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派出所工作人员说,这并非孤例,而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打进来的号码都是虚拟的号码,也不能回拨,无踪可查”。
上述派出所工作人员同时说,此类问题需要网络技术人员参与,但这类技术人员只有地市级公安机构才有,目前警方仍在调查处理此事。
警方人士的上述说法得到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客服人员以及专业人士的印证。
“暂时只有这两种服务,我接到这类投诉不多,但我自己也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本人也是设置的手机管家。虚拟的号码,而且号码不断变化,所以只能统一拦截陌生号码。”这位客服人员说。
手机安全专业人士王勃对澎湃新闻称,这种情况下用户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换号,但换号往往带来不便。
网络上仍可轻易找到“呼死你”服务
事实上,“呼死你”这样的服务目前在互联网上可轻易找到。
这款名为“无敌云呼系统”的网页端呼叫平台,还需用户注册相应账号,并缴费购买充值卡,一日卡为20元,一月卡为150元,一年卡为300,永久权限充值卡为450元。
澎湃新闻注册后试用了该平台服务,在数分钟之内,便有十余个看似正常的号码呼入手机,且号码来自全国各地,但响数声后便挂断,既无法接听也无法回拨。
这位“云呼作者”还向澎湃新闻表示,使用该平台肯定不会被拦截和追查,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这些平台还能提供网页版、安卓版、苹果版等不同版本,不少平台还称可突破防火墙,号码随机变化,用户无法拦截。
专业人士:这是暴利行业
有提供“呼死你”服务的商户对澎湃新闻称,其生意还不错,使用者既有恶作剧的,也有催债的,但总归有需要这种服务的人。
“往往公安机关处理到最后的,都是有比较清晰的关系,比如淘宝上刷过一个差评,能查实到攻击者是谁,但也涉及取证的问题。还有更多情况是不清楚攻击者来自何方的。”李铁军说。
“对于‘呼死你’这种恶意骚扰软件,并不是没有禁止性的规定,因为任何开发生产销售的软件都必须符合公序良俗,不能用于违法的违规的目的。”潘翔说,“呼死你”软件本质上是通过攻击通讯运营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达到恶意骚扰他人的目的的行为,开发、销售这类恶意骚扰软件是一种法律所明确禁止的违法违规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也明确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潘翔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源头入手,管理好软件的开发商,销售商,对于恶意开发销售“呼死你”软件的经营者,应该由工信部门做出处罚,责令他们不得生产销售这类恶意软件,并对已经生产销售的恶意软件采取技术手段,将其功能予以终止。
潘翔还表示,用户既然跟通信运营商之间建立了一种通信运营服务合同关系,运营商本身有义务保障用户免受第三方的侵权行为,对于这种第三方恶意使用“呼死你”骚扰软件攻击用户的行为,通信运营商应该有所作为。
对此,王勃称,真要解决该问题单是通信运营商发力还不够,电商平台、网络监管都得跟上。
李铁军表示,从技术上来看,通信运营商可以想一想比较好的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但暂时这类问题还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