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男女之间三观不合,一定不能在一起。
而所谓的三观,重点只集中在消费观上。
试想,当一方月薪过万,将一顿四五百的火锅当做日常消费时,另一方领着两三千的工资,肯定要对着面前珍馐心疼不已。
显然如果两个人消费观不统一,连基本的吃饭都成了问题。
所以,无论是找男女朋友还是结交闺蜜、兄弟,消费观念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否则的话,无论哪一方,在以后相处时都会闹别扭,彼此之间的感情也长久不了。
01我去相亲,大部分的男生都问过我月薪,只有一个特别“过分”
读者林月今年26岁,她自大学时期就开始创业,因为是设计专业出身,所以开了一间工作室,如今与前沿公司合作,主攻国漫系列和电影特效技术。
可以说林月经验虽少,但创业凭借一股冲劲儿飞得很高,至少在周围亲朋好友眼里,她是十分优秀的。
但是随着年龄增大,林月的家人不免着急起来,他们认为女人再强也应该有个贴心人在身边,早点结婚生子才是正途。
林月对此没有意见,接受父母安排的相亲宴,可她去过几次后,总感觉有些别扭。
那些男生总是或有或无地询问她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林月对此感到诧异,因为在她的认知里,在还没熟悉的情况下询问别人的收入,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
她往高了说,怕将对方吓走,往少了说,又觉得自己在撒谎,所以每次对这个问题都含糊掠过。
直到有一次,有一个男生直接跟她索要了消费账单,她才开始重视起这件事。
“你一个月花多少钱啊,我看你的衣服什么的都不便宜,能把月消费账单发我一下吗?”男生提出这样的要求。
你是谁啊,我要给你看账单,我父母都没看过好吧,林月嗤之以鼻,并不想搭理男生。
男生却穷追不舍:“我挣钱不容易,不想血汗钱都付诸东流,想找勤俭持家的女生,我看你不太像,你是不是有点虚荣?”
我虚荣?你了解我吗我就虚荣?林月问他:“你不虚荣吗?上来就谈钱,你不光虚荣,还物质。别人教过你社交的基本礼仪吗?随便问别人收入礼貌吗?”
男生半天不说话,最后依旧坚持:“咱俩是相亲,这些都要摆在明面上的,我一个月六千的收入,架不住女朋友胡乱花钱,你得勤俭持家。”
02我亮出百万余额回怼,用5个字结束相亲
林月摇摇头,心想干脆亮出余额,怼怼他吧。
于是她将存款截图给男生,等待那边的回复。
果然,男生按捺不住,难以置信地问她:“这是?7位数?你自己挣的?”
“是啊,难不成是别人给的?”林月回复。
随后,她则见识到了对方最恶心的一幕,他开始质疑她的收入,明里暗里的意思就是她年纪小,不可能从正当职业挣这么多钱,要说实话。
“你是不觉得只要女生挣钱比你多,就是来路不正,我直接说吧,咱俩不合适,你配不上我。”
林月再次强调“你配不上我”后,与男生掐断了联系。
后来男生百般求饶,说自己错了,希望林月给他一次机会,都没有得到回应。
可以说,林月的行为,真是大快人心。
有许多男生在相亲时,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对方比他挣钱少,他便颐指气使要求女生要节俭,要勤俭持家,如果对方挣钱比他多,他则会质疑对方的能力。
可以说,女人在相亲市场中,从未有过平等的对待。
林月说:“他不是第一个质疑我收入的人,可他是最直白,最过分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见到形形色色的男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可他们却在相亲市场中将自身短板暴露无遗。
有人扣扣索索连一顿饭都不舍得请;
有人坐在路边冰天雪地跟女生聊天,也不愿意走进一家咖啡厅买一杯咖啡暖手;
有人连一杯奶茶都要与女生AA制;
更有人还没在一起,就随便插手对方的消费,索要消费账单。
不得不说,林月所说的:“你配不上我。”真的很过瘾,对待以上类似的相亲对象,大方地将这句话甩过去,远比耗费心力讲道理要好得多。
03“没本事”的男人,才会让女人省钱
曾经有人说,只有没本事的男人,才会让女人省钱。
其实这话有些偏颇,勤俭持家没有错,追求精致生活也没有错。
重点是消费开支要在能力之内,以收定支,就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再者,男人不要总认为女人花钱是落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男生喜欢喝茶、手串这是品味,喜欢名酒、名表、雪茄、豪车这是地位象征,喜欢打游戏、买周边、看电影这是至死是少年,如此一来,还只有女人是落入陷阱的吗?”
我们常常能看到相亲中出现的许多奇葩事,都是源于长久以来的男女偏见,男人一旦默认女人只会花钱不会挣钱,那么意味着一段感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任何感情发展的基础都是平等的接纳,无论男女,如果真心想拥有一段感情,最好放下偏见,真正走入对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