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按头安利的两本婚恋生活小说,又甜又虐,收藏不亏,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桐叶推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Hello,大家好,这里是桐叶,今天给大家推荐两本高分高质量,好文笔的婚恋生活小说,全程智商在线,无狗血剧情。
第一本:《雨念》作者:crko梦
简介:叮铃铃,叮铃铃。当F中高一(三)的老师布置完暑假作业宣布学期结束后,同学们蜂涌跑出了教室。教室的布局很精致,用浅绿色的便签纸在墙壁上围成了房屋的形状,旁边用红色的彩条纸围成了爱心图案。彩色的便签纸上印记着同学们的学习心得和所谓的人生感悟
第二本:《不一样的年华》作者:再度出现的爱恋
简介:都市中的夏日郁闷被厚厚的阴云浓浓罩住。在每一条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人们披着浓浓的体味游走,在偶然的碰撞间无意识地交换眼神然后离开彼此疏离又陌生的视线。来不及发问这种相遇的意义便消失,走进另一个陌生人的生存空间,然后被淹没在一段又一段永远陌生的未来。
杨舒是个标标准准的路痴,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这话一说完,杨舒架在沙发上的长腿快速的踢过来一脚,带着一丝怪异表情看着温雅雅。
力道不小,温雅雅疼得龇牙咧嘴。但还是很有空的瞄到杨舒为了她的反应笑咧了嘴。
平日英俊潇洒的面容此刻被他扭曲得乱七八糟,温雅雅颇感惋惜的摇摇头。
到了第二日,温雅雅便明白杨舒昨日奇怪的表情是为何了,因为此刻她的面前,是杨舒递过来的一张通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票。
他的面前还有已经办理妥善的护照及行李。
分别似乎就近在眼前了,快得让人触不可及。
温雅雅半天才反应过来,呐呐的问他,杨舒,你玩真的。
杨舒露出往日淡淡的迷人微笑,摸了摸温雅雅柔顺乌黑的秀发,轻轻点头。
动作虽轻,但是态度很坚决,坚决得让温雅雅瞬间发疯。
她不要命的开始捶打他,大声咒骂他,从他祖宗十八代到他下一辈几代,都被一一问候个遍。
杨舒抱住她,拼命的阻止那些激动的动作,无奈的叹道:“温雅雅,如果有人见过你这疯狗似的行为,还会娶你为妻,你就毫不犹豫的嫁他吧。因为这就是真爱。”
温润的呼吸洒在彼此的脸上,温雅雅望着他脸上被九阴白骨爪抓出来的淡淡血痕,心里咒骂:杨舒,真爱你个狗阿波罗。
眼看自己的耍泼野蛮都无法拦住杨舒奔往资本主义国家的脚步,温雅雅无力的放弃抗议行动。
最后在她用力狠狠甩上大门时说道:“杨舒,你真是个畜生。”
杨舒淡淡的回道:“温雅雅,别忘了,我是你哥。”
温雅雅恨道:“就算你是我哥,也改变不了你是个畜生的事实。”
气愤的冲出了家门,一时又想不起到底去哪里好,便开始漫无目的游走在大街上,全身的怒气沸腾点上升到前所未有的60度半。
为什么是60度半,因为某杨对小时候的她说过,人类的沸腾点不能超过60度半,不然就会脑部充血,脸色发紫,最后爆血管而死。
当时的杨舒,语言与表演天赋极强,这个观点就在温雅雅还未顽强进化到可以分辨是非的脑袋里,扎根生芽。
她此刻多想咬牙,切他的齿,只不过是想要控制她的脾气而已,还弄这说词来糊弄年幼的她。
如果没有这个歪理,想想看她温雅雅能多正常的发展啊,生气的时候可以自由自在的爆发小宇宙,那能力会有多强大啊。这样,她就可以凭着这种强大,肆无忌惮,昂首挺胸的拿着菜刀去阻止杨舒出国了。
胡思乱想中,路过一个转角,一家别有风趣的路边招牌吸引了温雅雅的注意力。
“爱情专属店”,心里一动,便踏了进去。
店内装修与一些标榜着爱情啊,情爱啊啥的店没啥区别,一样走温馨,雅致的矫情路线。
要说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个店女生真多,更正,是漂亮年轻的女生多。
店内空间不大,大概摆放了十几张位椅,但差不多都坐满了女生。几乎看不到一个男生的影子。
莫非我看错了,这其实是女同性恋坐吧?
温雅雅心里闪过不安,瞪大着眼睛再回头仔细的看看路边摆放着的超大招牌。
这时,从柜台里钻出一名服务生打扮的男生向她走来,笑意吟吟。周围发出压抑的惊喜声。
她有点毛骨悚然。
那位服务生端庄的在她面前站定,问道:“小姐你好,请问是一个人吗?”
温雅雅往自己身边前后左右看了看,十分确定的说:“恩,我一个人。”
服务生似乎楞了一下,再次开口:“好,小姐这边请吧。”说完,引领的手势做得十分正确专业。
温雅雅赶紧出声阻止他:“你们店,是什么没有的?”
服务员道:“我们这里不提供酒精类饮品”
很好,她往那招牌一看,就知道了这个结果。
温雅雅苦恼的皱起了眉头,无限惋惜:“好可惜,我想喝酒来着,看来走错店了,拜拜。呃…你不用说欢迎再次光临了。谢谢。”说完,她扭头就走。
这一次很明显的看到,那位服务员傻傻的愣住了。
好啦,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想看的小说还有很多呢,大家想看的来找我哦。
执子之手,与子同心。
作者:洞见Leyla
婚姻,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多少伴侣,在婚后鸡飞狗跳的日常中,从情人到陌路,从缱绻到分飞。
但也有人,能熬过柴米油盐的琐碎,让感情在岁月中变得越发浓厚与绵长。
情人节到了,读懂9位作家的爱情,你就知道如何经营好婚姻。
1
杨绛&钱钟书
爱是双向付出
1942年底,钱钟书突然问妻子杨绛:“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
杨绛自然喜不自胜,她赶紧催丈夫开始动笔。
于是杨绛心甘情愿地做灶下婢,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只为让丈夫安心写作。
两年后,《围城》成功问世,受到无数读者的追捧。
钱钟书在序言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
由于杨绛女士替我挡了许多事,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涂磊说:“婚姻不是建立在轻松的谈天说地上,而是建立在长期的行为和付出里。”
钱钟书对杨绛也是如此。
与杨绛相守几十年的时光里,钱钟书总是早早起床做早餐。
烤面包、热牛奶、泡红茶……他细心地做好这一切,只是为了妻子每天能睡个懒觉。
双向的给予,让他们成就了一段为人称道的爱情佳话。
年岁越长越会明白:恋爱可以是风花雪月的浪漫,但婚姻一定是毫无保留的付出。
在你需要的时候,有我为你共担风雨、守望幸福。
当我疲惫的时候,有你对我疼爱备至、关怀体贴。
夫妻之间,不需要多么壮阔的誓言,落到实处的深情,就是回味一生的蜜糖。
2
林徽因&梁思成
爱是习惯包容
梁思成是典型的理科生。
他话不多,不太爱开玩笑,甚至还有点社恐。
相反,林徽因却活泼灵动、热爱社交。
每周六,林徽因都会在家里举办“太太客厅”的活动,邀请一众名流饮茶论道、探讨学术。
按理来说,内敛的梁思成是不愿意出席这样喧嚣场合的。
但他也会去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一边听着妻子天马行空的发言,一边点头露出赞许的笑容。
在他们漫长的婚姻旅途中,梁思成给了林徽因尽可能的尊重和包容,而林徽因也用一生的陪伴给了他最好的回馈。
《圣经》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包容。”
夫妻之间本是不同的个体,少不了性格和习惯上的差异。
做不到包容彼此,多半会中路散场。
真正和谐的伴侣,从来不强求一致,而是容纳彼此的不同。
懂得求同存异、懂得尊重体谅,才能执手走到白头。
3
巴金&萧珊
爱是对对方负责
1936年,巴金因为长篇小说《家》声名远播,经常会收到读者的来信。
萧珊正是读者之一。
他们飞鸿传书大半年,随后相约在上海滩一家粤菜馆见面。
萧珊对沉稳的巴金一见钟情,眼里写满了敬仰与爱意。
对于少女的爱慕,巴金并非不知,只是不敢回应。
时局太乱,他害怕情窦初开的萧珊,会因为懵懂的决定,后悔一辈子。
面对萧珊的表白,巴金回应说:“你还小,一旦考虑不成熟,会悔恨终身,到你成熟有主见的时候,如果还愿意跟我在一起,我愿意等你长大。”
从这以后,巴金信守诺言,默默等待萧珊的回答。
而萧珊也在完成学业后,奔赴巴金的身边,两人携手共度余生。
车水马龙的年代,太多人轻易地开始一段感情,又轻易地放弃。
但冰心却说:
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
两个人的相处,到最后其实拼的还是责任心。
4
胡适&江冬秀
爱是发自内心的欣赏
在民国夫妻中,胡适和江冬秀一直是别具一格的一类。
胡适是闻名遐迩的才子,江冬秀却是自幼裹足的妇人。
看似格格不入的两个人,却在父母的安排下,恩恩爱爱地度过了一生。
要问二人恩爱的秘诀,大抵离不开两个字:欣赏。
江冬秀不算貌美,脸圆圆的,但胡适却说:“她很贤惠,善于操持家务。”
江冬秀没什么学问,大字不识几个,但胡适却说:“她文化低,但很爱学习。”
江冬秀特别喜欢打麻将,但胡适却说:“她很善良,懂得仗义疏财。”
对于妻子,胡适从不吝啬赞美之情。
也因如此,二人才能执子之手,共度白头。
现实中,多少婚姻,最后走到无话可说,都是因为夫妻之间变成互相打击的对手,
在婚姻的竞技场上,耗尽心力做彼此的差评师。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人欣赏。”
学会发现对方的好,在细节之处发现爱人的闪光点,婚姻之路才能长长久久。
5
周有光&张允和
爱是浪漫的仪式感
周有光与妻子张允和在刚刚步入婚姻的时候,有算命先生说:你俩过不了十年。
但他们,却一起度过了70年的幸福时光,直至互相走向人生的终点。
有人曾经向周老请教经营婚姻的秘诀,他想了想,讲了这样的故事:
每天上午10点,他们都会一起喝茶。
喝茶的时候,两人一定会碰一下杯子,这个动作叫“举案齐眉”。
到了下午三四点钟,两人又会一起喝咖啡。
喝咖啡的时候,又会碰一下杯子,再次“举案齐眉”。
喝茶、喝咖啡这样的日常小事,在两人的经营下,变得仪式感十足。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婚姻生活无聊乏味,往往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份仪式感。
《小王子》中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当激情中的荷尔蒙褪去,爱情中的新鲜感消失,生活就会陷入日复一日的乏味。
适时为生活增添一点仪式感,多去制造小惊喜、小浪漫,感情才会历久弥新。
6
林语堂&廖翠凤
爱是学会低头
林语堂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个性幽默洒脱。
廖翠凤却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性格温柔典雅。
结婚之后,廖翠凤十分注重个人形象,出门前都会精心打扮,衣服也必须熨烫过。
而林语堂对这些形式化的东西,极为反感,他更喜欢自由的穿着。
两个生活习性天壤之别的人结合在一起,免不了吵吵闹闹。
但是每次“炮火”点燃没一会,就会悄无声息地被熄灭。
因为每到这个时候,林语堂都会主动先认错。
他有两条奉为圭臬的婚姻信条:
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要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着她生气。
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夫妻之间,分歧、争执是在所难免。
如果每一件事,都要争个高低对错,只会让感情走向破裂的边缘。
作家余光中说:“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
凡事让一步,到点就止步。
学会了低头,日子才能越过越和美。
7
三毛&荷西
爱是找到生活的小确幸
1974年,三毛和丈夫荷西动身前往撒哈拉沙漠定居。
荷西在当地谋了一份工作,工资不高,夫妻俩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荷西咬了一口,发出了疑惑:“什么东西?好像是白色毛线,又好像是塑胶?”
“都不是,是你钓鱼的尼龙线。”
荷西愣住了:“这东西还能吃?”
三毛笑着说:“中国烹饪博大精深,可把什么东西变成食物。”
荷西听完立马称赞三毛:“你怪名堂真多,如果我们开个饭店,这个菜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寂静无人的沙漠里,两夫妻的笑声长久地盘桓在空中。
生活中,总是有人把婚姻的不幸归结于种种原因。
但其实,真正的幸福,在于你有没有一种快乐的心境。
习惯了相互抱怨,习惯了垂头丧气,感情必然死气沉沉。
学会于日常的细微小事中摸索惊喜,那么再贫穷的生活,也能焕发盎然的诗意与生机。
8
王小波&李银河
爱是义无反顾的支持
1984年,王小波动身去匹兹堡,与李银河在同一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当时,王小波身上一无所有,李银河每月也只有400美元的生活费。
为了维持温饱,李银河去饭店当服务员,王小波则在后厨洗碗。
李银河发现王小波情绪不对,立马不让他洗碗了。
李银河的母亲知道后,非常不悦:“这哪行?”
但李银河却回答得很坚定:“小波必须写小说,文学是他的生命。我一个人工作够用了。”
也正因为李银河的支持,王小波放下一切安心写作,终于创作出《黄金时代》,自此声名大噪。
听过一句话:“好的婚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做彼此的拐杖,互相扶持。”
在爱人潦倒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伸出双手;
在对方彷徨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
最坚定的陪伴,才能给彼此带来最长久的温暖。
9
莫言&杜勤兰
爱是不论贫富,不离不弃
1973年,莫言在棉纺厂当工人的时候,喜欢上了俊俏的女同事杜勤兰。
一番表白后,两人顺利结为夫妻。
当时,结婚有标准三件套: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可彼时的莫言,还是个穷小子,根本负担不起这些。
面对丈夫贫穷的家境,杜勤兰从未嫌弃,反而安慰莫言:“只要你对我好就行了。”
多年后,莫言因写作声名大噪。
在外人眼里,他的妻子不过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不少人甚至劝他离婚。
可莫言却说:“我对妻子的爱,和学识地位无关,和灵魂有关。”
他将妻子从老家接到身边,给她最好的照顾和疼爱,二人的生活恩爱至今。
《军师联盟》中有句台词说:
这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得一人,同甘共苦,不忘初衷。
真正长久的感情,是经得起贫穷的磨炼,也受得住富贵的考验。
你一无所有时,我不在意;我年华老去时,你不离不弃。
相濡以沫,休戚与共,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
情人节到了,不管是单身男女,还是恩爱情侣,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疑惑:
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
其实,爱情和婚姻,就像在田地里捡麦子。
恋爱的时候,你可能会左摇右摆,可能会犹豫不决,因为你总想找到那粒最大的麦穗。
但婚姻却是,即便你捡到了一颗普普通通的麦穗,也要用心握在手里。
因为好的婚姻,除了爱,除了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还有铭心刻骨的恩情。
用真心对待爱情,用真诚经营婚姻,才能换来似水流年的相守。
点个赞吧,愿有人知你冷暖,有人懂你悲欢;愿所有相爱之人,都能携手走到白头。
情人节快乐!
杜拉斯是文坛上的一个奇葩,她曾在媒体前毫无遮掩地谈论男女之事,甚至公然宣称:
如果我不是作家,我会是一个妓女。
她的很多作品里,都充斥着燃烧的欲望,《情人》如此,《广岛之恋》更是如此。
作家中的王小波,有趣有态度,在《黄金时代》里,将各种姿势都写得明明白白,可是说到杜拉斯,他说:
“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学境界。这本书的绝顶美好之处在于,它写出了一种人生的韵律。”
《情人》是杜拉斯晚年文学的巅峰,《广岛之恋》是杜拉斯中年影视剧本的巅峰,形式不同,但作品中燃烧的欲望、绝望的爱情、永恒的爱,却是一样的。
杜拉斯说过: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细看来,不死的欲望一直是不死的欲望,英雄梦想也一直只能是梦想。
1957年夏天,人心比太阳更热。
一个法国女人来到广岛拍一部有关和平的电影,她三十岁左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广岛,一个充满“灰烬”、“原子弹的死亡阴霾”的城市,她看见的一切都可怕至极,医院、走廊、楼梯、病人,畸形残缺的儿童,原子弹轰炸的种种物证,烧焦的人皮和烤糊的头发。
她四次去博物馆,在解说牌和照片之间徘徊,她见到了游人,也见到了最可怕的场景。
原子弹爆炸后,广岛成了一个不同于地球上任何荒漠的新型荒漠。短短九秒钟,二十万人死于非命,八万人受伤,地面的温度高达一万度。
惨烈,悲剧,一切都不足以形容。
她看完这悲惨的一切,她又看到广岛重新开了鲜花,一切仿佛都重新开始了,过去,似乎被遗忘了。
是的,她说在拍摄宣扬和平的影片,可是那种可怕的暴力的恐怖的事件还在继续发生,女人还会生畸形儿,甚至生怪物,但风流事还继续干,男人恐怕会患上不育症,但风流事还会继续干。
那些曾经的反抗者,那些示威游行的队伍,发表着无声的演说,反抗着那些不公平的事情,反抗着那些不正义的事情。
但可怕的是,那种事情还在继续。
影片即将拍摄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法国女人也准备回国了。
回国前夕,她遇到了一个日本男子,这个男子是个建筑师,也是个有妇之夫,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没有任何理由,他们相遇了,世上到处都有萍水相逢的事,但重要的是,相遇之后发生的故事。
毫无理由,她让他到她的房间里,他们在一起了,他们在床上,流着情欲的汗水,发出情欲的呻吟。
他们谈论着广岛,但我们不知道男人的名字,也不知道女人的名字,他们只是两个诉说的对象。
男人说:你在广岛什么也不曾看见,一无所见。
女人说:我都看见了,毫无遗漏。
他们一边谈论广岛,一边燃烧着情欲。
女人说,我始终在为广岛的命运哭泣。始终在哭泣。
她重复着她看见的东西,而他还是说,“你什么也没看见,一无所见。”甚至说一切都是她胡编乱造。
而那法国女人说,她丝毫没有编造,就如同爱情中的幻觉一样,使人永远不会忘怀。
他们尽情地搂抱,在广岛的“灰烬”上重生的城市里,她对广岛的印象,就像对爱情的印象那样永不磨灭。
他们在搂抱在一起,彼此需要着对方,他们也随意说一些话,有关广岛,有关灾难,有关战争,也有关自己。
他是她的第一个日本情人,他说,我想再见到你,但她决定不再见他,她即将回国。
她说,她喜欢男人。
她还告诉他:“你要知道,我的道德观念很成问题。”
尽管男人一再说想再见到她,而她总是拒绝。
最后,她离开了。
杜拉斯说: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活的,就连在剧本里,她也不避讳谈这些,爱情,往往和欲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时候欲望甚至比爱情还多。
《情人》里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饱含欲望、激情,却也蕴含着绝望和永恒。
绝望的是没有结果,永恒的是曾经爱过。
在广岛,一个法国女人和日本男人,同样进行着一段无望之中的爱情。
下午四点,乌云密布的天空下,一些人正在忙着拆卸拍摄的舞台布景,法国女人,正在布景棚里睡觉。
那个日本男人来到了这里,走到女人身边,看着她睡觉,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
她醒来后,男人说:“在广岛,要重新找到那你真是易如反掌。”
她露出幸福的微笑。
他说,我想到了内韦尔,我也想你。
他问她,依旧是明天回国?
她说,是的,家里人在巴黎等我已有一个月了。
他说她让他产生了强烈的爱的欲望,她说她也一样,他说,我觉得,我爱上了你。然后他把她带回家里。
谈到家庭:
他说:我是个跟妻子在一起过得很幸福的男人。
她说:我是个跟丈夫在一起过得很幸福的女人。
在家里,他们开始强烈需要,性爱得到满足后,她说到她在内韦尔的爱情,那时候,她爱上一个敌国的士兵,那时候,他们在谷仓会面,在废墟中会面,他们到处约会。
后来,法国即将解放时,她的敌国的爱人被杀死,她在他的尸体旁守了一天一夜,直到尸体被装上卡车。而她,也被剃成了光头,那一年,她二十岁,是最好的青春,是最深刻的初恋。
事情暴露后,她的父亲宁愿她死掉,也不愿她如此名誉扫地。
她遭受如此巨大的羞辱和惨剧,只是因为她爱上一个敌国的爱人。
一开始,她没有喊,没有叫,只是轻轻地呼唤自己的爱人,后来有一天,她突然大喊大叫,拼命呼唤爱人,为了惩罚她,她被关进地下室。
后来,她疯了。
她说,“我爱你爱得发疯。”她的头发重新长出来了,一切都在继续,包括死亡。
后来,她重新清醒过来,然后在某天夜里被放出来。
如今,十四年过去了,和日本男人在一起,她又重新想到了初恋的爱人,她依旧痛苦,她努力遗忘,可是有些事情,永远也忘不了,曾经有过的爱情,将一直活在我们的血液里,悄悄改变着我们。
杜拉斯有一句胆大的话:
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
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
在通奸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他恳求她留下,但他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他不可能留得住她,她不可能为了他留下,连一个星期也不行,连三天也不行,三天能干啥呢?用来活命?还是用来殉情?
他们绝望了,因为没有希望。
她还是走了。
临走之前,她说:我将忘掉你,广岛,这是你的名字。
他说:是的,这是我的名字,你的名字叫内韦尔。
没有什么能够拯救这份爱情,世俗容不下它,距离容不下它,它是不该存在的,但它如此深刻,在他们心里,无可救药地深刻。
遗忘,遗忘是唯一的拯救。
可是,真的能够遗忘吗?
不,爱情没有遗忘,没有结束,只有开始。
他们也许再也不会见面,但爱情永在,或许会像内韦尔的敌国爱人一样,让她变成了另一个人,广岛,或许又是另一种改变。
她比其他女性更“钟爱于爱情本身”,但她明白人并不能为爱情而死。
人活在爱情里,爱情是梦想和欲望,是拯救与圆满。
在书里,她反复说遗忘,事实上她一直在回忆。
广岛本身就是一个伤疤,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留下的伤疤,是对日本这个曾经发起战争的国家的惩罚,它就像巨大的脓疮提醒着所有人,遗忘历史,是可耻的。
“忘记历史的人,将收到历史的惩罚。”
可如果不忘记,人又怎能开始新的生活?广岛的一切,也在时时刻刻警告着人们,这里曾是一个惨剧,这里曾是荒芜,原子弹爆炸的时候,那个法国女人在巴黎,而那个日本人因为在战场逃过一劫。
遗忘是美好的,有时候却是可耻的。
回忆是痛苦的,过往曾有痛苦,但带给她的却是超脱。
在遗忘和回忆的夹缝中,她才有了生存的空间,不会让她痛苦至死。
《广岛之恋》式的爱情,其实就是杜拉斯式的爱情。
杜拉斯一生都在寻找爱情,忠于爱情本身,这导致了她在不同的男人之间寻找,从十五岁开始有了一个中国情人,她就在玩着这种被她称为爱情的游戏。
她用饱含欲望、刺激、寻找、又充满绝望的爱情,对抗着孤独,一旦感受不到爱情,即便身边有男人,她也觉得自己孤独得像一条狗。
66岁的时候,她找了一个27岁的情人,这是她最后一个情人。
然而,或许也正是因为在爱情中找到了灵感,她才能写出像《情人》那样动人的作品。
爱是什么?
爱就是爱,就一个字而已,但不同的人,定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正是这些不一样的东西,决定了如何陪伴,如何生,乃至如何死。
于杜拉斯而言,爱不是一蔬一饭,是不死的欲望,刺激,露骨,甚至在常人看来,还不那么“道德”。
一如《广岛之恋》里那个女子说的,“道德观很成问题”,“我喜欢男人”。
《广岛之恋》也不是单纯的爱情故事,至少如果当成普通的爱情故事,看到的可能就是一场异国出轨的艳事。
它本身是一种矛盾,是人的一种矛盾复杂的处境,是我们该如何对待过往的伦理问题,抛却过往,固然可以变得轻盈,但有些东西,能忘记吗?
而记住过往,诚然是警醒和教训,却太沉重了,压得人喘不过气,甚至会让人活在愤怒里,看了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我就充满愤怒,那些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凭什么要遭到这样惨无人道的对待?
所以,活在过去让人难以前进,忘记过去又容易使人不知所谓,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做的,不过是在遗忘和铭记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让我们回头时能够看见过去,记住教训,又能快乐地向前走。
然而记住,不仅仅是为了愤怒和悲伤,而是为了成长和反省。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在滚滚向前的人生里,反省的材料,恰在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