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考拉:现在做得最好的是离婚劝导。在一些婚姻登记处,我们设了专人进行离婚劝导。离婚劝导起用了专业人士,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现在不少小区都在做样板,形成模式。我们与丰台区政府社会工作委员会也在合作。社区需要我们;而政府推动之下,我们的工作也有更多的进展。
婚姻解决的是关系问题。两个人吵架,肯定是关系出了问题。通过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劝导,解决好婚姻中的各类关系,有些问题相对更容易和谐解决。
去年我亲自做过一个例子,就是两口子气鼓鼓来办离婚,我们把他们请到劝导室进行劝导,之后他们手牵手离开。看着他们离开的身影,作为咨询师,那一刻感觉真的很好。
很多人结婚时都想得很美“我们不可能会变成那个样子。我们一定会很幸福。”但婚姻和恋爱的不同,他们未必心有准备。所以很多的婚姻,会出现种种的问题,甚至会走到濒临破碎的边缘。
虽然现在婚前教育也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了。但毕竟,这个方面的需求相对隐性,不像离婚劝导那么迫切。
几年的婚姻家庭咨询师做下来,感觉到人们在婚恋方面有什么变化吗?
曾考拉:往往,来找我们做咨询的,都是婚姻出了问题,或者情感有了危机。但现在,也有新的类型出现了——有很多人,他们能够相对顺利地解决自己婚姻中的问题。但除此之外,他们还会考虑婚姻的质量、情感的质量,希望通过婚姻家庭咨询师的介入,提高他们对婚姻的认知和把握。
比如,现在有的人前来,问的是“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婚姻更好?”他们开始考虑婚姻的质量和情感的质量了。
(1)濒临解体的家庭(2)偶尔争吵的夫妻(3)期望更幸福的婚姻,是走进婚姻家庭咨询室的不同层面的人。
这已经是很大的一个进步。说明这个社会的确有人在追求家庭生活的幸福了。遇到这样的来访者,我在惊讶之余,更感觉良好。如果有更多人来做这类咨询,我会觉得非常开心。因为它充分说明,越来越多的人真正开始追求幸福了。
你的咨询工作中,有没有遭遇过尴尬?
你觉得,婚姻家庭咨询师对待来访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曾考拉:是陪伴。咨询师不是帮来访者作决定,而是陪伴来访者,用你的知识“托住”他,让他不至于“掉”下去。比如离婚,我肯定不会直接说你该离不该离,而是要帮你分析,如果离婚,你会面临什么问题,如果不离婚,你要去解决什么问题,帮助你了解面临那些问题、解决那些问题你必须具备的能力以及如何获得能力。
对来访者,咨询师应该给予的,是能力的训练。“我也想爱他,但我做不到”。这里缺少的就是能力和方法的培训。当他本身具备了能力,他就会自己作出选择,自己向前走。
来访者中男多女多?
曾考拉:女的明显多于男的。实践中我发现,男女前来咨询,情景总有大不同。男的通常颇有防备心,很难信任你。他们往往自己已经有“态度”,只是拿不准对错而前来寻求支持。女的来咨询,通常主要是倾诉,你得先听她拉拉杂杂倾诉完,否则咨询开始不了。男女在这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
咨询师如何发挥作用?
曾考拉:来访者因为婚姻问题来找你,他是因为自己有缺失,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找你,但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是来访者自己内心的变化,是他自己在你的陪伴和扶持之下具备了能力,补足了缺失,他自己的内心带动自己往前走。如果他自己没有能力往前走,靠你推着他走,你一松手,他又不行了。陪伴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支持,是与来访者一起成长。咨询师最终是要离开来访者家庭的,所以来访者自己必须成长。好的咨询师不去“批判”,而是要进入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他的感受。每个来访者的问题都有其内在深层原因。你必须从原因了解并理解他的感受。
咨询不是一次就能完成?
曾考拉:很多来访者总想“短平快”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咨询是要有个过程的。比如他说,我现在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我想要怎么做,你觉得可以吗?他是来找支持的。但作为咨询师,我不会表态支持或不支持,我只是会帮助他分析——你如果这样做,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咨询师在咨询时必须谨小慎微,要充分了解来访者面临的问题及内在需求,否则你很难胜任。
咨询师自己在咨询过程中也是有所收获的?
曾考拉:婚姻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略,所以咨询师在做好每一个具体案例的同时,也必须要观察社会现象,了解社会发展和变化对婚姻家庭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这个行业才刚起步,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宽容,行业的发展才能顺利。咨询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技术,但技术一定不是咨询的最高层面。感受才是。训练中少不了技术,但只靠技术是缺少灵魂的。用感受去贴近来访者的内心,认同,接纳了他的感受,咨询才能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