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想要通过心理咨询解决自身困扰的人来说,选择咨询师是重要的第一步。
但由于对心理咨询了解不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疑问:
“我应该去哪里找咨询师?”
“找咨询师的时候要看什么?”
“咨询师说可以保证在5次咨询之内解决我的问题,是真的吗?”
“如何识别不靠谱/不匹配的咨询师呢?”
今天我整理了一份心理咨询师挑选指南,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目前来说,寻找咨询师的主要渠道有:公立医院心理科或者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心理咨询平台、亲友或者专业人士推荐。
很多人可能会首选公立医院或者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要注意是正规而非莆田系的医院)。
如果你打算在医院接受心理咨询,建议挑选相对容易挂号且评价较好的医院或咨询师。
除了医院以外,心理咨询平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特别是对于在本地很难找到合适的咨询师的人来说,心理咨询平台可以实现跨地域沟通,且可以为来访者匹配可能合适的咨询师。
每个平台都会有自己的准入门槛。选择高进驻门槛的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找到一个靠谱的咨询师的概率。
最后是亲友或者专业人士推荐。如果你有亲友从事心理行业的工作,或者认识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可以请他们帮忙推荐咨询师,但也需要对咨询师的资质、水平进行甄别。
1.明确自己寻求咨询的目的
在选择咨询师之前,需要对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和目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可以帮助你缩小寻找咨询师的范围,可以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①“我目前出现哪些症状?”例如感到焦虑、恐慌、沮丧或者不知所措。
②“我想解决哪些问题?”例如情绪困扰、亲密关系破裂,或者难以维持正常生活。
③“哪种疗法感觉合适?”例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④“我的咨询目标是什么?”不需要太详细,类似于“学习如何管理情绪”或者“改善关系”也可以。
⑤“我需要咨询师在哪方面有专长?”例如需要咨询师具备抑郁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专业知识。
2017年后,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考试和颁发,目前业内暂时缺乏公认的证书。
除了专业素质以外,咨询师的软实力也很重要。对于咨询师来说,是否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亲和力,以及对来访者的需求的理解能力,是ta能否在咨询中与来访者培养信任感的关键。
因此,当你找到一位专业素质符合要求的咨询师后,可以先开始1到3次咨询。
综合你的咨询体验,再考虑是继续咨询还是更换咨询师。
如果你已经开始了一段咨询关系,4个信号可以帮助你识别不靠谱的咨询师:
1.咨询师声称自己在解决某方面的问题非常精通,跟你介绍了好几个所谓的“成功”案例,泄露大量其他来访者的隐私信息,并且打包票说你这个问题在多少次咨询之内就能完全解决;
2.咨询师没有和你充分讨论和签署工作协议或者知情同意书,就开始了咨询。
4.咨询师给你提供药物上的建议,或者你本身被确诊了某类精神障碍,ta却不引起重视,反而称自己有办法帮你解决,不用吃药。
以上4条都是咨询师从业伦理红线,一旦你发现咨询师有这些问题,请尽快远离。
有时候,咨询师没有踩红线,但在某些事情上还是让你感觉不舒服,例如:
2.你感觉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没有接住你的情绪,反而是带给你很多评判,让你感觉更糟了;
3.你感觉自己无法信任这位咨询师,难以向ta袒露内心、自由表达。
当这些情况出现,你感觉咨询师难以真正帮助到自己时,请尊重自己的感受,可以提出更换咨询师。
找咨询师并不困难,难的找到一个跟自己契合的、靠谱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