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C.婚姻是忠贞和幸福的产物
D.男女永远不离不弃,相亲相爱就是婚姻
2.道德是以(D)作为标准来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
A.大多数人的共同认识
B.法理的基本规定
C.好人的思想高度为标准
D.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
3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最重要的特征是(D)
A.剥削阶级的多妻制
B.男尊女卑,夫权统治
C.家长专制,漠视子女利益
D.包办强迫婚姻
4.作为一种婚姻形态,对偶婚是(C)。
A.同辈男女之间的集团婚
B.人类婚姻制度的开始
C.可以知道子女的生父
D.是在原始社会和私有制社会交替时出现的
5.所谓“女性头发长见识短”,是由(B)决定的。
A.与生俱来
B.后天教育
C.个人原因
D.生理性别
6.社会性别主流化在对性别歧视原因的认识上强调导致男女不平
等的重要原因是(D)
A.由生理性别所带来的差异
B.社会文化的影响
C.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
D.社会性别角色分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性别机制
7.职业道德是(C)。
A.具有普遍性,都是一样的
B.在一般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C.具有行业特点
D.家庭美德的具体体现
8.从(C)开始,社会性别逐渐成为联合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分
析问题的视角。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9.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是(C)
A.妇女提高文化知识素养
B.男性认识到妇女的重要性
C.参加社会生产劳动
D.妇女取得参政权
10.1980年《婚姻法》提出了(D)的原则。
A.婚姻自由
B.一夫一妻
C.男女平等
D.计划生育
11.下列哪项内容是2001年《婚姻法》增设的?(C)
A.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B.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教、保护
C.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D.禁止中表婚
12.封建时代的离婚以(C)为主要方式。
A.和离
B.义绝
C.出妻
D.法律裁定
13.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基于生理性别产生了社会标定
B.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工、社会地位并不是由生理差异决定的
C.基于社会塑造产生了生理性别
D.孩子出生后,人们就根据其生理性别,在对其教育中渗透了男
女不同的要求
14.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婚姻的第一位的基础应是(B)
A.当事人的志同道合
B.爱情
C.共同的经济地位
D.忠贞专一
15.(A)要求男女两性都要严于律己。
A.社会主义贞操观
B.封建贞操观
C.资本主义贞操观
D.现代贞操观
16.一般情况下,夫妻对婚姻的满意度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