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结构、功能和心理的慢性、退行性变化,是一切生物个体生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美国老年医学家斯泰勒(Strehler)曾归纳了老化的六个特征:(1)普遍性。(2)内在性。(3)进行性。(4)有害性。(5)个体差异性。(6)可受干扰性。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老化的影响1.老年人生理变化特征2.老年人心理变化特征3.老年人社会关系变化特征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知识链接兰格的胶囊实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伦兰格(EllenLanger)曾经做过一项颇具争议性的实验。1979年
4、兰格将一个老式英格兰别墅重新整修成20年前的样子,别墅内的一切布置都回到了20年前,包括海报、收音机、电视里的新闻、日历等都恢复成了20年前的样子,并且让一群年近80岁的老年人入住其中,老人们被要求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回忆过去,而是真的相信自己活在20年前。兰格做这个胶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们对于自身年龄的心态变化是否会导致其健康方面发生实际的改变。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实验进行仅仅一周后,老人们的关节就变得更灵活,手更灵巧,而且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降低了。他们的思维明显更敏锐,身姿也更矫健。看到他们照片的人都觉得他们比进行实验前明显年轻。换言之,衰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扭转了。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不可
5、思议,但兰格和她哈佛大学的同事们进行此类创意性实验已经几十年了,并且积累的实验数据很有说服力。她在自己的新书逆时针中说:“我们都对衰老和健康有一些固化的印象和看法,并深受其害。我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关于疾病和衰老的消极文化暗示,而这些暗示又影响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和行为。如果我们能从主导我们对健康的观念的负面且陈腐思想中解脱出来,那么即便已步入老年,我们也能有意识地敞开心扉去迎接更富有成就的生活。”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三)老年期的界定中国东汉时期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就曾经对老年期下过界定:“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瑞典学者桑德巴尔(Sundbary)曾在自
6、己的著作人口类型中以女性生育机能的退化作为划分标准,把50岁界定为进入老年的起点。法国学者皮撤(Pichat)等人于1956年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使用65岁作为步入老年期的起点。1982年的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重新考虑了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将老年人口的划分标准修订为60岁。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逐年递增,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因此有学者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1)低龄老
7、年人,60周岁至74周岁;(2)中龄老年人,75周岁至85周岁;(3)高龄老年人,85周岁以上。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四)成功老化的概念成功老化最早是由哈维格斯特(Havighurst)于1961年提出的,主要指老年人具有内在幸福感并满意自己目前和过去的生活,能够抵抗传统老化带来的衰退。另一种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成功老化是指通过对资源(自身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管理,达到最大化获得(期望的目标和结果)和最小化丧失(不期望的目标或结果)。我国学者刘雪萍等人结合我国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中国文化下的成功老化模型,将成功老化操作化为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参与
8、及生活满意度四个因素。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人口老龄化与老龄化社会(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与衡量指标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造成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简单来说即老龄人口比重逐步增长的过程。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体系通常可以划分为三类: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体系、速度指标体系和抚养比指标体系。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老龄化社会的概念及评价标准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
9、0%,或者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被视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三)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老龄化成为世界各国均需面对的普遍现象2.老龄化趋势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3.高龄化问题凸显4.老年人性别比例严重失衡28-8月-22第一节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四)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老龄化进程迅速2.老龄人口基数大3.高龄化趋势加剧4.未富先老5.地区发展不平衡6.城乡倒置显著7.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28-8月-22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老年社会工作是一项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的,运用专业方
12、规及社会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内容,为我国建设积极老龄化社会谏言献策。总的来说,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二是帮助老年人发展自身。28-8月-22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一)以服务对象划分1.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各种困难的老人2.老年人的家庭成员3.老年人的亲友或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二)以老人问题的种类划分1.失能老人2.贫困老人3.丧亲老人4.空巢老人5.受虐老人6.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人(三)以老人的需求划分1.需要解决困难的老年人2.有发展需求的老年人(四)以老年人所处场域划分1.居家养老的
29、累积的生活经历一起令年老的个体成熟地再定义了其与自我、他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年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总结,托恩斯戴姆用一句精练的定义高度概括了“超越老化”,它是一个元观念的转变过程,即从一个物质的和理性的世界观转向一个更超越自然的世界观,并且通常伴随着生活满意度的增加。超越老化理论为老龄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解角度,是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的发展理论。此理论推动了对于老化的认识,它强调老年期的差异和积极发展,同时也并未否认老年人的脆弱和依赖,调和了活动理论与撤退理论在观点上的对立,认为不管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还是远离热闹人群都是老年人积极适应的结果,都是从老化过程中找到自己期待的生命意涵和自我价值的
33、后,自身就会被氧化而失去效力,也就是说维生素C和维生素E无法在人体内长期作战。而-胡萝卜素的突出作用是可提高人体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吸收率,它对提高人的视神经功能和强健人体也十分重要。抗氧化“三剑客”的绝妙配合,为身体筑起一道抵抗过氧自由基的强有力的屏障。其一是保护皮肤,帮助皮肤保持润泽、细腻,消除皱纹,消除色素沉着,恢复皮肤的年轻状态。其二是保护循环系统,减少胆固醇附着在动脉血管上的量,预防冠心病和动脉血管的硬化等诸多循环系统疾病。其三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罹患多种疾病的概率。绿茶含有茶多酚,具有大量的抗氧自由基,因此,它能抑制氧化物形成,从而具有抗癌的显著作用。每天喝4杯绿茶,过氧化
43、外,王奶奶还有退休金和两个儿子给的生活补贴,每个月都能有40005000元的可支配收入,经济上较为宽裕。从去年9月份起,王奶奶家里常常出现一个推销保健品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每次一到王奶奶家就热情地说“王奶奶,我来看您了”,王奶奶非常喜欢他。小伙子每个月都会向王奶奶推销三四件200800元不等的保健品,王奶奶不管保健品是什么功能,都会统统买下。村委会在一次防骗防诈宣传中了解到了王奶奶的情况后,派出了专门做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小张上门处理。小张在几次拜访后了解到,这位推销员利用与王奶奶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已经向王奶奶推销了总价超过3万元的保健品,王奶奶家里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堆得随处可见。王奶奶对推
44、销员小伙喜爱有加,觉得他才是真正对她好的人,不仅每周都来探望她,对她嘘寒问暖,还会送她很多小礼品,王奶奶表示哪怕知道他的目的是卖保健品,也愿意出钱买。她让小张不要多管闲事,更不允许小张把这件事告诉她的两个儿子。考虑到要保护王奶奶的财产安全与子女的知情权,小张觉得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王奶奶的儿子,但是考虑到王奶奶本人的意愿,小张又觉得不能直接把事情告诉王奶奶的儿子,这样可能引发另一种不愉快的后果。无论哪种选择,都会出现不愉快的后果,这让小张犯了难,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此时的小张便是遇到了伦理困境。28-8月-22导入案例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王奶奶年事已高,由于老伴患病离世,王奶奶对于身体健康有强烈
45、的需求,再加上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居住,她一个人独居,还有被陪伴的心理需求。保健品推销员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王奶奶的这两种需求,因此王奶奶才表示哪怕知道小伙的目的是推销保健品,她也愿意出钱。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王奶奶的多重需求着实让小张难办,也使小张面临着伦理上的抉择困境。若是把这件事告知王奶奶的两个儿子,必将赶跑推销员,除王奶奶本人的情绪会有极大波动的可能性之外,她在健康与陪伴上的需求也需要后续的跟进与解决;同时,小张的这一做法没能尊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意愿,属于家长作风。但若是选择尊重王奶奶的个人意愿,不告知其儿子,那么王奶奶的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大,且王奶奶被骗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小张之所以
46、想要尊重王奶奶的个人意愿,是出自社会工作者守则中所规定的“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相信案主的潜能”。但是从小张平日的个人价值观来看,保健品推销小伙表面上嘘寒问暖,其背后目的却是推销自己的保健品。王奶奶已经因此蒙受了经济损失,如果不及时制止,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小张的犹豫不决,告诉还是不告诉小张陷入了选择困境,这种困境在社会工作中被称为伦理困境。本章便以老年服务中的专业价值观与伦理选择作为主要内容,希望使如小张一样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少些困扰,多些笃定和自信。28-8月-22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一、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
47、、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的价值观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一旦确定便会反过来影响和调节人进一步的需求活动。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及态度的基础。价值观受制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经济地位对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具有
48、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价值观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第一,主观性。第二,不可比较性。第三,导向性。第四,可改变性。28-8月-22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持久稳定的信念体系,它是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被全体成员所认同的、对从业者的行为起指导和规范作用的专业取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可划分为人的尊严与价值、社会正义、服务、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廉正及能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大体上可以从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两方面来理解。在理论作用方面,社会工作
49、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正面影响。在实践作用方面,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在专业文件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伦理守则;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28-8月-22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三、老年社会工作价值观老年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老年人秉持以下基本看法:第一,每一个老年人都有发展自身的需要以及改变自身的能力;第二,每一个老年人都像其他个体一样享有生存的权利;第三,每一个老年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第四,每一个老年人都有尊严,且必须尊重老年人的尊严;第五,每一个老年人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老年人,应当成
53、构的形象和声誉,在发表公开言论或进行公开活动时,应表明自己代表的是个人还是机构。(3)社会工作者应致力于推动机构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使命和价值观,促进机构成长,参与机构管理,帮助机构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28-8月-22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一、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四)对专业的伦理责任(1)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诚实、守信、尽责,积极维护专业形象。社会工作者应在自身专业能力和服务范围内提供服务。(2)社会工作者应不断内化和践行专业理念,持续充实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功能的发挥和专业地位的提升。(3)社会工作者应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借鉴国际社会工作发展的
57、响伦理抉择的因素28-8月-22本章思考题1.老年社会工作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老年社会工作中都有哪些伦理困境3.论述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抉择原则。28-8月-22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评估28-8月-22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1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2目录CONTENTS28-8月-22导入案例突如其来的“危机生活”张老师夫妇都是高校教师,目前退休在家,经济上比较宽裕。他们无儿无女,亲友也都住得离他们很远。二老退休后的生活很清闲,种种花,买买菜,烧烧饭,过得很平静。然而,张老师不幸患上了帕金森病住进了医院,这突如其来的疾病使
59、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社会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支持。28-8月-22第一节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一、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内容(一)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二)健康状况1.心血管疾病2.糖尿病3.脑血管病4.帕金森病(三)认知功能1.感知觉2.智力3.记忆(四)情绪状况1.抑郁2.焦虑3.自杀意念(五)社会功能1.生活方式2.社会隔离3.社会支持(六)日常生活能力(七)经济状况(八)环境问题28-8月-22第一节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
60、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观察法在收集资料时有自己独特的过程,一般来说观察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确定观察的对象,明确评估目的,提出观察任务。第二,选择观察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作程序。第三,为进入观察现场做好对外联系工作。第四,制定或准备各种观察工具,如制定观察表和观察卡片等。第五,进入观察现场,通过具体观察收集资料。28-8月-22第一节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二)访谈法访谈法是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访谈可以了解老年人的价值观念、情感感受、行为规范,了解老年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他们所知道的事件以及对事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