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8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1987年到2017年,这30年间,中国的结婚率持续走低,离婚率也已经连续15年都在上涨,由0.55‰上涨至3.2‰。
是什么导致了离婚率持续攀升呢?离婚率攀升,对下一代的成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来听听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离婚家庭青少年研究专家田国秀教授怎么说。
01
中国离婚率15年连涨,为什么?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女性独立。
所以很多岗位女性是没有办法胜任的,而没有独立的收入,在经济上就要依附于男性。
当一个女性离开男性,日子没法过了,那她很有可能不会离婚。但是她不离不意味着她满意这段婚姻,或者说她认为这段婚姻好。
当一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发展到不是以拼体力为主的时候,可能会给女性更多的空间,也会给女性更多的机会。
当女性有了机会、有了空间、能自食其力,而且还保持精神独立的时候,很有可能,而且也愿意,也有胆量敢于为自己负责。
02
有必要为了孩子将就婚姻吗?
我们查阅和参考了很多国外文献,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证:
在长期纷扰的家庭氛围中(比如冷战,或者经常公开吵闹或公开动手,甚至于还有家庭暴力,甚至夫妻反目成仇,但是夫妻俩还没离婚),这种影响比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
因为这样的婚姻会对孩子的很多方面有干扰,最重要的干扰就是让他长期处在一个不安全的氛围里面。
因为他随时可能要警惕爸妈会不会又打起来,或许父母又因为什么事情开始冷战了。
所以很多孩子说“我不愿意回家,我怕回家”,然后放学以后在外面玩。就是因为孩子真的不能预期他们俩什么时候会吵架,什么时候会动手。或者长期关系不好,让孩子觉得家里边冰冷冷的,随时有一种硝烟的味道。
这样其实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包括安全感的创伤、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有负面作用的。你想,他至亲至爱的两个人,都不能形成信任关系,你怎么能再让他去迁移到旁人?
其实你就是在用这个东西在教你的孩子——你遇到事儿怎么跟人吵,他遇到麻烦就怎么样去动手,你就像他的榜样,这对孩子知、情、行可能都是不利的。
03
从积极的视角看离婚:
婚姻永远都是一个过程
婚姻从来都不是一个点,永远都是一个过程。
一对男女相遇,两个人互相有好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人有缘分,然后就产生情感了,最后这个缘分持续,两个人想进入婚姻。
从相遇到恋爱,从恋爱到要不要去见对方的父母,然后准备结婚,所有的环节,其实都是为未来的婚姻奠基。
双方怎么了解,怎么去呈现彼此全面的东西,怎么样去把对方带到自己的家庭来,怎么让自己的家庭跟大家庭保持应有的距离和关系,都是在为婚姻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可能结婚就是那一点:去民政局领了证,然后家人帮我们一起办了仪式,就意味着我们由未婚男女变成了已婚夫妻。
但是你会发现所有的生活全是过程:
进入婚姻以后我们彼此怎么相对,我们在家庭里面,各种各样的事情怎么分工。
我们要怎样去面对社会,怎样去面对自己的事业。
包括特别重大的一个课题,我们是否准备要小孩,我们怎样去面对自己的孩子……
我们想提醒所有已经在婚姻里的人,或者说所有即将进入婚姻里的人:婚姻永远都不是一个点,而是和你的人生的过程相伴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旅途。
在这个旅程里面,无论什么时候婚姻出现了问题,你都要去想这是不是之前一些问题的伏笔所致?
就是刚才我说的:你上一段婚姻没有处理好,一定是你在上一段婚姻里有一些问题出现了,而你没有意识到。那你就要借助离婚重新调整自己,重塑自己,重新去校正自己。
这个校正,到底是对的还是不对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你需要在下一段感情里面进行验证。
其实也还有很多离婚,实际上是由教育孩子的矛盾引发的。
当孩子出生以后,家里两口人变成三口人,你发现你们两个人都没有能力去处理关系了,那也意味着你在一个三角关系里面,你需要进一步去提升和发展你的能力,意味着你是有成长的必要、有改变的必要。
04
婚姻,永远都是在学会处理关系
离婚也好,结婚也好,其实都是在学会处理关系。
这是我自己研究家庭教育,研究青少年教育,始终努力强调的一个观点:婚姻,永远都是在学会处理关系。
只不过这段关系,可能比我们社会当中的其他关系特殊,因为它是亲密关系,而且有这么多的情感在里边。
但它也是我们千万关系里的一种,因为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处理关系——你处理跟同事的关系、跟领导的关系、跟朋友的关系、跟同学的关系、跟自己的关系,跟大千世界的关系等等。
亲密关系,则是其中一种最深的、同时又是最复杂的关系。
如果你能从这个关系里,学会去调整自己在关系方面的一些不当行为,甚至是误区,扭曲的观点,那我觉得离婚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它促使你去觉察自己,而且还促使你去改变自己。
所以为什么说,要用积极的视角去看离婚,因为恰是离婚这件事,促使很多男性和女性开始重新看待自己。
原来一直都觉得自己做得挺对的,都觉得自己身上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很对、做得很好,但却跟自己最亲密的人不能相处?
实际上这是提醒我们,有哪些需要再学习、再改变。
05
婚姻关系可以解体,但亲子关系必须保存
家庭是一个结构,这个结构里至少有夫、有妻、有孩子,它包括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
离婚只是意味着夫妻关系断了,但是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都没有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结构可以解体,但是关系必须保存——就是不管孩子交给谁照顾,只要你作为爸爸,作为妈妈,你仍然可以去爱这个孩子、教育孩子。
在这点上美国的很多做法值得参考,比如说法律会要求探视孩子的频率,每次来探视的时长(包括在家探视还是带走探视,然后带走他可以过夜还是不可以过夜),抚养费什么时候给、怎么给,全部都有细致的规定。
所以,离婚的夫妻,无论孩子跟谁过,都必须要有这个能力,站在孩子角度帮助他去保全、优化和维护好亲子关系。
离婚仅仅是男女之间亲密关系的终结,却并非两人情谊的结束,更不是亲子关系的结束。
从积极视角看离婚的话,孩子也可以从离婚这件事察觉到,亲密关系到底需要怎样去经营。毕竟,我们和伴侣之间的互动,本身就是对孩子爱情教育的最好示范。
好聚好散,做个对关系负责的人,相信自己能够承担所做选择的后果,无论是离婚还是不离。最终,相信孩子都会从我们积极的眼光中感受到爱的力量,汲取到自信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