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条款成文于拿破仑时期的1804年。之后,人们在结婚典礼也会引用它。它规定,已婚夫妇必须相互尊重,彼此忠诚,相互帮助,相互扶持。
一个反对Gleeden的请愿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获得了两万多个的签名支持。同时,Twitter上#stopgleeden的标签也在蔓延。
同样,因为同性婚姻面临的反对出乎意料地强烈,法国近年来倡导同性结合的行动一直在遭遇挫折,促使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抗议。
法国艺术家和同性恋权利活动家奥利弗·希耶帕(OliverCiappa)为一些同性恋名人拍摄的巨幅黑白照片姿势亲密,冒犯了一些人。他说,尽管全世界都把法国看成诱惑之乡,但这个国家“比人们想象得要保守得多”。
创立于2009年的Gleeden目前在法国已经拥有了100万的订阅用户,全球范围内则达了240万。网站用户能在匿名状态下检索信息,寻找情人。
Gleeden发言人索莱娜·佩莱(SolènePaillet)曾经公开谴责遭遇的审查,称法国1975年就已经对通奸行为去罪化,因此针对他们网站提起的诉讼不成立。
不仅如此,索莱娜还说,因为法国女性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蒙受着“欺骗男性”的侮辱,历史上还曾经背负过以惩罚不忠为名的重担,包括送进修道院、关进监狱,因而,他们这家由女性运营、为女性服务的网站其实是某种形式的公平和正义。
索来娜说:“我们希望让女性获得背叛自己丈夫的途径,取得性上的独立。”
她还援引一月份法国讽刺性杂志《查理周刊》遭遇的恐怖主义袭击补充说,就在几个星期前,“法国人还在街头为了言论自由而斗争”。
她说:“现在是2015年,任何宗教组织都不能把道德标准强给法国人民,无论是天主教还是其他宗教。”
社会学家们则表示,如今是一个遍地都是监控摄像头、电子邮件泄漏和总统外遇大量曝光的时代,有贼心出轨的人都不希望被怒火中烧的另一半抓个正着,这种愿望也带动了婚外恋约会网站的流量。毕竟,上网约会败露的风险可比勾引邻居要小。
现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则因为去年被人发现骑着摩托车溜出爱丽舍宫密会情妇,也就是一位法国女演员,结果被新闻媒体盯上了。
他的前女友、在这起事件中备受嘲弄的前法国“第一女友”瓦莱丽·特里耶韦莱(ValérieTrierweiler)随后出版了一本摧毁性的书,原原本本地披露了奥朗德出轨事件导致她大量服用安眠药的经过。这本书后来成为了畅销书,而且不久就会拍成电影,巧合的是,还要赶在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期间上映。
“一个坏丈夫也可能成为好总统,法国人不会把这两者弄混。”社会学教授、《婚外情在法国的四张面孔》(TheFourFacesofInfidelityinFrance)一书的作者夏洛特·范(CharlotteLeVan)说。夏洛特称,法国如今是后女权主义的一代,独立新女性对不忠的容忍度要比她们母亲、祖母那辈人低得多。她指出,1960年只有3万起离婚,而201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2.5万起。
夏洛特还说,如果最终发现大量女性涌上Gleeden这类婚外恋网站,那是因为,她们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去监视自己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