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一、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

我们都知道,人的智商有差异,按照正态分布规律,人群中只有大约1-3%的高智者,1-2%的弱智者,90%以上是正常智商的人。高校也有差异,最好的那几所我们称之为名校。

问题来了,虽然名校每年招生就那么多,但几乎所有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进名校,或者考得尽量好一些。

问题的症结,就是家长们普遍缺失人类学的知识,缺乏对自己遗传基因的审视,盲目地对孩子高期待。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天生是有智能差异的。加德纳认为人基本具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每个孩子可能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智能上很强,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智能上较弱。表现在学习上,有的孩子学有余力,科科优异,有的孩子十分努力,仍旧偏科;表现在成绩上,在一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从高到低的排列。有人将原因归结于非智力因素差异,这也只是外部因素,关键还是智能这个内因。拼命努力,也只会提高一定的成绩,所谓勤能补拙,但不能补智。

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就会让孩子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孩子痛苦,家长也痛苦。

其实,父母过高的期许还是缘于没有把选择权交给自己的孩子,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安排孩子的生活和梦想。

二、家长没有理解教育的本真目的

我一直跟家长讲,教育的目的是让人过上美好的生活。既然是要过美好的生活,就不能剥夺孩子们童真时期的天然快乐,年少时期的素质成长,成人以后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

如果我们把更多的学业负担压在孩子身上,使他们求学的这段时期成为最不快乐的时光,当这段经历过去以后,我们会获得怎样的结果?很可能是过度的学业压力导致孩子们终身厌学,那些毕业后撕书、烧书的现象并不少见,毕业以后不愿意学习、不愿意阅读的问题也很普遍。

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愿望被断送了,发展从何谈起?学校的学习毕竟有限,未来的发展终究要靠自己终身不断地学习。

我看到有关统计,中国人的年阅读量在世界上排序非常靠后,接近最低,这是十分悲哀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看,家长一定要想明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分数,一个好大学——好分数未必有促进未来发展的好素质,上了好大学未必就能找到好工作,找到了好工作也未必能幸福,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好的素质对个人发展很重要,素质好的人幸福感才会高。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考得好,分数高,要过幸福的生活;考得不好,分数不高,也要过幸福的生活,这是天赋的权利。幸福和分数无关,和高校无关,和别人无关,但是和今后自己以良好的素质努力成长有关。

幸福是什么?所谓幸福,就是家长给孩子一种温和的、宽容的教育,让孩子能够做一个常态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享受很常态的生活,不会因为所谓的不成功而痛苦,也不会因为很平凡而难过,因为生活就是这么自然而美好,让人回到恬淡平和的状态。

三、家长自觉不自居地与孩子对抗

家长千万不要和孩子对抗,对抗的结果必然是双输。

家长跟孩子对抗的结果之一是导致孩子很叛逆,结果之二是导致孩子很懦弱。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这个理论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适用的。比如孩子犯了一个小错误,知道回家要批评、挨骂甚至挨一顿打,就选择了不回家,家长找了一天一夜终于找回来了,觉得孩子能找回来就谢天谢地了,从此不敢再批评他的一些小错误,担心一批评,孩子又会离家出走。

有的孩子就会利用这种心理,为了不让你批评我的小错误,我要犯一个大错误,我用离家出走这种更危险的事情来吓唬你。

这种对抗的结果,如果家长赢了孩子,孩子可能变得越来越懦弱,可能变得越来越自闭,也可能变得越来越叛逆,甚至有少数孩子做出很极端的事,这些都有案例,是惨痛的.教训;如果孩子赢了家长,可能就会更加滋生这种“拆屋”心理,直到被宠坏。所以无论是谁“赢”,结果都是输。

很多最后出问题的孩子都是这样,一点点地对抗,家长一点点地屈服,不断对抗,不断屈服……所以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产生对抗的机会。

家长跟孩子对抗的本质是: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总是想要征服孩子。要想杜绝对抗,家长就要从内心尊重孩子,认真听取孩子的解释,严格教育,宽容对待。家长也有少不更事,渴望父母理解和宽容的幼年时代,一长大就全忘了,这叫缺乏“同理心”。

四、慈父严母教育容易出问题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常常是“严父慈母”格局,现在的家庭大多是“虎妈猫爸”。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是不适合儿童成长的,慈父严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在视野、胸怀、理性和交往上多多少少会有问题。

为什么“严父慈母”比“慈父严母”更好?因为父亲的严格是有理性的,注重抓重点问题,点到为止,给孩子留下思考和改过的空间。母亲的严格中感性的成分更多,大多数母亲严格起来,语言往往会超越理性的范畴,给孩子带来伤害,分不清孩子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又把孩子放回自己“肚子”里去了。这不适合人的成长。

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观点要保持高度一致,不能有分歧,有了分歧时,不妨先冷静下来寻求统一再面对孩子。在承担的教育任务上,要有明确的分工。帮助孩子确定人生的规则,界定价值观,指出问题所在和改进策略等大方向的事情,应该是父亲的责任;母亲的责任则是尽量温婉平和,给孩子生活上的滋养,精神上的鼓励,信心上的培育,用自己的知性美去影响孩子。这样的孩子,将来不但会成大事,而且还会经营小家,培育出更优秀的下一代。

总之,母亲要做一个知性而平和的母亲,父亲做一个理性而严格的父亲。

五、唠叨的父母教育效能低

家长们总以为重要的话要多说几遍,孩子就会按照自己所期待的要求去做。其实,在唠叨过程中,很多孩子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如果是经常唠叨,你讲什么话孩子都不想听了!甚至当父母讲的是对的,他们也不愿意接受。家长不妨试试看,同一句话要求三遍,看看有哪个家长不嫌烦?

1.给孩子的要求要十分清楚;

3.多听听孩子在校的故事,多鼓励孩子;

4.陪伴学习,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

只做题目的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玩耍有学问,也是一种成长,沟通是技能,也是一种成长,陪伴更有助于孩子成长,可惜家长们常常忽略这些可资发展的行为。

我和孩子说话只说一遍。比如我告诉孩子:“我们七点出发。”到了七点钟,我说:“七点了!”孩子就会说:“爸,走吧。”

六、不要哄孩子,要讲道理

中国人往往都是哄孩子、骂孩子、管孩子、训孩子,但就是缺少一点:跟孩子讲道理。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批评他,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就可以了。

孩子天生不懂事,所以才有学校。既然孩子不懂事,他犯的错误都可以原谅,我们没有必要生气,去批评他。因为孩子天生就是来犯错误的,而每一次错误都是成长的机会。

他不犯错误,我们怎么知道他这个地方不懂呢?他犯了错误,我们就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

七、家长的示范超过一切教育

这一点最重要,家长的示范作用超过一切教育的价值。

这句话应该怎么来理解呢?

教育中有两个词语叫做“经历”和“体验”。大人都知道,有被关心的经历和体验,才知道被关心是多么的快乐,所以也才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关心别人。孩子也是如此,只有有了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才能学会真正对待别人的方法。

我们教育的问题就是说教太盛,而经历和体验不足。

要让孩子有经历和体验,不光是需要孩子去做,还需要我们成人的努力。家长希望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品格,就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体会和感受到这种品格。知行合一很重要,在孩子面前,家长千万不要做“两面人”,他们往往会在我们身上学会“两面性”,说一套做一套。

拓展: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家庭代沟缩小引起忧虑

在美国家庭中听到的更多的一个词是“乐趣”,而过去则是“义务”和“责任”这两个硬邦邦的命令性词语。

位于加州马利布的佩珀代因大学的家庭中心主任丹尼斯·洛韦提醒道:“那些不定规矩的家长们则要冒一定风险,因为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家长们在自己的家中如此软弱无能,以致他自己都感到失去了控制,有时甚至是担忧。”他认为做父母亲的都竭力想保持平和,避免争论,这样做会失去教育孩子如何解决冲突的机会。

洛韦博士设法对自己的两个孩子采取一种传统的姿态,来保持家庭结构和父母孩子间的界线。洛韦说,“这种民主的态度导致过度的放纵时,有时是家长出于避免‘伤害’关系,而不是教育孩子过上一种自我约束的生活时,问题也会接踵而来。过度放纵实际上是一种‘忽视’观的信号,它忽视了价值观,忽视了教育机会,忽视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了教育孩子成功,人们需要崇尚适度的规矩和做事的准则。

孩子折磨父母为了得到安

有个小男孩在客厅里用勺子泼茶水玩并不时去拽母亲的长发。“克里斯,如果你再不住手,瞧我怎么收拾你!”母亲喊道。孩子老实了半分钟,然后他微微一笑,又开始泼他的茶水。

“克里斯,住手,我在说你呢!”孩子停了停,以便半分钟之后故伎重演。

“要我跟你说多少遍,真受不了你!”母亲的声音变得又高又尖,表情变得像个孩子,就差没有哭了。“你再不住手会让我发疯的。求求你了!”孩子似乎对母亲的苦苦央求无动于衷,而且变得更加有恃无恐。

过了一刻钟工夫,母亲终于——尽管晚了一些——意识到了自己作为母亲的尊严,她严厉地说:“这是最后一次警告!我再说一遍,回你自己的房间去!”

孩子根本不当回事,继续玩他的“心理游戏”。这时母亲不由分说一把抓住拼命想挣脱的儿子,把他送进自己的房间。大人之间终于可以继续谈话了。

半小时后母亲再去儿子的房间。克里斯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紧紧地抱住自己的母亲。此后孩子的表现极其可爱,这一幕人们可以想象得到的。从他的心灵深处真正喊出的是他的需要,他真正需要的是母亲的坚强有力,他想看到一个有能力进行制止的母亲。孩子只有体验到父母的伟大和坚强,他们才会有安全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于孩子即使付出“高昂的代价”也值得。

这种恶作剧其实只是一种求助的呼喊:“什么时候你们才能懂我真正想要什么呢?”

THE END
1.孩子家庭教育问题有哪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家长所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已经是不同的。但是在这些不同的家庭教育当中,其实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的问题。聪明的家长提前掌握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https://m.zhihejia.com/jzwd/zt/fvkuwvso/
2.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本文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由歪歪兔早教小编整理编辑——歪歪兔情智乐园幼儿早教产品,每月一套幼儿早教主题产品,从关键期的6大领域发展为重点,同时配合关键期的能力训练和各个阶段的行为习惯能力培养等相结合,培养宝宝好习惯好性格。 歪歪兔情智乐园早教包五大能力培养的系统解决方案,包含全情商、行为习惯、语言、认知https://www.waiwaitu.com/show-5072.html
3.婚姻问题有哪些?导读:主要的婚姻问题包括: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占家庭婚姻问题总数的7。5、8%,性格不合,占6.5%,精神出轨,占。4、3%。无性婚姻,占。3、1%。平淡婚姻,占。2、7%。家庭暴力,占。2、6%。文化差异,占。2、2%。婆媳关系,占1、9%。其他,占0.9%。婚姻法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https://www.64365.com/zs/1194487.aspx
4.家庭心理问题的症状家庭心理问题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家庭心理问题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家庭不和谐、烦躁、易怒、抑郁、精神状态差 一类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家庭中的一把手地位,在家里是拿主意的那个人。 他们有一个特点,凡事都要追求完美,以自己为行为典范。如果把家庭比成一个小世界,那他们就一定要是这个世界的核心,因为“我对这个家贡献最大”,而其他家庭成员在https://tag.120ask.com/jibing/jtxlwt/zhengzhuang
5.家宽用户家庭网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家宽问题家宽用户家庭网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1引言 截至2020年底,我国家庭宽带(以下简称“家宽”)普及率已达到96%。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当前,家庭宽带的市场空间已经饱和。运营商在家宽市场的竞争也随之从新增用户数的竞争转移到家宽品质的竞争。 早期运营商的家宽业务仅给用户提供宽带的连接,运营商的装维界面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323833/article/details/132521526
6.《都挺好》有哪些关于原生家庭问题的探讨?(都挺好)剧评正午出品,全员演技在线,46集的剧播完前1/3,豆瓣上近3万人打出的平均分还能有8.4,实属难得。还有更难得的,从亲子综艺起被大家拿出来讨论的“原生家庭”问题,这次掀起了空前巨大的舆论潮。甚至盖过了作品本身,成为现象。极度重男轻女环境下长大的女主,苏明玉,成了2019最惨第一人。相应的,苏明玉家那几个,她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39137/
7.家长最困惑的十大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中最困惑的问题有哪些)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往往就意味着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及时自省、自查。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的未来。 家庭教育的十个坑 ,家长自查一下,看自己是否中招。 第一个坑:没有底线的关爱, 导致孩子不知道珍惜。 许多父母对着孩子总是一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http://www.woquxue.cn/14711.html
8.单亲家庭的男孩子都有哪些心理问题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拥有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但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得不到相应的关注度和爱,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障碍,但是家长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关心。家长必须摆正心态,让孩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不能一味的排斥对方,也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 单亲家庭的男孩子都有哪些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每当http://www.wodubao.com/zt/fqnqcbbq/
9.家庭纠纷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有哪些方法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家庭纠纷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有哪些方法?下面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https://www.66law.cn/laws/198824.aspx
10.学习障碍的家庭因素有哪些学习问题大心理网学习障碍的家庭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学习障碍?当孩子面对,学业上的一些心理障碍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会认为,这肯定是孩子自己个人的问题,但实际上其实孩子容易出现学习障碍,和家庭因素存在不可脱离的关系。在医学上或心理学上,很多学者研究发现不少智力正常,五官健全的儿童,没有任何生理障碍,却不能适应一般的教学http://daxinli.com/chengzhang/xuexi/xinli-67264.shtml
11.家庭装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有哪些?出现问题怎么及时修补家庭装修完成在装修验收时我们总能找到很多装修的问题,装修施工过程中很多的装修环节稍微不注意或者装修设计考虑不周全可能在装修完成就有问题出现。装修施工环节不重视或者操作不规范,从而造成质量隐患或业主利益受损。家庭装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有哪些?出现问题怎么及时修补和改进? https://zhishi.fang.com/jiaju/qg_396614.html
12.独生子女家庭的补助有哪些?独生子女如何通过保险解决父母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比多孩家庭面对的压力要大很多。https://www.naibabao.com/ketang/3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