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养老诈骗五起典型案例!揭秘诈骗“套路”

6月14日,省高院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山西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以案说法开展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效识骗防骗,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案例1.刘某某诈骗案——从严惩处以老年婚恋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的犯罪行为

案例2.郝某某、田某某诈骗案——对以办理低保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行为“零容忍”

案例3.张某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坚决遏制传销犯罪向养老领域蔓延

案例4.彭某某诈骗案——警惕身边的“能人”

案例5.段某某诈骗案——对积极退赔被骗老年人经济损失并获得谅解的被告人可从宽处罚

01

刘某某诈骗案

——从严惩处以老年婚恋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的犯罪行为

【裁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刘某某多次实施诈骗且诈骗对象为老年人,依法从重处罚,但其在被传唤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且认罪认罚,可以从宽处罚。遂以被告人刘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典型意义】

02

郝某某、田某某诈骗案

——对以办理低保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行为“零容忍”

【基本案情】

2019年至2020年期间,被告人郝某某和田某某在盂县、平定县等地农村随机寻找老年人,以为老人办理低保为由骗取被害人300元至2000元不等费用。被告人郝某某实施诈骗共计24起,诈骗金额合计人民币32200元;被告人田某某参与诈骗共计20起,诈骗金额合计人民币19400元。被害人中年龄最小64岁,最大95岁。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郝某某、田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虚构事实,使多名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骗取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遂以被告人郝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被告人田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03

张某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坚决遏制传销犯罪向养老领域蔓延

近年来,传销犯罪有向养老领域蔓延的趋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手里有闲散资金但投资渠道少、缺乏防骗意识等特点,以投资“养老项目”的名义,打着购买服务获得会员资格的幌子,通过“授课”给老年人灌输传销经营模式,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加入传销,从中骗取钱财。部分先加入传销组织的人虽因发展下线而获得了少量“投资”回报,但绝大多数参加者因发展不了足够数量的下线导致血本无归。而且老年人的交往范围有限,发展下线多为亲属或者多年挚友,参加者一旦发现被骗,往往造成亲友反目、家庭破裂。对此类犯罪,人民法院坚决打早打小,遏制其向养老领域扩张。

04

彭某某诈骗案

——警惕身边的“能人”

2014年6月17日,被告人彭某某向多名老年人谎称能为他们的子女安排进入某集团工作,骗取多名老年人钱财共计175000元,后工作未办成,钱款未退还。2021年11月22日,被告人彭某某被扭送至公安机关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彭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多名被害人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遂以被告人彭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老人的心愿,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想给子女找份好工作的急切心理,通过吹嘘自己的社会关系广、有安排工作的“渠道”,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进而以办理工作需要花费为由,巧立名目向老年人要钱。对此,广大老年朋友一定要警惕身边的“能人”。

05

段某某诈骗案

——对积极退赔被骗老年人经济损失,并获得谅解的被告人可从宽处罚

2008年至2010年期间,被告人段某某利用自己是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职工的身份便利,以可以为他人办理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为诱饵,先后向7名被害人索要钱财共计25万元,将钱款用于购买汽车等个人支出。被害人发觉被骗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被告人段某某畏罪潜逃,后向公安局投案自首。案发后,被告人段某某及其家属陆续赔偿了各被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段某某利用其在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工作的身份便利,谎称自己能给被害人办理养老保险手续,骗取多名被害人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段某某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其罪行,系自首,依法从轻处罚;积极赔偿被害人全部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自愿认罪认罚,可从宽处理。鉴于被告人段某某有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性较小,经评估适用社区矫正对居住地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决定对其适用缓刑。遂以被告人段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关键是要根据犯罪具体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具体到打击养老诈骗犯罪行为,既要做到整体从严惩处,又要做到严中有宽,对于具有积极退赃退赔、认罪认罚、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的,依法从宽处理。养老诈骗侵害对象特殊,老年人被骗的往往是毕生积蓄,是“看病钱”甚至是“救命钱”,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能挽回经济损失。本案中,被告人主动退赃退赔,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悔罪态度依法对其判处缓刑,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THE END
1.小伙假扮白富美骗退休男子800万,起底“杀猪盘”骗局诈骗的第一步是“找猪”。刘丽介绍说,在这类诈骗中,骗子首先给自己进行一番人设包装,女的温柔漂亮,男的都是高帅富,随后就在婚恋网站和交友APP上物色那些有稳定收入、着急婚嫁的大龄青年或离异人士作为目标。“这些人有经济基础,又有强烈的情感需求,更容易得手。” https://www.hntv.tv/news/0/1861584257018494978
2.以提供“婚恋服务”为名专骗老年人19人犯诈骗罪获刑此时,婚介所要求尹大爷先缴纳6000元服务费并签订合同。陈大爷没有细看合同就交钱签字。结果,两人见面还不到10分钟,“陈大妈”表示要去吃结婚酒,先行离开。此后尹大爷苦等近两年,两人再也没见上面。这是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3-07/06/content_jpdOeaHwP3.html
3.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法院发布典型案例老年人婚恋骗局——高某某诈骗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高某某冒充北京同仁堂老教授与被害人(时年77岁)通过电话和微信发展恋爱关系。2019 年10月,高某某谎称自己儿子在美国与人打架需要卖房筹钱聘请律师,借此向被害人借款170 万元。被害人将该笔款项转入银行卡,并将该银行卡邮寄给高某某。高某某伙同他人通过刷卡套现的http://www.gzcourt.org.cn/yqfkdt/ck597/2023/09/18180645222.html
4.刘某某诈骗案——从严惩处以老年婚恋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的犯罪与年轻人相比,这些孤寂的老年人陷入婚恋骗局的几率更大。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通过虚构身份、洗脑营销等手段借机骗取老年人钱财,使得受害老年人受到经济和情感的双重伤害,值得全社会关注警惕。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依法从严惩处,同时通过公开宣判加强法治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有力https://lawyers.66law.cn/s29064546d9e66_i1164593.aspx
5.电话诈骗又出新花样!主犯雇佣十多位退休上海老阿姨担任话务员,专“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逐渐增多,他们不仅生理机能退化,判断力下降,而且平时缺乏关爱,这种孤独感让他们更容易被骗。”虹口检察院老年人案件办理中心检察官助理潘姝说,老年人其实有很强烈的情感需求,只是这一点常被子女忽视,这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虹口检察院曾办理过一起针对单身老人的婚恋诈骗案。犯罪分子招募数名https://m.online.sh.cn/hi/content/2020-10/23/content_9661182.htm
6.警惕“黄昏恋”,当心入陷阱近年来,一些诈骗团伙假借婚恋交友之名骗取老年人钱财。他们多以微信聊天的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隐瞒婚姻关系,确定“恋人”关系后虚构用钱事由,精心设置陷阱。此方式是当前诈骗老年人钱财的一种常见套路。 案例简介 孤身多年的老年男子林某经人介绍与黄某认识,二人在微信聊天中确定了“恋人”关系。黄某以买房缺钱为由https://finance.sina.cn/2024-09-10/detail-incnsiqi779984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