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WiFi网络浏览不良网站,是否会被发现,取决于使用的网络是否处于被监控状态,如果处于被监控状态,那么百分百会被发现;如果没有被监控,通常不会被发现。WiFi网络一般由宽带通过光猫、路由器搭建而来,而宽带由国内三大运营商直接或间接提供,为了进一步净化互联网内容及使用环境,运营商通常会在不同的地区网络上设置防火墙和过滤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或监测用户的不法浏览行为,但又因为不法分子频繁更换域名,故监测力度和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用WiFi浏览不良网站时,不一定会被发现,只有在被监控或存在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才会被发现。
网络防护、监测机制概述
很多朋友会好奇,用户的浏览不良网站的行为是如何被发现的,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就拿国内的互联网来说,防护和监测方式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防火墙。用户在手机、电脑等上网设备上安装的安全卫士、杀毒软件、应用商店、管家等,都属于防火墙的变种软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监测用户的部分行为;
第二种,行为监测。这里说的行为监测,监测的不是用户的访问行为,而是一些程序、软件的行为,大多数不良网站都被植入了病毒和木马,也就是所谓的恶意程序,当用户打开这类网站时,木马或病毒就会自动入侵用户的设备,部分防火墙、安全防护软件具备自动识别出这类恶意程序的能力,从而被某些企业或机构监测到用户的访问行为;
第四种,举报和投诉。除了主动监测和关键词屏蔽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举报和投诉,当部分用户无意中打开了不良网站时,处于用户内心的正义感,以及职业操守,他会将这些网站举报至国家设立的投诉网站上,网站值守的工作人员接到举报以后,会立马进行核实,确定网站存在违规以后,就会对其进行IP、网络上的封禁。
此外,还有一些非常规的办法,比如企业自查、自审核,设置关键词监测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防止、阻止用户浏览不良网站,而在阻止、防止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发现了用户的浏览行为。
为什么有些人的访问行为没有被发现?
很多朋友会好奇,为什么有些人的访问行为没有被发现?其实原因很简单,要知道中国的网民早就超过了5亿人,每分钟产生的网络数据是海量的,虽然国家和各个企业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防护、屏蔽、监测机制,但还是无法做到100%掌控网络,而一些不良网站的搭建地点、方式、应用的技术,都在不断进步,且短期内频繁地更换域名,这就为惩戒带来了难度,之所以“访问行为没有被发现”,就是要因为不良网站伪装的好,或者说频繁地更换可被识别、监测的域名导致,但不管对方如何更换,被发现、被监测,都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