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可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大龄青年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如何脱单?着急的不仅仅是大龄青年自己,还有他们的父母。
现场
七夕前夕父母冒雨替孩子征婚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戴着老花镜,顺着花坛边看边记录,一圈下来,小本子上已经记了一整页信息。他坦言,他是为儿子找对象的。此外,也有在外地工作的河南人,他们当中,不乏在北上广等一些城市工作的孩子,其父母也在这里替儿女征婚。记者粗略统计,现场替儿女征婚的大叔大妈,为女儿找对象的较多,而为儿子相亲的相对较少。
据了解,位于绿城广场的相亲角,已经成为市民自发组织、认证的相亲之地。平时基本无人,双休日人比较多,中午12点多就会陆续散去。相亲角附近的一个售货亭老板说,可能是七夕节就要到了,这几天前来为儿女征婚的人数明显增多,“人多了,自己的生意也不错”。
除了父母为儿女征婚外,现场也有极少数本人前来相亲的,老家来自驻马店的董保福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他今年35岁,目前在郑州一家工厂做电工,平时工作忙顾不上找对象,听人说这里有相亲角,就搭乘公交车过来了。
上午10点,正是相亲角热闹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了阵雨,雨点由小变大,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但是很多家长都不愿离去。
隐瞒
父母替孩子征婚,孩子大多不知情
家住中原区的王大妈今年60多岁,她和丈夫同打一把伞,正在花坛边的纸板旁为女儿仔细物色对象,一边翻看一边聊天。王大妈告诉记者,她女儿35岁,长相俊俏,在郑州市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工作轻松,但就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以前小的时候没在意,现在突然长大了,才发现已年过三十。与她女儿同龄的人,很多人孩子都快10岁了。有时逼得紧了,就会说放着大好的青春不好好玩几年,就浪费了。没办法,她只好和老伴瞒着女儿,来这里替女儿征婚,直到现在女儿还不知道他们来这里,如果有合适的她会告诉女儿,是朋友介绍过来的。
“千万不要拍我,如果让孩子知道了,肯定会大吵一架的。”面对记者的直播和拍照,很多大叔大妈一再强调不能露脸,并义正词严地说,自己出来都是瞒着儿女的,孩子们都很反感父母这样做。此外,如果街坊邻居看到了,感觉面子上挂不住,脸上会没有光彩。
多名家长坦言,他们也是用心良苦,没有办法才来这里的,孩子都那么大了,作为父母哪个不着急。
在相亲角花坛边靠近马路一侧入口处,有多个婚姻中介和免费登记人员在招揽生意,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多个文件夹,里面登记有很多征婚者会员资料,不时有大叔大妈询问价格,并前来登记儿女情况和查看对方的资料,场面十分红火。
现象
相亲热催生线下婚介所
呼吁
政府能否设置相亲角?
“场地太小了,很多征婚纸板都摆不下。”采访中,多名大叔大妈告诉大河报记者,每次现场都会有很多前来为儿女征婚的人,小小的花坛四周围得水泄不通,有时想看一份纸板上的简历,都得挤半天才能挤到跟前,太不方便了。他们坦言,如果把相亲角扩大一些,拉上一条长长的绳子,把纸板夹起来,分为未婚、已婚,或者夕阳红老龄段的,这样大家寻找起来一目了然,会更加方便。如今,郑州在大幅度发展,各种设施越建设越美丽,希望记者能够转达他们的意见,呼吁政府部门能否单独设置一个场地。
脱单不易,专家给大龄青年这些建议:
昨天上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导师端子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许多年轻人,是因为过去习惯媒妁之言,都感到无所谓,大家觉得很正常。端子说,对于婚姻,很多年轻人态度、热情没有过去高,但是在个人情感方面,自主性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和城市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满足于有车、有房,还需要情感的共鸣,导致大量优秀单身女性比较多。而父母替儿女相亲,只注重年龄、外表、收入等表面条件,父母和孩子标准不一致,出现差异,不同的年代,婚恋观也会不相同。
“要放松心态彼此交往。”端子提醒大龄青年们,对于父母代办征婚,没必要去抵抗,要和父母坐下来好好进行沟通,把自己真实想法告诉父母,这样既能给父母一个交代,也给自己和征婚的对象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