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遭“花式”泄露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个人信息遭“花式”泄露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免费公共wifi收集个人信息或侵权

如今,很多商场、餐厅和酒店等公共场所会安装免费公共wifi,消费者使用的同时也会有一些应用程序自动安装到手机中。这类免费wifi的应用程序会在后台大量收集用户信息,即使用户从后台关掉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自启动功能运行,甚至可能会进入网银等涉密系统中,造成网银、支付宝被盗刷,产生资金损失。殊不知,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行为人利用免费公共wifi收集个人信息可能构成侵权。

个人信息被过度搜集或故意泄露的情况也可能成为通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源头,因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该款的规定处罚。

2019年,李某与杨某在某市通过操作仪器收集他人手机号码,二人被抓获后,侦查机关发现,作案仪器与配套的APP使用,当仪器连接手机wifi热点后可以获取周围的手机号码,并能将他人号码保存于自己的手机通讯录中,同时通过APP还可以向对应手机发送短信或霸屏短信功能,二人非法获取他人手机号码共5万余条。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杨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结合二人的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及认罪悔罪态度,分别判处李某、杨某有期徒刑一年和八个月,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

利用儿童智能手表“偷窥”侵犯隐私权

通过儿童智能手表偷窥和窃听,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对于儿童智能手表被偷窥和窃听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侵害自然人隐私权行为方式包括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及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等。利用儿童智能手表偷窥和窃听他人隐私,就属于上述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由于隐私权的特点,侵权行为一般表现为侵害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可能造成精神损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侵害自然人隐私权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THE END
1.警惕!你个人信息可能正在被“盗取”,你和企业都一定要看!在电商平台,尤其是一些购物网站,很多消费者的银行账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等信息都被存储在后台。如果这些平台的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或出现泄露,用户的敏感数据将面临极大风险。 2、钓鱼攻击与假冒网站 钓鱼攻击和假冒网站已经成为近年来网络诈骗的高发手段。很多时候,黑客通过伪装成知名银行、电商网站,诱导用户点https://blog.csdn.net/jiweianquan/article/details/144244442
2.浏览不良网站会泄露个人信息吗?要做好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吧!打开浏览器,在无痕模式下浏览一些重要(bu)、重要(ke)、秘密(shu)。 “无痕”,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痕迹。 但是无痕图案真的没有痕迹吗?众所周知,互联网是有内存的,软件和网站总能轻松记录我们的数据~ 这不,前段时间谷歌因为其“无痕模式”泄露隐私,遭遇了50亿的高额索赔。 https://www.qcy7.cn/nd.jsp?id=216&_reqArgs={%22args%22%3A{%22m2890pageno%22%3A3%2C%22id%22%3A%22216%22}%2C%22type%22%3A20}
3.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 可登录广州市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或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网站下载相关表格及了解涉税事项的具体办理办法。更多办税咨询可以关注“广州国税”、“广州地税”、“广州税务”微信公众号。 3. 电话咨询:12366. 22.个体工商户或外贸代理商逾期不缴纳税费会产生什么后果? https://www.huadu.gov.cn/gzjg/sydw/qsccgmyzx/bszn/index.html
4.我最近收到一条派出所用私人手机号发来的短信说我浏览不良网站10我最近收到一条派出所用私人手机号发来的短信说我浏览不良网站10次要我去派出所第二条说我没去要上门找我这是真的吗而且是私人手机号发短信看到不回复电话不接https://mip.66law.cn/case/21431239.aspx
5.浏览网页后立刻接到骚扰电话,多专家称手机号泄露源头或为运营商当你点击手机链接打开一个看似普通的网站,比如教育培训网、寻医问病网,即使你不曾注册,不曾留下手机号,却仍然很快收到了营销电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我只浏览一下网站,手机号就泄露了? 卖家称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号均可抓取 近日,据《新京报》报道,记者用手机4G网络浏览一个教育项目网站后,接到了该项目招商人员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7/11/c2409641.html
6.有人发短信告诉我说你已浏览黄色网站共10次以上,严重违反菏泽市这是骚扰短信,不用理会,直接拉黑。http://www.110.com/ask/question-16061507.html
7.没留过信息为啥接到骚扰电话?315曝光:只浏览网页就能泄露手机号315曝光:只浏览网页就能泄露手机号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浏览了某些网站,没有留下电话,却接到了相关行业推销电话。 拨打骚扰电话的人,是如何精准地获取了我们的浏览行为呢? 杭州以渔公司总经理介绍,用户只要浏览网站,就算没留电话,也可以给用户打电话。https://tech.hexun.com/2022-03-15/205502640.html
8.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范围:垃圾短信、诈骗电话、骚扰电话、垃圾邮件、不良APP和网站、个人信息泄露等各类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投诉指南] 12321是什么机构?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设立的公众投诉受理机构,负责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关于互联网、电话网等信息通信网络中的不良与垃圾信息投诉https://www.12321.cn/
9.关于“手机浏览一下网页,号码就被泄露了”做一解答IMYZ不少私企医院的网站都安装了抓取手机的代码,当你浏览网站的网页,后台会自动抓取到你的手机号码,你的位置/IP,然后就客服给你打电话推销了。有很多网站都会这样做(营销/推广之类的公司居多),不然你以为微信公众号一天涨10+万粉丝是怎么来的(一个人头好几块钱呢),不然你https://www.cnblogs.com/imyz/p/1086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