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都2021年了,还有人觉得单身很惨?要我说,单身好,单身妙,想跟谁好跟谁好。说走就走的旅行,满世界的朋友,做什么事都少了束缚和牵绊,一个人的精彩它不香吗?
的确,提到单身,我们通常会把它和“孤独”“寂寞”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其实很享受单身的状态。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群体真实的生活状态,探究他们选择单身的原因,心理状态如何等问题,我们发起了一个关于“我的单身生活”调研。
本次参与调研的单身人士共225人,其中女性177人,男性48人。从年龄分布来看,受访者主要集中在25-29岁之间(占56.00%)。
为了区分不同的单身原因,我们首先将单身分为了两种类型:
根据受访者反馈,有超过三成的人(33.78%)其实是主动单身。我们进一步挖掘了他们不想脱单的原因,发现被pick最多的选项是“喜欢一个人生活的状态,简单自由(48.00%)”
(这里的“其他”选项,我们查看了受访者填写的内容,包含如“不好说”“理不清”等理由,暂不做分析)
一个人的生活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的确,根据研究显示,一个人的生活确实有很多好处。
单身的人比非单身更有吸引力,他们与朋友的联系更多,关系更紧密(Gerstel&Sarkisian,2006)。
那么,对于被动单身的人来说,为什么想脱单却脱不掉呢?想脱单却屡屡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向所有被动单身的受访者,询问了他们认为自己在脱单道路上最大的困难。
有46.94%的人认为,是“生活圈子小,缺乏认识人的途径”这个原因阻碍了自己脱单。
相比其他娱乐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几乎阻断了与他人接触的可能。因此对于被动单身的人来说,脱单最大的困难或许不是“没渠道”,而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难以认识新的人。
在“选择伴侣时,你最看重哪些条件”这个题目上,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三观契合度(15.45%)、人品(14.97%)以及性格(14.26%)。可以看出,大多数单身者,择偶要求集中都在一些抽象的、难以量化的综合条件上,而可量化的标准,如学历、经济水平等,则较少被提及。
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以一些抽象的标准去择偶时,可能会比使用可量化标准找对象,更困难一些。(但不是说这样不好啊~)
此外我们还发现,虽然很多人“想脱单”,但实际上可能缺乏动力,难以真正行动起来。在“人生重要选项排序”上,只有2.67%的人将爱情至于首位。
而谈到“如何解决生理需求”时,有超过四成用户表示……“没有这个需求”!!好家伙,嘴上说着想脱单,心理和生理上对于脱单的驱动力远远不足,自然也就没有太大成效啦!
Bianchi(2004)在研究中曾指出,单身者比非单身者更容易实现情绪上的自我满足。这是因为,单身者一旦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就能减少负面情绪。但对于有伴侣的人来说,他们越自给自足,越会因为对方没有照顾自己的需求而沮丧。
尽管如此,长期单身还是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鉴于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我们为大家“对症下药”,准备了一些脱单实用小技巧!(当然啦,如果你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并完全享受单身,可以看个热闹~)
Step1:择偶标准大整改
HelenFisher博士认为,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份“爱的地图(lovemap)”,上面罗列着自己喜欢的伴侣特点。这份爱的地图会指导人们寻找伴侣。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你很难找到一个完全match你所有要求的人。所以,对自己的择偶要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很有必要。
然后,根据你所列的优先级进行适当取舍。在寻找伴侣时,“合适的比完美更重要”。只要对方可以满足你所有要求中的“核心要求”,其他的要求如果没有满足,也并不会对你们的关系有太大影响~
Step2:多渠道开发
首先,不要拒绝那些“主动送上门”的机会。比如:父母要给你介绍个朋友认识一下,你可以就当朋友先认识一下。也许真能遇见有缘人,也可能最后你通过ta认识了其他合适的人。
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开辟更多认识人的渠道: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列出你自己所有的兴趣爱好,包含“自己已经很熟悉常常会做的”和“不太会但是很感兴趣的”,并根据这些爱好,延展出可能认识到更多朋友的方法。
我的兴趣爱好
我想要尝试的事情
1、看书——参加读书会、在某书上发布自己的阅读日记、录制读书视频等。
3、喜欢桌游/剧本杀——尝试离开自己熟悉的团体,和陌生人拼车组局,或请已经熟悉的朋友邀请一些新朋友参加。
……
对于这些日常自己会做的事,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它们获得更丰富的社交。
1、滑雪
2、音乐节
3、潜水
对于这些你想要做但还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核心就是行动起来,去体验和尝试,在这个过程里自然会结识相同兴趣的朋友。
Step3:学习聊天小技巧
择偶要求和潜在发展对象都有了,接下来需要的就是“不冷场”聊天小技巧啦。
聊天开始时:准备开放式的“conversationstarters”。
比如“你最近怎么样?”“最近有一个xx剧很火,你看了吗?”你可以在心里预先设想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这样,即使对方的回答是“好”“没”等一些不好接下去的回应时,你也可以从别的话题重新延续对话。
→
聊天进行中:注意“你来我往”。
一个良好的对话可以持续下去的基础是双方一起讨论参与,所以切记单方面的观点输出,并且注意引导对方,比如“我认为xx….你怎么看呢?”,通过引导式的提问将对话持续下去。
聊天结束时?不,如果你希望你们可以频繁地开展聊天,不要有明确的聊天结束标志,如“这次聊天很愉快,下次再聊”之类的结束词,这样会让人觉得你们的交谈每次都非常正式,直接将本已拉近的距离再度拉远。
正确做法是,以友好的表情包回应(大家都是成年人,dddd),或是以要做其他事来打断本次聊天,如“我先去吃个饭啦”这种聊天方式既不会给人过于正(si)式(ban)的感觉,也不会觉得没礼貌,更有利于轻松开启下一场聊天。
Step4:保持爱的浪漫信念
最后,无论你现在正处于哪一个阶段,要记得保持对爱的浪漫信念。当我们越愿意去相信爱的时候,就越能遇到、体验到让我们感到满意的关系,也进而更相信爱情(Sprecher&Metts,1999)。
不要轻易因为感情的创伤而回避,也不要因为努力了很久也没有回报而放弃。在问卷的最后我们询问了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始终相信,这世界上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有近九成的受访者回答是:“相信”。
所以,我也相信着,愿意以爱为帆的你们,也一定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那一份注定。
以上。
References:
Nomaguchi,K.M.,&Bianchi,S.M.(2004).Exercisetime:Genderdifferencesintheeffectsofmarriage,parenthood,andemployment.JournalofMarriageandFamily,66(2),413-430.
Gerstel,N.,&Sarkisian,N.(2006).Marriage:Thegood,thebad,andthegreedy.Contexts,5(4),16-21.
KirkpatrickJohnson,M.(2005).Familyrolesandworkvalues:Processesofselectionandchange.JournalofMarriageandFamily,67(2),352-369.
Bella,D.(2009).MenandWomenWhoHaveAlwaysBeenSingleAreDoingFine.PsychologyToday.
Fisher,H.(2016).AnatomyofLove:ANaturalHistoryofMating,Marriage,andWhyWeStray.WWNorton&Company.
Sprecher,S.,&Metts,S.(1999).Romanticbeliefs:Theirinfluenceonrelationshipsandpatternsofchangeovertime.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16(6),834-851.
Fisher,H.(2015).CasualsexmaybeimprovingAmerica’smarriages.Nauti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