宠爱在内的家庭资源。如此一来,如何与弟弟妹妹沟通、相处,担任好哥哥姐姐的角色,成为大孩需要学习的“课题”。对于二孩来说,手足关系是一出生就有的,在与哥哥姐姐的相处中自然而然习得弟弟妹妹的角色,但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会有家庭选择生育三孩,二孩如何在扮演弟弟妹妹角色的同时承担好哥哥姐姐的责任,也需要调整适应。二孩、三孩的到来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值得期待和憧憬的事情,但是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的手足关系可能要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需要父母在二孩、三孩出生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在兄弟姐妹实际相处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夫妻关系:幸福又忧愁

三、后独生子女时代核心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家庭关系变化带来的挑战,如果调适得当则有利于家庭关系的融合,如果处理不当会形成问题影响家庭和谐。本文依照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结合果果与齐齐的家庭案例,从慢性焦虑、自我分化和三角关系三个子要素出发,对后独生子女时代核心家庭关系的变化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内外综合作用导致慢性焦虑

慢性焦虑是因担心家庭关系发生变化引起问题而产生的焦虑,二孩、三孩的到来改变了家庭关系,成员可能因此产生慢性焦虑。

其次,手足关系改变会导致兄弟姐妹相处困难的焦虑。果果作为家中的老大,在齐齐出生之前独享父母关照,齐齐的出生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模式。父母独宠弟弟于一身让果果难以接受,并将原因归咎于齐齐身上,致使果果与齐齐二人相处不易。独生子女向非独生子女身份的转变,也将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转变。二胎的到来,打破了原来大孩处于家庭中的“至尊”“唯一”地位。大孩需要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家庭中最需要被照顾的孩子,同时还要以哥哥姐姐的身份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这种尝试处理得当是一种成长,若挑战失败则容易引起慢性焦虑,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并给予恰当的解决。

(二)父母集中投射影响自我分化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个体自我分化的高低与原生家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焦虑恶性循环形成三角关系

夫妻恩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石。[16]夫妻关系是家庭最基础的关系,如果夫妻关系不佳,在显性上,会影响丈夫与妻子在家庭中分担家务、照顾子女的配合程度,严重者则会发生语言或肢体争执;在隐性上,夫妻之间长期不良的沟通会使双方产生慢性焦虑,进一步影响到孩子。

年龄较小的孩子会在身体上和精神上与父母产生家庭联结,自我分化水平尚且较低,容易受父母的影响。在齐齐的案例中,因为父亲与母亲的关系不融洽,导致齐齐也卷入其中,使焦虑扩大到三者之间。也许齐齐并不理解父母争吵的真正缘由,但却可以迅速接收到父母关系紧张带来的慢性焦虑,并陷入三角关系。家庭的三角关系最终影响齐齐个性的形成,齐齐遇到问题时也会像父母一样处理,即使夫妻关系有所缓和,齐齐所习得的三角关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反作用于父母,在家庭中产生恶性循环。除此之外,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也发挥着三角关系的作用,只要其中一对关系发生矛盾,就会影响其他关系系统的人,将焦虑分散到多人之间。

四、后独生子女时代调适核心家庭关系的对策

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处理不当会产生家庭问题。通过家庭系统理论的分析,发现家庭关系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多体现在慢性焦虑上,慢性焦虑会形成不良的三角关系,在家庭中扩大焦虑,而这种不当的家庭关系模式会世代相传。因此,如何帮助家庭防止因关系变化带来的慢性焦虑,避免焦虑的产生和扩大化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分别从家庭系统内部和家庭系统外部提出对策,帮助调适家庭关系。

(一)家庭系统内部:心理与身体共同作用

1.早做心理准备,树立正确教养观念

生育是整个家庭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做好心理准备,共同面对家庭关系因生育带来的变化。尤其对父母而言,需要尽早全面地认识到二孩、三孩对家庭亲子关系、手足关系和夫妻关系带来的变化和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早早做好成为多个孩子父母的思想准备。同时,父母还需要及时和大孩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大孩对承担哥哥姐姐的角色有一个心理准备。大孩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有权利知晓家庭成员的变化,如果父母在生育二孩前能够和大孩进行充分沟通,大孩对二孩的接纳度会更高,并且在二孩出生后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行为。[17]在果果与齐齐的案例中,果果作为家中的老大,又处于身心敏感的青春期,应当对齐齐的出生有知情权,让果果感受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得的尊重,减少慢性焦虑的可能。

家长还要尽早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尽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孩子同样的机会。案例中母亲对齐齐溺爱、对果果缺少关怀的做法并不可取,这最终影响了齐齐正常自我分化水平的形成,也影响到手足关系的和睦。作为母亲,还应当看到果果的独特性,发现齐齐与果果各自的长处,不盲目进行比较,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促进孩子的独特成长。

2.抓住行动机会,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家庭系统理论从整个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家庭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它需要在与家庭成员的群体互动中寻求“解药”。因此,家庭关系中出现的变化、发现的问题也需要在实际互动中解决。

(二)家庭系统外部:制度与舆论齐上阵

1.提供制度支持,健全生育养育体系

家庭是承担生育和养育的主体,但生育也是一项社会工作,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配合,以建立健全生育养育制度体系,帮助家庭分担重任,缓解家庭焦虑,改善家庭关系,增强社会生育意愿。

首先,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0~3岁婴幼儿的托育照顾服务,发展高质量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在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多渠道帮助家庭缓解养育和教育子女的压力。[18]

最后,虽然我国已经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但此措施针对收入中下层群体的作用仍然有限,应进一步加大生育的福利政策,可以通过父母津贴、儿童津贴、带薪假期等手段,减轻国民育儿负担。[20]

2.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舆论

像独生子女时代的宣传一样,后独生子女时代的家庭关系也需要普及宣传。要积极寻找“相濡以沫”“家和万事兴”等传统家庭观念的现代活力[21],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念和生育养育氛围。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开设免费、科学、系统的养育教育课程,帮助年轻父母树立良好的教养意识;创建灵活多样、健康专业的家庭咨询服务平台,为父母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方向指引,防止错误偏向。

家庭系统理论可以帮助已经出现问题的家庭重回正轨,但更重要的是借鉴其基本思路帮助和谐家庭防患于未然。本文从家庭系统理论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后独生子女时代二孩、三孩出生带来的家庭内部关系变化,并系统阐述慢性焦虑、自我分化和三角关系的形成原因及其弊端,并提出家庭内部与外部社会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的建议,助力建构良好家庭关系。

【参考文献】

[1]风笑天.“后独生子女时代”的独生子女问题[J].浙江学刊,2020(5):64-73.

[2]吕红平.全面两孩政策的家庭效应[J].社会科学家,2017(5):19-22.

[3]吴梦希,魏军.二胎出生前后父母婚姻关系质量变化对头胎儿童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21(6):31-41.

[4][5][6]张志学.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现状[J].心理学探新,1990(1):31-34+20.

[7][8]欧阳洁.家庭系统理论对当前亲职教育的启发与思考[J].传承,2015(12):116-117.

[9]罗伯塔·吉尔伯特著.波文家庭系统理论之八大概念:一种思考个人与团体的新方式[M].江文贤,译.台北:台湾婚姻与家庭辅导学会,2012:13-90.

[10]杨菊华.生育政策与中国家庭的变迁[J].开放时代,2017(3):12-26+5.

[11]章君.“三孩政策”背景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基于生育、养育、教育视角[J].税收经济研究,2021(5):89-94.

[12]但菲,郝爽,许智.“全面二孩”背景下二孩家庭父母教养行为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99-104.

[13]盛露露,刘琴,李月月,等.怀二孩前后父母陪伴对学龄前大孩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21(10):1475-1479.

[14]刘婷婷.从“一孩”到“二孩”:家庭系统的转变与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23-30.

[15][21]聂建亮,董子越.“三孩”政策:积极影响、多重障碍与因应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77-84.

[16]王莉.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有多重要[J].家长,2021(16):39-40.

[17]刘强,朱玮依,白鸽.大孩对二孩的接纳度及其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9(11):62-72.

[18]赵旭凡.推行三孩生育政策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2(1):120-126.

[19]陈雯.亲职抚育困境:二孩国策下的青年脆弱性与社会支持重构[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37-42.

[20]矫佳凝,但菲.论“全面两孩”政策下的“有所育、有好育”[J].教育探索,2019(3):29-31.

THE END
1.《家庭问题》HD免费在线播放全集剧情片类型:剧情地区:内地年份:1964 wjm3u8 HD 剧情简介 《家庭问题》是傅超武导演的一部超级经典的剧情内地片,该剧讲述了:钢铁厂杜师傅的小儿子福民从技校毕业后分配到杜师傅领导的车间当技术员杜师傅与李厂长商量让福民当工人福民想不通向母亲倾诉委屈母亲请来不少亲朋联合向杜师傅围攻但未能奏效后在车间“双层地辊http://www.huayiseed.com/play/22720-1-1.html
2.《家庭问题》免费在线观看高清版电影电影家庭问题由张伐,赵联,张良倾情出演,豆瓣评分4.0 分,在内地火热播出,影片英文名:jiatingwenti ,电影家庭问题剧情讲述了钢铁厂杜师傅的小儿子福民从技校毕业后分配到杜师傅领导的车间当技术员,杜师傅与李厂长商量让福民当工人福民想不通,向母亲倾诉委屈,母亲请来不少亲朋联合向杜师傅围攻但未能奏效。后在车间“双http://www.chunhuibaojie.com/voddetail/24539.html
3.家庭问题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家庭问题 Jia ting wen ti (1964) 某钢铁厂的工段长杜师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福新是一个钳工,与杜师傅同在一个车间工作;小儿子福民刚从技术学校毕业回来,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可是就在当天晚上,杜师傅发现福民对劳动有不正确的看法,追求生活享受。[详细] …https://www.1905.com/vod/play/875227.shtml
4.家庭问题电影在线观看高清下载《家庭问题》:根据胡万春同名小说改编。某钢铁厂的工段长杜师傅(张伐 饰),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杜福新(赵联 饰)是一个钳工,与杜师傅同在一个车间工作;小https://www.fun.tv/vplay/g-26918/
5.家庭问题电影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家庭问题 295 内容简介 内地 1864 剧情 相关明星 傅超武嘉宾 张伐嘉宾 张良嘉宾 赵联嘉宾 谢怡冰嘉宾 宏霞嘉宾 暂时没有傅超武主演的其他影片信息哦! 看过的人也爱看换一换 01:45:51 水乡的春天 01:36:14 羊城暗哨 01:47:02 空中小姐 01:34:57 https://v.pptv.com/show/iaTMopw915SOGBGw.html
6.家庭问题高清VIP 8.4 家庭问题(1964) 电影 导演:傅超武地区:中国主演:张伐/张良/赵联/谢怡冰 剧情简介 播放正片 优酷 综合排序 最新发布 最多播放 时长 画质 时间 分类 01:05 张核子弟弟张原子发声:自己是普通 众播视频 01年前 00:52 “泰国坠崖孕妇”仍无法离婚:我被 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5%AE%B6%E5%BA%AD%E9%97%AE%E9%A2%98_orderby_1_limitdate_0
7.家庭网络问题,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原因:终端光猫上联POS口与工单所配置POS口不符、单一工单数据的丢失、终端Password输入问题、修改Password之前先接通的尾纤。 解决办法:如果是新开小区首先请从新设置Password,如果不行请与督导联系给看一下所安装工单的Password数据是否正常,在那个POS口下 10、PON灯只能激活一次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04647491&efid=3z7aqdLdg8Yq7G_FdKqVGA
8.问题家庭的模式婚姻家庭大心理网打岔者(通常是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或家庭宠儿)只有通过表现出可爱和无害才能获得赞同。只有表里一致的个体在压力下才能维持自尊,确保他(她)的内部感受与清楚而直接的外部沟通和行为相匹配。 萨提亚认为:在一个低自尊成为特有问题的家庭中,由于担心暴露自己的弱点或者害怕失去爱,个体不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亲密。http://daxinli.com/hunlian/hunyin/xinli-112957.shtml
9.为何家会伤人?揭开家庭问题背后的三大真相揭开家庭问题背后的三大真相 “为了父母,我必须考上一流的大学。”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不读书了。” “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什么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哪所重点大学,什么你怎么学习成绩总不见起色,什么这次考试又因为马虎丢分了吧……我现在对学习厌倦透顶,一上课脑子里就回响着她的唠叨,根本学不下去https://www.douban.com/note/773347314/
10.什么是常见的家庭心理问题?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意即每个家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困难,而且因其家庭背景的不同所遇到的困难也有所不同。即,不管一个家庭如何健康,也难免会遭遇到心理上的困难。本文就常见的日常家庭心理问题,依家庭结构、家庭发展、家庭关系、家庭群体行为等几大类举例说明,以观察、探讨我们在家庭生活里的各种心理问题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