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平台找对象险遇“杀猪盘”?不管多上头,提钱要当心!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像刘娇这样遭遇“相亲骗局”的单身男女不在少数。读特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网络平台相亲交友,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杀猪盘”陷阱。这类骗子擅长使用身份伪造和聊天技巧,在一番情感拉扯后,最终把目标人物的钱财骗到手。

为什么“骗子”会选择相亲平台?哪些人容易被骗子盯上?在相亲过程中该如何防止被骗?

在相亲平台找的对象疑似骗子

刘娇的相亲对象在聊天过程中发来网址。

网友反映“相亲骗局”高度雷同

读特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刘娇的遭遇并非个例,有不少网友表示也遇到过“相亲骗局”。

小红书网友留言称遇到相似的“相亲骗局”。

相亲平台:“安全性”问题在婚恋相亲行业普遍存在

企查查APP显示,成家相亲是北京完美灵犀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完美世界(北京)科技创新有限公司100%持股。成家相亲平台主导“父母帮子女相亲”,注册用户以家长为主。

这段相亲经历让刘娇对“成家相亲”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她表示,已经劝说家人删除在网上发布的个人资料,并打算向该平台申请退款。

读特新闻记者在“成家相亲”平台看到,普通用户可以浏览其他用户的部分个人资料,比如性别、出生年份、现居地址、身高、学历、收入、择偶要求等,个人照片需解锁对方的联系方式后才可见,解锁联系方式的办法是开通会员,会员价根据权益不同从399元到2199元不等。

个人照片需解锁对方的联系方式后才可见。

近日,读特新闻记者就刘娇的遭遇联系“成家相亲”了解情况,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会员可主动联系客服解决问题。如果会员在使用中有不满意,平台有完整的退费机制,客服核实情况后将会退还相应的费用。

律师:婚恋平台与网购对价产品的平台有本质区别

在相亲平台上遇到骗子或被对象骗了钱财,平台是否要承担责任?

北京市道可特(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林益沛表示,婚恋平台提供的是婚介服务,以介绍婚恋对象为出发点,与购物、购买服务等直接网购获得对价产品的平台存在本质区别。婚恋平台仅需对客户是否需要提供婚介服务的真实性进行形式性审查,无法要求平台对客户背后真实目的全面掌握。即使涉及付费婚介服务,也应当以婚恋平台成功介绍到合适对象给客户即作为服务的终止,后续能否正式登记婚姻,仍然需要双方的自行选择。

“虽然婚恋平台有义务核实客户及婚恋需求的真实性、合法性,但不能因为事后私下发展过程中被诈骗,再要求婚恋平台承担责任。”林益沛解释称,因为事后被对方诈骗与提供婚介服务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除非是婚恋平台事先已明知行为人以非法占有或骗取钱财为目的注册账号,婚恋平台仍然提供婚介服务而造成的损失,此种情形才有可能导致婚恋平台需要承担部分补充责任。

林益沛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婚恋平台时应当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婚恋对象,遇到可疑情形应当及时报警处理。

反诈民警:“杀猪盘”是一种养成类诈骗手段

该民警介绍,诈骗分子首先是建立联系,潜伏于婚恋网站和交友软件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因为注册用户通常有交友或婚恋的需求,对于诈骗分子来说,有需求就有了破绽。

电影《孤注一掷》中,诈骗分子与目标人物进行网上聊天。

“聊天时骗子一般会‘吊着’对方,比如聊两天戛然而止,过两天又出现了。”该民警表示,“杀猪盘”是一种养成类诈骗手段,一般会吸引目标人物进入一个网站或下载一个APP;然后让其玩一场“单机游戏”——看上去像有很多人参与,但其实只有一个人;最后让目标投资,也就是银行转账。

哪些人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该民警表示,“杀猪盘”主要针对三四十岁且对婚恋交友诉求比较大的群体,或者是教师、医生、护士等工作专业性很高的群体。社会参与度比较高、获取信息能力比较强的人不太容易受骗。

“在交友恋爱过程中不管多么上头,一旦提到钱,都应提醒一下自己。”该民警建议,在合理、安全的情况下,交友恋爱应通过见面互相了解,不能总依赖网络。在结识对象的过程中,尽量多方观察,多方打听。

THE END
1.5分钟识破相亲骗局!网恋必看!防诈骗!5分钟识破相亲骗局!网恋必看!防诈骗! 0次播放.2023-08-22 0举报 云朵有点甜WUO 6162粉丝 + 关注 0条评论 0/100回复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相关推荐自动播放 盲女一人在家,被流氓小叔子欺负615.86万 小伙帮美女换衣服,不料美女反应这么强,一记断子绝孙脚威力真大 @点亮红心442.13万https://quanmin.baidu.com/sv?source=share-h5&pd=qm_share_search&vid=16793474248845178822
2.网络红娘介绍的“优质金融男”,骗走大妈50多万元上海警方去年曾抓获一个“网络红娘”诈骗团伙,对外曾打出宣传语称“88元介绍6位女性,2888元包同居“。经警方调查发现,与男会员相亲的竟是“客服”。 去年2月26日,上海何先生向闵行警方报案称,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主播在线上帮人介绍相亲,就添加了主播的微信,支付了一笔服务费,对方介绍了一名相亲对象。何先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749357529826955265
3.风险提示七夕来了小心相亲平台那些“温柔陷阱”“短信电话狂轰滥炸”“不签协议想走难,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推荐时说学历是本科,见面变专科了”……近来,有不少相亲者表示,部分开通了线上平台的相亲机构在线下大搞“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电话短信“轰炸”不断 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170189970