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宣传册》▏一册带您领略学校文化宣传画册翻书特效制作

致敬18万余名奉献在祖国和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

拥抱正在校内工作学习和即将加入我们大家庭的师生和有志之士

Thisalbumisdesigned

toshowrespecttomorethan180,000outstandingstudentsdedicatedtothemotherlandandtheworld,

toallthesincerefriendsfromallwalksoflifewhocareaboutthedevelopmentof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

andembracethestudentsandpeoplewithloftyidealswhoareworkingandstudyingoncampusandthosewhowillsoonjoinourbigfamily.

学校概况

大学精神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

党建思政校园文化校园风光

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历史回眸学科建设

P/01

P/03P/09

P/23

P/25P/27P/29

P/11P/13P/19

P/05P/07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

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

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

学校现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亩。在册学生4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

生3.1万人。学校着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4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1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

台,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基地、2个省级智库平台。

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900余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长江学者1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3人、辽宁省攀登学者9人、辽宁特聘教授19人;有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师被评为

全国优秀教师,2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名教师入选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42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30名教师被评为省教

学名师,160余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学校始终坚持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专业,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太阳石精神”的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评

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被誉为煤炭行业的“黄

埔军校”。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

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战略主题,以服务国家能源行业战略需求和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使命,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

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begrantedtheauthorityofconferringmaster’sdegreein1981andwasgrantedtheauthorityofconferringdoctoraldegreeandthequalificationstoreceiveoverseasstudentsin1993.OriginallynamedFuxinInstituteofMining

Technology,theschoolchangeditsnameto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LNTU)in1996andwasauthorizedtosetuppost-doctoralresearchstationin1999.In2012,thePeople’sGovernmentofLiaoningProvinceand

originalStateAdministrationofWorkSafetysignedanagreementtobuildtheuniversitycollectively.In2013,itwaslistedaskeyuniversityofthenational“BasicCapacityConstructionProject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

CentralandWesternChina”.In2019,itwasselectedasoneofthe10first-classuniversitiesformainconstructioninLiaoningProvince.

Currently,LNTUhasthreecampuses:ZhonghuaRoadcampusandYulongcampusinFuxinCity,LongwanCampusinHuLudaoCity,coveringanareaof4240mu.Thereare40,000registeredstudents,including31,000

full-timedoctoralstudents,masters,undergraduatesandoverseasstudents.Theschoolstrivestostrengthenthe“doublefirst-class”construction,formingthedisciplinarystructuresystembasedonengineeringandcoordinated

developmentofmulti-disciplinessuchasengineering,management,science,economyandfarming,etc.Atpresent,ithas4post-doctoralresearchstations,8doctoraldegreeconferringspotsoffirst-leveldisciplines,20

master’sdegreeconferringspotsoffirst-leveldisciplines,10master’sdegreeconferringspotsofsecond-leveldisciplines,1nationalkeycultivationdiscipline,3first-leveldisciplinesofLiaoningProvince.32majorsare

selectedintothenational“DoubleTenThousandPlan”,14majorsarecertifiedinInternationalEngineeringEducation.9state-leveland178provincial-levelfirst-classundergraduatecoursesareapproved.Currently,LNTU

has1state-levelexperimentalteachingdemonstrationcenter,6state-levelengineeringpracticeeducationcenters,15province-levelexperimentalteachingdemonstrationcentersand14province-leveloff-campusbasesfor

practiceteaching,1keylaboratoryoftheMinistryofEducation,onenational&localjoint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1nationalresearchcenterforsafetyproductiontechnology,1provinceandministryco-buildinginnovation

center,4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andserviceplatformsincludingNationalUniversityScienceandTechnologyPark,2majoruniversityscienceandtechnologyplatformsofLiaoningProvince,20province-level

keylaboratories,5province-levelcentersforprofessionalandtechnicalinnovation,3province-leve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s,1socialsciencebasesand2province-levelThinkTankplatforms.Currently,thereareover

1500full-timeteachers,includingmorethan900facultieswithseniorprofessionaltitles.Ithas1state-levelteachingteam,11provincialteachingteams,2province-levelHuangDanianteachingteams,1Changjiangscholar,

53recipientsofspecialgovernmentsubsidiesoftheStateCouncil,9ClimbingscholarsofLiaoningProvince,19distinguishedprofessorsofLiaoningProvince.3teachersareidentifiedasnationalcandidatesforthenewcentury

milliontalentproject,3teachersareratedasnationalexcellentteacher,2teachersareselectedintothe“YoungTalentLiftingProject”ofChina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1teacherisselectedintothefirstbatch

project.

Theschoolalwaysadherestoundergraduateeducationasthefoundationoftheuniversity,strivestobuildfirst-classundergraduatecoursesandfirst-classmajors,focusesoncultivatingfirst-classappliedandinnovative

wasratedasthefirstbatchof99demonstrativeuniversitiestodeepenthereform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in2017,thetop50universitieswithtypicalexperiencei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by

theMinistryofEducation.ItwasentitledwithnationaladvancedcollectiveingraduateemploymentbytheMinistryofEducation.Sinceitsestablishment,theuniversityhasfosteredmorethan180,000outstandinggraduatesfor

thecountry,henceitishailedas“HuangpuMilitaryAcademy”ofthecoalindustry.

adheretothedirectionofrunningschoolundersocialism,carryoutthebasictaskofestablishingvirtueandcultivatingpeople.Withpromotingthe“doublefirst-class”constructionasthelead,withrealizinghigh-quality

tobuildtheschoolintoadomestichigh-levelresearchand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ywith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inallrespects.

01/02

太阳石精神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

“太阳石”是人们对煤炭的称颂:

称颂它的朴实无华,没有宝石炫目的光彩;

称颂它的坚韧顽强,承受着大地的高温高压;

称颂它的无私奉献,燃烧自己,奉献着光和热。

建校伊始,学校就植根于煤炭艰苦行业和偏僻落后的辽西地区,秉承煤炭

人的献身、敬业与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融合辽西艰苦地区朴实、坚韧、刻苦、

顽强的社会文化底蕴,历经70余年的积淀,铸就了辽宁工大人特有的朴实无华、

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太阳石精神”为脊梁,弘扬“勤勉敬业、

无私奉献”的师德,“忠教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顽强刻苦、拼搏向上”

的学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将“太阳石精神”与现代意识、科

学技术交融,形成了浓重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太阳石精神”不仅是全校

教职工治学厉行的精神源泉,更是辽宁工大学子成才立业的宝贵财富。

校训诚朴求是博学笃行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忠教爱生严谨治学

学风顽强刻苦拼搏向上

03/04

郭沫若题写校名

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鸡西煤矿学校

袁溥之

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第一任校长

陈郁学校创办者

新中国燃料工业部首任部长

1947年5月,中共东北局生产委员会副主任陈郁同志在鸡西市恒山矿区创办

了“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陈郁任名誉校长,袁溥之任校长,后更名为鸡西

矿业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创办的第一所培养煤矿工人干部的学校。1948年

东北全境解放后,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适应经济建设对煤

矿专门人才的需要,东北各大矿区,分别在阜新、抚顺、沈阳、鹤岗等地创办了

煤矿专科学校或高级职业学校。经过多次更名、调整、迁并,发展成为阜新煤矿

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四所学校及其前身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多端发祥的源头和宏基初奠的基础。

学校开启本科办学先河1958

前身四所学校合并,定址阜新,定名阜新煤矿学院,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名,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61-1964

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获批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叶剑英为学校题写校名1978

获批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1

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

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投入使用2004

阜新校区玉龙校园投入使用2010

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重点建设高校2013

获批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6

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

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国内一流大学2019

设立新疆研究院2022

设立鄂尔多斯研究院,筹建高等研究院(沈阳)2023

叶剑英题写校名刘炳森题写校名

05/06

1996学校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校着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

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4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正全力打造“能源+”“数字+”“智能+”特色学科体系;构建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优势学科群。优化建设机制,保障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学

科建设水平。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力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电气工程

力学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数学

应用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林学

应急技术与管理智能矿山工程

储能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

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

机械材料与化工

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

土木水利电子信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

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辽宁省重点学科

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程力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数·智工程装备现代产业学院智能软件产业学院

电气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学院

07/08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工程力学测绘工程

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软件工程土木工程

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采矿工程安全工程

测绘工程工程力学

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地下工程)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安全工程采矿工程

测绘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矿物加工工程工程管理

测控技术与仪器资源勘查工程

土木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

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

测绘工程软件工程

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采矿工程测绘工程

学校坚持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太阳石精神”

的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稳

步提升,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研究生沈阳煤科院瓦斯安全研究分院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工程研究生沈阳煤科院瓦斯安全研究分院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自动化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建筑学

资源勘查工程生物工程

环境工程市场营销

法学会计学

辽宁省示范性、特色(品牌)专业

测绘工程土木工程

采矿工程工程管理

工程力学市场营销

安全工程地理信息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资源勘查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安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通信工程软件工程

土木工程

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生物工程电子商务

动画软件工程

09/10

学校多名学生荣获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两院院士(双聘)6人

长江学者1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3人

辽宁省攀登学者9人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创新团队1个

辽宁省教学团队11个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10个

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省级)2个

“兴辽英才计划”教师42人

辽宁特聘教授19人

辽宁省教学名师30人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60余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以

高层次人才为领军,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

础的师德优良、爱岗敬业、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开拓创新的高素

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587人

专任教师

高级职称教师

679

905

专任博士教师

近年来教学成果获奖

11/12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叶玉清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流创新人才结构化培养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刘剑

培养“五个一”特色公共管理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王国辉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协同孵化模式探索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邵良杉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孙方红

土木类工程人才三大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刘海卿

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的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王继仁

校企协同三方联动分段渐进式培养创新创业IT人才模式与示范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沈学利

能力中心需求导向培养电气类“双创”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荣德生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王家海

省域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张佐刚

新工科背景下“大土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刘海卿

清单管理系统支持下工程管理专业全过程项目式教学模式建设与实施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冯东梅

以产出为导向的一二课堂一体化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王崇倡

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与注册安全工程师标准衔接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刘剑

基于产教发展共同体的“135”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王崇倡

“全要素、全过程、多角度”产学研协同的测绘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徐辛超

三全育人引领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创”融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贾宝山

“多层级、多驱动、多交叉、一联合”的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卢万杰

电气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荣德生

基于创新驱动、实践引领、校企协同的数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省级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曾繁慧

学校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科技兴校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国家能源领域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与服务

平台、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和行业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建有

15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2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及实践教育中心。学校牵头组建辽宁省安全技术与装备产业等3个校企联盟;成立安全监管监察学院、

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阜新转型创新发展研究院,全面服务辽宁和国家能源行业发展。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和社会科学版学报多次获得优秀期刊等奖项,影响

因子大幅提升。学校先后主办、承办国际和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百余场次,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

国家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

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矿山重大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省煤矿采掘装备与液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工程科学计算协同创新中心

煤炭行业煤矿重大动力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煤矿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

智慧交通空间数据采集与集成协同创新中心

矿山安全规制与重大灾害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

煤矿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大型工矿装备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物加工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采矿与矿物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及节能建材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物高值化与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无线射频大数据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重点实验室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

煤矿火灾及瓦斯防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烟气细颗粒物超净排放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大型工矿装备实验研究中心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实验室

信息与管理工程实验室

矿山沉陷灾害防治实验室

工矿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

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

采矿工程实验室

矿物加工与利用实验室

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地矿工程特种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矿山装备智能化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矿山安全数据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化石能源低碳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矿山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煤矿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

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

阜新转型创新发展研究院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研究院

13/14

团队名称团队类型团队负责人获批单位

矿井自燃火灾和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王继仁辽宁省教育厅

液压传动新技术及装备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毛君辽宁省教育厅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定位与导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徐爱功辽宁省教育厅

矿山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研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郭凤仪辽宁省教育厅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邵良杉辽宁省教育厅

矿山装备的动态特性与控制研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毛君辽宁省教育厅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石金峰辽宁省教育厅

采矿诱发灾害生成机理及其控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潘一山辽宁省教育厅

煤矿动力灾害防控理论与技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韩军辽宁省教育厅

矿山电气装备智能化及安全监控关键技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彭继慎辽宁省教育厅

科研团队

学校举行郑颖人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学校举行HywelR.Thomas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15/16

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级别

东北重工业区复合污染场地防控技术筛选与适宜性评价许端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面向科技服务的静态关联设计模式研究邢长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安全可靠性运行监测与检测评估服务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陶志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西露天矿南帮弱层蠕变特征、强度弱化机理及大变形演化规律刘向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深部矿井级配矸石充填体承载压缩率控制与长期稳定性杨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抚顺西露天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吕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深部矿井硐室群的结构效应与动态设计张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矿井火区瓦斯(煤尘)爆炸耦合致灾机制齐庆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研究矿山环境信息感知描述方法与环境安全状态判识准则刘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西露天矿区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王来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矿山控制开采技术中的充填技术与应用李喜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工作面智能化超前支护装备及辅助作业平台毛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稳构恒阻吸能“O型”棚支护防控巷道冲击地压技术与装备王爱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智能开采煤尘、瓦斯等环境信息分析与处置技术于永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深部开采复合煤岩动力灾害一体化防控技术潘一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深部复合动力灾害一体化防治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兰天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大型地质体条件下矿井群工程地质应力环境分析韩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深部建井工程复合灾害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唐巨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煤岩变形破裂过程多参量信号产生机制及特征规律张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开采扰动下多物理场耦合煤岩冲击失稳的动力学机理李忠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深部强扰动和强时效下多相渗流理论王俊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区域性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技术李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灾害环境下高精度室外及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徐爱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突出前兆信息时空演化规律孙维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里海周缘及俄罗斯重点盆地成藏要素区域编图聂明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3D地震资料解释聂明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页岩储层缝网扩展的力学机制及定量表征张永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基于UWB技术的人-车安全保护预警装置研发与应用卢进南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

具有环境适应性的无人机协同导航方法研究孙伟国家重大专项

近年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成果名称成果获奖类型获奖等级第一完成人

深部煤矿冲击地压巷道防冲吸能支护关键技术与装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潘一山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潘一山

大同矿区复杂开采条件煤炭火灾防治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继仁

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潘一山

煤炭自燃理论及其治防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继仁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空天一体化空间信息获取理论、技术及应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徐爱功

复杂开采条件下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开采自燃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齐庆杰

矿井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评价与危险性预测关键技术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兰天伟

深部回采巷道支护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韩军

建筑物压煤开采覆岩采动演化规律及留设煤柱延时特性研究与应用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杨逾

大跨度复杂结构精细化施工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刘海卿

巨型岩堆和永冻层赋存条件下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环保施工关键技术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贾宝新

无避让智能停车技术与装备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谢苗

倾斜煤层露天矿深部安全增效开采关键技术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东

硬岩非爆式高效掘进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张强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土壤水文效应研究及应用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吕刚

阜新中低阶煤高产能煤层气井网优化和排采技术研究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梁冰

大型输送设备动态特性与节能运行关键技术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毛君

适用于硬岩巷道掘进的迈步式掘进支护装置省专利奖二等奖谢苗

把阜新玛瑙特色文化产业作为突破辽西北战略重要产业加以扶持的建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二等奖周志强

思想教育与社会基础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二等奖石阔

高精度卫星重力和GNSS-R卫星测高联合反演关键技术及水下智能导航应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郑伟

坚硬顶板条件下煤层群开采强矿压发生机理及控制技术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朱志洁

煤矿瓦斯渗流多场耦合规律及应用研究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孙维吉

近年来科研成果获奖

17/18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能源行业战略需求和辽宁全面振兴服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煤炭行业学科专业齐全完善,优势突出,一批优秀毕业生成为煤炭

行业技术中坚和管理骨干。世界首个8.8m一次采全高工作面落户神东集团,为世界煤炭工业超大采高综采开采工艺树立全新标杆;参与中国北斗系统高精

度数据平台建设,传统测绘实现华丽转身;为巴基斯坦塔尔煤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贡献中国智慧。

学校与阜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校党委书记岑松受邀参加“科创中国”黑龙江

煤炭资源型城市(鸡西)产业创新论坛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辽宁局领导来校调研党委副书记、校长马修泉带队到辽宁能源煤电

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学校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校友会年会

北斗研究团队荣获“第22届

英国伦敦国际发明铂金奖”

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我校

19/20

学校提出“立足阜葫、西出蒙新、东进沈阳、贯通丝路”发展战略,分别于2022年、2023

年设立新疆研究院和鄂尔多斯研究院,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科研团队为巴基斯坦塔尔煤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学校学生培养紧跟社会需求,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比例高。近50%的学生毕业后到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

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鞍钢集团等国家级重点骨干企业、世界500强、行业500强企业就业。近20%的学生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长

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民企就业,每年超50%毕业生在辽宁就业创业。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

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劳伦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近三年部分毕业生就业单位

近三年部分毕业生攻读研究生院校

21/22

特色项目

与越南煤炭矿产工业集团(越南第三大国有企业)长期合作开展“越南煤炭企业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项目

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煤炭股份公司合作开展“基础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

与巴基斯坦ENGRO能源公司合作开展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与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共同成立“中俄地下资源绿色开发与洁净利用国际联合研究院”

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共同成立“中俄国际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

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开展“学分互认交换生”项目

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塔什干铁道工程学院共建“塔什干铁道工程学院采矿工程学院”项目

与吉尔吉斯斯坦矿业技术大学开启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等30多个国家的近20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

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学校现有1个外籍院士工作站;1个辽宁省“海智专家工作站”。每年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平均50余人次,有东南亚、

西亚、非洲、俄罗斯等本硕博留学生200余人。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培育和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特色项目,积极推动沿线国家的教育科研产业创新发展。

国际留学生庆元旦联欢会学校与伊尔库茨克国立技术大学

“友谊·文化”主题文艺晚会

我校留学生参加教育部

“感知中国·首都行”活动

留学生在首届中俄文化周展示剪纸作品

23/24

开始培养国家公派留学生

1954

获批“辽宁省政府来华留

学博士奖学金生接收院校”

2008

成为国家汉办汉语

水平考试(HSK)

辽宁地区考点

2013

获批教育部“丝绸之

路”中国政府奖学金

项目

2017-2018

通过“辽宁来华留学工作

示范建设高校”验收

2019

三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与俄乌白国

际合作培养项目”。

连续四年获批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中外导

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2020-2023

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

首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与加拿大、

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拉美地区科研合作与

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

首次获批教育部国际司“一带一路”教育

合作项目

2022

被辽宁省政府授予

“来华留学示范高校”

2021

连续五年获批中国政府中

欧学分生专项奖学金项目

2016-2020

获批“中国政府奖学

金自主招生资格院校”

2012

获批全国首批有条件

接收留学生的院校

1993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的校训,大力弘扬“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推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

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学校领导干部参观赵尚志纪念馆省委宣讲团成员与我校师生面对面交流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会议

校领导为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25/26

学校举办专题研讨会

学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学校举办主题教育辅导报告会校史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校紧密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文体育人,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全国CUBA篮球联赛、全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

辽宁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国校园啦啦操大赛等国家体育赛事中斩获重要奖项近20项,多名教师在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国际、国内重要体育赛事中执裁,

并荣获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等荣誉称号30余人次。

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节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十佳团队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毕业典礼首届光华大学生音乐节

学校社会实践团队获评团中央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学校女子手球队荣获第35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

第3届中国大学生沙滩手球锦标赛双料季军

27/28

学校举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

学校师生编创舞蹈《守护绿茵》庆祝建党百年汇报演出我校大学生荣获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囯防体育比赛银牌

THE END
1.研究院领导梁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院长 梁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校党委书记。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特聘教授。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https://eedsyjy.lntu.edu.cn/gywm/yjyld.htm
2.梁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 梁冰(1962年12月—),辽宁大洼人,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1][2]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3]看人物经历 1988年3月,参加工作。1998年,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入选“辽宁省第二批百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4433887
3.梁冰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人事任免煤炭人网讯:6月28日,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召开全校干部会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建华,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庆才,阜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东海等出席会议。 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建华宣布省委决定并讲话。省委决定,梁冰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免去王继仁同志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http://www.coalren.org/do/wapbencandy.php?fid=38&id=22675
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考研考试研究生栏目,提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通知公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录取调剂名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复试分数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生简章,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导师简介联系方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考研经验资料,辽宁工程技术大http://school.freekaoyan.com/ln/lntu/index_33.shtml
5.校党委副书记王国辉同志为副校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省委任命梁冰同志为校党委副书记、王国辉同志为副校长 温馨提示:在浏览“省委任命梁冰同志为校党委副书记、王国辉同志为副校长”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https://www.027art.com/liaoningbenke/HTML/6912486.html
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宋子岭 宋伟东 宋维源 石金峰 石阔 沈玉志 邵良杉 任瑞晨 齐庆杰 彭继慎 潘一山 毛君 马正先 马壮 栾丽君 路世昌 刘建辉 刘海卿 刘剑 梁冰 李晓竹 李晓豁 李如仁 李乃文 李宝库 贾进章 纪成君 郭嗣琮 郭凤仪 高雷阜 付华 费鸿禄 邓存宝 陈长华 曹兰柱 白润才https://www.eol.cn/html/uc/yz/n/lntu/tutor/
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论坛欢迎光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联合号高校论坛、招聘求职、相亲交友、考研考试、新闻资讯、资料课题、咨询问答。http://lngcjsdx.unuid.com/bbs.php?Cid=80
8.周鹏举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走访专家并调研深化市校合作强化人才3月10日下午,市长周鹏举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走访慰问联系服务专家,并就深化市校合作,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和毕业生就业等工作进行调研。 周鹏举首先来到辽宁工大力学与工程学院,亲切看望联系服务专家唐治博士,详细询问生活、工作和项目科研攻关等情况,并向他致以亲切问候。他鼓励唐治深耕专业领域,重点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https://www.fuxin.gov.cn/mob/newsdetail.thtml?id=482653
9.岑松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马修泉任校长—新闻—科学网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官网消息,2023年3月4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召开全校干部会议。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干部五处处长陈凯同志宣布省委决定并讲话。 省委决定:岑松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马修泉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梁冰同志不再担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委员职务;岑松同志不再担任辽宁工程技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9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