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帮”关爱行动提升“五助”活动质效

帮助有经济困境的在校学生,助力完成学业

因各种缘故,仍有部分在校学生的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困境问题。宜城市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通过帮助有经济困境的在校学生,助力他们完成学业。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组织基层关工委和发动各类社会组织通过上门查看、邻里走访、校园问询等渠道进行深入调查,逐个摸清全市家庭经济困境学生的现状;在掌握信息、摸准实情的基础上,按照经济收入“差”而致困、父母智商“弱”而致难、家庭负担“重”而致贫、遭遇不测“灾”而致穷等类型,分类建立台账,做到对每个贫困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在校现状、所需所盼“几必清”,并随着情况变化动态更新信息。

二是多方争取,筹款筹物。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上门“化缘”、线上倡议等方式,争取民政、慈善等部门捐款捐物,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为帮助经济困境学生提供保障。

三是分类施策,精准资助。对全市534名临时或突发特殊困境的学生,组织引导市乐善儿童帮扶中心、市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市义工协会等多个社会组织,重点实行节日慰问、临时救助。2021年8月12日,宜城城乡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8月18日灾情刚过,市关工委就带领市乐善儿童帮扶中心5名志愿者奔赴遭受最严重洪灾的板桥店镇,为板桥、上湾、牌坊、两河口4个村12名受灾的孩子送去大米、食用油等价值8000余元的生活物资,解决他们家庭的生活急需。针对78名长期特殊困境的学生,襄阳市缘善汇助学中心对接爱心人士,采取“1+1”结对方式,每月资助不少于250元生活补贴,直到其大学毕业。雷河镇胡耳村关工委名誉主任顾新芝与爱人一并成为襄阳市缘善汇助学中心会员后,共同资助枣阳、宜城板桥店、雷河胡耳5名孤贫孩子,每人每月资助260元,让他们每月的基本生活费有了着落。

帮扶心理困惑的孤贫少儿,助力身心健康

因家庭状况特殊,孤贫少年儿童普遍存在孤僻、自卑、不自信等心理困惑问题。宜城市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通过帮扶心理困惑的孤贫少儿,助力他们身心健康。

一是着眼于“鼓”。对全市439名孤贫少年儿童,组织市乐善儿童帮扶中心、市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市义工协会等社会组织,发动爱心志愿者采取“一对一”方式,与其结成爱心帮扶对子,成为孩子们的“爱心爷爷”“爱心奶奶”和“爱心爸爸”“爱心妈妈”。每个参与帮扶的志愿者都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对进步快的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及时表扬,让他们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通过尝试成功的喜悦,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通过精神上鼓励,引导孤贫少儿树立自信心,做到自立自强。

二是入手于“拉”。作为帮扶志愿者,把结对的孤贫少儿当成自己的亲人,经常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屏对屏沟通,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作为各级关工委和各类社会组织,经常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心理困惑少儿与其他孩子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确保他们不因家庭特殊状况而造成心理负面影响。2021年3月27日,市关工委携手市乐善儿童帮扶中心组织32名孤贫少儿,在30多名志愿者的陪同下,乘坐爱心大巴前往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开展“缅怀先烈、亲近自然”活动,让孤贫少儿同样享受到由“父母”带领外出参观的机会和接受教育的乐趣。

三是立足于“帮”。因客观条件影响,孤贫少儿大都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对他们按类别分组,落实志愿教师成为他们的学习帮手,利用节假日为他们补习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不让思想困惑的少儿落伍,不让学习困顿的学生掉队。宜城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发动100多名爱心人士与100多名孤贫少儿结成爱心帮扶对子,先后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志愿服务上千人次。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叮咛,爱心志愿者耗费心血的陪伴与教育,让孩子们感到身心如沐春风、倍感温暖。

帮教受涉案困扰的未成年人,助力改过从善

面对涉案的未成年人,拉一把,将来也许是人才,推向社会放任自流,将来可能成为祸害。宜城市关工委积极发动“五老”和爱心志愿者,通过帮教受涉案困扰的未成年人,助力他们改过从善。

一是签订观护帮教协议。2022年1月以来,宜城先后有22名未成年人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移送到市检察院审查起诉。为最大限度挽救这22名未成年孩子,市检察院根据案情先后决定依法对22名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并设置6个月至一年的考察期,进行建档立卡、跟踪帮教。面对涉案困扰的未成年人,市关工委与市检察院对接后,发动涉案未成年人所在地休干支部、关工委和市乐善儿童帮扶中心、市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市义工协会等组织,动员“五老”和爱心志愿者采取“多对一”的方式,结对22名涉案困惑的未成年人进行重点观护帮教;市关工委作为丙方与作为甲方的市检察院和作为乙方的22名观护帮教对象及其监护人,采取“多对一”的帮教方式,共同签订教育、感化和挽救的观护帮教协议。

三是肯定点滴帮教成效。市关工委先后两次召开座谈会,对取得点滴进步的观护帮教对象及时给予肯定。2022年8月24日,市关工委召开2022年考取大学观护帮教对象慰问座谈会,向5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观护帮教对象每人送上《这片红土地》《学习改变命运》《人生》一套书籍和500元慰问金,鼓励他们进入大学以后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以过硬的技能回报家庭的关爱、回报社会的关心,认真走好今后的人生路。今年2月6日,在新学期即将开学之际,市关工委又携手市检察院、团市委召开帮教考察未成年人座谈会,5名大学生分别介绍了踏入大学校门后的学习、社会实践情况和返乡后的生活、社会活动轨迹,畅谈了自己对大学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市关工委对5名大学生取得的进步表示祝贺,寄语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世界观改造,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他们赠送《傅雷家书》《伟人的青少年时代》等励志书籍,勉励他们用知识重塑自我。

帮助有未婚困难的大龄青年,助力成家脱单

青年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安居乐业是他们的最大心愿,但受未婚困扰的大龄青年大有人在。宜城市关工委注重联合有关部门帮助未婚的大龄青年,助力他们成家脱单。

一是牵好红线,当好“月下老人”。宜城市关工委副主任付真,退休前一直担任市总工会副书记、副主席,拥有一副热心肠,单身男女恋爱成家是她一直关心的重点事项,先后由她当“月下老人”牵线搭桥喜结良缘的就有36对。宜城一家家禽饲料企业研发中心的牵头人小鄢来自福建,因常年忙于工作,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32岁尚未成家的他,产生了离职回乡的念头。但是,企业的新项目研发攻关进入关键期,小鄢的离职必将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企业上下心急如焚。热心做“红娘”的付真,翻出积累的“红娘”档案,一一为小鄢牵线搭桥。一个没谈成,再介绍一个。功夫不负有心人。付真最终把自己身边一个知根知底老姐妹的女儿介绍给了小鄢。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小鄢在宜城有了自己的家,心定了,思想稳定了,人才也留住了。企业老总握住付真的手,激动地说:“你成就了一段姻缘,帮我们留住了一个人才,也支持了我们企业啊!”

二是搭建联谊平台,举办联谊活动。宜城市关工委先后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坚持每年少则一次、多则两三次,累计组织开展“青春有约·最美遇见”“缘于相遇·恋于青春”等青年联谊活动10多场,为数百名未婚青年敞开心扉、结识良友,表达自己的真心、真情与真爱搭建“鹊桥”。2022年9月21日,市关工委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光彩商圈党支部、市人才创新创业超市举办“邂逅军绿、缘起金秋”2022年退役军人相亲联谊会,吸引50名青年退役军人和44名女青年报名参加,最终现场5对青年男女通过尽情展示、真诚交流而牵手成为婚恋对象。

帮衬有就业困难的有志青年,助力提技赋能

许多城乡青年因缺技少能,往往面对就业十分困难的窘境,成为他们创业的拦路虎。宜城市关工委注重依托全市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产业育人示范基地,帮衬有就业困难的有志青年,助力他们提技赋能。

一是打造培训基地。根据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湖北葛百岁葛业有限公司、宜城市福临家庭烹饪培训中心、宜城市长贺西饼公司等当地知名企业的产业不同,市关工委通过精心指导,将他们分别打造成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产业育人示范基地,成为全市青年技能培训平台。宜城长贺西饼是市关工委倾心打造的全市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员工大多是18-30岁左右的青年人,公司通过与全球知名原材料厂家合作、同行业交流、聘请专家讲课、将员工送出去学习考察等模式,为提升青年员工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和管理水平,先后累计投入经费百余万元,培养青年专业技能人员和管理人员200余人,实现了育人、用工、就业三赢。

二是优化培训模式。重点依托全市四大基地,采取理论讲解、实操训练的方式,分别对缺技少能和就业困难的有志青年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帮衬,先后培训有志青年3500多人,助力他们提技赋能,带动了一大批年轻人就业创业兴业,其中500多名城乡青年凭借所学技能走上创业新岗位。作为全市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宜城福临家庭烹饪培训中心秉承“学一技之长,铺就业之路”的宗旨,重点开展中式面点、家庭厨艺、西点烘焙等七大板块业务培训,采用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举行烹饪技能培训近百场次,通过手把手辅导,让每位青年学员都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社会培训中式烹饪技能人才1300多人,持有中级工职业技能证近100人,持有初级工职业技能证1000多人;为230多名青年提供了就业岗位,近300人分布在宜城各大酒店、早餐店、超市及周边县(市、区),现已成功创业70人。

三是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宜城产业发展形势,结合青年技能所需,市关工委协调企业采取安置就业、跟班学习的办法,突出开展了葛根种植、麻鸭养殖、电商营运和葛粉、面点、蛋品、板鸭等加工业务培训。湖北楚大鸭业公司作为宜城产业育人示范基地,优先为返乡大学生、周边有志青年提供就业岗位538个,其中安置返乡大学生96人、周边青年150人;通过重点对热心发展电商产业的青年进行电商营销、后台实操、抖音操作、营销技巧等综合内容培训,有效地带动了周边村乃至郑集镇的电商产业。

THE END
1.2024年武陵源区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圆满落幕2024年武陵源区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圆满落幕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孙志前 报道 为服务适龄未婚青年婚恋需求,弘扬文明、健康、理性婚恋新风尚,11月2日,由武陵源团区委、区计划生育协会主办,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区总工会、区妇联协办的“浪漫山水间 爱在武陵源”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成功举办。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40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779999603716424&wfr=spider&for=pc
2.大姚县举行退役军人专场相亲联谊会为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近日,大姚县举办了“退伍不褪色 携手共双拥”退役军人专场相亲联谊会,活动共计未婚退役士兵和各企事业单位女青年40余人参加。通过才艺展示、互动游戏、浪漫的尾声活动,以及充满纪念意义的合照采访环节,共有5对嘉宾成功牵手http://www.dayao.gov.cn/info/1285/58211.htm
3.军地鹊桥联谊会,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相亲现场!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刘喆 通讯员 黄叶春 刘洋)为促进军地交流、凝聚军地情缘、推动双拥工作,近日,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二支队、重庆市江北区人武部、团区委、区妇联、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联合举办“铁骨柔情·情定江北”大型军地联谊活动,来自驻地共建单位的55名优秀女青年和该总队55名未婚官兵相聚军旅,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902&newsId=1631598
4.军地联谊会背景专题模板军地联谊会背景图片素材下载我图网军地联谊会背景专题为您整理了原创高质量军地联谊会背景图片素材供您在线下载,PSD/JPG/PNG格式军地联谊会背景模板下载、高清军地联谊会背景图片大全等,下载图片素材就上我图网。https://m.ooopic.com/sousuo/1269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