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平台

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国教院函字〔2023〕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持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心理健康品质、网络文明素养、文化品位,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依托“大学生网络党校”学习平台,面向高校在校学生开展以“为青春筑梦为时代育新人”为主题的系列专题网络课程选学,助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学对象

高校(含高职高专院校)的在校学生。鼓励高校结合学生培养实际,将网络课程学习情况纳入通识教育或创新创业教育学时学分。

三、选学计划

(一)学生干部综合素养和服务能力提升专题

学生干部是落实学习任务的桥梁纽带、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力量、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队伍、培育优良学风的重要依托、维护学生权益的重要渠道。培训将围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辨析和引领、协助做好新时代党团班工作、综合能力素养提升等内容模块展开,旨在持续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2023年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专题

(三)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题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重点围绕就业政策解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职业素养培育等内容模块展开,旨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尽早明确职业意向、尽快投身求职行动。

2.大学生考研指导专题

立足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全面助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重点围绕考研导学、研途攻略、考研政治三大模块展开,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报考、备考、复试、调剂、录取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积极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掌握科学方法自我探索,明确自身优势,为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专题

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围绕政策解读、形势分析、思维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实践与反思、综合素养提升等内容展开,旨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带动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五)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压力与情绪管理、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等内容展开,旨在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能够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切实增强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

2.大学生生命教育专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围绕守护生命、守护心理、构建人际关系、陶养生命智慧、大学生婚恋观、成长六字诀、综合素养等模块展开,旨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将大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担当、有高尚品质、有道德修养、有理想信念、有远大追求的有用人才。

(六)通识课程选学(共包含10个课程选学模块)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内容展开,旨在引导大学生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大学生国防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军事理论》(理论教学部分)、《军事技能》(实践教学部分)等内容展开,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忧患危机意识、传承红色基因血脉,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起强大力量。

3.大学生安全教育

重点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生命安全、实验室安全、职场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模块展开,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学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4.大学生美育教育

5.大学生劳动教育

6.大学生礼仪教育

课程重点围绕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校园交往礼仪、校园文明礼仪、现代礼仪与修养和职场面试礼仪等内容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信任与尊重,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7.大学生法治意识与法治精神培育

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国情国策、党史教育、民族文化及民族认同等内容模块展开,旨在引导各族大学生切实统一思想认识,提升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用实际行动身体力行诠释民族团结一家亲,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9.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最新要求,重点围绕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意识、普通话水平提升、文字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应用素养培育、书面表达、汉字书写、经典诗文、书法鉴赏、应用写作、经典诵读等模块内容展开,旨在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强化教育学生语言使用文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

10.师范生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提升

重点围绕家庭教育政策、家庭建设与婚恋观、不同学段家教策略、家校沟通法、家长课程设计等内容模块展开,旨在提高师范生家校社协同共育意识,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

四、专题选学方式

2.学习方式与考核:各专题和各选学模块分别提供36学时在线课程,平台自带防“进度拖拽”、防“挂课刷课”过程监测系统,其中,在线课程学习占60%、学习心得撰写占10%、在线考试占30%,学生完成相应环节考核要求且在线考试合格的可以在线打印学时证明,课程平台将为合作高校提供学生选学学时档案与选学成绩。

五、收费标准

各专题培训费用为100元/人/专题;各选学模块50元/人/学期(各专题及各选学模块报名学习人数不可少于50人),包含师资、课程使用、带宽流量、技术平台使用及维护、教学服务与管理等费用,整校合作及年度合作费用另议,具体结合所选课程与学习人员规模协商确定。费用由合作单位统一支付,不向个人收取。合作单位请按下列账号统一支付:

THE END
1.龙井南山边境派出所“三项措施”开展婚恋观教育为引导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近日,龙井南山边境派出所采取三项措施开展婚恋观教育,切实将民警婚恋观教育做实做细。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把民警婚恋观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教育内容来抓,组织民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教育民警充分认识开展婚恋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民警的家庭责任感。 http://www.jrjl.net/newsDetail.html?id=52363
2.二道白河边境派出所组织开展婚恋观教育活动为教育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正确处理婚恋问题、家庭问题,强化民警思想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确保队伍内部纯洁稳定。近日,二道白河边境派出所组织开展婚恋观教育活动。 活动期间,通过集中教育、专题授课等形式,组织民警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并对因婚恋问题引发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使民警从思http://www.changbaishan.gov.cn/zwgk/jgsz/jjbd/zbsbjglzd/202308/t20230802_258778.html
3.河南共青团积极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室建设,开设专题婚恋观教育课程,通过上门宣讲、发放宣传页、摆放展板、微信推送等多渠道、多种方式对大学生家长普及婚恋教育,引导家长做好示范,在生活中给孩子做榜样,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用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动、合理的方法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其次,引导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婚恋价值观,要用http://www.hnyouth.org.cn/league/announcement/id/3832/stype/1
4.中国人口报:#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来自搜狐新闻从调研汇总的大学生意见、建议来看,大学生期望高校婚恋教育课程最好采取选修课的形式,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通过“分析案例”的形式讲授知识,通过“自述故事”的形式结课。同时,他们最希望获取两性沟通方面的知识。高校开设婚恋课程、做好大学生婚恋教育,可以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https://weibo.com/5890672121/P37LDudHs
5.官兵婚恋观教育追求纯洁的爱情保持高尚的情操官兵婚恋观教育--追求纯洁的爱情 保持高尚的情操 爱情,是人类感情生清中结出的最美好的花朵,从恋爱到结婚是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因此,树立纯洁高尚的婚恋观,正确认识爱情与人生、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和家庭问题,对于青年战士的成长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https://m.wydbw.com/show.asp?Id=25173
6.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由党委宣传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