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复习资料.docx

第一部分心理咨询技能第一节建立咨询关系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Z间的相互关系。

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

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国外心理咨询家曾对直接影响咨询效果的咨询特质(即咨询特点或特性)作过论述。

所以,咨询态度不是单纯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

因此,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否则,再好的咨询方法和技巧都会失去意义。

第一单元尊重一、学习H标学会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車。

二、学习要点尊亜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牛牛的人去对待。

尊亜求助者,不仅是咨询师职业道徳的起码要求,也是助人的基本条件。

罗杰斯菲常强调尊重对咨询的意义,为此提出了著名的“无条件尊重”的观点,并将其列为使求助者人格产牛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Z—。

他认为,为了得到帮助,求助者需要知道你是否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及感受,如何看待他们的现状及过去。

根据双方接纳和了解的程度,求助者开始透露自己的情感及要求。

如果求助者感觉到你要居高临下地改造他们,很可能因感到床力而拒绝你的帮助。

尊重求助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暧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口己。

可使求助者感到口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口我价值感。

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求助者來说,尊重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

尊重可以唤起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成为对方模仿的榜样,起到开发潜能的作用。

恰当地表达尊重,需要理解以下几点: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咨询师应把每个求助者看做是有人权、价值、情感和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前提。

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仅接受求助者的光明而,排斥其消极面。

尊重也意味着接纳一个价值观和自己不同甚至差距很人的求助者,并与之平等交流。

有些初学者往往对求助者的某些言行难以接纳,比如,当双方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和差共远时,当求助者的某些见解很片而、滑稽其至无理,却又一味地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时,当求助者身上有令人丿犬恶、痛恨的恶习时,有些咨询师可能就会不山自主地产生不满、反感甚至厌恶。

例如,一个对屮学生谈恋爱持反对意见的咨询师,当而临咨询这类问题吋,很可能会对求助者持不接纳态度。

一个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咨询师,而对一个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却乂怨天尤人的求助者吋,可能会流露出不满和指责。

为此,咨询师应充分地了解口己的价值观,充分地尊重对方的价值观。

每个人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其复杂的背景,并非只有咨询师的价值标准才是正确的,开放的观念对咨询师來说非常重要。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无论求助者相貌美丑,地位高低,经济贫富,脾气好坏,年龄大小,性别为何,咨询师都应一视同仁,予以尊重,不能厚此薄彼,轻视或奉承。

3.尊巫意味着以礼待人对求助者要不嘲笑,不动怒,不贬抑,不惩罚。

即使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有些失礼,也应以礼相待。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信任是尊重的基础,缺乏信任就很难有尊重。

有时因为咨询关系还未完全建立,求助者在涉及某些敏感问题时会有所顾虑、掩饰或犹豫。

咨询师应了以理解,并借助于尊重、理解、温暖來消除顾虑。

有时求助者的言语可能会出现矛盾,咨询师可协助予以澄清,不可简单地认为是求助者故意不诚实。

只有信任才能换来求助者的诚实。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对于求助者讲述的秘密、隐私,咨询师应予尊重、保护,不应随便外传。

至于与咨询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隐私,咨询师不得随便干预,不可出于好奇而去探问。

6.尊重应以真诚为皋础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求助者,没有原则,没有是非。

咨洵时,咨询师可能遇到不同意求助者言行的情况,对此,咨询师应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视咨询关系建立的状况,表明自己的意见,否则就会违背真诚的要求。

与求助者有不同意见,并非不尊重求助者,也不等于否认他,因为咨询师是对事不对人。

在咨询关系已建立的情况下,适度地表达对求助者言行的看法,无损于咨询的进程,反过來会起积极促进作用。

同时,应该让求助者正确认识尊重与真诚的关系,因为在咨询后期咨询帅经帘会对求助者进行面质,若能使求助者及早理解咨询师对事不对人的观念,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若咨询师发现口己实在难以接纳求助者,可以考虑把求助者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这也是对求助者尊重和负责。

其实,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尊重程度,往往与他对人的看法即人性观有关。

而且,即使同样是对人抱积极看法的,也会有层次差异。

它会影响到咨询方式的选择。

第二种咨询师虽相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认为能力有限,需耍包括咨询师在内的外界帮助,因而,他虽尊重求助者的意见和选择,但同时也认为有必要加以指导和提醒。

第三种咨询师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生活的琐事,但在而临人生重大抉择时,则有赖于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

第四种咨询师不那么相信人有内在潜力,有的则认为人的白然倾向是消极堕落的,人身上有许多原始、野蛮、罪恶的倾向,有某种劣根性,有原罪,趋向于白我毁灭,等等。

咨询师的人性观,会影响咨询师在咨询中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他对咨询理论和方法的选择.而选择的理论和方法反过來又会影响他的人性观。

在国内咨询师中,持第二、三种看法的人居多,即相信人有自我调节、白我发展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有时会受到口身和环境的阻碍,需耍外界的支持和帮助。

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表达的内容往往是人生中的消极而、阴暗而、弱处、缺点和危机等。

一位对人持有消极悲观论点的咨询师可能不容易对求助者拥有信任和尊重的感情,很难相信求助者会有能力去面对危机、克服困扰,往往会忽视求助者身上的光明血和潜力,从而不去调动求助者口身的积极性。

这种咨询师本身容易被阴昭所包由,感到压抑、烦躁,同时也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求助者,给咨询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咨询不是充满活力。

乐观、温暖的交流,而是笼罩着阴沉、灰色、悲观、右气无力的气氛,这对求助者是非常不利的,其至会增加求助者的困扰。

因此,咨询师积极、乐观的人性观和人牛观,应当成为咨询泵围的基调。

第二单元热情一、学习目标学会如何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

二、学习要点热情与尊重相比,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

尊重是以礼待人,平等交流,富有理性的色彩,而热情则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仅有尊亜而没有热情,咨访Z间会显得有些公事公办,两者结合,才能情理交融,感人至深。

热情体现在咨询的全过程,从求助者进门到离去,咨询师都应热情、周到,要让求助者感到自己受到了最友好的接待。

咨询师的热情可以体现在以下方而: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般來说,求助者初到时,常有一种错综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希望咨询是有效的,咨询师是出色的,能给自C以理解、热情和帮助,另一方面则又担忧是否如此。

因此,许多求助者是带着不安、疑虑、自卑、紧张和犹豫而来,有些人会表现出拘谨、手足无描。

这时,咨询师的热情、友好往往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弱求助者的不女心理,使其感到自己被接纳、受欢迎。

对丁有些求助者,可直接进入主题。

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在求助者叙述过程中,咨询师应注意倾听,适度地运用倾听技巧,重视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全神贯注地留心求助者的一言一行。

目光应注视求助者,不宜东张西望或漫不经心,血部表情、身休姿势都应传达对求助者的关心。

非言语行为往往比言语更能让求助者知道咨询师对口己是否热情,这种热情会大大激发求助者的合作愿望。

咨询师的温暖本身就具有助人功能。

反之,一旦求助者感到咨询师对自C缺乏热情,就会感到失望不满。

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求助者由于某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表达上的不足,使咨询师难以把握。

比如,有些人思绪不清、语无伦次或啰啰嗦嗦、颠三倒四、表达模糊;有些由于语文水平不高,用词不准,牛搬乱造,以致不知所云;有些由于心情紧张,致使叙述受影响;有些由丁有顾虑,而不愿讲出实质性问题,也可能把客观事实利主观判断搅和在一起,使人理不清头绪。

而对诸如此类的情况,咨询师应耐心细致,一目心烦意乱,既搞不清真相,又会给求助者造成心理压力。

对此,咨询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循循善诱,不厌其烦。

比如,若是因为紧张所致,则可让求助者先女定情绪,说些一般的话,再进入正题;若表达能力欠佳,叙述不清吋,咨询师应善于归纳,帮助求助者叙述,以澄清问题;若因为顾虑而耒讲,咨询师不应牛气,应重在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朋温暖与真诚去消除顾虑;有些求助者可能不知讲什么好,咨询师可多启发,多提一些问题,给求助者一个会谈的方向和范围,若会谈符合咨询目标,予以鼓励、肯定;当求助者的叙述比较杂乱、主次不清时,咨询师应耐心听取,善于从屮发现关键问题。

在此,可以多川咨询屮的参与性技巧。

在对求助者作指导、解释和训练时,咨询师更应充满热情、耐心,若求助者未听懂或未学会,应反复讲授。

咨询师的热情此时体现为不厌其烦。

同时应多听求助者的反馈,有时求助者似懂非懂,则可让其通过复述來澄清。

热情是一个优秀咨询师的必备素质。

只有充满热情,才有可能真正对工作充满热情,而缺乏热情的咨询则会变成一种冷冰冰的工作,会使咨询效果大受影响。

很难想彖,冷冰冰地进行咨询会有多少积极的效果,反而会给求助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热情应当是咨询师真情实感的流露,只有对求助者充满爱心和关切,视助人为己任的咨询师,才能最人程度地表达出对求助者的热情和温暖。

第三单元真诚一、学习目标学会如何表达真诚。

二、学习要点真诚,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真正的我”岀现,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口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之中。

真诚在咨询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真诚的表露同样存在恰如其分的问题。

虽说表达真诚贵在真和诚,不应有掩饰、虚假,但实际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运用不当,有时会起反作用。

因此,在表达真诚时需耍注意以下问题: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与说实话之间既右联系,乂不能划等号。

有人以为真诚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否则就不够真诚。

其实这是一种教条的、绝対化的理解。

咨询师表达真诚应遵循一个基木原则,即对求助者负责,有助于求助者成长,这一原则适用于整个咨询过程。

而且真诚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中,非言语行为尤其是咨询中的实际表现更是表达真诚的最好方法。

因此,咨询师的真诚并不是什么都可以随意地说出來,那些有害于求助者或有损丁咨询关系的话,一般就不宜表达,比如,“你这个人真是蛮不讲理!”“你的这种行为真令人厌恶!”“你是这种性格、道徳品质,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你!”等,尽管这些很可能是事实,是咨询师的真实感受,但从有利于咨询的角度看,不宜直接表达。

以上三句对改为“我觉得你刚才那番话的道理不是很充分,有点按口己意愿在评判,是不是这样?”“你的这种行为人们或许会接受不了,从而有可能引起不良评价。

”“你的有些言行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课解,引起矛盾。

不知道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这样的叙述,既表达了咨询师的感觉,乂容易为求助者所接受,而且,后者的描述比前者更准确,更符合理性的判断,避免了给人贴标签和过分概括化、绝对化的卬象。

当然有时也需要某些比较激烈的言语,其目的是为了刺激求助者,促其对自C及问题的严重性有所认识,敲敲警钟,但一般不宜多用。

即使用也应有良好的咨询关系做基础,而且充满诚意,切不可变成咨询师对求助者发泄不满的手段。

2.真诚不是口我发泄例如,一位火恋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小,求助者的叙述勾起了她伤心的往事,于是她花了半个小吋,滔滔不绝、非常激动地向求助者叙述了她的失恋经过及痛苦。

咨询师流露真情,表示真诚,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而不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感情或宣传口己的主张。

再者,这种表达似乎是强追求助者在听,可能会产牛负面效果,使求助者对咨询师的形象产生动摇。

3.真诚应实事求是有些咨询师为了炫耀口己知识渊博或掩饰口己在某方面的欠缺,可能会不懂装懂。

一旦被求助者识破,就会失去求助者的信赖。

而且,不懂装懂还会误导求助者,带來不良的后果。

有些初学者很注意自C的个人形象,要求自C在求助者而询是权威和完美的,能让求助者敬佩的,然而,由于过多地注意形彖,维护完美,过分表现口己甚至装腔作势,以致失去了很多的真诚,带上了不少修饰成分,并且拉大了咨询师与求助者Z间的距离,给沟通增加了困难。

因而,咨询师应了解自己,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可虚假。

求助者更愿意接受真实的咨询师。

4.真诚应适度有人以为真诚既然是好的特性,那么表达得越多越好。

其实并不一定如此。

除了不亢表达有害于求助者的言语,不能把真诚流露用于发泄口己的情感这两点Z外,即使是对求助者有利的真诚亦因人囚时而异,耍不然有些求助者会因咨询师太多的真诚而受不To真诚应适度,如同对人热情要适度一样。

在早期的咨询关系中,真诚的衣达只要求“不要虚伪”,在这期间,咨询师可保持静默或避免表达出自己主观的评价。

随着咨询关系的发展,咨询师亦可表达对求助者的不足、缺点的反馈,但以不损害咨询关系为原则。

真诚是内心的白然流露,不是靠技巧所能获得的,真诚建立在对人的斥观看法、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对求助者充满关切和爱护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在接纳口己、口信谦和的基础上。

真诚应是咨询师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是潜心修养、不断实践的结果。

第四单元共情一、学习目标了解共情的意义,掌握共情的原则与方法。

二、学习重点共情(empathy),被人木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

此词有多种中文译法,比如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①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②咨询师借助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2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③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C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共情在咨询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而:①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②求助者会感到自C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③促进了求助者的口我表达、口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口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④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询过程出现障碍,具体表现为:①求助者感到失望:认为咨询师对白己不理解、不关心,,因而会感到失望,减少甚至停止白我表达。

②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由于咨询师没有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而过多地立足于自己,因而他就很难真止理解求助者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反感其至批评,这会使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

③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口我探索是求助者成长、进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缺乏共情,咨询师往往对求助者的口我探索不加注意,影响求助者的口我了解。

④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山于缺乏共情,咨询师就不能真止了解求助者的问题与需要,因而做出的反应也常常缺乏针对性。

正确理解和使川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儿点:1.咨询师应走出口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咨询师要把自C放在求助者的处境中來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对此感受越准确、越深入,共情的层次就越高。

有些初学者往往以口己为参照标准,这样就无法设身处地,也就无共情可言。

例如: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比如,一位把述说作为n的的求助者与一位把述说主要作为提供资料手段的求助者比较,前者更需要共情。

一般来说,情绪反应强烈的与情绪稳定的,表达比较杂乱的与表达清楚的,寻求理解愿望强的与理解愿望平平的,前者应给予更多的共情。

此外,共情应适时适度,不宜在会谈中间随便插入,否则容易破坏情绪。

共情反应的程度应与求助者的问题程度、感受程度相适应。

过度,会让人感到咨询师小题大做。

不足,会让人觉得理解不够。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共情的表达除了言语表达外,还有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而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等。

有时运用非言语行为来表达共情比言语表达更简便而有效,咨询中应重视把两者结合起来。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角色把握在共情时显得特别有意义。

咨询师要能进能出,出入自如,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佳境界。

有些咨询师确实做到了设身处地,以致同喜同悲,而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这样就可能失去客观性。

咨询帅应能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防止完全受求助者情绪的影响。

咨询师的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如同”体验自C的内心,但永远不要变成“就是”,这是共情的真谛。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比如西方心理咨询师有时可以用拥抱、抚摸其至亲吻表达自己的共情,但中国的文化不允许这样。

一般同性Z间可以有某种身体接触,比如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握住求助者的手,以表达共情,这在同性中可以用,异性间则不允许,尤其对年轻异性。

女性之间有吋会有爱抚的动作,比如女咨询师对■一位处于悲痛中的女子可能会搂抱、爱抚,以传达自己的关切和理解.但不可用于异性Z间。

凡是助人工作,首先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即受助者是可以改变的。

他们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潜力存在,都存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成长动力,通过口己的努力、外界的帮助,每个人都可以比现在更好。

这一观点对丁心理咨询师來说非常重要。

所有有效的咨询框架都被认为可以使求助者发牛积极、止向的改变。

”这样的反应就其木身来说还可以,但整个而谈中都如此,就变成了一种形式的、教条的反应,淡化了求助者的问题,同时表现出对求助者缺乏共情。

一般來说,咨询师不应泛泛而谈,而应针对求助者的实际问题,幺观地分析其现有的不足,同时帮助分析其拥有的资源。

有些求助者而临挫折时往往只看到失败、缺点,并把它们放大,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

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把求助者的观点从只注意失败而转到客观分析形势,立足白己的长处和所拥有的资源上来。

2.反对过分消极与盲目乐观相反,有些咨询师则是走向另一种极端,比如,“你所血临的困难确实很大,你的处境很不乐观,这样下去你会越来越糟糕的。

”或许这句话确实反映了咨询师的心态。

但若整个咨询过程屮不断地用这种方式,求助者就会越来越消极,他可能会更沮丧、闲惑或绝瑕。

咨询的本质是给人以支持、鼓励和帮助,促使求助者在闲境屮崛起,消除迷茫,减轻或消除痛苦。

咨询师的反应不能是纯口然的、纯客观的,应符合咨询的原则,应对求助者负责,应促进咨询的有效进行。

咨询师应善于发掘求助者身上的闪光点。

促进求助者白我发现与开发潜能,达到心理健康的全而发展,是咨询的最高目标。

THE END
1.心理咨询八大技巧心理论坛心理咨询八大技巧 问:已上班20多年,现在不打算上了,可以办什么手续?https://www.geilixinli.com/question/19091.html
2.50本最值得看的心理学书籍(有没有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介绍一下)这本由B.R.赫根汉所著的心理学史详细考察了心理学的起源,对西方各种心理学思想及流派做了全面描述。 14、《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本书和《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我见过心理学书籍里的两个极端。前者只讲HOW,心理学研究是如何做的,所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用于讲解方法时所举的例证;后者只讲WHAT,心理学研究有https://city.shenchuang.com/scnews/20240810/1822063853329059841.html
3.奇妙网专注情感婚姻问题、挽回爱情、婚姻挽救、情感挽回在线免费情感咨询服务,个人魅力提升、谈恋爱技巧教学,为婚恋情感幸福生活提供爱有所依的情感咨询和倾诉平台。http://www.8bqm.com/
4.婚恋教育(精选十篇)从大一思修课开始讲婚恋专题,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都要围绕加强恋爱方法、技巧、艺术的教育。开设必要的专题讲座、辅修课程, 循序渐进地加强大学生的正确婚恋观教育, 不同年级讲课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老师要与社会热点问题对接, 使大学生理性对待婚恋行为。学校可以通过讲座、网络论坛、电子信箱、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2zz05n.html
5.关于破解农村大龄青年婚恋难问题的调研报告优先为有志创业的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提供贴息贷款、孵化器入驻申请、项目推介等服务。三是加强沟通交流。聘请专家学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针对礼仪知识、沟通技巧 ……(未完,全文共4753字,当前仅显示240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破解农村大龄青年婚恋难问题的调研报告》)https://www.wm114.cn/wen/234/467129.html
6.婚恋心理咨询的基本流程和常见心理误区解析简爱幸福课堂婚恋情感问题找续缘婚恋诊疗中心,在您“孤独无助、万念俱灰”时,给您的特效药,全心全力、全面分析,找到问题根本原因,成功复合者都在免费分享成功案例!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账号:xu-yuan-1314),免费参加每周公益讲座,零距离跟资深婚恋心理咨询师免费沟通。更多挽回爱情的方法及成功案例免费获取!续缘婚恋诊疗中心官方网站http://m.qtfm.cn/vchannels/146384/programs/5917280/
7.咨询师和心理咨询顾问有什么区别- 帮助客户发展积极的心理策略,提高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职要求:- 专业背景要求: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本科或以上学历,持有心理咨询师资质证书;- 有较强的亲和力,较强的沟通和倾听能力,善于与不同背景和问题的人建立信任关系;- 具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能够运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技巧和方法;- 遵守心理咨询专业标准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zixunshi-xinlizixunguwen/
8.第四期家庭教育导师培训计划本次课程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目的,课程涵盖:线上读书会(新增)、自我成长(新增)、亲密关系(新增)、儿童心智发展(新增)、家庭教育理论、亲子技巧、实操演练、线上读书会七大板块,同时增强实操性。 第四期家庭教育导师培训计划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艾壹丁心理、广东艾馨家庭教育,结合家庭教育导师所需http://www.gzaiyiding.com/c2611.html
9.河北婚恋情感心理咨询机构电话信息推荐「石家庄益格教育咨询供应河北婚恋情感心理咨询机构电话「石家庄益格教育咨询供应」河北婚恋情感心理咨询机构电话。守得住空虚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严于律己,不移情别恋,那么异地恋的成功率就提高了很多。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有些https://qiye.8684.cn/xjge672yw1-14926743.html
10.象易心理牌实操技能班开课了象易心理牌无论在心理咨询、社会服务、个人成长、亲子教育、化解厌学、婚恋情感、人际沟通等方面,它都具有简单、直接、快速、准确、有效的特点。 课程内容: 1、象易心理牌的起源 2、象易心理牌的操作要点 3、象易心理牌的练习方法 4、象易心理牌的引导技巧 https://www.meipian.cn/4rsm3msc
11.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老师的婚恋观、婚姻状态、教育方法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四是社会文化因素。婚恋观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人的社会生活无时无刻不受诸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在这个方面尤其突出。社会婚恋价值观、社会公德与家庭伦理、新闻传媒、政府文化监管政策、文化娱乐设施、文化消费市场环境等, 都对大学生的婚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12.南昌心理咨询师江西心理咨询专家江西南昌婚恋心理咨询催眠是在被催眠者愿意的前提下,催眠师通过语言将被催眠者引导至潜意识开放的状态下,将可以帮助被催眠者达成改变的观念植入于他的潜意识,以达到帮助被催眠者改变行为习惯、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 催眠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 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以便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法。催眠是http://www.ncymyg.com/h-col-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