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角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姻缘的期许,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古时,相亲角主要依靠政府组织的官媒来维持其运作,并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如西周时期每逢二月二举办的相亲大会,唐朝每年三月三出游踏青时妙龄男女通过折柳相赠以表爱意等等。可以说,相亲角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相亲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并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时至当下,相亲的形式和商业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相亲产业不再由政府主导,转而成为一个相对自由的民间服务性产业。尽管相亲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各地公园中的相亲角也依然存在。
以西安革命公园为例,早在1927年2月,革命公园就在西安扎了根儿。西安革命公园建造的本意是为了纪念西安的死难军民。在战争结束、和平来临之后,革命公园便成为了市民们放松散心的好去处。久而久之,一些在革命公园晨练的叔叔阿姨们开始自发的为自己的儿女相亲,从此相亲角活动便慢慢流行起来,至今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相亲角刚在革命公园内形成时,主要是家长们相互为子女安排相亲。随着相亲角的名气越来越大,也有很多人在这一空间中发现了商机,于是出现了许多“私人媒婆”、中介机构在相亲角内搭建场地,有偿的为人们提供相亲信息。久而久之,在公园相亲角中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相亲商业链,而这一商业链也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供给需求”产生的。
1.私人媒婆:100元包一年
在相亲角中,除了为子女找对象的父母,还存在着一群“私人媒婆”。这类“私人媒婆”类似于古代的“私媒”,全职或兼职做媒婆,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获取利益。在这里,“媒婆”形象再一次被“发扬光大”,有着许许多多打着“包成”、“一次即终身”的口号吸引客户的“资深红娘”和“专业媒婆婚介所”,他们手里掌握着成千上万的用户信息,只要你掏够了钱,就可以对你的信息进行登记,你就可以和其中成千上万的用户共享信息。
“你想要什么样的,我们都能给你找到”,“国内的国外的都有,本科的硕士的都有”媒婆介绍道。虽然媒婆确实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但人们无法分辨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反正用这种手段招揽新面孔,对于媒婆来说屡试不爽,能够赚取足够的利益。她们每周三和周天都在公园内相亲角中支起小板凳,拿着他们早已收集好的相亲者信息本,为来相亲角的人们提供着有偿给予相亲信息的服务。而来相亲角为子女寻找对象的家长们,也大都会去媒婆那里进行一番咨询。
“100元包一年”
“来,坐下随便看。”媒婆招呼着那些为自己子女找对象的父母们,“你们自己拿啊,这都有本子。”
“我这儿有线上的单身群,你们交100元进群,本子上给登记你们的资料,但是本子上的资料只包一年。群里面有信息和资料,你们进群后可以自己了解和联系,我们不掺和。你们线上聊天可以,我们也可以帮你们线下介绍。”媒婆一边说着一边翻着本子,“看,这个条件就挺适合。”
“条件太多的,难找,没有量身打造的,适当放宽条件才好找。”媒婆挥着手说道。
“我们的群肯定是有分类的,年轻人一个群、中年人一个群、老年人一个群。你们交了钱进群,直到你们相亲成功,到你们自己愿意退出群。”媒婆解释到,“如果一直没找到,那就要一直续费。续费的价钱也不一定,现在一般是50、100,但也有可能第二年涨价了,就是200元一年了。”
私人媒婆在相亲角内作为一种媒介,用有偿的方式连接着相亲的男女双方。但家长或相亲者是否可以从私人媒婆处获得的信息,私人媒婆所掌握的信息是否都是真实的呢在私人媒婆处登记后将信息挂在树上或放置在矮树丛中的相亲者真的可以被他人所联系到吗这些都不得而知。
2.相亲中介:我们是正规单位
革命公园相亲角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私人媒婆”,还存在着与“私人媒婆”属于竞争关系的相亲中介机构。在这些中介机构中,有一家自称是属于民政局下的正规单位。
“我们是所属民政局的正规单位”
在革命公园相亲角中有一个面积为2亩的场地被一个自称是有正规营业执照的“民政局部门下属机构”的相亲中介承包,这一相亲中介真正的名字叫做:佳佳婚姻信息服务平台。
这一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这边登记不需要费用,但是登记之后如要申请别的服务则需要缴费。而佳佳婚姻信息服务平台的收费标准有两类,一类是进相亲群,一类是包成。
在“进相亲群”的收费类别中分为三个标准:
在“包成”这一收费类别中分为三个标准:
①普通服务:适龄未婚青年1350元(男女双方缴费后,方可展开征婚工作,信息照片可进抖音直播间;参加全程电脑办公、电视滚动信息,外加劳务费300元,北上广征婚费用为750元。)
②贵宾服务:2350元(军嫂、优秀、大龄男女群体)
③特贵宾服务:3350元(高端、优秀、成功人士群体,每月8-10次见面机会)
当我们向工作人员询问这一贵宾服务具体指什么时,他表示:“2350和3350的等级(就是贵宾服务),对于年龄较大以及大脑迟钝人士的服务。”如果相亲者不是本地人,“北京上海广州是半费,服务费用750元,包括结婚到成功,在西安市(的相亲者服务费用为)1350元,一条龙服务(介绍到成功)。”他还称相亲者缴费之后会拉到相应的征婚群中,根据年龄段放到不同的群聊中,除此之外,平台这边也可以介绍两人见面,但是后续需要自己联系和发展。
当我们继续在网络上对革命公园相亲角进行信息搜集时,发现革命公园相亲角拥有自身的公众号,名为:西安公园相亲角。一开始,我们以为这一公众号的运营人便是革命公园相亲角的负责人,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也是一家私人中介。
这家私人中介主要依靠线上相亲群和公众号来维持运作,不在线下进行信息的登记,只专注于线上。“西安公园相亲角”公众号负责人聂先生(化名)表示,平台进群需进行筛选,如提供学历证、身份证等。聂先生告诉我们,进群费在疫情前为200元,但由于疫情期间大家的收入并不可观,因此疫情期间改为50元。这家私人中介的相亲群主要是群内的相亲者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当然也有网络红娘帮忙牵线搭桥。
在最后,聂先生表示,如果按照每人50-100元的收费标准,革命公园相亲角的经济体量可以达到每年80万。然而或许这个数字比真实数据还要小的多,相亲角的商业产值不容小觑,这也是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私人媒婆”和相亲机构来到这里。
3.不实信息:公共空间里的姻缘贩卖
根据我们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的信息总结,有不少人表示自己曾听说过所在城市中的公园相亲角内存在不实信息,也存在着“婚托骗人”的现象。
为了证实这一信息,在2020年9月-12月,我们每隔两周便去一次革命公园相亲角进行信息收集,在这期间,我们遇到了一位姓杨的叔叔。
“我在这儿找了六、七年了”
1953年出生的杨叔叔(化名)已经从他所在的单位退休7年,他并不是在相亲角为自己找另一半,而是为自己75后的儿子寻觅另一半。
“我在这里也找了六、七年了,相比其他人来说应该是‘老资格’了。”杨叔叔说,那些在树上、绳子上甚至是媒婆手中的一些信息都不一定是真实的。“那些有很多都是托儿,里面登记信息的人甚至都有对象了,很多人交的钱都打水漂了。”杨叔叔称相亲角里面的水很深,“那些媒婆手上的信息如果不写得‘好听’,那怎么把别人吸引过来呢?当然里面的信息也有真实的,但是也确实有假的。”
“这里面的人员太杂乱了,登记的人会把各种信息填写进去。”杨叔叔称,如果今天相亲角中的人比较多,在媒婆那里登记的人也不少的话,或许有些媒婆就不会进行“自身操作”,“但如果人少的话,有些媒婆就会让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过来当托儿,”杨叔叔表示,这些所谓的托儿就会登记虚假的信息,“媒婆信息本中的信息什么都有,但是真真假假的鱼龙混杂。”
当提及革命公园相亲角的成功率时,杨叔叔摇了摇头称,“成功率大约是2%左右吧,在这里的找对象的大多数根本就成功不了,虽然也有成功的,但是太少了。”
“这是我第一次来相亲角”
同样在相亲角为自己孩子找对象的还有王阿姨。
王阿姨(化名)通过抖音平台和朋友的介绍了解到了革命公园相亲角。王阿姨表示自己来相亲角,不是为自己找寻另一半,而是为自己85后的女儿寻觅对象。
“都着急呢,都是为了孩子。”王阿姨说道。
王阿姨的女儿一直在外地工作,近几年才回到西安。王阿姨看到女儿还没有将男朋友带回家时,听朋友说革命公园有相亲角,便来到这里为女儿寻找合适的另一半。
“路边坐着的那些千万不要去交钱,那都是骗人的,一次要交200元,交了钱才会介绍。”与王阿姨同行的张阿姨(化名)也加入了话题。
张阿姨表示,媒婆那边交钱是双方都必须交钱,一方交钱挂了信息,另一方必须也要交钱才能得到信息。如果只是一方在媒婆那边交了钱,另一方即使看到信息也不能直接联系,必须双方都交钱才能联系。
张阿姨认为,这种做法不太合理,有人花了钱交了信息,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联系到自己。媒婆不仅不提供信息,还要让别人交钱才能得到信息,就是在赚黑心钱。
当然这种情况也并不是个例,成都人民公园相亲角中也有这类现象的发生。成都晚报也曾经报道过成都人民公园的相亲角,而其中就有一位相亲者表示她在相亲角的婚介所被骗了3次,在四五年间已经被骗不下千元,并且也提到公园相亲角里面的信息有许多都是不属实的,不然就是过时了的。
公园相亲角这一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相亲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在这一公共空间中的信息、媒介也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
公园相亲角中所存在的“商业链”是支撑“相亲产业”的重要一环。“相亲产业”作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它并非建立在人们衣食住行之上而产生,而是建立在人们对于相亲嫁娶的需求之上而产生的。与其说私人媒婆和相亲中介作为一种媒介连接着相亲的男男女女,“构造”了革命公园相亲角的商业链,不如说在革命公园相亲角这个物理公共空间中,每个人都作为媒介,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发挥着自身的“商业”作用,同构了革命公园相亲角的商业链。
4.相亲角商业链背后的姻缘焦虑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婚姻状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是我国的结婚率不断下滑,根据民政局31省离婚结婚大数据,2020年我国结婚人数已经跌破了900万对,仅为813.1万对,是近17年来的最低值。其次是离婚率不断上升(如图九)。2015年到2019年我国离婚率持续攀升,2020年离婚登记对数达373万对,是近20年的最高值。
低结婚率、高离婚率背后是在婚姻观念上愈行愈远的两代人及其背后共同的姻缘焦虑。
1.结婚成本居高不下
近些年来,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恋爱和结婚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适龄青年来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希望结婚时有稳定的收入,有房有车,而这些条件对于刚刚走出校园、踏入职场青年男女来说,显然有很大的难度。如图十,房价收入比的不断升高,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青年不谈恋爱,专心工作积累物质财富的现象,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甚至不婚。
除此之外,在中国也有“结婚收彩礼”这样不成文的“规定”。根据谷雨数据提供的“中国彩礼礼金数据”显示,在浙江、黑龙江、福建、江西、内蒙古,其彩礼数均在10w以上,而全国彩礼的平均数则为6.9万。这样高额的彩礼礼金数目也让不少年轻人以事业和累积财富为主,造就了我国目前的婚姻状况。
2.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男女地位趋于平等
当代女性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进入各行各业,可以自给自足,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社会地位也随之上升。同时因为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女性思想开始发生转变,她们不愿意因为婚姻生活中的婆媳关系、生育等问题打乱自己原本的生活规划。对于很多新时代的女性来说,不幸福的婚姻不仅不能提升她们生活的品质,还会降低她们原来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恶性杀妻事件和家暴事件给很多未婚女性都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婚姻已经不再成为女性人生的必选题了。同时因为新时代女性思想更加开放独立,如果婚姻不幸福,越来越多的女性敢于结束婚姻,这也是近些年离婚率不断提高的原因之一。
3.受教育年限拉长,结婚年龄后推
随着教育政策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入高校学习,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升,婚育年龄后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显示,十年间大学本科人数由14150726人上升至45625793人,研究生人数由883933人上升4138585人。虽然国家政策支持大学生在校结婚,但是因为大学生没有足够稳定的收入,一切支出需要家长提供,所以大学生结婚依然属于少数事件。
此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供需不平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处于严峻状态,因此青年群体不得不进一步深造学习,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来抢占有限的工作机会。换言之,随着教育年限的拉长,青年初婚的年龄也随之被拉长。
4.育儿意愿降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在2016年1月1日,二胎政策正式实行,但生育率却不增反降。其原因有三:其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导致人们不愿再生育小孩。其二,新观念对于年轻人的冲击,致使部分青年认为自己应该首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考虑生儿育女。其三,高额的抚育成本、教育负担以及高额的房价都使得年轻人不再将生育小孩纳入首选。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20年1月发布的数据,我国的男性数量在71527万,女性数量在68478万,这意味着男性数量比女性要多出3049万。人们育儿欲望的降低以及适龄生育妇女的减少,使得人们对于婚姻产生焦虑心理,进而成为我国婚姻现状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语
中国的婚姻发展史曾出现指腹为婚、包办婚姻、门当户对、介绍婚姻等多种姻缘媒介形态。互联网媒体的介入,给相亲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近些年各大卫视推出的不同形式的婚恋交友节目、吸人眼球的相亲交友网站等等。但对于老一辈群体来说,有碍于线上媒介使用的障碍,传统的相亲角仍是他们更易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为子女婚姻焦虑的父母辈开始主动走入相亲角,期盼能为子女觅得一份美满姻缘。
相亲角这一传统的婚恋交友公共空间,在互联网浪潮中承载着人们对婚姻的美好期许,夹杂着各方利益的博弈,延续着自己的故事。
参考素材:
[1]陈一筠.改革开放40年不完全相亲手册[J].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18(09):9-13.
[2]董婧.相亲文化与媒体传播使命[J].青春岁月,2013(12)
[3]孙璐.作为空间的媒介——社区公共空间再思考[J].东南传播,2020(02).
[4]李卿晓.大学生相亲:两代人的困惑与和解[D].浙江大学,2018.
[5]黄雅琴.“数说相亲”信息可视化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20.
[6]罗东.“大V”商业链[J].记者观察,2013(12):54-56.
[7]邵思思.孙沛东:相亲角的传统与现代[J].同舟共进,2018(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