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日,说起老年人,各种上当受骗的话题又被推上热潮。老年人虽经历过风风雨雨,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老年人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传销、谣言等违法犯罪的目标人群。
10月25日上午,鲤城公安分局团委联合泉州市公安局团委、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宫开展防范诈骗知识宣传活动。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增强了老年人抵制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免疫力”,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此外,鲤城公安还给大家送上一份老年版“防骗宝典”。请子女们,坐下来好好陪陪老人,聊聊诈骗“套路”,保护好老人一生的积蓄!鲤城公安盘点了老年人容易中招的几类诈骗案件,并进行深入剖析,知己知彼方能远离诈骗。
一、“保健品”骗局
安全提示
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有些老年人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请来所谓的“专家”,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实施欺骗。
二、“冒充公检法”骗局
三、“投资理财”骗局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其受害人以老年人居多,甚至一些老年人连“棺材本”都被骗掉。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往往以投资理财、养老服务为名,编造各类投资项目,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进行非法集资。
近年来的集资诈骗花样百出,老年人在投资时应增强风险意识,考虑有关企业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否合理,可参照对比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切勿被诱人的项目以及高回报率所迷惑。
四、“神医神药”骗局
此类型中的骗子大多有着自己的团队,主要以销售假药为目的,长期在网上发布各种奇方,大肆宣传不用打针不用吃药,只要吃他们的药就能彻底治愈糖尿病、心血管等疑难病症,就可以随意吃喝,再无任何顾忌。
骗子利欲熏心不在乎患者的身体健康,而患者们出于想过更舒适健康生活的心理,一旦购买了他们所说的“神药”就再也找不到他们的任何联系方法,投诉无门,钱财受损,甚至身体收到损害。
五、“健康讲座”骗局
随着老年人对健康生活要求的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求健康心切,打着“免费提供体检”、“免费专家”讲解保健知识,甚至是“大师作法”等手段来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其实,这都是骗子们精心设计的骗局,他们先是用小礼品引老人来参加,接着就是打温情牌,与老人建立感情,然后填写资料套取个人病史,再邀请假名医演讲并请所谓的专家会诊,而会诊就是根据之前提供的“个人病史”,装模作样的望闻问切,最后一步就是销售无资质的保健品。
遇上有人在某些场合向你吹嘘有知名专家教授、专门人员讲解保健知识,且讲解结束后,由专家接受咨询,其间推荐高档药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为了避免上当,老年人还可以记下药品名称,回家让家人帮忙上网搜寻核实。如果确实患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去正规药店购药。发现类似诈骗行为要立即报警。
六、“红包中奖”骗局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万万不要贪图意外之财,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切勿轻信,和子女商量或打110向警方咨询。
七、“婚恋交友”骗局
独身老人由于社交范围有限,婚介所、网络婚介机构等成了老年人首选的“媒婆”。然而,一些不法婚介机构利用老人迫切寻找幸福的心态,设下美丽陷阱,骗财骗物事件时有发生,给老人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老人相亲往往都会急于求成。很多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老人的这一心理,刚见面后就提出结婚,以表达自己的诚意。老人同意后,立马索要彩礼、首饰等借机骗取老人的钱财。其实,无论什么形式,都离不开“要钱”这个核心点。老年人选择婚介所要考量其资质,要与婚介所签订服务合同。那些让交大量“会费”的婚介机构,多半是陷阱。
八、“便民服务”骗局
老人独自在家,骗子假扮暖气、物业、电信、燃气等公司工作人员入室,以维护设备为由,收取维修费、安装费等。
九、“网购消费”骗局
根据诱导,老人点击链接后下载了多个分期借贷APP。在扣除应退金额后,骗子将剩余款项全部转入骗子指定的账户,诈骗成功,骗子立即断绝和老人联系。
在实名制大背景下,个人信息基本处于半公开状态。骗子很容易通过个人购买记录,掌握大量个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而后利用老年人爱占便宜的心理忽悠,骗取老人信任,进行蒙骗。
防骗攻略
1、不要贪图便宜
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说谎,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2、增强法治意识
3、端正保健理念
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4、树立安全思维
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网络环境中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5、警惕上门推销
6、保持警戒心理
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轻易放松警惕。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7、不要轻易动钱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8、谨慎“各种讲座”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障目。
9、正确网购消费
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假证等等,很可能就会触碰法律。要知道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的“商品”,几乎百分百是骗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尽量在子女的参谋下进行网络购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泉州市公安局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